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求取 ⇩

绪论1

【基本内容】1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1

(一)诊法1

(二)诊病1

(三)辨证2

(四)病案2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2

(一)司外揣内2

(二)见微知著2

(三)以常达变2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2

(一)整体审察3

(二)诊法合参3

(三)病证结合3

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3

五、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4

【补充阐发】4

一、有关“证”的若干概念4

二、关于辨证的“辨”与“证”5

三、关于“黑箱”理论5

四、关于“生物全息律”5

五、中医学所揭示的“生命全息律”5

六、诊断学从外知内的诊断原理6

七、四诊并重是中医诊断的原则6

八、诊断在中医学中的意义7

九、中医诊断学专著简介7

【古代文献】8

【研究进展】10

一、中医诊断研究的范围10

二、中医诊断研究的内容11

(一)四诊客观化研究11

(二)病证规范化研究11

(三)诊断微观化研究12

(四)教材及其它方面研究12

三、中医诊断研究评述与展望12

四、中医病理动物模型的研制14

第一章 望诊17

第一节 全身望诊17

【基本内容】17

一、望神17

(一)望神的原理和意义18

(二)望神的主要内容18

(三)对神气的判断18

(四)望神的注意事项20

二、望色20

(一)望色诊病的原理20

(二)色与泽的意义20

(三)常色与病色20

(四)五色主病21

(五)望色的注意事项22

三、望形体23

(一)望形体诊病的原理23

(二)望形体的基本内容23

四、望姿态24

(一)望姿态诊病的原理24

(二)望姿态的基本内容24

【补充阐发】25

一、如何理解“一会即觉”、“以神会神”25

二、“神乱”不等于“失神”26

三、假神的病机与辨识26

四、关于“望色十法”26

五、望色十法之“抟”27

六、何谓“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28

七、怎样理解“形胜气者夭”、“气胜形者寿”28

八、脏腑色部的定位28

【古代文献】29

一、司外揣内29

二、望神气30

三、色泽及主病31

四、望形体41

五、望姿态42

【研究进展】43

一、色诊客观化的色度学基础43

(一)视觉与光波43

(二)CIE标准色度学系统45

二、正常人肤色色度学测定45

(一)不同肤色人种的光谱反射特性45

(二)中国人常色色度测定46

三、中国人病色色度测定50

(一)病理五色色度定量测定50

(二)五脏病患者面色色度测定51

(三)气血阴阳虚证患者面色色度测定51

(四)肺结核病患者面色色变测定53

(五)血液病患者面色色度测定55

(六)慢性肝炎患者面色色度测定55

(七)黄疸病患者面色色度测定56

(八)温病患者面色色度测定58

四、红外成像面图研究59

(一)红外成像技术简介59

(二)正常人颜面温度分布特点与规律59

(三)病人红外面图分析60

五、面色变化的常见病证61

(一)面色变白61

(二)面色变黄61

(三)面色变红61

(四)面色变青61

(五)面色变黑62

六、望色研究的成绩、问题与展望62

第二节 局部望诊63

【基本内容】63

一、望头面63

(一)头形63

(二)囟门63

(三)动态64

(四)头发64

(五)面部64

二、望五官65

(一)望目65

(二)望耳66

(三)望鼻66

(四)望口与唇67

(五)望齿与龈68

(六)望咽喉68

三、望躯体69

(一)望颈项69

(二)望胸胁69

(三)望腹部70

(四)望腰背部71

四、望四肢71

(一)形态异常72

(二)动态异常72

五、望二阴72

(一)望前阴72

(二)望后阴73

六、望皮肤73

(一)皮肤色泽73

(二)皮肤形态74

(三)皮肤病证74

【补充阐发】75

一、头诊法75

(一)望头诊病的原理75

(二)望头诊病的临床运用75

二、头发诊法76

(一)望头发诊病的原理76

(二)望头发诊病的临床运用76

三、颜面诊法78

(一)望颜面诊病的原理78

(二)望阙庭诊断小儿脾胃病79

(三)小儿面部青筋与脾肺虚证有关79

四、眉毛诊法80

五、五轮诊法80

(一)辨肉轮病变80

(二)辨血轮病变81

(三)辨气轮病变81

(四)辨风轮病变82

(五)辨水轮病变83

六、眼球经区诊法83

七、鼻诊法84

(一)望鼻色84

(二)望鼻形态84

(三)望鼻中分泌物及出血85

(四)鼻部蟹爪纹85

八、山根诊法86

(一)望山根诊病的原理86

(二)山根诊法的临床运用86

九、人中诊法87

(一)望人中诊病的原理87

(二)观察人中的方法87

(三)望人中的临床运用87

(四)朱良春望人中的临床经验89

十、口唇诊法89

(一)望口唇诊病的原理89

(二)口唇诊法的临床运用90

十一、齿龈诊法92

(一)望齿龈诊病的原理92

(二)望齿龈诊病的临床运用92

十二、腭、颊粘膜诊法93

(一)望腭、颊粘膜诊病的原理93

(二)正常人腭、颊粘膜特征94

(三)腭粘膜诊法的临床运用94

(四)腭粘膜征是血瘀证诊断的重要体征94

(五)颊粘膜诊断法的临床意义95

十三、胸胁诊法95

(一)观察胸胁诊病的原理95

(二)望胸胁诊病的临床运用96

十四、腹诊法99

(一)察腹诊病的原理99

(二)观腹诊病的临床运用100

十五、脐诊法101

(一)望脐诊病的原理101

(二)脐诊的临床运用102

十六、鱼际经脉诊法103

十七、弹踝诊法104

十八、甲诊法105

(一)望甲诊病的原理105

(二)望甲诊病的临床运用105

(三)望爪甲诊断外伤108

(四)观甲判断骨折愈合108

十九、足掌诊法109

(一)观足诊病的原理109

(二)观足诊病的临床运用109

二十、前阴诊法110

二十一、肛门诊法112

(一)望肛门诊病的原理112

(二)察肛门诊断的临床运用113

二十二、第二掌骨侧诊法113

(一)第二掌骨侧诊法的原理114

(二)第二掌骨侧诊察方法114

(三)第二掌骨侧诊法的临床运用115

二十三、皮纹诊法115

(一)皮纹诊法概说115

(二)望皮纹诊病的原理116

(三)皮纹诊法的临床运用117

(四)人类皮纹学观察的标准项目119

(五)脑动脉硬化症的手诊观察研究120

二十四、痈疽疔疖的区别121

二十五、斑与疹、白?与汗疹的区别121

(一)斑与疹的区别121

(二)白?与汗疹的区别122

【古代文献】122

一、望头面122

(一)望头部122

(二)望面部123

二、望五官123

(一)望目123

(二)望耳124

