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与日常生活 理论和效果的透视》
作者 | D.K.Davis,S.J.Baran著苏蘅译 编者 |
---|---|
出版 |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参考页数 | 265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57321913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0708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3
《传播学名著译丛》译著前言13
译序13
原序13
第一章 对大众传播的批判性理解13
一、引言13
二、传播效果的辩论15
三、七个问题与三种解答16
四、结论29
第二章 我们理解的大众传播历史33
一、引言33
二、从自由主义到大众社会理论34
三、大众社会与大众文化批判者:传统精英反击55
四、功能性中程理论兴起:主导性典范的创造59
五、结论:了解大众传播的另一条途径62
第三章 大众传播的架构分析理论67
一、理论建构的替代性研究法67
二、关於传播的十一个基本问题68
三、日常传播的模式97
四、结论99
第四章 用於日常传播的架构媒介表象103
一、引言103
二、孩童如何把媒介影像用於日常传播105
三、为何制造与日常传播雷同的媒介影像108
四、结论121
第五章 大众娱乐与日常生活125
一、引言125
二、戈夫曼的游戏与主调的定义129
三、传播游戏与日常生活135
四、结论147
第六章 大众传播、自我和社会151
一、引言151
二、自我体系153
三、媒介使用的风格161
四、建立风格:其他概念169
五、结论171
第七章 大众传播与日常问题175
一、引言175
二、简单解决日常问题的风险176
三、侵犯:对日常问题的简单解决178
四、三种简单的解决方式188
五、简单解决的其他选择196
六、结论199
第八章 媒介虚幻与道德规划205
一、引言205
二、计划与假计划206
三、大众社会的个人责任208
四、消费虚幻:主题的实例210
五、计划与道德:另一种传播观点217
六、结论220
第九章 大众传播政策与研究223
一、引言223
二、有关大众传播的决策226
三、传播研究在决策中扮演的角色229
四、传播朝人文科学发展的障碍232
五、结论235
相关文献239
1993《大众传播与日常生活 理论和效果的透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D.K.Davis,S.J.Baran著苏蘅译 1993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大众传播学
- 1963 建国出版社
-
- 大众传播理论与实证
- 民国81.03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 大众传播模式论
- 1987年02月第1版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透视制图·效果图
- 1999 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
- 大众传播模式论
- 1987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 大众传播通论
- 1989 北京:华夏出版社
-
- 中国传播效果透视
- 1989 沈阳:沈阳出版社
-
- 大众传播论
- 1993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 大众传播学总论
- 1993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大众传播学理论
- 1991 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
- 美国传媒与大众文化 200年美国传播现象透视
- 1998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大众传播学
- 1992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 大众传播的责任
- 1992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 大众传播理论与实证
- 1992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