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化学基础》求取 ⇩

第一章液体表面1

1.1 表面张力与表面自由能1

1.2 温度和压力对表面张力的影响3

1.3 表面热力学基础5

(一)表面热力学体系与变数5

(二)表面热力学基本公式6

1.4 比表面过剩自由能6

1.5 表面熵和表面总能7

1.6 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的微观解释8

1.7 表面张力的分子理论——对势加合法11

1.8 液面的曲率与附加压力——Laplace公式13

1.9 毛细现象15

(一)毛细上升和下降15

(二)毛细常数16

(三)各种毛细现象17

1.10 蒸气压力与曲率的关系——Kelvin公式18

1.11 重力场中液面的形状22

1.12 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24

(一)毛细升高法24

(二)脱环法25

(三)滴体积法(滴重法)26

(四)吊片法30

(五)泡压法(气泡最大压力法)31

(六)停滴法32

(七)悬滴法34

主要参考文献36

习题与问题37

第二章溶液表面41

2.1 溶液的表面张力与表面活性41

(一)溶液的表面张力41

(二)表面张力等温线43

(二)表面过剩44

2.2 溶液表面吸附44

(一)溶液表面的吸附44

2.3 Gibbs吸附公式46

2.4 各种吸附量的定义及相互关系49

2.5 溶液表面的吸附等温线51

2.6 溶液表面吸附层53

2.7 多组分体系的表面热力学基础55

(一)化学势与表面化学势55

(二)Butler公式56

2.8 吸附热力学函数57

(一)标准吸附自由能(△?)57

(二)吸附焓和吸附熵58

主要参考文献58

习题与问题59

3.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与类型61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溶液61

