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法学》求取 ⇩

一、中医诊法概述1

绪论1

二、中医诊法的原理和特点6

(一)中医诊法的原理6

(二)中医诊法的特点7

1.重视中局部与整体、内与外的统一性7

2.强调四诊综合运用8

三、中医诊法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求9

(一)中医诊法学的主要内容9

4.注意自然环境、个体差异的影响9

3.重视对疾病作动态诊察9

(二)中医诊法学的学习要求10

上篇13

第一章 望诊13

第一节 望神13

一、望神的原理和意义13

3.神色14

2.神情14

1.眼神14

二、望神的主要内容14

(一)神的表现14

4.神态15

(二)神气盛衰的分级及临床意义15

1.得神15

2.少神15

3.失神16

4.假神16

(三)注意对照观察17

(四)观察治疗反应17

(一)清心凝神,一会即觉17

(二)注意形与神结合17

三、望神的方法17

神气盛衰归纳简表18

四、几种神志失常的病证19

第二节 望色19

一、色诊的原理和意义19

二、色诊的主要内容20

2.客色21

1.主色21

(一)常色21

(二)病色22

(三)五色主病23

1.青色23

2.赤色24

3.黄色24

4.白色25

5.黑色25

1.比较的方法26

2.动态观察的方法26

三、色诊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26

(一)色诊的基本方法26

3.色与部位相结合的观察方法27

(二)色诊的注意事项28

1.注意色诊与其他诊法合参28

2.注意辨明体表不同组织或排出物的常色与病色28

3.注意避免各种干扰因素对色诊的影响28

一、望形态的原理和意义29

第三节 望形态29

二、望身形的内容31

(一)望肥瘦壮弱31

(二)望畸形32

(三)望肿胀32

三、望姿态的内容33

(一)望异常动作33

(二)望异常体态34

(一)比较观察法35

四、望形态的方法35

(二)动态观察法36

(三)整体观察法36

五、形态和体质36

(一)形态是体质分型的重要依据37

(二)形态与体质特性的联系38

第四节 望排出物39

一、望排出物的原理和意义40

二、望排出物的内容41

(一)泪、涕、唾、涎41

(四)尿液42

(二)痰42

(三)呕吐物42

(五)粪便43

三、望排出物的方法和注意点44

(一)排出物的采集和观察44

(二)诊察排出物必须望诊与闻诊、问诊合参44

(三)排除外界因素对排出物的干扰45

第五节 望络脉45

一、望络脉的原理和意义45

(一)望小儿食指络脉46

二、望络脉的内容46

(二)望鱼际络脉47

(三)望腹壁络脉47

三、望络脉的方法48

(一)比较的方法48

(二)望诊与按诊结合的诊察方法48

1.小儿食指络脉的诊察法48

2.丝状红缕(蜘蛛痣)的诊察法48

3.颈脉(静脉)怒张的诊察法49

第一节 听声音50

第二章 闻诊50

一、听声音的原理和意义51

二、听声音的内容52

(一)语音52

(二)语言52

(三)呼吸55

(四)咳嗽57

(五)喷嚏57

(八)嗳气58

(九)叹息58

(七)呃逆58

(六)呕吐58

(十)呵欠59

(十一)肠鸣59

(十二)矢气、阴吹59

(十三)骨节摩擦声60

附 五音与五声60

(二)鼻气62

(一)口气62

(三)汗气62

一、病气的产生和嗅气味的意义62

二、嗅气味的主要内容62

第二节 嗅气味62

(四)体臭63

(五)排出物的气味63

(六)某些疾病的特殊气味63

三、嗅气味的方法及注意点63

第三章 问诊65

二、问诊的方法66

一、问诊的目的66

第一节 问诊的目的与方法66

(一)注意场合和对象67

(二)抓住重点67

(三)注意态度67

(四)避免暗示67

(五)善于分析68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68

一、问一般情况68

(三)问主症和兼症的变化70

(二)发病的原因和诱因70

二、问主要症状70

(一)发病时间70

三、问发病情况70

(四)问治疗经过和服药效果71

(五)问全身情况71

四、问过去健康情况71

五、问个人生活情况72

(一)精神情志72

(二)饮食嗜好72

(三)起居劳逸72

六、问家族情况73

第三节 问现在病情73

一、问寒热73

(一)寒热发生的机理74

1.阴阳失调74

1.寒热并见75

(三)寒热出现的主要形式75

2.营卫不和75

(二)问寒热的要点75

2.寒热往来76

3.寒热独见76

二、问汗78

(一)出汗的机理78

1.阳气蒸化津液为汗78

2.心、肺对汗的影响78

3.外邪与汗出的关系78

(二)问汗的要点79

1.汗出有无79

2.汗出时间80

3.汗出多少81

4.汗出部位81

5.汗出的兼证83

三、问异常感觉83

1.痛、痒的机理84

2.问痛、痒的要点84

(一)问痛、痒84

(二)问痠、重、麻、木87

1.痠、重、麻、木的机理87

