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薄弱学校概念的相关表述》

《表1:薄弱学校概念的相关表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文化社会学视阈下薄弱学校的形成机制及改进路径》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此外,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前对薄弱学校的界定还仅局限于对客观现象的描述上,并未从根源上揭示薄弱学校的成因,虽然众多学者将“办学条件差、师资队伍弱、生源质量差、管理水平低”作为薄弱学校的“因”,若进行仔细推敲便会发现它是导致“教学质量差、办学质量低、社会效益差”的“因”,不是导致薄弱学校的“因”,而是薄弱学校的“果”,这种对薄弱学校认识论上的混乱极易使人们形成一种错误的因果循环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薄弱学校的形成机制,还极易对薄弱学校的改进政策产生误导,进而影响薄弱学校的改进成效。如果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对薄弱学校下一个定义:即基础教育阶段某一特定区域内长期处于学校系统底层,生存、发展资本相对匮乏的场域中累积形成的较为消极且稳定的惯习、制度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形式而导致办学质量差、综合效益低的学校。从该概念界定中我们可以将其特性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存在的相对性,它是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形成的,也会随着改进的逐步深化而缩小差距;二是形成的累积性,它是由于在资本相对匮乏的学校场域中累积形成的消极惯习、制度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形式而导致的薄弱;三是薄弱的拓展性,薄弱点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它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若任其发展便会导致全面的薄弱,欲实现对薄弱学校的改进必须抓主要矛盾、重点治理;四是薄弱的传递性,这种消极的惯习、制度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形式会传递给学校新成员,进而使其融入既有场域;五是改进的艰巨性,虽然薄弱学校最初是由生存、发展资本匮乏所导致的,但在此基础上所累积形成的惯习、制度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形式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滞后性,将薄弱学校完全寄付于“外援式”和“内涵式”的改进显然有失偏颇,必须通过文化的手段加以治理,这一过程注定又是漫长而艰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