3.2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物理化学特性64

3.3 Gibbs吸附公式对各种表面活性剂溶液之应用68

(一)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的吸附量68

(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的吸附量69

(三)混合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吸附量70

3.4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上的吸附等温线70

3.5 吸附层结构与状态72

3.6 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对吸附的影响74

3.7 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吸附热力学函数75

3.8 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吸附之效用77

(一)吸附与降低水表面张力的能力77

(二)吸附与界面稳定性79

3.9 动表面张力与吸附速度80

(一)动表面张力80

(二)吸附速度81

(三)测定表面张力时间效应的方法82

3.10 胶团的结构与形态84

(一)胶团的结构84

(二)胶团的形态85

(三)胶团的大小86

3.11 临界胶团浓度及其测定87

(一)表面张力法87

(二)电导法87

(三)光谱法88

(四)光散射法89

3.12 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对临界胶团浓度的影响90

(一)表面活性剂结构的影响91

(二)添加剂的影响92

(三)温度的影响95

3.13 胶团热力学96

(一)相分离模型96

(二)质量作用模型97

3.14 胶团动力学100

3.15 加溶作用102

(一)加溶的方式102

(二)影响加溶作用的因素103

3.16 反胶团105

3.17 胶团催化106

3.18 液晶108

3.19 囊泡110

(一)囊泡的结构、形状与大小111

(二)囊泡之形成111

(三)囊泡的性质112

(四)囊泡研究的应用113

3.20 表面活性剂同系物混合物115

3.21 离子型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物118

3.22 阳离子型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物121

3.23 碳氟链表面活性剂与碳氢链表面活性剂混合物124

(一)同电性混合物125

(二)离子型与非离子型的混合体系125

(三)阳离子型与阴离子型的混合体系126

3.24 两表面活性剂在混合胶团和吸附层中的相互作用参数129

主要参考文献132

习题与问题132

第四章液液界面135

4.1 液液界面与界面张力135

4.2 Antonoff规则138

4.3 Good-Girifalco理论139

4.4 Fowkes的γ、d理论141

4.5 吴氏倒数平均法142

4.6 界面张力的酸碱理论143

4.7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界面张力145

4.8 超低界面张力148

4.9 液液界面上的吸附153

(一)Gibbs吸附公式在液液界面上的应用154

(二)液液界面吸附等温线155

4.10 液液界面上的吸附层156

(一)吸附层的结构156

(二)界面吸附层的本征曲率158

4.11 微乳状液159

(一)微乳状液的结构与类型160

(二)微乳状液的性质162

(三)微乳状液的应用163

主要参考文献166

习题与问题167

第五章不溶物表面膜169

5.1 不溶物表面膜的制备170

5.2 表面压171

5.3 π-α曲线与不溶膜的类型173

(一)气态膜(G)173

(二)二度空间气液平衡175

(三)液态扩张膜(Le)176

(四)转变膜(I)177

(五)液态凝聚膜(Lc)178

(六)固态凝聚膜(S)178

5.4 影响膜的性质和状态的因素178

5.5 混合不溶膜180

5.6 表面电势183

(一)表面电势测定方法183

(二)表面电势数据的意义185

5.7 表面粘度186

5.8 研究不溶膜的光学方法189

(一)光吸收189

(二)光反射191

(三)荧光显微镜192

5.9 L-B技术与L-B膜193

5.10 不溶膜上的化学反应195

(一)膜上化学反应的研究方法196

(二)影响膜上化学反应的因素197

5.11 高分子不溶膜198

5.12 抑制水蒸发200

主要参考文献202

习题与问题203

第六章润湿作用205

6.1 润湿过程205

6.2 接触角与润湿方程208

6.3 接触角的测定209

(一)角度测量法209

(二)长度测量法211

(三)力测量法213

(四)透过测量法213

6.4 接触角滞后216

(一)表面不均匀性217

6.5 固体表面不均匀性和表面粗糙度对润湿性质的影响217

(二)表面粗糙度219

6.6 固体的润湿性质220

(一)低能表面与高能表面220

(二)低能表面的润湿性质221

(三)高能表面上的自憎现象224

6.7 表面活性剂对润湿性的影响225

(一)润湿剂225

(二)固体表面改性剂225

6.8 固体表面能估算226

6.9 润湿热229

6.10 固体粒子在界面上的位置与浮选230

6.11 动润湿232

主要参考文献233

习题与问题234

7.1 固液界面吸附的特点237

第七章固液界面的吸附作用237

7.2 自浓溶液中的吸附239

(一)复合吸附等温线239

(二)单个吸附等温线243

7.3 自稀溶液中的吸附245

(一)吸附等温式246

(二)吸附等温线247

(三)影响自稀溶液中吸附的一些因素250

7.4 自电解质溶液中的吸附257

(一)离子吸附与双电层257

(二)电解质离子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260

7.5 自大分子溶液中的吸附263

(一)吸附等温式263

(二)影响大分子吸附的一些因素264

(三)低分子量聚合物的吸附266

(一)吸附等温线269

7.6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269

(二)影响表面活性剂在固体上吸附的一些因素272

(三)吸附层的性质275

(四)吸附机理276

(五)吸附等温线公式279

7.7 自混合溶液中的吸附286

(一)混合溶质的吸附286

(二)自混合溶剂中的吸附289

7.8 稀溶液吸附热力学的讨论291

7.9 固液界面吸附的应用296

主要参考文献300

习题与问题300

第八章固气界面的吸附作用303

8.1 固体的表面303

(一)固体表面原子的活动性303

(二)固体表面的粗糙性和不完整性304

(三)固体表面的不均匀性307

(四)固体的表面能308

8.2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310

(一)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310

(二)物理吸附力的本质312

(三)吸附势能曲线313

8.3 吸附曲线314

(一)气体吸附等温线的基本类型315

(二)吸附等压线和吸附等量线316

8.4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317

(一)容量法317

(二)重量法319

(三)常压流动法319

(四)流动色谱法320

8.5 吸附热320

8.6 物理吸附的理论模型322

8.7 二维吸附膜模型及相应的吸附等温式323

8.8 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及吸附等温式326

(一)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及吸附等温式326

(二)混合气体吸附的Langmuir等温式328

8.9 BET多分子层吸附模型及吸附等温式328

(一)BET多分子层吸附模型及吸附等温式328

(二)BET公式的验证332

(三)对BET公式的讨论333

8.10 Polanyi吸附势理论336

(一)吸附势模型的早期工作336

(二)不同吸附质特性曲线的相关性338

(三)D-R公式339

8.11 多孔固体的吸附性质342

(一)毛细凝结现象342

(二)吸附滞后现象343

(三)吸附滞后圈的形状与孔结构345

(四)微孔填充347

8.12化学吸附与多相催化348

(一)化学吸附等温式348

(二)化学吸附速度351

(三)一些体系化学吸附机制的说明353

(四)化学吸附与多相催化357

8.13 常用吸附剂的结构与性质359

(一)活性炭359

(二)硅胶361

(三)分子筛363

8.14 气体吸附的应用366

(一)求算固体比表面367

(二)平均孔径及孔径分布的计算372

(三)气体吸附的其它应用374

主要参考文献374

习题与问题375

1996《界面化学基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朱〓瑶,赵振国编著 1996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化学基础(1996 PDF版)
化学基础
1996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流行病学续编  实验室方法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1984 PDF版)
流行病学续编 实验室方法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1984
表面工学讲座3  界面现象の基础(昭和48年3月第1版 PDF版)
表面工学讲座3 界面现象の基础
昭和48年3月第1版 朝仓书店
基础化学(1983 PDF版)
基础化学
1983
基础化学(1992 PDF版)
基础化学
1992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表面强化技术基础(1996 PDF版)
表面强化技术基础
1996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化学基础(1990 PDF版)
化学基础
199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化学基础(1985 PDF版)
化学基础
1985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基础化学(1987 PDF版)
基础化学
1987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界面化学(1990 PDF版)
界面化学
1990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础化学(1988 PDF版)
基础化学
1988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基础化学(1995 PDF版)
基础化学
199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础化学(1975 PDF版)
基础化学
1975 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系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测量学(1986 PDF版)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测量学
1986 中国矿业学院出版社
基础化学(1994 PDF版)
基础化学
1994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