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求取 ⇩

绪论1

一、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1

二、中医诊断学的内容5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6

(一)整体察病7

(二)从病辩证7

(三)诸诊并用8

四、学习中医诊断学的目的、要求和方法8

上篇 诊法13

第一章 问诊13

第一节 问诊的方法和内容13

一、问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13

(一)问诊的方法13

(二)问诊注意事项14

二、问诊的内容14

(一)一般情况15

(二)主诉15

(三)现病史15

(四)既往史16

(五)生活史16

(六)月经史17

(七)婚姻生育史17

(八)家族史17

第二节 问现在症状17

一、问常见症状18

(一)寒热18

(二)汗出异常21

(三)疼痛24

(四)疲乏29

(五)身重30

(六)麻木30

(七)睡眠异常31

(八)饮食口味异常32

(九)大便异常35

(十)小便异常37

二、问其他症状39

(一)头面症状39

(二)胸腹症状42

(三)前阴症状44

三、问妇科症状45

(一)月经病症状45

(二)带下病症状47

(三)妊娠病症状48

(四)产后病症状49

四、儿科问诊49

(一)出生前后情况49

(二)问预防接种、传染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50

(三)问小儿杂病的常见病因50

第二章 望诊51

第一节 整体望诊51

一、一般望诊51

(一)发育与体型51

(二)营养52

(三)面容与表情52

二、望神53

(一)神的含义53

(二)望神的内容53

三、望色55

(一)面部色诊的原理55

(二)常色55

(三)病色56

(四)望色十法58

四、望形态61

(一)体位61

(二)姿势61

(三)步态62

第二节 分部望诊62

一、望头面部62

(一)望头部62

(二)望面部63

二、望五官64

(一)望目64

(二)望耳67

(三)望鼻67

(四)望口腔68

三、望躯体71

(一)望颈项71

(二)望胸腹71

(三)望肩、背、腰部73

(四)望四肢74

(五)望二阴75

四、望皮肤76

(一)斑76

(二)疹77

(三)白瘖78

(四)水痘78

(五)湿疹79

(六)蜘蛛痣79

(七)痈、疽、疔、疖79

五、望小儿食指络脉80

(一)望食指络脉的方法80

(二)望食指络脉的内容81

六、望排泄物与分泌物83

(一)望痰与涕83

(二)望涎与唾84

(三)望呕吐物84

第三节 舌诊85

一、舌的组织结构及舌诊原理85

(一)舌的组织结构85

(二)舌诊原理86

(三)脏腑在舌面的分部86

二、舌诊的临床意义87

(一)判断正气的盛衰87

(二)区别病邪的性质87

(三)分辨病位的深浅88

(四)推断病情的进退88

三、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88

(一)舌诊的方法89

(二)舌诊的注意事项89

四、舌诊的内容90

(一)望舌苔90

(二)望舌质94

(三)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98

第三章 闻诊101

第一节 听声音101

一、正常声音101

二、病变声音101

(一)语言102

(二)呼吸103

(三)咳嗽104

(四)呕吐105

(五)呃逆106

(六)嗳气106

(七)太息107

(八)喷嚏107

(九)呵欠107

第二节 嗅气味108

一、病体的气味108

(一)口鼻之气味108

(二)汗之气味108

(三)痰涕之气味108

(四)二便之气味109

(五)经带恶露之气味109

二、病室的气味109

第四章 切诊110

第一节 脉诊110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及其临床意义110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110

