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学》求取 ⇩

卷首说明1

引言:关于中国儒学发展的历史回顾1

第一编 中国儒学的奠基时期11

第一章 中国儒学的渊源11

第一节 殷周社会文化的发展与中国知识阶层的形成11

第二节 儒、儒者、儒家学派16

(一)“儒”字何解?16

(二)春秋的“儒”17

(三)战国的“儒”20

(四)儒家学派22

第三节 中国儒学的先驱——周公24

第二章 孔子——中国儒学的奠基人29

第一节 孔子的家世与生平29

(一)奋力宣传并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31

(二)全力从事教育工作33

(三)古代典籍的编撰整理35

第二节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35

(一)血缘亲情之爱36

(二)“仁者爱人”38

(三)由“仁”的思想转化为品德与性格38

(四)社会与道德的理想境界39

第三节 孔子的行为准则——礼40

(一)礼与仁41

(二)礼与政41

(三)礼与孝42

(四)礼与义43

第四节 孔子的忠孝信义观44

(一)忠、孝44

(二)信、义47

第五节 孔子的天命观49

(一)回避天命50

(二)畏天命50

(三)知天命51

第六节 孔子与《六经》52

(一)《诗》53

(二)《书》54

(三)《礼》55

(四)《乐》55

(五)《易》55

(六)《春秋》57

第三章 孔门弟子58

第一节 颜渊、曾参59

(一)颜渊59

(二)曾参61

①曾子之孝62

②撰述与传授63

第二节 子夏、子游65

(一)子夏65

①教授西河66

②传《春秋》公、穀二学66

③传《诗》《易》67

(二)子游68

①娴熟礼乐,特别是丧礼69

②富于理想70

第三节 《左传》、《易传》70

(一)左丘明与《左传》71

(二)《易传》73

①太极说73

②阴阳说74

③道器说74

④三才说74

⑤变化论75

第四章 孟子——中国儒学第二奠基人77

第一节 孟子生平及学术渊源77

(一)孟子生平77

(二)孟子的师承与子思78

(三)著《孟子》80

第二节 仁、义、礼、智四德说81

(一)“四德”为人之本性所固有82

(二)“四德”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83

第三节 民本、仁政、王道85

(一)民本思想85

(二)仁政思想88

①“仁政”的首要措施,是“制民之产”88

②“仁政”要求赋敛有度,无违农时88

(三)王道之治89

第四节 心性论90

(一)人性学说的起始90

(二)性善论与孟、告之争91

(三)性善论的意义所在92

第五章 晚周儒学大师——荀卿94

第一节 荀子的生平与时代95

第二节 “隆礼”与“重法”98

(一)“礼”的起源与人的本质98

(二)政治与人伦的根本准则99

(三)礼与法的统一100

第三节 天命观——“制天命而用之”103

(一)“明于天人之分”103

(二)“制天命而用之”105

(三)天命与礼治106

第四节 性恶论——“化性而起伪”107

(一)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107

(二)“性伪之分”107

(三)“化性而起伪”108

第二编 儒学与封建政治的结合113

第一章 汉初社会与儒学的兴起113

第一节 西汉初期的社会现实与儒、道、法的并存114

(一)秦朝究竟留下了什么遗产114

(二)汉初政治与社会的基本对策115

①汉承秦制与萧何的法治115

②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与黄老之术116

(三)汉初诸帝怎样看待儒学117

①刘邦117

②惠帝118

③文帝118

④窦太后118

⑤景帝118

⑥武帝119

第二节 叔孙通与陆贾119

(一)叔孙通120

(二)陆贾及其《新语》120

①以天地为根,以仁义为本121

②陆贾的无为论122

③义利观124

第三节 贾谊及其《新书》124

(一)生平与著述124

(二)贾谊的思想126

①重民126

②礼治126

③以仁德为政128

④加强中央集权129

第四节 今文经学的兴起131

