《中医学基础》求取 ⇩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

1.1 整体观念1

1.1.1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

1.1.2 人与自然的统一性2

1.2 辨证论治4

1.2.1 辨证论治的含义4

1.2.2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5

2 阴阳五行学说7

2.1 阴阳学说8

2.1.1 阴阳的含义8

2.1.2 事物的阴阳属性9

2.1.2.1 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9

2.1.2.2 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性9

2.1.2.3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9

2.1.2.4 事物阴阳属性的普遍性10

2.1.3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0

2.1.3.1 阴阳的对立制约10

2.1.3.2 阴阳的互根互用11

2.1.3.3 阴阳的消长平衡12

2.1.3.4 阴阳的相互转化12

2.1.4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3

2.1.4.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13

2.1.4.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14

2.1.4.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14

2.1.4.4 用于疾病的诊断16

2.1.4.5 用于疾病的治疗17

2.2 五行学说18

2.2.1 五行的含义19

2.2.2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9

2.2.2.1 五行的特性19

2.2.2.2 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20

2.2.2.3 五行的生克乘侮21

2.2.3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2

2.2.3.1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22

2.2.3.2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24

2.2.3.3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5

3 藏象31

3.1 五脏32

3.1.1 心脏32

3.1.1.1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32

3.1.1.2 心的主要生理联系33

〔附〕心包34

3.1.2 肺脏34

3.1.2.1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34

3.1.2.2 肺的主要生理联系36

3.1.3 脾脏37

3.1.3.1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37

3.1.3.2 脾的主要生理联系38

3.1.4 肝脏39

3.1.4.1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39

3.1.4.2 肝的主要生理联系40

3.1.5 肾脏41

3.1.5.1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41

3.1.5.2 肾的主要生理联系42

〔附〕44

1.命门44

2.女子胞45

3.2 六腑45

3.2.1 胃45

3.2.2 小肠45

3.2.3 大肠46

3.2.4 胆46

3.2.5 膀胱46

3.2.6 三焦47

3.3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48

3.3.1 脏与脏的相互关系48

3.3.1.1 心与肺48

3.3.1.2 心与脾48

3.3.1.3 心与肝48

3.3.1.4 心与肾49

3.3.1.5 肺与脾49

3.3.1.6 肺与肝50

3.3.1.7 肺与肾50

3.3.1.8 脾与肝51

3.3.1.9 脾与肾51

3.3.1.10 肝与肾51

3.3.2 腑与腑的相互关系52

3.3.2.1 生理关系52

3.3.2.2 病理关系52

3.3.3 五脏与六腑的相互关系52

3.3.3.1 心与小肠52

3.3.3.2 肺与大肠53

3.3.3.3 脾与胃53

3.3.3.4 肝与胆53

3.3.3.5 肾与膀胱54

4 精、气、血、津液58

4.1 精58

4.2 气58

4.2.1 气的生成59

4.2.2 气的功能59

4.2.2.1 推动作用59

4.2.2.2 温煦作用59

