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学史 近代卷》
作者 | 姜林祥主编;姜林祥著 编者 |
---|---|
出版 |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28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063755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5117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导论1
第一章鸦片战争前后今文经学的复兴47
第一节 晚清儒学危机的出现47
第二节 常州学派的今文经学55
第三节 龚自珍的经世致用思想61
第四节 魏源“以经术为治术”的思想71
第二章太平天国时期对儒学的第一次冲击86
第一节 太平天国时期儒学的命运86
第二节 洪秀全的反孔非儒94
第三节 曾国藩的“卫道”与“扶持名教”105
第三章洋务派坚持的作为根本之“体”的儒学119
第一节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西学东渐119
第二节 早期改良派的“变器卫道”论130
第三节 张之洞与“中体西用”论139
第四章维新派坚持的作为变法指导思想的儒学151
第一节 维新变法思潮的产生及其特点151
第二节 康有为与儒学157
第三节 梁启超与儒学170
第四节 谭嗣同的《仁学》与严复的中西文化观182
第五章辛亥革命对儒学的第二次冲击193
第一节 民主革命思潮对儒学的冲击193
第二节 “国粹”派的儒学观201
第三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与儒学207
第四节 章太炎与儒学221
第六章“五四”运动对儒学的第三次冲击236
第一节 辛亥革命后的思想文化变迁与帝制复辟236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及其对儒学的批判243
第三节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对“孔教”的批判251
第四节 儒学独尊地位的终结270
第七章新儒学的兴起(上)278
第一节 新儒学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其特征278
第二节 梁漱溟的新儒学思想287
第三节 熊十力的新儒学思想301
第四节 马一浮的新儒学思想316
第八章新儒学的兴起(下)329
第五节 张君劢的新儒学思想329
第六节 冯友兰的新儒学思想343
第七节 贺麟的新儒学思想357
第八节 钱穆的新儒学思想371
第一节 戴季陶的“孔孙道统论”386
第九章国民党统治的官方哲学与儒学386
第二节 陈立夫的“唯生论”398
第三节 蒋介石的“力行哲学”408
第十章马克思主义者对儒学的批判继承422
第一节 郭沫若的儒学观422
第二节 刘少奇对儒家伦理思想的批判继承436
第三节 毛泽东对儒学的批判继承447
第十一章近代著名学者的儒学研究463
第一节 孙诒让的儒学研究463
第二节 廖平的儒学研究474
第三节 王国维的儒学研究486
第四节 胡适的儒学研究498
第五节 顾颉刚的儒学研究513
后记527
1998《中国儒学史 近代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姜林祥主编;姜林祥著 1998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近代史 近代史及现代史
- 1981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 近代中国留学史
- 1989
-
- 中国近代史
- 1976.04 東方書店
-
- 近代中国留学史
- 1989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
- 中国儒学史
- 1991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学家
- 1995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学史 上
- 1989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 中国近代文学史
- 1988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
- 1996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市场营销教学案例精选
- 1998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哲学史
- 1978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
- 1983 北京:中华书局
-
- 中国近代史学史 上
- 1989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学史
- 1989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 中国药学史纲
- 1981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福建分会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