(一)《诗》131

①《鲁诗》131

②《齐诗》132

③《韩诗》132

(二)《书》133

(三)《易》134

(四)《礼》134

(五)《春秋》135

①《公羊春秋》135

②《穀梁春秋》135

第二章 董仲舒与《春秋》公羊学派136

第一节 封建大一统与儒术独尊136

(一)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与政治136

①经济实力大大增强136

②加强中央集权137

③对外政策开始强硬,积极向外开拓137

(二)独尊儒术138

①卫绾建议138

②董仲舒建议138

第二节 董仲舒对儒学的贡献139

(一)董仲舒与《春秋繁露》139

①生平139

②《春秋繁露》140

(二)天人感应学说141

①人本于天,天主宰人141

②天有意志,能以“灾害”“怪异”谴告、警惧人事142

③君权神授143

(三)政治历史观144

①奉天法古,新王改制144

②以仁德为政145

③三世说147

(四)人性三品说147

①人性本之于天147

②性有上中下三等148

③善在性中,性可以为善148

第三节 春秋公羊学派150

(一)公孙弘150

(二)孟卿与眭孟151

第三章 古文经学的流传153

第一节 古文经的来源153

(一)河间献王刘德所得之书153

(二)孔壁逸书154

(三)其他发现154

①《礼古经》154

②《周官·大宗伯·大司乐》155

③《左氏春秋》155

(四)流传于民间者155

①费氏易155

②《毛诗》156

第二节 今古文经学的主要差别156

(一)经文的来源与书写不同157

(二)所奉经典不同;其经典相同者,字句亦有差异157

(三)对经典本义的理解与研治方法不同159

第三节 孔安国与司马迁160

(一)孔安国与《古文尚书》160

(二)司马迁与《史记》162

①《孔子世家》164

②《仲尼弟子列传》、《儒林列传》165

③《礼书》、《乐书》165

第四章 宣、元时期的经学166

第一节 四家《易》、三家《书》、三家《礼》166

(一)四家《易》166

①施雠167

②孟喜167

③梁丘贺168

④京氏《易》168

(二)三家《书》169

①欧阳氏《尚书》169

②大夏侯《尚书》169

③小夏侯《尚书》170

(三)三家《礼》170

①后苍170

②戴德、戴圣、庆普171

第二节 《公羊》《穀梁》的斗争与石渠阁会议172

(一)《公羊》《穀梁》的早期斗争172

(二)严彭祖与颜安乐173

(三)石渠阁会议174

第三节 《诗》与《论语》的流传175

(一)《鲁诗》175

①《鲁诗》韦氏学175

②王式学派176

(二)《齐诗》177

①翼奉177

②萧望之178

③匡衡178

(三)《韩诗》179

(四)《论语》的流传183

①《论语》的撰集183

②汉初《论语》的出现184

③《古论》、《鲁论》、《齐论》、《张侯论》185

第五章 刘向、刘歆、扬雄187

第一节 刘氏父子的家世与生平187

第二节 刘向的历史贡献189

(一)校理秘书189

(二)学术思想193

(三)《新序》、《说苑》及《列女传》195

第三节 刘歆与古文经学196

第四节 扬雄与儒学199

(一)生平与著述199

(二)扬雄思想的基本倾向与儒学贡献202

第六章 《礼经》与《礼记》206

第一节 《礼》的演变——《经》、《记》、三家《礼》、《三礼》206

第二节 《周礼》209

(一)《周礼》的出现209

(二)《周礼》的性质、作者和成书年代211

①《周礼》与《仪礼》的关系211

②“作者”问题212

③成书年代问题214

(三)《周礼》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思想观点214

①以国王为核心的等级王权政治215

②泛祀众神的神权观念216

③军制与以礼治军217

④政教制度与民众意识218

第三节 《仪礼》219

(一)《仪礼》的由来219

(二)《仪礼》的作者与成书时代220

①关于经文的写定221

②关于《仪礼》中所定礼仪制度的形成、确定及其通行221

(三)《仪礼》的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223

①成人之礼223

②婚嫁之礼223

③社交之礼224

④宗法制度224