2.问痠、重、麻、木的要点88

(三)问眩、晕、鸣、聋89

1.眩、晕、鸣、聋的机理89

2.问眩、晕、鸣、聋的要点89

(四)问心悸怔忡、心中懊?90

1.心悸怔忡、心中恼?的机理90

(五)问闷、满、痞、胀91

2.问心悸性忡、心中懊?的要点91

1.闷、满、痞、胀的病机92

2.问闷、满、痞、胀的要点92

四、问饮食93

(一)问口渴与饮水93

1.口渴的机理94

2.问渴饮的要点94

(二)问食欲和食量95

1.饮食失常的机理95

2.问食欲和食量的要点96

五、问睡眠97

(一)睡眠的机理98

(二)问睡眠的要点98

1.不寐98

2.嗜睡99

3.睡眠节律异常99

4.多梦100

1.大便异常的机理101

2.问大便要点101

(一)问大便101

六、问二便101

(二)问小便102

1.小便异常的机理102

2.问小便的要点103

第四节 问生育104

一、问月经104

(二)经量105

(三)月经色、质105

(一)经期105

二、问带下106

三、问胎孕106

(一)问有否胎孕106

(二)问孕期情况107

四、问产育107

五、问男子排精及性机能情况108

第五节 问养育109

一、问小儿出生及母体孕期情况109

二、问生长发育情况110

三、问喂养情况111

四、问传染病史和预防接种史112

第四章 切诊114

第一节 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14

一、按诊的常用方法介绍114

(一)触摸法114

(二)按压法114

(三)叩击法116

(一)按诊的体位118

(二)选择适当的手法118

二、按诊的注意事项118

(三)手法顺序119

第二节 按诊的内容119

一、肢体按诊119

(一)诊寒热119

(五)诊肿胀120

二、按胸胁120

(六)诊疡脓120

(四)诊滑涩120

(三)诊润燥120

(二)诊疼痛120

(七)诊骨骼畸形121

(八)按穴位121

三、按腹122

(一)按心下122

(二)按腹123

(三)诊脐间动气123

(四)辨积聚123

第一节 舌诊的原理125

第五章 舌诊125

附:舌的组织结构简介126

第二节 舌诊的方法和注意点128

一、望舌的体位和伸舌姿势128

二、望舌的顺序128

三、舌诊应四诊合参128

四、舌诊的注意点129

第三节 舌诊的内容129

一、正常舌象及其生理性变异129

(二)体质、赋禀因素130

(一)年龄因素130

(三)性别131

(四)气候因素131

附:正常舌象形成机理的现代认识131

二、知象变化及其临床意义132

(一)舌色132

1.淡白舌132

2.红舌、绛舌132

3.青紫舌133

附:舌色变化机理的现代认识134

(二)舌质135

1.荣枯135

2.老嫩135

3.胖大136

4.肿胀136

5.瘦薄136

6.点刺136

附:部分舌质变化机理的现代认识137

7.裂纹137

附:几种常见的舌局部病变137

(三)舌的运动138

1.强硬139

2.痿软139

3.歪斜139

4.颤动139

5.吐弄139

(四)舌下络脉140

6.短缩140

附:舌下络脉的近代研究141

(五)苔质141

1.润、燥、糙、滑141

2.厚薄142

3.腻腐143

附:霉腐苔143

4.剥落144

5.有根、无根144

附:部分苔质变化机理的现代认识145

附:关于腐苔的讨论146

(六)苔色147

1.白苔147

2.黄苔148

3.灰黑苔149

附:苔色变化机理的现代认识150

三、舌觉异常及其临床意义151

1.淡151

2.苦151

8.麻152

7.腻152

9.灼热疼痛152

3.甜152

5.涩152

4.酸152

6.咸152

附:舌觉的近代研究153

第四节 舌诊的意义及舌象分析要点153

一、舌诊的意义153

(一)判断正气盛衰153

二、舌象分析要点154

(一)察舌辨神气、胃气之盛衰154

(三)区别病邪性质154

(四)推断病势进退154

(二)分析病位深浅154

(二)舌质与舌苔的综合分析155

(三)注意同类舌象的鉴别156

(四)舌象的动态分析156

(五)注意对“舌症不符”的分析157

附:舌诊的研究方法简介158

一、心和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腑160

第六章 脉诊160

第一节 脉象形成的机理160

二、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161

三、其它脏腑的生理功能与脉象形成的关系162

(一)肺162

(二)脾胃162

(三)肝肾162

一、诊脉的部位163

(一)遍诊法163

第二节 诊脉的部位、方法和注意事项163

(二)三部诊法165

(三)寸口诊法166

二、诊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68

(一)时间168

(二)体位姿势168

(三)指法170

1.布指170

2.举、按、寻、循171

3.单诊和总按172

第三节 脉象要素及脉象图解173