4.2.2.3 防击作用59

4.2.2.4 固摄作用59

4.2.2.5 气化作用60

4.2.3 气的运行60

4.2.4 气的分类61

4.2.4.1 元气61

4.2.4.2 宗气61

4.2.4.3 营气61

4.2.4.4 卫气62

4.3 血62

4.3.1 血的生成62

4.3.2 血的功能63

4.3.3 血的循行63

4.4 津液63

4.4.1 津液的生成与代谢63

4.4.2 津液的功能与分类64

4.5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64

4.5.1 精与气血的关系65

4.5.1.1 精与气65

4.5.1.2 精与血65

4.5.2 气与血的关系65

4.5.2.1 气能生血65

4.5.2.2 气能行血65

4.5.2.3 气能摄血66

4.5.2.4 血为气之母66

4.5.3 气与津液的关系66

4.5.3.1 气能生津66

4.5.3.2 气能行津、化津67

4.5.3.3 气能摄津,津能载气67

4.5.4 血与津液的关系67

5 经络学说69

5.1 经络系统的组成69

5.1.1 十二正经70

5.1.1.1 名称、分类及表里关系70

5.1.1.2 分布、走向及交接规律71

5.1.1.3 气血流注次序71

5.1.1.4 各经循行部位及主要病症72

5.1.2 奇经八脉81

5.1.2.1 名称及主要生理功能81

5.1.2.2 各奇经的循行部位及主要病症81

5.1.3 十二经别85

5.1.4 十五别络87

5.1.5 十二经筋88

5.1.6 十二皮部88

5.2 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88

5.2.1 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88

5.2.1.1 沟通脏腑与肢节的联系88

5.2.1.2 沟通脏腑与官窍的联系88

5.2.1.3 沟通脏腑之间的联系89

5.2.1.4 加强经络系统的整体联系89

5.2.2 运行全身气血89

5.2.3 感应传导89

5.2.4 调节机能平衡89

5.3 经络学说的临床意义90

5.3.1 说明人体病理90

5.3.2 指导诊治疾病90

6 病因与病机94

6.1 病因94

6.1.1 病因概述94

6.1.1.1 病因及病因学的含义94

6.1.1.2 病因的分类95

6.1.1.3 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96

6.1.2 六淫96

6.1.2.1 六淫的含义96

6.1.2.2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96

6.1.2.3 内生“五邪”97

6.1.3 六淫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常见证97

6.1.3.1 风97

6.1.3.2 寒98

6.1.3.3 暑99

6.1.3.4 湿100

6.1.3.5 燥101

6.1.3.6 火(热)101

6.1.4 痛气103

6.1.5 七情103

6.1.5.1 七情的含义103

6.1.5.2 七情与五脏的关系103

6.1.5.3 七情的致病特点103

6.1.5.4 常见的情志病证104

6.1.6 饮食失宜105

6.1.6.1 饥饱失常105

6.1.6.2 饮食不洁105

6.1.6.3 饮食偏嗜106

6.1.7 劳逸失度106

6.1.7.1 过劳106

6.1.7.2 过逸107

6.1.8 痰饮107

6.1.8.1 痰饮的含义107

6.1.8.2 痰饮的形成107

6.1.8.3 痰饮的致病特点及常见病症107

6.1.9 瘀血108

6.1.9.1 瘀血的含义108

6.1.9.2 瘀血的形成108

6.1.9.3 瘀血的致病特点及常见病证108

6.2 病机109

6.2.1 邪正斗争109

6.2.1.1 邪正斗争与虚实变化109

6.2.1.2 邪正斗争与疾病转归110

6.2.2 阴阳失调111

6.2.2.1 阴阳偏胜111

6.2.2.2 阴阳偏衰112

6.2.2.3 阴阳互损113

6.2.2.4 阴阳格拒113

6.2.2.5 阴阳亡失113

6.2.3 升降失常114

6.2.3.1 气滞114

6.2.3.2 气逆115

6.2.3.3 气陷115

6.2.3.4 气闭和气脱115

7 诊法117

7.1 四诊概述117

7.2 望诊118

7.2.1 望神118

7.2.1.1 得神的表现及临床意义119

7.2.1.2 失神的表现及临床意义119

7.2.1.3 假神的表现及临床意义119

7.2.2 望色119

7.2.2.1 望色的含义及原理119

7.2.2.2 望色方法120

7.2.2.3 常色与病色121

7.2.2.4 五色主病122

7.2.3 望形体123

7.2.3.1 望形体胖瘦123

7.2.3.2 望形体强弱124

7.2.3.3 望畸形124

7.2.4 望姿态124

7.2.4.1 望静时姿态125

7.2.4.2 望异常动态125

7.2.5 望头颈官窍126

7.2.5.1 望头与发126

7.2.5.2 望目126