第四节 《礼记》226

(一)《礼记》的由来226

(二)《礼记》的基本内容229

①阐释《仪礼》229

②记述礼仪制度或名物服饰229

③孔门弟子关于“礼”的答问229

④偏重于理论与学术意义的篇目229

(三)几篇重要论文的学术观点230

①《礼运》230

②《礼器》231

③《学记》231

④《乐记》232

第五节 《大戴礼记》232

(一)《大戴礼记》的基本内容及其由来232

①关于古代礼仪制度的遗文或旧闻轶事233

②《孔子三朝记》及关于孔子的答问234

③《曾子立事》等十篇234

④秦汉之际杂撰者235

(二)《大戴礼记》的价值与影响235

第七章 《大学》、《中庸》、《孝经》、《尔雅》237

第一节 《大学》237

(一)《大学》的来历与流传237

(二)《大学》的基本内容与价值238

第二节 《中庸》240

(一)《中庸》的作者、成书及其流传240

(二)《中庸》的基本内容与价值242

第三节 《孝经》244

(一)《孝经》的由来244

(二)《孝经》的基本内容及其思想倾向246

①“孝”是德行的根本247

②“孝”是为政的根本247

③等级之孝248

④孝与谏诤249

第四节 《尔雅》250

(一)《尔雅》的由来250

(二)《尔雅》的内容与价值252

第八章 东汉初期儒学内部的斗争255

第一节 谶纬迷信与无神论255

(一)汉光武帝与“十四博士”255

(二)谶纬学说256

(三)桓谭的无神论257

第二节 王充及其《论衡》259

(一)王充的生平与著述259

(二)《论衡》的基本倾向与主要观点260

①对于孔、孟261

②对于儒家经典262

③疾虚妄,订鬼神263

第三节 白虎观会议与《白虎通》265

(一)经学的纷争265

(二)白虎观会议266

(三)《白虎通》的基本内容与影响268

①神权思想268

②政权思想269

③族权思想270

④夫权思想270

第四节 古文经学奋力崛起271

(一)郑兴、郑众271

(二)杜林、卫宏、杜子春272

(三)陈元274

第五节 贾逵与马融274

(一)贾逵275

(二)马融276

第九章 经学的郑玄时代278

第一节 东汉经学的盛大发展278

(一)封建政权的大力提倡278

(二)经学风行于世279

(三)兼通数经之“通儒”及经学著述大增280

第二节 何休与服虔281

(一)何休及其《春秋公羊解诂》281

①何休生平与撰述281

②《春秋公羊解诂》282

③三科九旨及三世说283

(二)服虔及其《春秋左氏传解谊》285

第三节 郑玄286

(一)生平与著述286

(二)经学成就287

①今古文的统一287

②对于经籍之训解与阐释289

③经注中的思想观点290

第四节 赵岐、荀爽、卢植、蔡邕292

(一)赵岐与《孟子章句》292

(二)荀爽及其《易》注294

(三)卢植296

(四)蔡邕与熹平石经296

第十章 东汉后期的社会批判思潮298

第一节 东汉后期的政治斗争与党锢之祸298

(一)外戚、宦官与儒家学者298

(二)党锢之祸301

①李膺302

②陈蕃303

③郭太303

第二节 王符与崔寔304

(一)王符及其《潜夫论》304

①劝学观305

②民本观305

③重农观306

(二)崔寔及其《政论》308

第三节 荀悦与仲长统310

(一)荀悦与《申鉴》310

①基本倾向310

②法教说311

③经学观312

④人性观312

(二)仲长统与《昌言》313

①德教观314

②忠孝观314

③唯物主义哲学观316

④治乱循环的社会历史观317

⑤抨击时政、时俗317

⑥心归老、庄318

第十一章 王肃学派的兴起与两汉经学的终结320

第一节 王肃与王氏经学320

(一)王肃的生平与著作320

(二)王肃对郑玄的驳难322

①撰集《圣证论》323

②著《毛诗》、《尚书》等“驳议”323

③依靠《孔子家语》等驳难郑玄323

(三)王肃经学的主要特点324

①依靠圣人、维护圣人324

②维护正统的封建道德325

③维护古文学派的家法325

④追求名物训诂及篇章义理之真326

第二节 孔氏家学327

(一)孔氏家学的传递脉络与主要特点327

①孔鲋328

②孔臧329

③孔安国329

④孔季彦329

⑤孔猛329

(二)《孔丛子》330

(三)《孔子家语》332

第三节 两汉经学的余波334

(一)刘表与荆州学派334

(二)虞翻、陆绩《易》注335