(三)望鼻124

(四)望口与唇124

(五)望齿与龈125

(六)望咽喉125

三、望躯体125

(一)望颈项125

(二)望胸胁126

(三)望腹部126

(四)望腰背部126

四、望四肢126

五、望二阴126

六、望皮肤127

【研究进展】128

一、面部与脏腑相关部位的划分128

二、相貌与易患疾病的关系129

三、头发的超微结构与年龄肾气相关130

四、望内眼常见病理改变的辨证130

(一)望玻璃体病理改变130

(二)望视乳头病理改变131

(三)望视网膜病理改变131

(四)望视网膜血管改变132

(五)望脉络膜病理改变132

(六)望黄斑部病理改变132

五、内眼组织与脏腑经络相属学说132

六、血瘀证目征的研究133

七、内障眼病虚实辨证的研究133

(一)内障眼病并非以虚证为主134

(二)瞳神疾病非多属肾134

八、虹膜诊断法的研究134

(一)虹膜诊断法的发展与定位134

(二)望虹膜诊病的原理135

(三)望虹膜诊病的临床运用135

九、耳诊法的研究136

(一)长寿老人的耳廓特点136

(二)望耳诊伤137

(三)冠心病的耳廓反应--耳折征137

(四)耳廓阳性反应物及其临床意义137

(五)耳穴染色法简介139

(六)耳廓望诊阳性反应发生的规律139

十、鼻诊的研究140

(一)关于明堂色诊的部位划分140

(二)鼻部皮肤点状异常能反映生殖系统的疾病140

(三)鼻毛白化是机体衰老的标志140

十一、人中的发育与子宫的发育密切相关141

十二、牙龈改变与胃粘膜病变有关141

第三节 望排出物143

【基本内容】143

一、望痰涎143

(一)痰143

(二)涎143

二、望呕吐物144

三、望大便144

四、望小便144

【补充阐发】145

一、白痰非尽寒,黄痰非皆热145

二、尿黄不尽属热证145

【古代文献】146

一、望痰涎146

二、望呕吐物146

三、望大便147

四、望小便148

第四节 望小儿指纹150

【基本内容】150

一、望指纹的原理150

二、望指纹的方法150

三、望指纹的临床意义150

四、正常指纹150

五、病理指纹150

【补充阐发】151

一、儿科分经察纹法151

二、关于食指络脉诊法起源的争论152

三、望小儿食指络脉诊病的原理152

四、食指络脉诊法的适用年龄153

【古代文献】153

【研究进展】154

一、食指络脉的解剖学研究154

二、食指络脉的色泽及形成机理155

三、食指络脉色泽变化的现代阐述155

四、食指络脉的浮沉156

五、食指络脉的浓淡滞活156

六、食指络脉的形态及形成机理156

七、食指络脉的三关及形成机理157

第二章 舌诊159

第一节 舌诊概要159

【基本内容】159

一、舌诊的原理159

(一)舌的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159

(二)舌与内脏气血津液的关系160

二、舌诊的方法161

(一)舌诊的基本操作161

(二)诊舌的注意事项162

三、舌诊的基本内容和正常舌象163

(一)舌诊的基本内容163

(二)正常舌象163

(三)舌象的生理变异163

【补充阐发】164

一、舌既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164

二、舌诊和望舌的异同164

三、舌面脏腑分部的古今认识165

【古代文献】165

一、舌的组织结构与功能165

二、舌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及望舌原理166

三、气血津液与舌象的关系166

四、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66

五、舌诊内容169

六、正常舌象169

【研究进展】169

一、正常舌象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特点169

(一)粘膜层169

(二)固有层170

(三)肌层170

(四)舌乳头170

二、中医舌象微循环研究171

(一)活体舌微循环研究方法171

(二)舌微循环观测指标172

(三)舌微循环的临床研究173

(四)舌微循环检测的评价与展望175

第二节 望舌体177

【基本内容】177

一、舌体颜色177

(一)淡白舌177

(二)淡红舌178

(三)红舌178

(四)绛舌178

(五)紫舌179

(六)青舌179

二、舌体形质179

(一)荣润舌179

(二)枯晦舌179

(三)苍老舌179

(四)娇嫩舌180

(五)胖大舌180

(六)瘦薄舌180

(七)点、刺舌180

(八)裂纹舌180

(九)齿痕舌180

三、舌体动态181

(一)痿软舌181

(二)强硬舌181

(三)歪斜舌181

(四)颤动舌181

(五)吐弄舌181

(六)短缩舌181

(七)弛纵舌182

四、舌下络脉182

(一)舌下络脉的观察方法182

(二)诊舌下络脉的临床意义182

【补充阐发】182

一、舌上点、刺,星、斑的区别及意义182

二、舌面凸凹的临床意义182

三、齿痕、短缩、裂纹舌及剥苔不可一概以病而论183

(一)齿痕舌183

(二)短缩舌183

(三)裂纹舌183

(四)剥落苔183

四、舌痒的临床意义183

五、舌麻的临床辨析184

六、舌痛的临床意义184

七、舌下络脉的古今望诊185

八、舌下“瘀血丝”“瘀血点”的临床意义185

【古代文献】186

一、舌神186

二、舌色186

(一)淡红舌186

(二)淡白舌186

(三)红舌187

(四)绛舌188

(五)紫舌188

(六)蓝舌189

(七)青舌189

三、舌体的形质190

(一)荣枯190

(二)老嫩190

(三)胖瘦191

(四)点、刺191

(五)裂纹193

(六)光滑194

(七)舌衄194

(八)重舌194

(九)舌疮195

(十)舌痈195

(十一)舌疔195

(十二)舌菌195

四、舌体的动态195

(一)痿软195

(二)舌纵196

(三)短缩197

(四)舌麻197

(五)颤动197

(六)歪斜197

(七)吐弄198

(八)自啮198

五、舌下络脉199

【研究进展】200

一、活体显微观察200

二、舌尖微循环的临床观察200

三、舌质的病理切片观察201

(一)几种常见病理舌质的组织学观察201

(二)丝状乳头的变化202

(三)蕈状乳头的变化202

(四)上皮细胞的病变202

(五)固有层的病变202

(六)血瘀证的舌组织学观察203

(七)舌组织的电镜观察204

四、舌象色度学研究205

(一)各种舌色的色度学特征205

(二)苔厚指数的测定205

五、微量元素代谢与舌象关系的研究206

六、舌象的血液流变学研究206

(一)常用指标及正常值206

(二)常见病理舌象的血液流变学改变206

七、舌象与血浆内皮素-1含量的关系208

八、舌色与a-颗粒膜蛋白的关系208

九、舌诊检测仪器研制及应用209

(一)舌象摄影仪209

