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全球创新中心的三种模式》

《表1 全球创新中心的三种模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西欧小国特色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与生发机理——以赫尔辛基、哥本哈根和斯德哥尔摩三大创新城市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Mckinsey《Where will the world’s primary centers of innovation be》

由于对创新中心的理解和评价标准有所不同,故对全球创新中心的分类也有较大差异。彭华涛等学者基于创新中心的支撑主体不同,将创新中心划分为以企业为主体型、依托高校科研型和其他组织驱动型[3]。然而,追溯创新中心的起源,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往往是企业、高校和政府等多种主体的协调共振过程。近年来,以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威兹为首的学者首先提出创新生态系统的三螺旋模型[4]。按照这种模型的解释,在现有全球创新中心版图中,我们很难厘清究竟哪些是以企业为主体或者哪些是单独依靠高校创新来驱动的,创新中心已经成为多种主体协调推动的复合体。相较而言,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公司发布的全球创新热力图使得我们对创新中心有了新的认识。按照创新中心的成长阶段,麦肯锡公司将全球创新中心划分为“初生的溪流”“涌动的热泉”和“汹涌的海洋”[5],在不同阶段,城市的创新投入、创新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创新的突破程度等均有显著差异。显然,“汹涌的海洋”意味着创新生态体系效应的完全爆发,同时也是最高级别的创新要素组合。按照创新中心的成长路径差异,麦肯锡公司又将创新中心划分为“英勇的赌注”“不可抗拒的交易”和“知识绿洲”(见表1)。三种模式建构所依托的禀赋条件有显著不同。总体来看,“知识绿洲”作为市场自发形成的创新载体形式,显然在创新的价值链中占据支配地位。相较而言,“英勇的赌注”和“不可抗拒的交易”尽管也可以谋取价值链中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些环节的创新优势,但总体受跨国公司全球布局或产业国际分工的影响,对国际创新资源集聚的支配作用极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