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因变量:城市低保制度存在“福利污名”效应吗——基于倾向值匹配(PSM)的反事实估计》

《表1 因变量:城市低保制度存在“福利污名”效应吗——基于倾向值匹配(PSM)的反事实估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城市低保制度存在“福利污名”效应吗——基于倾向值匹配(PSM)的反事实估计》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鉴于已有研究中“福利污名”效应的测量指标体系建构较为缺乏,本研究从社会关系层面对“福利污名”效应的测量进行操作化,从社会歧视、社会地位和社会排斥三个维度衡量城市低保制度是否存在“福利污名”效应。其中,社会歧视维度在于考察家庭是否经历过来自外部因素造成的污名化后果,衡量获得低保救助的贫困家庭是否更有可能经历因贫富差距而受到不公正对待;社会地位维度在于测量家庭内部特别是作为当家人的户主,其个体心理层面是否产生了社会地位认同的自我贬损;社会网络维度在于观察家庭的社会互动频率是否有变化,进而衡量低保救助是否对其社会关系产生影响,这里以非同住亲戚交往联络频率指标为主。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福利污名”领域的政策评估尚处于探索阶段以及采用公开数据的限制,本文尽可能选取涵盖社会救助制度可能在社会经历、心理认知和社会关系层面污名后果的指标,从外部因素———不公正待遇、内部因素———自评社会地位和互动因素———亲戚交往联络等三个方面展开“福利污名”效应的测量,这仍是一个探索性的指标体系。此外,把低保救助维度作为倾向值匹配方法中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划分标准。具体指标设置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