7.2.5.3 望耳127

7.2.5.4 望鼻128

7.2.5.5 望口唇129

7.2.5.6 望齿、龈130

7.2.5.7 望咽喉130

7.2.6 望皮膚131

7.2.6.1 望皮膚色泽131

7.2.6.2 望皮膚肿胀131

7.2.6.3 望痘疮131

7.2.6.4 望斑疹132

7.2.6.5 望白痦、水泡133

7.2.6.6 望疮疡133

7.2.7 望小儿食指脉络134

7.2.7.1 望小儿食指脉络的方法134

7.2.7.2 食指脉络的临床意义134

7.2.8 望排出物135

7.2.8.1 望痰饮135

7.2.8.2 望呕吐物135

7.2.8.3 望粪便136

7.2.8.4 望小便137

7.2.9 望舌138

7.2.9.1 舌与脏腑经络的关系138

7.2.9.2 舌诊的临床意义138

7.2.9.3 望舌的方法139

7.2.9.4 望舌质139

7.2.9.5 望舌苔142

7.3 闻诊144

7.3.1 听声音144

7.3.1.1 听发声144

7.3.1.2 听语言146

7.3.2 嗅气味146

7.3.2.1 病体气味146

7.3.2.2 病室气味147

7.4 问诊147

7.4.1 问一般情况148

7.4.2 问生活史148

7.4.3 问家族史与既往史148

7.4.4 问起病149

7.4.5 问现在症状149

7.4.5.1 问寒热149

7.4.5.2 问汗151

7.4.5.3 问头153

7.4.5.4 问周身153

7.4.5.5 问胸胁脘腹155

7.4.5.6 问耳、目157

7.4.5.7 问睡眠158

7.4.5.8 问饮食与口味159

7.4.5.9 问二便160

7.4.5.10 问经带162

7.4.5.11 问小儿164

7.5 切诊164

7.5.1 脉诊164

7.5.1.1 脉象形成的原理164

7.5.1.2 脉诊的临床意义165

7.5.1.3 诊寸口脉的理论依据165

7.5.1.4 诊寸口脉的方法165

7.5.1.5 正常脉象166

7.5.1.6 病脉的脉象及主病167

7.5.1.7 相兼脉与主病173

7.5.1.8 脉症顺逆与从舍173

7.5.2 按诊174

7.5.2.1 按肌表174

7.5.2.2 按手足174

7.5.2.3 按胸腹175

7.5.2.4 按俞穴176

8. 辨证179

8.1 八纲辨证181

8.1.1 表里辨证182

8.1.1.1 表证182

8.1.1.2 里证183

8.1.1.3 表证与里证的鉴别183

8.1.1.4 表证与里证的关系183

8.1.2 寒热辨证184

8.1.2.1 寒证185

8.1.2.2 热证185

8.1.2.3 寒证与热证的鉴别186

8.1.2.4 寒证与热证的关系186

8.1.2.5 寒热与表里的关系189

8.1.3 虚实辨证190

8.1.3.1 虚证190

8.1.3.2 实证191

8.1.3.3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191

8.1.3.4 虚证与实证的关系191

8.1.3.5 虚实与表里寒热的关系193

8.1.4 阴阳辨证195

8.1.4.1 阴证与阳证195

8.1.4.2 阴虚证与阳虚证196

8.1.4.3 亡阴证与亡阳证197

8.2 气血津液辨证198

8.2.1 气病辨证198

8.2.1.1 气虚证199

8.2.1.2 气陷证199

8.2.1.3 气滞证200

8.2.1.4 气逆证200

8.2.2 血病辨证200

8.2.2.1 血虚证201

8.2.2.2 血瘀证201

8.2.2.3 血热证202

8.2.2.4 血寒证202

8.2.3 气血同病辨证203

8.2.3.1 气滞血瘀证203

8.2.3.2 气虚血瘀证203

8.2.3.3 气血两虚证204

8.2.3.4 气不摄血证204

8.2.4 津液病辨证205

8.2.4.1 津液不足证205

8.2.4.2 水液停聚证205

8.2.5 津液与气血同病辨证207

8.2.5.1 津停阻气证208

8.2.5.2 气随津脱证208

8.2.5.3 津枯血燥证208

8.2.5.4 津枯血瘀证209

8.3 脏腑辨证209

8.3.1 脏病辨证210

8.3.1.1 心病辨证210

8.3.1.2 肺病辨证213

8.3.1.3 脾病辨证216

8.3.1.4 肝病辨证218

8.3.1.5 肾病辨证220

8.3.2 腑病辨证223

8.3.2.1 胃病辨证223

8.3.2.2 胆病辨证224

8.3.2.3 小肠病辨证225

8.3.2.4 大肠病辨证225

8.3.2.5 膀胱病辨证226

8.3.3 脏腑兼病辨证226

8.3.3.1 心肺气虚证226

8.3.3.2 心脾两虚证227

8.3.3.3 心肝血虚证227

8.3.3.4 心肾阳虚证227

8.3.3.5 心肾不交证228

8.3.3.6 肺肾气虚证228

8.3.3.7 肺肾阴虚证229

8.3.3.8 脾肺气虚证229

8.3.3.9 脾肾阳虚证229

8.3.3.10 脾胃湿热证230

8.3.3.11 肝火犯肺证230

8.3.3.12 肝肾阴虚证231

8.3.3.13 肝脾不调证231

8.3.3.14 肝胃不和证231

8.3.3.15 肝胆湿热证232

8.4 六经辨证233