(二)舌体测量器209

(三)舌津液测定仪210

(四)舌表浅血流量测量仪210

(五)舌诊比色板210

(六)舌象检查仪210

(七)计算机舌象识别系统211

十、舌象的动物实验研究211

(一)国外的研究211

(二)几种中医典型舌象的动物造模212

第三节 望舌苔219

【基本内容】219

一、苔质219

(一)薄苔、厚苔219

(二)润苔、燥苔219

(三)腻苔、腐苔220

(四)剥苔、类剥苔220

二、苔色220

(一)白苔220

(二)黄苔221

(三)灰苔、黑苔221

【补充阐发】221

一、绿苔、霉苔、霉酱苔的临床意义221

二、黄苔并非一概主热证222

三、白苔并非一概主寒证222

(一)不同白苔临床辨析223

(二)舌体舌苔综合分析223

四、灰黑苔的辨证意义224

【古代文献】225

一、苔质225

(一)厚薄225

(二)润燥与滑涩226

(三)糙粘227

(四)腐腻227

(五)瓣晕228

(六)偏全228

(七)剥落228

(八)消长化退229

(九)有根无根229

二、苔色230

(一)白苔230

(二)黄苔230

(三)灰苔231

(四)黑苔232

(五)霉酱苔233

【研究进展】234

一、舌荧光检查234

(一)影响荧光的因素234

(二)舌荧光形成的机制235

(三)病理舌象的荧光观察235

二、舌印检查237

(一)方法237

(二)结果237

三、舌苔病理切片观察238

(一)白苔类组织学观察238

(二)黄苔类组织学观察239

(三)灰苔类组织学观察239

(四)黑苔类组织学观察239

(五)无苔组织学观察239

(六)舌苔的变化240

四、刮舌涂片检查240

五、舌苔的细菌学检查240

六、舌苔细胞化学研究241

七、纤维胃镜检查与舌苔关系的研究243

八、舌面酸碱度测定243

第四节 舌象分析与舌诊意义244

【基本内容】244

一、舌象的分析要点244

(一)重察舌的神气和胃气244

(二)舌体与舌苔的综合分析244

(三)舌象的动态观察245

(四)舌与症的相互参照246

二、舌诊的临床意义246

(一)探察病因性质246

(二)判断病变部位及其浅探246

(三)辨别病机转归247

(四)估计病势趋向247

(五)了解体质禀赋247

【补充阐发】248

一、望舌辨体质禀赋248

二、年龄、性别与舌象的关系249

(一)年龄与舌象249

(二)性别与舌象249

三、舌诊在温病辨证中的意义250

(一)辨舌体250

(二)辨舌苔250

(三)辨舌态251

四、临床常见中医舌病251

五、国外常见病理舌象251

六、有关舌诊的统一名词和舌上部分的规定(草案)252

(一)舌诊名词252

(二)舌面的部分252

(三)舌下的部分252

七、察舌辨八纲252

(一)察舌辨表里252

(二)察舌辨寒热253

(三)察舌辨虚实253

八、中医络脉理论与微循环的关系253

(一)络脉的分布、流注与微循环的结构、流向254

(二)络脉的渗灌、互渗与微循环的生理功能254

(三)络脉病变与微循环障碍254

九、古今重要舌诊著作介绍255

十、舌苔有根无根辨析258

(一)舌苔有根无根的识别争议259

(二)舌苔有根无根的临床意义259

十一、舌诊临床意义的中西医对照259

【古代文献】261

一、舌质与舌苔的综合诊察261

二、舌诊的临床意义261

二、危重舌象262

【研究进展】263

一、舌苔脱落细胞检测的应用研究263

(一)舌苔形成原理的研究263

(二)正常舌苔脱落细胞的常值研究263

(三)病理舌苔脱落细胞变化规律的研讨264

(四)辨证辨病与舌苔脱落细胞学研究265

二、影响舌象形成的各种因素266

(一)炎症感染267

(二)唾液分泌267

(三)口腔微生物267

(四)舌面酸碱度267

(五)舌组织病理改变268

(六)其他舌局部因素268

(七)循环障碍268

(八)血液状态268

(九)神经系统障碍269

(十)内分泌及酶代谢障碍269

(十一)消化、营养障碍269

(十二)其他全身影响因素270

第三章 闻诊273

【基本内容】273

一、听声音273

(一)正常声音273

(二)病变声音273

二、嗅气味276

(一)病体气味276

(二)病室气味276

【补充阐发】276

一、五声、五音诊病理论276

二、音哑、失音的虚实辨析277

三、对谵语、郑声寒热虚实的认识278

四、关于喉中痰鸣与哮、喘278

五、关于咳嗽与肺咳的概念279

六、少气、短气与喘的区别和联系280

七、对咳逆、上气的认识281

八、呕、吐、哕、噫的相关概念281

九、肠鸣、矢气的病机282

【古代文献】282

一、听声音282

二、嗅气味286

【研究进展】287

一、国内外对声诊的研究287

(一)声音有关的基本概念287

(二)国内对声诊的研究288

(三)国外对声诊的研究289

(四)声诊研究展望290

二、国内外对嗅气味的研究进展290

(一)嗅觉试验291

(二)GC对人体气味研究的进展291

(三)对口臭气味的研究292

(四)嗅气味方法的研究294

(五)嗅气味研究展望294

第四章 问诊296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方法和内容296

【基本内容】296

一、问诊的意义296

二、问诊的方法296

三、问诊的内容297

(一)一般情况297

(二)主诉297

(三)现病史297

(四)既往史298

(五)个人生活史298

(六)家族史298

【补充阐发】298

一、现病史和既往史的界定与关系298

二、“十问歌”的演变与意义299

【古代文献】300

一、问诊的意义300

二、问诊的方法300

三、问诊的内容300

(一)一般情况300

(二)主诉301

(三)现病史301

(四)既往史301

(五)个人生活史301

第二节 问现在症状302

【基本内容】302

一、问寒热302

(一)恶寒发热302

(二)但寒不热303

(三)但热不寒303

(四)寒热往来303

二、问汗304

(一)有汗无汗304

(二)特殊汗出304

(三)局部汗出305

三、问疼痛305

(一)疼痛部位305

(二)疼痛性质306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307

(一)头晕307

(二)胸闷307

(三)心悸307

(四)胁胀307

(五)脘痞307

(六)腹胀308

(七)身重308

(八)麻木308

五、问耳目308

(一)问耳308

(二)问目308

六、问睡眠309

(一)失眠309

(二)嗜睡309

七、问饮食口味309

(一)口渴与饮水309

(二)食欲与食量310

(三)口味310

八、问二便311

(一)大便311

(二)小便312

九、问经带312

(一)月经312

(二)带下313

十、问小儿313

(一)出生前后情况314

(二)预防接种、传染病史314

(三)易使小儿致病的原因314

【补充阐发】314