(二)脉诊的临床意义111

二、脉诊的部位113

(一)遍诊法113

(二)三部诊法113

(三)寸口诊法114

三、诊脉的方法与注意事项117

(一)时间117

(二)体位姿势117

(三)指法118

(四)平息118

四、脉象119

(一)构成脉象的主要因素119

(二)正常脉象120

(三)病脉123

(四)脉象鉴别方法130

(五)相兼脉和真脏脉132

(六)诊妇人与小儿脉134

(七)辨脉独异与脉症合参136

第二节 按诊161

一、按诊的方法161

(一)触法161

(二)摸法161

(三)按压法162

(四)叩击法162

二、按诊的注意事项163

三、分部按诊163

(一)按头面与颈部163

(二)按胸部164

(三)按腹部166

(四)按脊柱、四肢、皮肤、俞穴167

第五章 其他诊法169

第一节 耳诊169

一、耳诊的理论依据169

二、耳廓各部与人体脏腑的关系169

(一)耳廓前面169

(二)耳廓后面171

三、耳郭主病172

(一)压痛点172

(二)色泽变化172

(三)形态变化172

第二节 甲诊173

一、甲诊的理论依据173

二、检查方法174

三、正常爪甲形色174

四、爪甲形色异常与主病174

(一)色泽异常174

(二)形态异常175

下篇 辨证179

第六章 八纲辩证179

第一节 表里辩证180

一、表里的证侯180

(一)表证180

(二)里证181

二、表证和里证的鉴别181

三、表证与里证的关系181

(一)表里同病181

(二)表里转化182

第二节 寒热辩证183

一、寒热证侯183

(一)寒证183

(二)热证184

二、寒证和热证的鉴别185

三、寒证和热证的关系185

(一)寒热错杂证185

(二)寒热转化186

(三)寒热真假187

四、寒证、热证与表里的关系189

(一)表寒证189

(二)表热证189

(三)里寒证189

(四)里热证190

第三节 虚实辩证191

一、虚实证候192

(一)实证192

(二)虚证192

二、虚证与实证的鉴别193

三、虚证与实证的关系194

(一)虚实错杂证194

(二)虚实转化196

(三)虚实真假197

四、虚证实证与表里寒热的关系198

(一)虚证实证与寒热的关系198

(二)虚证实证与表里的关系199

第四节 阴阳辨证201

一、阴证和阳证202

(一)阴证202

(二)阳证202

(三)阴证和阳证的鉴别203

二、阴虚证与阳虚证203

(一)阴虚证203

(二)阳虚证204

三、亡阴证和亡阳证204

(一)亡阴证205

(二)亡阳证205

(三)亡阳证与亡阴证的鉴别206

(四)亡阴证与阴虚证的鉴别206

(五)亡阳证与阳虚证的鉴别207

第七章 气血辩证208

第一节 气病辩证208

一、气虚证208

二、气陷证209

三、气滞证210

四、气逆证211

第二节 血病辩证212

一、血虚证213

二、血热证214

三、血瘀证214

第三节 气血同病辩证217

一、气血两虚证217

二、气虚失血证218

三、气随血脱证219

四、气阴两虚证220

第八章 脏腑辨证223

第一节 脏病辩证223

一、心病辨证223

(一)心气虚证224

(二)心阳虚证225

(三)心阳暴脱证227

(四)心血虚证228

(五)心阴虚证229

(六)心气血两虚证230

(七)心气阴两虚证231

(八)心阴阳两虚证233

(九)心脉痹阻证234

(十)心血瘀阻证235

(十一)心火亢盛证236

(十二)痰迷心窍证237

(十三)痰火扰心证239

二、肺病辩证239

(一)肺气虚证239

(二)肺阳虚证241

(三)肺阴虚证242

(四)肺气阴两虚证243

(五)肺气虚竭证244

(六)风寒束肺证245

(七)寒邪客肺证246

(八)痰饮停肺证246

(九)风热犯肺证247

(十)热邪壅肺证248

(十一)燥邪犯肺证249

三、脾病辨证249

(一)脾阴虚证250

(二)脾气虚证251

(三)脾阳虚证252

(四)脾气下陷证252

(五)脾不统血证253

(六)寒湿困脾证254

(七)湿热蕴脾证255

四、肝病辨证255

(一)肝血虚证256

(二)肝阴虚证257

(三)肝气郁结证257

(四)肝火上炎证258

(五)寒滞肝脉证259

(六)湿热蕴肝证260

(七)肝阳上亢证261

(八)肝风内动证262

五、肾病辩证265

(一)肾阳虚证266

(二)肾阴虚证267

(三)肾精不足证268

(四)肾气不固证269

第二节 腑病辨证270

一、胆病辨证270

(一)胆郁痰扰证270

(二)湿热蕴胆证272

二、胃病辨证273

(一)胃阴虚证273

(二)胃阳虚证274

(三)胃实寒证275

(四)胃热证275

(五)食滞胃脘证276

三、小喀病辨证277

(一)小喀虚寒证278

(二)小喀实热证278

(三)小喀气痛证279

四、大肠病辩证280

(一)大肠液亏证280

(二)大肠虚寒证281

(三)大肠湿热证282

五、膀胱病辨证283

(一)膀胱虚寒证283

(二)膀胱湿热证284

第三节 脏腑兼病辩证285

一、心肺气虚证285

二、心脾两虚证286

三、心肝血虚证287

四、心肾不交证288

五、心肾阳虚证290

六、肺肾气虚证291

七、肺肾阴虚证292

八、脾肺气虚证293

九、脾肾阳虚证295

十、肝肾阴虚证296

十一、肝火犯肺证297

十二、肝脾不调证299

十三、肝胃不和证300

十四、肝胆湿热证301

第九章 六经辨证304

第一节 六经病证304

一、太阳证304

(一)太阳经证305

(二)太阳腑证306

二、阳明证307

(一)阳明经证307

(二)阳明腑实证307

三、少阳证308

四、太阳证309

五、少阴证310

(一)少阴寒化证310

(二)少阴热化证311

六、厥阴证312

第二节 六经病的传变312

(一)传经313

(二)直中313

(三)合病313

(四)并病314

第十章 卫气营血辨证316

第一节 卫气营血证候316

一、卫分证316

(一)风热犯卫证316