8.4.1 太阳病证234

8.4.1.1 太阳伤寒证235

8.4.1.2 太阳中风证235

8.4.2 阳明病证235

8.4.2.1 阳明经证236

8.4.2.2 阳明腑证236

8.4.3 少阳病证236

8.4.4 太阴病证237

8.4.5 少阴病证237

8.4.5.1 少阴寒化证237

8.4.5.2 少阴热化证238

8.4.6 厥阴病证238

8.5 卫气营血辨证239

8.5.1 卫分证候240

8.5.2 气分证候240

8.5.3 营分证候241

8.5.4 血分证候241

8.5.4.1 血分实热证242

8.5.4.2 血分虚热证242

8.6 三焦辨证243

8.6.1 上焦病证243

8.6.2 中焦病证244

8.6.3 下焦病证244

9 预防与治则248

9.1 预防248

9.1.1 未病先防248

9.1.1.1 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248

9.1.1.2 防止病邪的侵害249

9.1.2 既病防变249

9.2 治则250

9.2.1 治病求本250

9.2.1.1 正治与反治251

9.2.1.2 治标与治本251

9.2.2 扶正祛邪252

9.2.2.1 扶正与祛邪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52

9.2.2.2 扶正与祛邪的运用原则253

9.2.3 调整阴阳254

9.2.3.1 损其偏盛254

9.2.3.2 补其偏衰254

9.2.4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255

9.2.4.1 因时制宜255

9.2.4.2 因地制宜255

9.2.4.3 因人制宜256

国际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中医学基础》考试大纲(试用)257

国际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中医学基础》试卷262

国际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中医学基础》加试试卷271

1995《中医学基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瑞馥主编 1995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基础学(1978 PDF版)
中医基础学
1978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 PDF版)
中医学基础
沈阳医学院
天津国医学院讲义教材  临症实验录  1卷( PDF版)
天津国医学院讲义教材 临症实验录 1卷
中医学基础( PDF版)
中医学基础
北京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学( PDF版)
中医基础学
湖北中医学院
中医学基础(1972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2 长沙市卫生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生命科学项目摘要汇编  微生物学学科  1986-1993(1994 PDF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生命科学项目摘要汇编 微生物学学科 1986-1993
1994
中医学基础(1979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9
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有色金属分析(1979 PDF版)
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有色金属分析
1979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5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5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医基础学(1991 PDF版)
中医基础学
1991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4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4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9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9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8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1973 PDF版)
中医学基础
1973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