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管理计算手册》
作者 | 何来生 王国栋 编者 |
---|---|
出版 | 大连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696 |
出版时间 | 1990年01月第1版(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8465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原理篇1
1.平均分析法1
1.1平均数1
1.2算术平均数4
1.3平均数计算平均数6
1.4相对数计数平均数10
1.5先进平均数12
1.6调和平均数16
1.7众数20
1.8标志变动度23
1.9平均差24
1.10标准差27
2.对比分析法29
2.1绝对数与相对数29
2.2计划完成相对数31
2.3利用程度相对数32
2.4结构相对数33
2.6强度相对数34
2.5比较相对数34
2.7动态相对数35
3.动态分析法35
3.1动态数列35
3.2动态数列序时平均数38
3.3平均数动态数列序时平均数44
3.4相对数动态数列序时平均数49
3.5发展速度54
3.7增长速度57
3.8增长量59
3.6增长1%的绝对值61
4.指数分析法61
4.1指数61
4.2个体指数62
4.3总指数63
4.4数量指标指数64
4.5质量指标指数65
4.6算求平均指数66
4.7调和平均指数67
4.8定基指数68
4.9环比指数69
4.10可变构成指数70
4.11固定构成指数72
4.12结构变动影响指数72
4.13平均数动态分析指标体系74
5.相关分析法75
5.1相关分析75
5.2相关图表77
5.3单直线相关方程78
54估计标准误差81
5.5相关系数83
5.6相关指数84
5.7曲线相关87
应 用 篇89
6. 人口统计89
6.1人口迁移率89
6.3人口自然增长率90
6.2人口增长率90
6.4人口密度91
6.5人口性别构成92
6.6人口文化教育构成93
7劳动力资源95
7.1劳动力资源95
7.2劳动力资源量96
7.3劳动适龄人口99
7.4劳动力资源率99
7.5劳动力资源利用率100
7.6劳动力资源变动率102
7.7劳动力资源予测103
7.8劳动力资源与分配平衡表107
7.9丧失劳动能力系数109
7.10劳动力资源城乡比重110
7.11劳动力资源性比例指标110
7.12劳动力资源平均文化程度111
7.13劳动力就业率112
7.14就业人口负担系数112
7.16劳动力充足率113
7.15劳动力待业率113
7.17劳动力周转率114
7.18劳动力流动率114
7.19失业率115
8.职工人数116
8.1职工人数116
8.2职工需要量120
8.3职工人数变动指标123
8.4职工人数计划执行情况检查125
8.5干部变动127
8.6干部奖惩128
8.7非直接生产人员130
8.8人才密度130
9.劳动组织131
9.1生产类型131
9.2生产过程的时间组成134
9.3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135
9.4多设备看管组织137
9.5多设备看管定额140
9.6设备负荷系数141
9.7工人负荷系数141
9.8工作地负荷系数142
9.9流水生产组织143
910节拍145
9.11二班轮班制146
9.12三班制147
9.14三班半轮体制149
9.15四班轮休制150
9.16四六工作制151
9.17换班系数152
9.18连续性系数152
9.19班组生产均衡率153
9.20班生产工日(工时)数153
9.21管理幅度154
10. 时间利用155
10.1工作时间155
10.2标准工作日长度156
10.3劳动时间157
10.4劳动时间利用分析164
10.5工时165
10.6工时损失率167
10.7出勤率167
10.8制度时间利用率168
10.9出勤时间利用率170
10.10加班加点比重171
10.11工人生产能力172
11.1劳动生产率173
11.劳动生产率173
11.2全员劳动生产率175
11.3工人劳动生产率176
11.4实物劳动生产率177
11.5价值劳动生产率178
11.6 日劳动生产率179
11.7时劳动生产率180
11.8月(季、年)劳动产生率180
11.9建筑业劳动生产率182
11.10交通运输业劳动生产率183
11.11商业企业劳动生产率184
11.12农业劳动生产率185
11.13劳动生产率指数185
11.14劳动生产率变动影响分析192
11.15劳动生产率变动影响因素分析194
12. 劳动定额200
12.1劳动定额200
12.2工时消耗分类206
12.3定额时间的构成与计算209
12.4劳动定额水平213
12.5工作日写实215
12.6测时224
12.7工时评定231
12.8工时抽样235
12.9标准时间243
12.10宽放时间244
12.11概率估算法246
12.12统计分析法249
12.13比较类推法255
12.14技术测定法256
12.15过渡系数法258
12.16尺寸数列排列法260
12.17定额时间推算法263
12.18修正系数274
12.19最大允许误差278
12.20切削用量标准279
12.21时间定额标准288
12.22单因素直线型时间定额数学模型297
12.23单因素近似直线型时间定额数学模型302
12.24单因素指数函数型时间定额数学模型313
12.25单因素幂函数型时间定额数学模型324
12.26单因素双曲线型时间定额数学模型333
12.27单因素抛物线型时间定额数学模型345
12.28双因素直线型时间定额数学模型352
12.29产品实耗工时统计360
12.30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统计362
12.31完成定额均衡率368
12.32劳动定额压缩率369
12.33劳动定额平均增降率370
1.3工作研究371
13.31工作研究371
13.2程序图373
13.3程序分析375
13.4作业分析382
13.5动作研究388
13.6动作经济原则391
13.7方法时间衡量393
13.8工作因素法400
13.9模特法403
14. 劳动定员408
14.1劳动定员408
14.2劳动定员标准410
14.3劳动效率定员413
14.4设备定员418
14.5比例系数定员422
14.6岗位定员432
14.7数学模型法定员433
15. 劳动保护455