一、要善于抓住主症进行询问314

二、怎样理解“恶寒发热”的病状315

三、感寒发热与气虚发热316

四、潮热的表现与辨证316

五、对寒热往来机理的认识317

六、从“阳加于阴谓之汗”理解汗的机理317

七、为何阳虚自汗、阴虚盗汗317

八、盗汗不尽是阴虚,自汗非皆属阳虚318

九、疼痛的病因与病机318

十、五更泄泻、日晡潮热的机理319

十一、五更泄泻的时间,病机并非皆阳虚320

十二、热入营血为何口反不甚渴320

十三、但欲漱水不欲咽的病状与病机321

十四、虫积为何嗜食异物321

十五、“除中”的机理分析322

十六、口苦、口酸、口甜、口咸的主要病机322

十七、“嗜睡”、“昏迷”与“昏睡”的鉴别323

【古代文献】323

一、问寒热323

二、问汗324

三、问疼痛325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326

五、头耳目327

六、问睡眠328

七、问饮食口味328

八、问二便329

九、问经带329

十、问小儿329

【研究进展】330

一、症状规范化研究330

二、症状的计量诊断研究331

三、问诊的具体内容之深入研究339

(一)诊察尿液用以分析病机339

(二)诊察尿液变化用以分析病因339

(三)诊察尿液变化用以判断病位339

(四)诊察尿液变化用以鉴别病证340

(五)诊察尿液变化用以辨识病性340

(六)诊察尿液变化用以指导治疗341

(七)诊察尿液变化用以推测预后341

四、问诊练习软件342

第五章 脉诊343

第一节 脉诊概说343

【基本内容】343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343

(一)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343

(二)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343

(三)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344

二、诊脉的部位和方法344

(一)诊脉部位344

(二)诊脉方法345

三、脉象要素及图述346

(一)构成脉象的八个要素346

(二)脉象图述346

四、正常脉象349

(一)正常脉象的特点349

(二)脉象的生理变异350

【补充阐发】350

一、寸口诊脉及分候的原理350

二、寸口脉分候脏腑别议352

三、遍诊法的诊脉部位及临床意义353

四、趺阳脉的诊法与临床意义353

五、我国最早的脉象示意图354

六、“平脉”的含义与脉象355

七、对脉象“胃、神、根”的理解356

八、“四季平脉”的脉象特征与生理基础358

九、“脉象要素”与脉象的表述359

【古代文献】361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361

二、诊脉的部位与方法361

(一)诊脉的部位361

(二)诊脉的方法363

三、正常脉象364

【研究进展】366

一、脉象客观描记仪器的研究366

(一)脉象传感器研究367

(二)国产脉象仪368

(三)国外脉象检测仪器(装置)介绍373

(四)脉象模拟装置的研制374

(五)脉象仪器研制略评374

二、脉象信息特征与分析375

(一)脉象反应的生物信息375

(二)脉象信息的特点376

(三)脉象信号的提取376

(四)脉图分析方法376

(五)脉象分类方法的研究383

三、脉象机理研究385

四、三部九候研究390

(一)机理研究390

(二)寸口三部九候测脉方法的探讨393

(三)临床研究394

五、正常人脉象研究396

(一)正常人脉象变化特点及与年龄性别的关系396

(二)正常人四季及昼夜脉象及脉图变化的研究398

(三)正常人脉象和脉图变化与地域、种族的关系400

(四)正常人脉象及脉图变化与职业关系的研究401

(五)正常人脉象的胃、神、根研究401

第二节 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404

【基本内容】404

(一)浮脉404

(二)沉脉404

(三)迟脉404

(四)数脉404

(五)虚脉404

(六)实脉404

(七)洪脉(附大脉)405

(八)细脉405

(九)滑脉405

(十)涩脉405

(十一)弦脉405

(十二)紧脉406

(十三)缓脉406

(十四)长脉406

(十五)短脉406

(十六)微脉406

(十七)弱脉406

(十八)散脉406

(十九)濡脉406

(二十)芤脉406

(二十一)革脉407

(二十二)牢脉407

(二十三)伏脉407

(二十四)动脉407

(二十五)促脉407

(二十六)结脉407

(二十七)代脉407

(二十八)疾脉407

【补充阐发】407

一、关于“浮脉主表”与“沉脉主里”407

二、脉之迟、数与证之寒、热408

三、弦脉、紧脉的脉象与鉴别409

【古代文献】410

【研究进展】425

一、脉象浮与沉的研究425

(一)浮脉的研究425

(二)沉浮的研究426

(三)芤脉的研究426

二、脉象迟与数的研究427

(一)数脉的研究427

(二)迟脉的研究427

三、促、结、代脉象的研究428

(一)结脉的研究428

(二)促脉的研究429

(三)代脉的研究430

四、脉象弦与软的研究430

(一)弦脉的研究430

(二)濡脉的研究432

五、脉象滑与涩的研究432

(一)滑脉的研究433

(二)涩脉的研究434

六、脉象洪与细的研究434

(一)洪脉与细脉的对比研究434

(二)细脉的研究434

第三节 脉象类比、相兼和真脏脉437

【基本内容】437

一、相类脉比较437

二、相兼脉438

三、真脏脉438

【补充阐发】438

一、怪脉的脉象特征与主病438

二、不能相兼的脉象441

【古代文献】441

一、相类脉比较441

二、相兼脉443

三、真脏脉444

【研究进展】446

一、十怪脉的研究446

(一)釜沸脉的研究446

(二)解索脉的研究447

(三)雀啄脉的研究447

(四)麻促脉的研究448

(五)虾游脉的研究448

(六)鱼翔脉的研究449

(七)屋漏脉的研究449

(八)弹石脉的研究449

(九)转豆脉的研究450

(十)偃刀脉的研究450

附:鬼祟脉的研究450

二、临终前脉象图形初步探讨451

第四节 诊妇人脉与小儿脉451

【基本内容】451

一、诊妇人脉451

二、诊小儿脉451

【补充阐发】451

一、妊娠脉象的辨识451

二、离经脉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452

【古代文献】453

一、诊妇人脉453

二、诊小儿脉454

【研究进展】455

一、妇女脉象的研究455

(一)月经期脉象研究455

(二)妊娠期脉象及脉图研究455

(三)正常分娩过程的脉图研究456

(四)临产离经脉研究457

二、小儿脉象及脉图研究457

第五节 脉诊的意义458

