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不同学科视角下薄弱学校形成原因的相关表述》

《表2:不同学科视角下薄弱学校形成原因的相关表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文化社会学视阈下薄弱学校的形成机制及改进路径》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穷国办大教育”而实施了“普及与重点”相结合的教育政策,“普及”是指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旨在提高人口素质;“重点”是指实行重点学校政策通过集中有限优质资源实现“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旨在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如1980年教育部在《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过去集中力量办好重点中学做得还不足,不少重点学校还没有“重”起来。随后在《关于进一步办好重点中小学的几点意见》中在教育经费投入、教师资源配置、学生生源分拨以及学制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倾斜。在重点学校政策的影响下学校的差序格局逐步形成:一是占据着绝大多数优质教育资源的重点学校得以快速兴起,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形成的“符号资本”,至今仍对其发展产生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二是面临“资本困境”的学校也逐步形成,并在发展的过程中被贴上“薄弱”的标签,进而使其发展之路步履维艰。再加上私立学校的冲击、“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以及统一的考评制度,使原本已不堪重负的薄弱学校在“分数的统治下”如履薄冰,从而使薄弱学校的场域变得更加“单薄”。正如布迪厄所述,场域塑造惯习,惯习建构场域。已有个案研究证实,薄弱学校的行为主体在面对薄弱学校场域时往往采取适应性策略,并未致力于改变现状,主要表现为:学校管理者理念落后、管理低效,并以生源决定论、宿命论推卸责任;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教学上“老态化”严重——“暮气沉沉”,丧失了教学应有的活力与生机;学生自信心不足、行为消极,弥漫着浓厚的自卑情绪[16](p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