15.1劳动保护措施项目455
15.2劳动保护措施费用456
15.3安全生产目标管理458
15.4安全检查受检率459
15.5工伤事故严重程度指标460
15.6工伤死亡率462
15.7负伤严重率463
15.8事故经济损失评价指标464
15.9工伤事故经济损失466
15.10职业病474
15.11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477
15.12高温作业分级479
15.1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482
15.14总噪声级和照明的计算490
15.15人体生物节律492
15.16起重机械安全检测496
15.17可靠度计算509
15.18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511
15.19伤亡事故的故障树分析513
17.劳动报酬519
16.1计时工资519
16.2工资等级系数523
16.3工资标准526
16.4平均标准工资528
16.5平均级差528
16.6事假工资529
16.7病假工资530
16.8计时奖历工资制531
16.9计件工资532
16.10计件工资总额535
16.11计件单价535
16.12计件工资面537
16.13计件工资分配538
16.14岗位工资制544
16.15定额工资制546
16.16结构工资制547
16.17除本分成制548
16.18企业工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554
16.19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560
16.20吨煤工资包干561
16.21罗恩奖金制561
16.22拉克奖金制562
16.23奖励基金增长率562
16.24奖金率563
16.25奖金利润额564
16.27工资调节税565
16.26工资利税率565
16.28奖金税567
16.29工资总额568
16.30平均工资573
16.31翘尾工资573
16.32工资总额计划执行情况检查575
16.33工资总额计划完成情况的原因分析576
16.34工资总额动态指标578
16.35平均工资指数580
16.36实际工资指数582
16.37人均消费水平583
16.38工资效益分析583
17.劳动保险与福利585
17.1劳动保险585
17.2生育保险待遇586
17.3疾病保险待遇588
17.4医疗保险待遇589
17.5工伤保险待遇590
17.6养老保险待遇591
17.7死亡保险待遇593
17.8待业保险制度594
17.9工龄的计算598
17.10企业劳保福利费用总额600
17.11企业劳保福利费用总额比重602
17.12劳保福利费用总额动态指标603
17.13人均劳保福利费用动态指标604
17.14劳保福利费用和工资总额增长速度指标604
17.15劳保福利费用占工资总额比重606
17.16劳保福利费用与工资关系分析607
18.1徒工出师率609
18. 就业培训609
18.2徒工出师定级率610
8.3工人技术培训后工作量提高率610
18.4平均合理化建议提出率611
18.5学员巩固率611
18.6工人平均技术等级提高率612
18.7办学面612
18.9教师负担系数613
18.8入学率613
18.10金员培训率614
18.11毕(结)业率614
18.12职业技术学校责任教员负担学生系数615
18.13职业技术学校(或学生)所占比重615
18.14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录用率616
18.15职业技术教育经费占全部教育经费比重617
18.16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毕业率617
19.1每个职工劳动争议人数618
19.劳动争议618
19.2每个职工劳动争议件数619
19.3平均每件劳动争议人数619
19.4劳动争议构成分析指标620
19.5劳动争议变动情况分析指标620
19.6劳动争议处理情况分析指标621
20.其他有关经济技术指标623
20.1工业总产值623
20.2工业净产值625
20.4不变价格换算626
20.3工业总产值计划完成率626
20.5合格品率628
20.6不合格品率629
20.7产品等级率631
20.8产品平均等级631
20.9标准实物量632
20.10出厂价格633
20.11利润634
20.12批量636
1990年01月第1版《劳动经济管理计算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何来生 王国栋 1990年01月第1版 大连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劳动经济管理
- 1991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劳动经济管理计算手册
- 1990年01月第1版 大连出版社
-
- 劳动经济与管理劳动心理学概述讲义
- 浙江省劳动学会
-
- 计算机与经济管理
- 中南民族学院应用数学系
-
- 劳动经济分册
- 1991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 劳动统计信息管理实用手册
- 1999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 劳动工资计算手册
- 1984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劳动经济管理
- 1990 大连:大连出版社
-
- 劳动经济与管理
- 1987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质量管理的经济计算
- 1982 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
- 劳动人事管理计算机应用
- 1996 中国劳动出版社
-
- 经济效益计算手册
- 1987 北京:农业出版社
-
- 劳动经济
-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劳动工资管理实用手册
- 1995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