【基本内容】458

一、辨别病情458

二、阐述病机458

三、指导治疗458

四、推断预后458

【补充阐发】459

一、脉症顺逆与从舍459

二、脉学著作简介461

【古代文献】462

一、辨别病情462

二、阐述病机464

三、指导治疗464

四、推断预后464

【研究进展】465

一、脉象的动物实验及动物模型研究465

(一)脉搏图曲线及脉速的动物实验及模型研究465

(二)模拟“芤脉”的动物实验研究466

(三)模拟“弦脉、滑脉”的动物实验467

(四)模拟“缓、涩、芤”脉的动物实验468

(五)模拟“迟脉”的动物模型实验468

二、脉象、脉图与病、证关系研究469

(一)以病为主脉象、脉图的研究469

(二)虚证的脉象及脉图研究475

(三)实证-痰火证的脉象及脉图研究477

三、脉诊研究的展望与未来477

第六章 按诊480

【基本内容】480

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480

二、按诊的内容481

(一)按胸胁481

(二)按脘腹482

(三)按肌肤483

(四)按手足483

(五)按腧穴484

【补充阐发】484

一、可按者可有实,拒按者亦有虚484

二、中医腹诊的概念485

三、腹诊的基本内容及临床意义485

(一)观外形485

(二)按腹力486

(三)测腹温486

(四)触痞鞭486

(五)揣拘急487

(六)诊压痛488

(七)视络脉488

(八)探癥块488

(九)捫动悸488

四、腧穴压诊的诊断原理489

五、穴位诊断的临床运用489

六、尺肤诊法的运用490

【古代文献】492

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492

二、按诊的内容492

(一)按胸胁492

(二)按脘腹493

(三)按肌肤493

(四)按手足494

(五)按腧穴495

【研究进展】495

一、有关中医腹诊的研究495

(一)腹诊基本原理的研究495

(二)腹诊临床意义的理论研究496

(三)腹诊的临床运用与实验研究497

二、有关腧穴按诊的研究500

(一)腧穴、穴位压痛及按穴辨别病证的探讨500

(二)腧穴压痛诊断疾病的临床研究502

(三)全息穴压痛诊断法503

三、按诊研究与展望504

第七章 八纲辨证508

第一节 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508

【基本内容】508

一、八纲辨证概念508

二、八纲辨证源流509

【补充阐发】509

一、八纲且可作为类型的纲领509

二、八纲概念形成的沿革510

三、八纲的内容宜增上下两纲510

四、正确理解八纲中的辨证思想511

【古代文献】511

第二节 八纲基本证候511

【基本内容】511

一、表里辨证511

(一)表证512

(二)里证512

(三)半表半里证513

(四)表里证鉴别要点513

二、寒热辨证513

(一)寒症513

(二)热证513

(三)寒热证鉴别要点514

三、虚实辨证514

(一)实证514

(二)虚证515

四、阴阳辨证515

(一)阴阳是类证的纲领515

(二)阴阳有具体的辨证内容515

【补充阐发】517

一、对表证病位的理解517

二、肌表、表、表证的区别及关系518

三、对表证“恶寒”而不“畏寒”的理解519

四、半表半里的证辨519

五、寒热两纲的逻辑问题520

六、《内经》中有关虚实的不同概念520

七、精气夺固为虚,邪气盛未必实521

八、虚实之间的辨证关系522

九、阳虚症状的两重性522

十、阴虚火旺与戴阳、格阳523

十一、中日两国对阴虚证和阳虚证理解的异同523

【古代文献】524

一、表里辨证524

(一)表证524

(二)里证527

(三)表证与里证鉴别528

二、寒热辨证528

三、虚实辨证530

(一)虚实证候530

(二)虚证与实证的鉴别532

四、阴阳辨证533

(一)阴证与阳证533

(二)阴阳偏盛533

(三)阴阳偏虚534

(四)亡阴亡阳535

【研究进展】535

一、阴阳、寒热现代研究进展535

二、虚实、表里现代研究进展540

三、八纲的动物病理模型542

(一)寒、热、阳虚、阴虚证模型542

(二)表、里、虚、实证的模型549

四、八纲研究展望551

第三节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555

【基本内容】555

一、证候相兼556

二、证候错杂556

(一)表里同病556

(二)寒热错杂556

(三)虚实夹杂557

三、证候真假557

(一)寒热真假557

(二)虚实真假557

四、证候转化558

(一)表里出入558

(二)寒热转化558

(三)虚实转化559

【补充阐发】559

一、“表虚”证,当质疑559

二、寒热有多少类型560

三、虚证转实的可能性560

四、邪气出入与证候转化的关系561

五、“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辨析562

六、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与阴盛格阳、阳盛格阴不同563

七、热深厥深的病机分析563

【古代文献】564

一、证候错杂564

二、证候转化565

三、证候真假566

第八章 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569

第一节 病因辨证569

【基本内容】569

一、外风证570

二、实寒证570

三、暑证571

四、湿证571

五、外燥证571

六、火热证572

七、毒证573

八、脓证573

九、食积证573

十、虫积症573

【补充阐发】574

一、“病性”的概念与内容574

二、略论“病势”574

三、风邪客于皮肤的常见病证鉴别575

四、因寒致痛的机理576

五、暑证的常见证候辨析576

六、“湿证”、“燥证”的寒热病性区分577

七、湿邪与他雅相兼致病之机理 及临床鉴别577

八、关于虚火实质不是火的理由578

九、关于毒虫伤的证候特征578

十、辨证中毒有关“毒”的概念579

(一)“毒”在病理学中的涵义579

(二)“毒”的特性与致病的特点579

(三)常见“毒”病一般辨证规律580

(四)中毒辨证582

【古代文献】582

一、六淫病证582

(一)外风证582

(二)实寒证583

(三)暑证584

(四)湿证584

(五)外燥证585

(六)火热证585

二、毒证、脓证、食积证、虫积证586

(一)毒证586

(二)脓证586

(三)食积证586

(四)虫积证586

第二节 气血辨证587

【基本内容】587

一、气虚类证587

(一)气虚证587

(二)气陷证588

(三)气不固证588

(四)气脱证588

二、血虚类证588

(一)血虚证588

(二)血脱证588

三、气滞类证589

(一)气滞证589

(二)气逆证589

(三)气闭证589

