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模式论》
作者 | (英)麦奎尔(Mcquail,D.),(瑞典)温德尔(Win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43 |
出版时间 | 198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88·4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2050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1导言1
1.1范围和目的1
1.2模式的运用与误用2
1.3定义与术语5
1.4早期的传播模式与大众传播研究8
1.5基本数学模式的阐述9
1.6从传播到大众传播10
1.7传播模式和传播研究的发展11
1.8未来的发展12
2基本模式16
2.1拉斯韦尔公式16
2.2香农——韦弗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与丹斯模式19
2.3格伯纳的传播总模式26
2.4纽科姆的ABX模式及其它“平衡”模式和互向模式31
2.5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传播研究概念模式37
2.6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45
2.7赖利夫妇:大众传播的社会学观点47
2.8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50
3个人影响、扩散和大众传播对个体的影响59
3.1刺激——反应模式及其修正59
3.2康斯托克的电视对个体行为之影响的心理学模式62
3.3卡茨——拉查斯费尔德的大众传播和个人影响两级传播模式68
3.4罗杰斯——休梅克的创新扩散模式72
3.5新闻扩散:J曲线模式77
4大众传播对文化与社会的影响82
4.1间接效果与长期效果的模式82
4.2议题设置84
4.3鲍尔-罗克希与德福勒的大众传播效果依赖模式88
4.4沉默的螺旋模式92
4.5作为效果的“信息沟”95
5受众中心模式102
5.1使用与满足模式102
5.2使用与效果模式110
5.3信息寻求模式114
6大众媒介的体系、制作、选择与流动119
6.1比较媒介体系:自由市场模式及其替代物119
6.2媒介组织:大众传播者与公众的关系126
6.3吉伯与约翰逊的信源——记者关系模式131
6.4怀特的守门人模式134
6.5麦克内利的新闻流动模式136
6.6巴斯内部新闻流动的“双重行动模式”138
6.7盖尔顿与鲁奇的选择性守门模式140
1987《大众传播模式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英)麦奎尔(Mcquail,D.),(瑞典)温德尔(Win 1987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大众传播学
- 1963 建国出版社
-
- 大众传播理论与实证
- 民国81.03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 大众传播媒介
- 1996
-
- 大众传播模式论
- 1987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 大众传播通论
- 1989 北京:华夏出版社
-
- 大众传播学译丛 传播模式 第2版
- 1996 正中书局
-
- 大众传播学译丛 传播模式
- 1988 正中书局
-
- 大众传播论
- 1993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 大众传播学总论
- 1993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大众传播学理论
- 1991 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
- 美国大众传播
- 1977 台湾商务印书馆
-
- 大众传播学译丛 传播问题大辩论
- 1987 正中书局
-
- 记者传播模式论
- 1996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大众传播学
- 1992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