(二)燥热犯卫证317

(三)湿热犯卫证318

二、气分证318

(一)邪热壅肺证319

(二)热郁胸膈证319

(三)热灼胸膈证320

(四)阳明热盛证320

(五)阳明热结证321

(六)热郁胆腑证321

三、营分证322

四、血分证323

(一)热盛动血证323

(二)热与血结证324

第二节 卫气营血证侯的传变324

第十一章 三焦辨证327

第一节 三焦病证327

一、上焦病证327

(一)风热侵袭肺卫证327

(二)邪热壅肺证328

(三)热陷心包证328

(四)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329

二、中焦病证329

(一)胃经热盛证330

(二)热结肠腑证330

(三)中焦湿热证331

三、下焦病证333

(一)肾阴耗损证333

(二)虚风内动证333

(三)阴虚火炽证334

(四)邪留阴分证334

第二节 三焦病证的传变335

附篇339

第一章 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339

第一节 壮热339

一、壮热常见的病证339

二、壮热的鉴别340

第二节 昏迷341

一、昏迷常见的病证341

二、昏迷的鉴别343

第三节 抽搐344

一、抽搐常见的病证344

二、抽搐的鉴别345

第四节 失眠346

一、失眠常见的病证346

二、失眠的鉴别347

第五节 咳嗽348

一、咳嗽常见的病证348

二、咳嗽的鉴别350

第六节 气喘350

一、气喘常见的病症350

二、气喘的鉴别351

第七节 咯血352

一、咯血常见的病症352

二、咯血的鉴别353

第八节 呕吐353

一、呕吐常见的病证353

二、呕吐的鉴别355

第九节 泄泻356

一、泄泻的常见病症356

二、泄泻的鉴别357

第十节 黄疸357

一、黄疸常见的病证358

二、黄疸的鉴别359

第十一节 小便不利359

一、小便不利常见的病证359

二、小便不利的鉴别360

第十二节 水肿361

一、水肿常见的病证361

二、水肿的鉴别362

第二章 病历364

第一节 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364

第二节 病历的分类与格式366

一、病历分类366

二、住院病历书写格式与内容366

(一)完整病历366

(二)人院记录368

(三)病程记录368

(四)会诊记录369

(五)交接班记录369

(六)转科记录369

(七)出院记录369

(八)死亡记录370

三、门诊病历书写格式与内容370

(一)初诊病历格式与内容370

(二)复诊病历格式与内容371

1992《中医诊断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庄泽澄主编 1992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诊断学(1999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88.06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88.06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84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84
中医诊断学(2020 PDF版)
中医诊断学
2020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1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1 北京:华夏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6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3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3 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0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0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1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1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8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8 北京:学苑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9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9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7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7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7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7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88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88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5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