(三)纬书与宋均337

第十二章 小学与训诂339

第一节 小学的由来及其内涵339

第二节 许慎与《说文解字》341

(一)生平与著述341

(二)《说文解字》342

①《说文》的撰写时间343

②《说文》的撰写宗旨344

③《说文》的基本内容345

第三节 刘熙与《释名》347

(一)《释名》的撰著者347

(二)《释名》348

第四节 张揖与《广雅》350

(一)生平与著述350

(二)《广雅》350

第三编 儒、道、佛的斗争与交融355

第一章 玄学的兴起355

第一节 汉魏之际的时代特征与玄学的基本特点355

(一)汉末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355

①上层权力斗争激烈355

②社会阶级矛盾加剧356

③地方豪杰竞逐中原356

④以力相“禅”的王朝更替357

(二)儒家经学的双重危机357

①烦琐注经的危机357

②思想信仰的危机358

(三)名士清谈与玄学的兴起359

(四)玄学的基本特点361

第二节 何晏与王弼361

(一)何晏及其《论语集解》362

①何晏思想的基本倾向362

②《论语集解》的主要特色364

(二)王弼与《周易注》365

①王弼思想的基本倾向365

②开一代注经新风的《周易注》367

第三节 阮籍、嵇康、向秀、郭象371

(一)阮籍及其“四论”371

①对于儒家思想学说的深刻理解372

②力图使儒、道归于一源373

(二)嵇康及其自然名教论374

①公开以老、庄为旗帜375

②“越名教而任自然”375

③“《六经》未必为太阳”376

(三)向秀与郭象377

①向、郭注《庄》公案377

②儒、道统一论379

第四节 傅玄、杨泉、裴頠、欧阳建381

(一)傅玄与《傅子》381

①以儒教为核心,兼取道、法之长381

②以“正心”为本原,统理万物382

(二)杨泉与《物理论》383

(三)裴领及其《崇有论》384

①从哲学上批判“贵无”论385

②从政治上批判“贵无”论386

(四)欧阳建的言尽意论386

第二章 佛、道合流与儒学的抗争388

第一节 佛教的传入与兴起388

(一)传闻、传入388

(二)信奉、译经389

(三)扎根、兴起392

①佛教广为传播,信徒猛增392

②译经的规模与质量大有提高393

③华人名僧大批出现393

④佛教教义与中国固有思想理论的结合393

第二节 佛、道之合流393

(一)佛、道合流的思想基础393

(二)佛、道兼宗的主要代表人物394

①“七贤”与“七僧”394

②殷浩与张湛397

第三节 儒家学者对于佛、道思想的抵制与斗争400

(一)孙盛反对佛、老的斗争400

①贬老400

②排佛401

③以儒治国402

(二)王坦之及其《废庄论》402

(三)戴逵及其《释疑论》403

(四)何承天的反佛斗争404

①因果报应说405

②神不灭论405

③轮回转世说406

第四节 关于《神灭论》的大论战406

(一)佛教的盛兴406

(二)梁武帝与儒、释、道三教408

(三)范缜及其《神灭论》409

①范缜与萧子良409

②《神灭论》的主要论点410

第三章 儒家经学的南北分立412

第一节 魏晋经学的基本成就412

(一)杜预《春秋经传集解》412

(二)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415

(三)郭璞《尔雅注》416

(四)韩康伯《系辞》注418

(五)梅赜与孔传本《古文尚书》418

(六)干宝《易》注419

第二节 南学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人物421

(一)南朝经学概况422

(二)“南学”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人物423

①儒、佛,儒、道兼容423

②《礼》学尤明424

③引玄理以注经427

④开儒经“义疏”之学427

第三节 北学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人物428

(一)北朝经学概况428

(二)北学的主要代表人物430

(三)“北学”对魏晋经学的“补遗”434

①卢辩与《大戴礼记》434

②黄庆、李孟悊与《仪礼注疏》434

第四章 隋唐之际的儒学思想家436