一、构成脉象的八个要素173

(四)平息173

二、脉象图解174

(一)指压(p)--指感(h)趋势图175

1.脉位深浅177

2.脉力强弱178

3.脉势虚实178

(二)脉宽图180

(三)脉长图181

(四)脉波图181

第四节 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184

一、平脉184

二、浮脉187

2.芤脉188

三、沉脉188

3.革脉188

〔相类脉〕188

1.散脉188

〔相类脉〕189

1.伏脉189

2.牢脉189

四、迟脉190

〔相类脉〕190

缓脉190

五、数脉190

1.弱脉191

七、实脉191

2.微脉191

〔相类脉〕191

〔相类脉〕191

六、虚脉191

疾脉191

八、洪脉192

〔相类脉〕192

大脉192

十、滑脉193

九、细脉193

〔相类脉〕194

动脉194

十一、涩脉194

十二、弦脉194

〔相类脉〕195

紧脉195

十三、濡脉195

十四、长脉196

十五、短脉196

十六、结、代、促脉197

第五节 脉象的鉴别方法199

一、归类比较法199

(一)浮脉类199

(四)数脉类200

(五)虚脉类200

(六)实脉类200

(二)沉脉类200

(三)迟脉类200

二、对举比较法201

(一)浮脉与沉脉201

(二)迟脉与数脉201

(三)虚脉与实脉201

(四)滑脉与涩脉201

(五)洪脉与弱脉201

(六)长脉与短脉201

(七)紧脉与缓脉201

一、相兼脉202

第六节 相兼脉和直脏脉202

二、直脏脉203

第七节 诊妇人脉与小儿脉204

一、诊妇人脉204

(一)诊月经脉204

(二)诊妊娠脉205

(三)诊临产脉205

二、诊小儿脉205

(二)推测疾病的进退和预后206

(一)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206

一、脉诊的临床意义206

第八节 脉诊的临床意义及几个有关问题206

二、脉诊中几个有关问题207

(一)寸口脉象“独异”主病207

(二)初诊久按不同208

(三)脉症合参208

附:脉象研究进展简介211

附图216

一、头228

第一节 头、发228

第七章 四诊综合运用228

下篇228

(一)头部外形异常229

1.头颅畸形229

2.卤门异常229

附:卤门检查与测量方法230

(二)头部感觉异常231

1.头痛、头胀、头重231

2.头晕231

二、头发232

(三)思维及记忆功能减退232

(一)头发的色泽形态变化233

(二)头发生长障碍(脱发)234

第二节 颜面234

一、面色与面容异常235

(一)面色235

(二)面容237

1.面部浮肿237

3.口眼斜238

2.面削颧耸238

4.特殊病容239

二、面部感觉和面部肌肉活动异常239

第三节 目239

一、目的色泽形态异常240

(一)目色240

(二)目形240

1.目窠内陷240

(三)目态241

4.眼生翳膜241

2.目窠肿241

3.眼睛突起241

二、目的功能与感觉异常242

(一)视力减退242

(二)目眩242

第四节 耳、鼻243

一、耳243

(四)目痛243

(三)目干涩、流泪243

(一)耳的色泽形态异常244

1.耳的色泽244

2.耳的形态244

(二)耳的功能与感觉异常244

1.重听、耳聋244

2.耳鸣244

2.鼻的形态245

1.鼻的色泽245

(一)鼻的色泽、外形异常245

4.耳痛245

3.幻听245

二、鼻245

(二)鼻的功能异常246

第五节 口、唇、齿、龈、咽喉246

一、口唇246

2.口唇外形247

(二)口唇动态异常247

1.口唇色泽247

(一)口唇色泽及外形异常247

1.张口248

2.口噤248

3.口撮248

4.口动248

5.口噼248

6.口振248

二、齿、龈248

(一)齿与龈的色泽形态异常248

三、咽喉249

(二)齿与龈的功能异常249

1.红肿溃烂250

2.伪膜250

(二)咽喉功能和感觉异常250

1.喉间梗阻感250

2.吞咽困难250

3.咽喉痛痒250

(一)咽喉色泽形态异常250

4.声音嘶哑251

第六节 颈项251

一、颈项外形异常252

1.气管偏移252

附:气管位置检查252

2.颈项部肿块252

附:颈部肿块的检查252

3.颈部血脉怒张253

1.项强254

2.项软254

二、颈部活动异常254

第七节 胸胁255

一、胸廓形态异常255

二、乳房色泽形态异常257

附:乳房的按诊方法257

三、呼吸运动异常257

四、虚里搏动异常258

五、胸胁部感觉异常259

(一)臌胀260

一、腹的形态变化260

第八节 腹260

(二)舟腹261

(三)疟气261

(四)症瘕261

二、腹部感觉异常261

三、腹部功能异常262

第九节 腰背263

一、腰背形态异常263

2.腰痛264

1.背痛264

附:腰背部外形变化的检查方法264

二、腰背感觉异常264

3.尾闾痛265

4.腰骶痠重无力265

