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译丛 传播模式 第2版》
作者 | 杨志弘,莫季雍 编者 |
---|---|
出版 | 正中书局 |
参考页数 | 293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57091086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0771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传播模式1
译序1
1绪论1
1.1 范围与目的1
1.2 模式的运用与误用2
1.3 定议与专有名词5
1.4 早期的传播模式与大众传播研究7
1.5 基本数学模式的成果8
1.6 从传播到大众传播10
1.7 传播模式与传播研究的发展11
1.8 未来的发展13
2 基本模式15
2.1 拉斯威尔公式15
2.2 商农与伟佛,奥斯古与施兰姆,及丹斯的模式19
2.3 葛布纳的一般性传播模式29
2.4 纽康的ABX模式,其他的均衡模式,及共同取向35
2.5 魏斯里与麦克杯的传播研究之概念模式49
2.6 与雷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58
2.7 由选择到传送:仪式和注意模式69
3 亲身影响、扩散及大众传播对个人的效果75
3.1 刺激——反应模式及其修正75
3.2 凯兹与拉查斯菲尔的大众传播媒介和个人亲身影响的两级流通模式79
3.3 康姆斯托的电视效果对个人行为之心理学模式86
3.4 罗吉斯与萧梅克的创新扩散模式93
3.5 新闻扩散99
3.6 新闻理解、得理和回忆108
3.7 公众意见的菌类模式和人际传播119
4 大众传播对文化和社会的效果123
4.1 文化指挥与函化过程124
4.2 议题设定129
4.3 大众传播效果的依赖模式138
4.4 沉默的螺旋145
4.5 资讯差距的效果153
4.6 媒介在社会中的离心与向心效果163
5 以阅听人为中心的模式167
5.1 使用与满足取径168
5.2 瑞克斯多夫的社会行动模式182
5.3 阅听众收讯与解码185
5.4 阅听众范围、选择与欣赏194
6 媒介组织、选择和产品207
6.1 社会力量领域中的媒介207
6.2 吉博和强森的消息来源与记者关系模式210
6.3 媒介守门行为215
6.4 麦克奈里的新闻流通模式219
6.5 贝斯的内部新闻流通的双重行为模式221
6.6 盖尔通和鲁吉的选择性守门模式223
6.7 两种不同媒介的新闻选取和生产顺序227
7 计画性传播235
7.1 传播运动236
7.2 运动目标与效果的层面240
7.3 传播效果的阶层243
7.4 公共关系的四个模式247
7.5 行销传播252
8 新媒介与资讯社会259
8.1 资讯社会259
8.2 资讯流通平衡的改变264
8.3 传播型态与媒体规制模式271
8.4 传播政策与社会问题274
9.2 资讯的国际流通281
9.3 国际新闻流通284
9.4 国际间电视节目的流通289
9 国际传播297
9.1 道论297
1996《大众传播学译丛 传播模式 第2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志弘,莫季雍 1996 正中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大众传播学
- 1963 建国出版社
-
- 大众传播模式论
- 1987年02月第1版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大众传播媒介
- 1996
-
- 大众传播社会学
- 1998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 大众传播模式论
- 1987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 大众传播通论
- 1989 北京:华夏出版社
-
- 大众传播社会学
- 1989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大众传播学译丛 传播模式
- 1988 正中书局
-
- 大众传播论
- 1993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 大众传播学总论
- 1993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大众传播学理论
- 1991 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
- 传播学名著译丛 帝国与传播
- 1993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 大众传播学译丛 传播问题大辩论
- 1987 正中书局
-
- 大众传播学
- 1992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 大众传播学译丛 人类传播
- 1989 正中书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