四、血瘀证589

五、血热证590

六、血寒证590

【补充阐发】590

一、气血同病的辨证590

(一)气滞血瘀证591

(二)气虚血瘀证591

(三)气血两虚证591

(四)气不摄血证591

(五)气随血脱证591

二、关于血瘀证的概念与范围591

(一)古代有关血瘀证的认识和描述591

(二)现代对血瘀概念和本质的认识592

(三)瘀、瘀血、血瘀、血瘀证的区别与定义592

(四)血瘀证的范围593

三、有瘀象非皆瘀证,瘀证非皆见瘀象593

四、瘀血证的病因和病机594

五、瘀血所见的病证表现594

六、关于温病血瘀的临床表现597

七、血瘀证的分类与现代解释597

八、中西医对血瘀证认识的异同598

九、痰瘀相关理论与实践598

十、瘀水互患与血瘀水停599

十一、动血、动风与血热、血寒599

【古代文献】600

一、气虚类证600

二、血虚类证600

三、气滞类证601

四、血瘀证601

五、血热证602

六、血寒证602

七、气血同病证类602

(一)气滞血瘀证602

(二)气虚血瘀证603

(三)气血两虚证603

(四)气不摄血证603

(五)气随血脱证603

【研究进展】603

一、气虚证实验研究进展603

(一)气虚证动物模型的研制604

(二)气虚证本质的研究604

(三)气虚证诊断标准的研究607

(四)气虚证研究述评607

二、血虚证实验研究进展607

(一)血虚证流行病学的研究608

(二)血虚证本质的研究608

(三)血虚证动物模型的研制609

(四)血虚证研究展望610

三、血瘀证实验研究进展610

(一)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制610

(二)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630

(三)血瘀证客观化研究635

第三节 津液辨证647

【基本内容】647

一、痰证647

二、饮证648

三、水停证648

四、津液亏虚证648

【补充阐发】649

一、痰饮瘀血应属病机病证649

二、常见痰证的临床鉴别649

三、痰证的命名特点650

【古代文献】650

一、痰证650

二、饮证651

三、水停证652

四、津液亏虚证652

【研究进展】652

一、痰证的流行病学检查652

二、痰证与某些检测指标的关系653

(一)痰证与血脂的关系653

(二)痰证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653

(三)痰证与血液循环的关系654

(四)痰证与甲皱微循环的关系654

(五)痰证与其他检测指标的关系654

三、痰证实验研究的展望655

第九章 脏腑辨证656

第一节 心脏辨证657

【基本内容】657

一、心血虚证657

二、心阴虚证657

三、心气虚证657

四、心阳虚证657

五、心阳虚脱证658

六、心火亢盛证658

七、心脉痹阻证658

八、痰蒙心神证658

九、痰火扰神证659

十、瘀阻脑络证659

【补充阐发】659

一、“心移热于小肠”证辨析659

二、论“心移热于小肠”之非660

三、心火亢盛证的分类660

四、中医脑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661

【古代文献】662

【研究进展】665

一、心气虚证的研究进展665

二、心阴虚证的研究进展671

三、心脉痹阻证的研究进展672

四、心病动物造模研究的有关进展672

五、心病各证型客观指标的对比研究673

第二节 肺病辨证677

【基本内容】677

一、肺气虚证677

二、肺阴虚证677

三、风寒犯肺证678

四、风热犯肺证678

五、燥邪犯肺证678

六、肺热炽盛证678

七、痰热壅肺证679

八、寒痰阻肺证679

九、饮停胸胁证679

十、风水相搏证679

【补充阐发】680

一、肺阳虚证辨析680

二、论肺血虚证681

【古代文献】681

【研究进展】685

一、肺病虚证的实验研究685

(一)肺气虚证的实验研究685

(二)肺阴虚证本质的研究687

二、肺病实证的病理生理研究688

三、肺病其他研究进展688

四、肺病研究评述与展望689

第三节 脾病辨证690

【基本内容】690

一、脾气虚证690

二、脾虚气陷证690

三、脾阳虚证690

四、脾不统血证691

五、寒湿困脾证691

六、湿热蕴脾证691

【补充阐发】692

一、有关脾阴虚证692

二、对“阴火证”的认识692

【古代文献】693

【研究进展】695

一、脾虚证诊断标准695

二、脾虚证动物模型696

三、脾虚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696

(一)脾主运化696

(二)脾主肌肉698

(三)脾主统血698

(四)脾虚证的其他研究698

四、脾虚证研究述评与展望700

(一)研究特点700

(二)存在问题701

(三)研究展望701

第四节 胃肠病辨证704

【基本内容】704

一、胃气虚证704

二、胃阳虚证705

三、胃阴虚证705

四、肠燥津亏证705

五、寒滞胃肠证705

六、胃热炽盛证706

七、肠热腑实证706

八、饮留胃肠证706

九、食滞胃肠证706

十、胃肠气滞主707

十一、肠道湿热证707

十二、虫积肠道证707

【补充阐发】707

一、论“胃强脾弱”证707

二、胃阴虚证与脾阴虚证的鉴别708

三、肺胃气逆为病理概念而不是规范证名708

四、肠道湿热证的证候特点708

【古代文献】709

第五节 肝胆病辨证711

【基本内容】711

一、肝血虚证711

二、肝阴虚证711

三、肝郁气滞证712

四、肝火炽盛证712

五、肝阳上亢证712

六、肝胆湿热证712

七、寒滞肝脉证713

八、胆郁痰扰证713

九、肝风内动证713

(一)肝阳化风证713

(二)热极生风证713

(三)阴虚动风证714

(四)血虚生风证714

【补充阐发】714

一、论肝气虚证及肝阳虚证714

(一)肝气虚证714

(二)肝阳虚证715

二、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中焦湿热证之辨析715

三、肝火证的病因病机证候概要716

四、肝病有郁结和上下横窜厥脱之变716

五、肝气、肝火、肝阳三证的关系与比较717

六、肝阳上亢证与肝肾阴虚阳亢证的区别717

七、内风证的病机不只是四种718

【古代文献】718

【研究进展】721

一、肝郁气滞证的现代研究721

二、肝胆湿热证的现代研究724

三、肝阳上亢证的现代研究725

四、肝火炽盛证的现代研究726

五、肝风内动证的现代研究727

六、肝气虚证的现代研究728

七、肾病证候现代研究略评729

第六节 肾与膀胱病辨证732

【基本内容】732

一、肾阳虚证732

二、肾虚水泛证732

三、肾阴虚证732

四、肾精不足证733

五、肾气不固证733

六、膀胱湿热证733

【补充阐发】734