第一节 颜之推与王通436

(一)颜之推与《颜氏家训》436

①以儒教立身治家438

②对于老、庄,既深有了解,又略有排斥439

③归心佛教,力合儒、佛为一439

(二)王通与《文中子中说》440

①以儒家的政治伦理学说为主导,是贯穿全书的根本观点441

②儒、道、佛“三教可一”442

③穷理尽性之说444

第二节 傅奕与吕才445

(一)傅奕及其反佛斗争445

(二)吕才及其儒学观446

第五章 唐初经学的统一449

第一节 唐初经学449

(一)唐初的儒学政策449

(二)唐初名儒451

第二节 孔颖达与颜师古453

(一)颜师古与《五经》定本453

(二)孔颖达与《五经正义》454

①《五经正义》的编撰455

②《五经正义》的主要倾向456

第三节 贾公彦、徐彦、杨士勋、李鼎祚、杜佑及啖助学派458

(一)贾公彦与《周礼注疏》、《仪礼注疏》458

(二)徐彦与《春秋公羊传疏》459

(三)杨士勋与《春秋穀梁传疏》460

(四)李鼎祚与《周易集解》460

(五)杜佑与《通典》461

(六)啖助学派464

第六章 韩愈、李翱与儒学的重新兴起466

第一节 韩愈重挑儒学的旗帜466

(一)道统说467

(二)反佛斗争468

(三)性三品说470

(四)古文运动471

第二节 李翱、刘禹锡、柳宗元、郑覃472

(一)李翱及其《复性书》472

①性与情的基本关系474

②圣人与百姓的关系474

③圣人所性,关键在诚474

④人皆可以尽其性475

(二)刘禹锡及其《天论》476

(三)柳宗元及其《天说》477

(四)郑覃与《开成石经》480

第四编 儒学的新阶段——宋明理学483

第一章 宋明理学概说483

(一)理学的名称及形成背景483

(二)理学的基本特点486

(三)理学的发展及其派别488

第二章 宋学的兴起489

第一节 宋代儒学复兴与学术思想的新倾向489

(一)政治的原因489

(二)书院及州、县学的设立490

(三)学术风气的转变491

第二节 初期宋学的代表人物492

(一)范仲淹、欧阳修492

(二)李觏、王安石495

①李觏495

②王安石与荆公新学496

(三)司马光499

(四)苏轼、苏辙501

(五)宋初经学人物:503

①邢昺503

②孙奭503

③刘敞504

第三节 理学学术思想的先驱——宋初三先生505

(一)胡瑗505

(二)孙复、石介507

第三章 理学奠基人——周敦颐、张载、邵雍511

第一节 理学开山——周敦颐511

(一)生平及著作512

(二)《太极图说》513

(三)《通书》的道德论和政治论516

①道德论517

②政治论519

第二节 张载及其《正蒙》、《西铭》520

(一)张载生平与著述520

(二)张载学说要旨521

①《正蒙》与太虚论521

②《西铭》之万物一体论523

③张载论“性”525

第三节 邵雍的先天学和经世说527

(一)《皇极经世》与先天学528

①宇宙万物由一个总的本体“太极”演化而来528

②“太极”生万物是本着“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加一倍法进行演化的529

③“先天学,心法”,以“心”为“太极”530

(二)经世说531

第四章 二程洛学——理学体系的初步形成534

第一节 二程与洛学534

(一)程颢生平及为学要旨534

(二)程颐生平及为学要旨536

(三)洛学与北宋诸学派538

①濂、洛关系538

②洛学与关学540

③洛学与新学541

④洛学与象数学542

⑤洛学与蜀学542

第二节 二程的理学体系544

(一)二程立说的经典依据544

①关于《河南程氏经说》544

②《大学》、《中庸》、《论语》、《孟子》545

(二)天理论547

(三)人性论549

(四)修养论552

①定性552

②主敬552

③格物致知554

第三节 程氏后学555

(一)谢良佐、杨时、游酢、吕大临556

(二)胡宏、李侗、张九成559

①胡宏及其《知言》559

②李侗561

③张九成的援佛入儒倾向562

第五章 朱熹理学的综合体系565

第一节 朱熹的生平与著作565

第二节 朱熹思想体系的构建569

(一)理气论569

①理与太极569

②理、气570

③气化流行571

④理一分殊572

(二)心性论573

①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573

