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理论与实证》求取 ⇩

徐序1

自序1

第一篇 理论部分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美国与欧陆的传播研究之特色1

目次1

第二节 理论分类6

第三节 本书结构32

第一节 理论的定义及结构33

第二章 理论与理论建构33

第二节 理论建构的主要名词界定34

第三节 演绎式理论的建构38

第四节 归纳式理论的建构40

第五节 社会科学质的研究的探讨42

第三章 媒介大效果理论——宣传47

第一节 源起47

第二节 宣传的历史背景48

第三节 宣传的定义49

第四节 宣传的七种技术50

第五节 宣传的效果51

第六节 纳粹宣传的效果52

第四章 恐慌研究——火星人会再度攻占地球吗?53

第一节 火星人入侵记53

第二节 火星人入侵时的社会背景53

第三节 堪垂尔的研究54

第四节 堪垂尔的研究发现55

第五节 易受煽惑的情况56

第六节 堪垂尔研究的意义57

第七节 火星人会再度攻占地球吗?58

第八节 中广童丐事件带来的省思58

第五章 亲身影响——两级传播理论的起源与发展65

第一节 源起65

第二节 有关人际影响的早期研究66

第三节 两级传播理论的发展67

第六章 创新传布79

第一节 前言79

第二节 创新传布的模式80

第三节 新事物传布过程的元素81

第四节 新事物传布研究的贡献87

第五节 新事物传布研究的反省批判87

第七章 耶鲁研究—寻找一串开启人类心灵的钥匙91

第一节 源起91

第二节 贺夫兰的耶鲁研究简介92

第三节 耶鲁研究的特色与研究方法93

第四节 研究结果与发现95

第五节 相关研究与后续发展100

第八章 传播者研究103

第一节 前言103

第二节 守门人理论104

第三节 媒介组织对媒介从业人员的影响105

第四节 新闻室的社会控制107

第五节 新闻价值108

第六节 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研究110

第七节 假事件与相关效果113

第八节 客观真实、符号真实、主观真实114

第九节 记者与讯息来源人物117

第十节 媒介霸权论119

第九章 阅听人研究121

第一节 前言121

第二节 效果研究122

第三节 文学批评123

第四节 文化研究124

第五节 使用与满足研究126

第六节 接收分析135

第七节 未来阅听人研究的方向137

第十章 议题设定理论139

第一节 源起139

第二节 议题设定理论的内涵140

第三节 议题设定理论的研究类型与设计144

第四节 讨论与批判147

第五节 结论147

第十一章 议题建构理论149

第一节 前言149

第二节 议题建构理论一些概念上的问题150

第三节 议题的类别152

第四节 一九七二年大选:为什么水门事件未能成为重要议题?153

第五节 水门事件如何成为重要议题的?155

第六节 事件与饱和报导155

第七节 媒介环境156

第八节 议题建构157

第十二章 葛柏纳和他的涵化理论159

第一节 源起159

第二节 理论背景探讨160

第三节 对「讯息系统」的分析161

第四节 涵化分析166

第五节 最新的研究取向:「主流效果」研究167

第六节 批评与结论170

第十三章 瑞典的文化指标研究175

第一节 罗森衮的文化——社会关系类型说175

第二节 战后瑞典的一般情况177

第三节 瑞典文化指标研究的理论背景177

第四节 瑞典文化指标(CISSS)研究计画的初步结果180

第五节 结论181

第二节 理论背景183

第十四章 知沟理论183

第一节 前言183

第三节 实证研究188

第四节 对知沟研究的批评及检讨192

第十五章 民意与大众传播研究的结合195

第一节 诺尔纽曼其人其事195

第二节 「沈默的螺旋理论」源起197

第三节 理论的架构及内涵205

第四节 「沈默的螺旋理论」的实证研究209

第五节 对「沈默的螺旋理论」的批评212

第六节 国内的相关研究213

第七节 结论213

「理论部分」参考书目215

第二篇 实证与专论部分243

阅听人研究实例243

国小、国中和高中学生的公视收视行为、满意程度和休闲活动区隔化分析243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价值243

第二节 研究方法243

第三节 本研究主要发现及摘述244

第四节 建议257

电视与儿童研究实例:专论259

从研究取向及方法看「电视与儿童」259

第一节 前言259

第二节 四种研究取向261

第三节 国内相关研究简介271

第四节 研究方法之探讨276

参考资料278

第一节 新闻法保障个人办报及从事新闻事业之自由285

传播者研究实例:专论285

西德新闻记者的养成教育、工作权及内部新闻自由285

第二节 新闻记者进入报社工作之途径286

第三节 记者同业组织289

第四节 记者的教育和在职训练290

第五节 记者的待遇和工作时数292

第六节 记者与报老板间的关系292

第七节 报业的内部新闻自由293

第八节 报业集中及其因应之道296

第九节 记者的工作权299

第十节 记者编辑的罢工权301

参考书目302

知沟研究实例305

知沟模式在台湾地区之初探——以民国七十八年选举期间之选举、股票知识为例305

摘要305

第一节 绪论306

第二节 文献探讨及研究架构307

第三节 研究方法322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325

参考书目339

大众传播与社会变迁研究实例345

传播内容与社会价值变迁——以报纸对劳工运动的报导为例345

第一节 绪论345

第二节 理论建构与文献探讨364

第三节 研究方法384

第四节 资料的分析和解释405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437

参考书目452

1992《大众传播理论与实证》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翁秀琪著 1992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大众传播学(1963 PDF版)
大众传播学
1963 建国出版社
大学用书  大众传播理论( PDF版)
大学用书 大众传播理论
大众传播模式论(1987年02月第1版 PDF版)
大众传播模式论
1987年02月第1版 上海译文出版社
大众传播媒介(1996 PDF版)
大众传播媒介
1996
大众传播模式论(1987 PDF版)
大众传播模式论
1987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大众传播通论(1989 PDF版)
大众传播通论
1989 北京:华夏出版社
大众传播与现代化(1981 PDF版)
大众传播与现代化
1981 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大众传播论(1993 PDF版)
大众传播论
1993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大众传播学总论(1993 PDF版)
大众传播学总论
1993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大众传播学理论(1991 PDF版)
大众传播学理论
1991 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美国大众传播(1977 PDF版)
美国大众传播
1977 台湾商务印书馆
大众传播学译丛  传播问题大辩论(1987 PDF版)
大众传播学译丛 传播问题大辩论
1987 正中书局
大众传播学(1992 PDF版)
大众传播学
1992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传播内容分析法  理论与实证(1989 PDF版)
传播内容分析法 理论与实证
1989 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大众传播理论与实证(1992 PDF版)
大众传播理论与实证
1992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