一、有关肾实证734

二、肾气不固有五个方面的不固734

【古代文献】735

【研究进展】737

一、肾虚动物模型的研究737

二、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异常与内分泌失调的关系737

三、肾主水异常与肾脏结构、功能的相关性741

四、肾主骨异常与骨密度的变化742

五、肾开窍于耳与生化物质基础743

六、肾的病证与免疫、微循环及代谢等方面的联系744

七、肾的研究述评747

第七节 脏腑兼病辨证753

【基本内容】753

一、心肾不交证753

二、心肾阳虚证753

三、心肺气虚证753

四、心脾气血虚证754

五、心肝血虚证754

六、脾肺气虚证754

七、肺肾气虚证754

八、肺肾阴虚证755

九、肝火犯肺证755

十、肝胃不和证755

十一、肝郁脾虚证755

十二、肝肾阴虚证755

十三、脾肾阳虚证756

【补充阐发】756

一、心肾相交理论的历史源流756

二、心肾不交的病理本质756

三、“心肾不交”证辨析757

四、肾不纳气证及其类证鉴别757

五、肝肾阴虚证与肝阳上亢证的辨析758

【古代文献】759

第十章 其他辨证概要763

第一节 六经辨证概要763

【基本内容】763

一、太阳病证763

(一)太阳经证763

(二)太阳腑证764

二、阳明病证764

(一)阳明经证765

(二)阳明腑证765

三、少阳病证765

四、太阴病证765

五、少阴病证765

(一)少阴寒化证766

(二)少阴热化证766

六、厥阴病证766

七、六经病证的传变766

【补充阐发】766

一、六病与六经之说766

(一)“六经”之说原著没有根据767

(二)“经”是病程期限--“经过”767

(三)附会《内经》,误之又误768

二、强分经证腑证有悖仲景原旨769

(一)太阳经证剖析769

(二)太阳腑证剖析770

(三)阳明经证与腑证771

三、关于少阳病的位置771

(一)认为少阳居三阳、三阴之间771

(二)认为少阳介于太阳、阳明之间771

(三)调和于以上两种意见之间771

四、太阳中风证的虚实属性772

五、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的病机区分773

(一)风和寒性质相同,仅程度上的差别773

(二)中风乃风寒犯营,伤寒乃风寒犯卫773

【古代文献】774

第二节 卫气营血辨证概要776

【基本内容】776

一、卫分证776

二、气分证777

三、营分证777

四、血分证777

五、卫气营血证的传变778

【补充阐发】778

一、关于温病的概念778

二、伤寒与温病之争779

(一)寒温之争的源流779

(二)寒温之争的焦点779

(三)寒温之争剖析781

三、寒温之争是概念认识不一致783

四、伤寒与温病是对立的统一784

(一)在病因学上寒与热的对立统一784

(二)在外感温热病变过程中的对立统一784

(三)在治疗方法上的对立统一784

(四)在辨证论治层次上的对立统一784

五、论温病辨证分期审证论治体系785

六、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787

【古代文献】788

【研究进展】789

一、卫气营血的病理研究789

二、卫气营血的血液流变学与微循环指标测定789

三、温病生化指标的测定790

四、温病免疫指标的测定790

五、温病卫气营血证动物模型的研制791

第三节 三焦辨证概要794

【基本内容】794

一、上焦病证794

二、中焦病证794

三、下焦病证795

四、三焦病证的传变795

【补充阐发】795

一、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之异同795

二、卫气营血与三焦证候的实质区别796

三、寒温辨证方法能否统一798

(一)不主张寒温辨证方法统一798

(二)主张寒温辨证方法统一799

四、寒温辨证方法为何要统一799

五、寒温辨证方法统一的种种设想800

(一)以伤寒六经统一辨证800

(二)以卫气营血统一辨证800

(三)以八纲统一辨证801

(四)以脏腑气血统一辨证801

(五)以现代医学生理系统统一辨证801

(六)以六经系统统一辨证801

六、寒温辨证方法统一的利与弊802

七、外感病初期辨证简表803

八、外感病极期辨证简表803

九、外感病后期辨证简表805

【古代文献】805

第四节 经络辨证概要806

【基本内容】806

一、十二经脉病证特点807

二、奇经八脉病证特点807

【补充阐发】808

一、关于是动病、所生病808

二、十二经病证的特点809

三、奇经八脉病证与病机810

四、《内经》经络诊断法810

【古代文献】811

【研究进展】813

一、经穴压痛和经络辨证诊断研究813

二、经络穴位诊断的客观指标研究814

第十一章 诊法与辨证运用817

【基本内容】817

一、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817

二、辨证思维的方法与步骤819

【补充阐发】823

一、證、证、症、候的沿革与证候的本来含义823

二、关于“症”的音、义824

三、证的概念与演变825

四、诊断的思维方式与特征826

五、辨证的基本要求827

六、辨证的内容及步骤829

七、证(证候)的内容831

八、证名的表述形式832

九、“证”的结构与层次833

十、证候的分类834

十一、证型的含义与局限835

十二、“辨证”的涵义835

十三、“证”与“病理过程”的关系836

十四、中医误诊原因分析837

十五、辨证的不足839

【古代文献】840

【研究进展】842

一、诊法原理的探讨842

(一)整体诊法理论843

(二)局部诊法理论844

二、辨证体系的合理内核845

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846

(一)中医学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846

(二)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的结合847

四、辨证体系的内容与特色849

五、从客观指标加深对“证”的认识850

六、“证”实质的研究851

七、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852

八、数学方法在中医诊断中的运用853

(一)计量诊断的意义853

(二)中医学可借用的几种主要数学方法853

(三)中医诊疗专家系统的建立856

九、专科特色辨证的研究857

(一)研究专科特色辨证的必要性857

(二)五官辨证的特异性857

(三)专科特色辨证的要求与意义858

十、临床常见标准证名859

(一)基本虚证类859

(二)基本实证类859

(三)虚实夹杂证类861

(四)心系证类862

(五)肺系证类862

(六)脾系证类863