5.腰背冷265

2.脊椎简易定位法266

三、腰背运动异常266

附:背部运动的检查法266

附:1.腰背痛检查方法266

6.俞穴压痛及反射痛266

第十节 皮肤267

一、皮肤的色泽和形态异常267

(一)皮肤色泽267

(二)皮肤形态268

二、皮肤感觉异常269

1.痛269

2.痒269

3.麻木269

4.冷269

2.斑疹270

1.痘疮270

5.热270

三、几种常见的皮肤病症270

(一)痘疮、斑疹270

(二)白?与水泡271

1.白?271

5.湿疹272

2.疽272

1.痈272

(三)痈、疽、疗、疖272

4.缠腰火丹272

3.热疮272

2.痱子272

3.疔273

4.疖273

第十一节 四肢273

一、四肢形态异常273

(一)肘与膝的内翻与外翻273

(四)指掌、爪甲的色泽形态变化274

(二)关节肿大274

(三)四肢粗细、长短变化274

附:爪甲色泽的检查方法275

二、四肢感觉与活动异常275

(一)疼痛275

(二)寒热276

(三)困重、痿弱、瘫痪276

(四)筋惕肉瞤、抽搐、震颤276

(五)撮空理线,循衣摸床276

(一)前阴形态异常277

1.阴囊肿大277

第十二节 二阴277

一、前阴277

2.阴缩278

3.外阴疮疡278

4.阴挺278

(二)前阴感觉和功能异常278

1.阴痒278

1.肛门肿胀279

(一)后阴外形异常279

2.肛裂279

3.生殖机能异常279

二、后阴279

2.排尿异常279

3.痔疮280

4.脱肛280

(二)后阴的感觉和功能异常280

附:后阴诊法281

第八章 四诊记录283

一、四诊记录的内容283

(一)一般项目283

(二)四诊检查283

1.问诊284

2.望、闻、切诊285

(三)四诊摘要286

二、四诊记录的原则和要求286

附录一 原文选录288

附录二 名词术语解释索引304

1987《中医诊法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费兆馥主编;方伯英等编写 1987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诊断学(1995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88.06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88.06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85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85
中医诊断学(2020 PDF版)
中医诊断学
2020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1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1 北京:华夏出版社
中医望诊相法(1991 PDF版)
中医望诊相法
1991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现代中医诊法(1994 PDF版)
现代中医诊法
1994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医四诊大法(1971 PDF版)
中医四诊大法
1971 植根杂志有限公司
中医诊断学(1991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1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8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8 北京:学苑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9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9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7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7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舌诊学(1985 PDF版)
中医舌诊学
1985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7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7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88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88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