②心统性情575

③人心、道心577

(三)持敬、格物致知与知先行后论580

(四)其他584

①天理、人欲之辨584

②德治与帝王心术585

③批评佛教586

第三节 朱熹的地位及程朱理学的深远影响588

(一)朱熹与儒家道统588

(二)程朱理学地位的确立及其影响591

第六章 朱子讲友与朱门诸子593

第一节 张栻及湖湘学派593

(一)张栻生平及主要思想594

(二)张栻的学术师承595

(三)张栻与《知言疑义》597

第二节 浙东学派——吕祖谦、陈亮、叶适598

(一)吕祖谦599

①吕祖谦与吕氏家学599

②吕祖谦的学说要旨601

(二)陈亮603

(三)叶适605

第三节 朱门弟子与朱学后继608

(一)蔡元定、蔡沈、黄榦、陈淳608

(二)真德秀、魏了翁、黄震、王应麟612

第七章 陆九渊及其心学学派616

第一节 陆九渊生平与思想渊源616

(一)生平616

(二)陆学思想渊源618

①陆氏家学618

②陆九渊学系620

第二节 陆氏心学体系621

(一)心即理621

(二)先立乎其大625

①知本立志626

②收拾精神,自作主宰627

③充养此心629

(三)义利之辨630

第三节 朱陆之争633

(一)无极、太极之争633

(二)鹅湖之会635

(三)朱陆的主要分歧637

第四节 陆门弟子637

(一)杨简637

(二)袁燮、舒璘、沈焕640

第八章 元代理学644

第一节 元代对儒学的尊崇644

(一)任用儒生与实行汉法644

(二)尊孔崇儒646

(三)翻译汉文经史646

(四)复科举旧制,以程朱之学试学子646

(五)国子学与书院648

第二节 赵复、许衡与元代理学648

(一)赵复649

(二)许衡651

①许衡生平事迹651

②许衡思想要旨及对元代理学的贡献652

第三节 吴澄及其道统论653

第四节 刘因、郑玉、许谦656

(一)刘因及其返求《六经》的经学思想656

(二)郑玉、许谦659

第九章 明初理学662

第一节 三部《大全》的纂修与程朱理学官方地位的确立662

第二节 明初诸儒664

(一)宋濂、方孝孺664

(二)曹端、薛瑄、吴与弼、胡居仁667

第三节 陈献章及心学的复起671

(一)陈献章672

(二)湛若水677

第十章 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683

第一节 王守仁生平及其心学形成683

(一)生平简历683

(二)为学三变684

(三)王守仁心学的思想来源689

①有得于陆九渊689

②受湛、陈思想的影响690

③继承儒家传统,吸取佛老之说691

④对朱熹学说的反动693

第二节 王守仁“致良知”的心学体系693

(一)批判朱熹“格物”说694

(二)心即理697

(三)知行合699

(四)致良知701

(五)万物一体之仁704

第三节 天泉证道与王门四句教706

(一)关于王门四句教706

(二)对王守仁的简短评价710

第十一章 王门弟子及明末诸儒712

第一节 王门诸子712

(一)徐爱、钱德洪、王畿713

(二)邹守益、欧阳德、聂豹、罗洪先715

(三)王艮与泰州学派720

(四)黄绾723

第二节 明末大儒725

(一)东林学派——顾宪成、高攀龙725

(二)明末儒学大师——刘宗周、黄道周729

第五编 清代儒学——中国传统儒学的清理与总结739

第一章 明清之际三大家739

第一节 黄宗羲740

(一)黄宗羲传略及其《明夷待访录》740

(二)黄宗羲的理学思想743

(三)黄宗羲的经史之学与史学成就745

第二节 顾炎武748

(一)顾炎武的生平著作748

(二)顾炎武为学要旨749

①批判理学,提倡经世致用749

②“理学,经学也”751

③博学于文,行己有耻752

第三节 王夫之753

(一)生平与著述754

(二)王夫之对理学的批判和总结755

①气外无理,天下惟器755

②变化日新与性“日生”、“日成”756

③因所发能与能必副所757

④“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578

第二章 颜李学派的兴起与宋明理学的终结760

第一节 孙奇逢、陆世仪、李颙760

(一)孙奇逢760

(二)陆世仪763

(三)李颙765

第二节 颜元 李塨767

(一)颜元767