(七)肝系证类864

(八)肾系证类865

(九)脏腑兼证类866

(十)卫表肌肤证类867

(十一)头面官窍证类867

(十二)经脉筋骨证类869

(十三)其他证类869

(十四)期、度、型等869

第十二章 疾病诊断概要872

【基本内容】872

一、“病”的概念与意义872

(一)“病”的概念及病、证、症的关系872

(二)病名诊断的意义874

(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875

二、疾病的命名876

(一)疾病命名的概况876

(二)疾病命名的形式876

(三)正确对待和运用中医病名877

三、疾病的分类878

(一)疾病分类的概况878

(二)疾病分类的方法878

【补充阐发】880

一、健康与疾病的概念880

二、病名的概念880

三、证、病、症及证名、证候与病名的关系881

四、病名诊断的意义881

五、症、病、证概念的混淆应纠正882

六、中西医病名的主要异同883

七、病名中存在的问题883

八、中医病名混乱的因素分析884

九、疾病命名的原则884

【古代文献】886

一、疾病概念886

二、疾病命名887

三、疾病分类888

【研究进展】889

一、病名研究的概况889

二、疾病的分类890

三、病名的分化与定义893

四、临床常见标准病名898

(一)传染病、寄生虫病类898

(二)脑系病类899

(三)心系病类899

(四)肺系病类900

(五)脾系病类900

(六)肝系病类900

(七)肾系病类901

(八)男性前阴病类901

(九)颈瘿病类、乳房病类902

(十)疮疡病类902

(十一)皮肤病类904

(十二)妇女经、带、杂病类905

(十三)胎、产及其疾病905

(十四)新生儿病、小儿特发病906

(十五)眼病类907

(十六)耳鼻咽喉口齿病类908

(十七)肛肠病类909

(十八)躯体痹、痿、瘤等病类909

(十九)时行病、中毒及其他病类910

(二十)症状性名称910

第十三章 病案书写912

【基本内容】912

一、病案的沿革与意义912

(一)病案的沿革912

(二)病案的意义912

二、病案的内容和要求913

(一)中医病案书写通则913

(二)中医病案书写格式914

【补充阐发】917

一、主诉的确定与书写917

二、病案中“诊断”的内容918

三、搞好病案书写的内涵建设918

四、抓好病案质控管理的措施919

五、中医病案的统一名称920

六、医案的起源与发展920

七、医案的分类923

【古代文献】924

【研究进展】925

一、问现在症常用术语925

(一)寒热925

(二)出汗925

(三)疼痛925

(四)饮食口味925

(五)二便926

(六)睡眠926

(七)全身不适926

(八)月经带下927

二、脉象、舌象术语927

(一)脉象927

(二)舌象928

三、病案中望、闻、按诊常用术语928

(一)神识情志928

(二)面色928

(三)身体形态928

(四)言语、声音、气味症状928

(五)痰涎、呕吐物症状929

(六)头面颈项症状929

(七)胸腹腰背症状930

(八)四肢症状931

(九)男性前阴症状931

(十)肛门症状932

(十一)疮疡症状932

(十二)皮肤症状932

(十三)肿瘤、?核933

四、现代中医病案的管理与应用933

(一)现代病案的意义933

(二)病案的管理934

(三)病案的检索934

(四)病案管理和检索的现代化934

五、医案整理研究935

(一)医案整理研究的意义935

(二)医案整理研究的原则935

(三)医案整理研究的步骤936

(四)医案整理研究的方式936

1999《中医诊断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朱文锋主编 199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诊断学(1999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88.06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88.06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84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84
中医诊断学(2020 PDF版)
中医诊断学
2020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1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1 北京:华夏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6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3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3 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0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0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1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1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8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8 北京:学苑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9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9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7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7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7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7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88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88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5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