(二)李塨770

第三章 乾嘉学派773

第一节 考据训诂之学的发端773

(一)毛奇龄、阎若璩、姚际恒774

①毛奇龄774

②阎若璩775

③姚际恒776

(二)胡渭、顾祖禹777

①胡渭777

②顾祖禹778

(三)朱彝尊、徐乾学779

①朱彝尊779

②徐乾学779

第二节 惠栋学派780

(一)惠栋781

(二)惠栋弟子784

①余萧客784

②江声784

③王鸣盛784

④钱大昕784

第三节 戴震学派785

(一)戴震生平及治学特点785

(二)戴震的主要思想观点787

①理欲统一论787

②原善论791

(三)戴震弟子及交游792

①卢文弨793

②纪昀793

③段玉裁793

④王念孙794

第四章 清代的“今文经学”795

第一节 常州学派795

(一)庄存与、刘逢禄、宋翔凤795

①庄存与795

②刘逢禄796

③宋翔凤798

(二)龚自珍、魏源798

①龚自珍799

②魏源801

第二节 廖平与康有为802

(一)廖平及其经学802

①廖平的生平与著述803

②廖平经学思想的基本特点804

(二)康有为及其经学805

①康有为的生平与著述805

②康氏经学806

第五章 晚清经学与中国传统儒学的终结810

第一节 晚清经学810

(一)俞樾及其《群经平议》810

(二)孙诒让及其《周礼正义》811

(三)王先谦与皮锡瑞814

①阮元、王先谦与《清经解》及《续编》814

②皮锡瑞及其《经学历史》816

第二节 中国传统儒学的总结与终结817

(一)清代经学整理的成就817

①单经的整理与总结818

②总体性集结汇刊819

③辨伪、校勘、辑佚820

(二)中国儒学思想体系的终结820

后记824

1998《中国儒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谢祥皓,刘宗贤著 1998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文字与儒学思想(1996 PDF版)
中国文字与儒学思想
1996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儒学精华  中( PDF版)
儒学精华 中
北京:北京出版社
中国儒学年鉴  2002( PDF版)
中国儒学年鉴 2002
山东《中国儒学年鉴》社
中国儒学年鉴  2006( PDF版)
中国儒学年鉴 2006
山东《中国儒学年鉴》社
儒门医学  中( PDF版)
儒门医学 中
中国儒学  第1卷(1997 PDF版)
中国儒学 第1卷
1997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中国儒学  第4卷(1997 PDF版)
中国儒学 第4卷
1997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中国儒学  第2卷(1997 PDF版)
中国儒学 第2卷
1997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中国儒学  第3卷(1997 PDF版)
中国儒学 第3卷
1997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中国儒学思想史(1990 PDF版)
中国儒学思想史
1990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新儒学史(1993 PDF版)
中国新儒学史
1993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中国儒学史(1991 PDF版)
中国儒学史
1991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儒学与中国史学(1992 PDF版)
儒学与中国史学
1992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儒学与中国人(1989 PDF版)
儒学与中国人
1989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儒将(1998 PDF版)
中国儒将
1998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