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变量说明:投资职业教育能否促进农村劳动力增收——基于倾向得分匹配(PSM)的反事实估计》

《表1 变量说明:投资职业教育能否促进农村劳动力增收——基于倾向得分匹配(PSM)的反事实估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投资职业教育能否促进农村劳动力增收——基于倾向得分匹配(PSM)的反事实估计》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借鉴相关研究及经验,我们选择如下因素作为协变量。第一,性别。性别的不同形塑着学习者教育选择的差异,男性更倾向于选择职业教育,而女性偏好普通教育。[25]因此,性别是影响农村劳动力教育选择的重要因素,需要在研究中进行控制。本研究中,性别是一个虚拟变量(男性=1,女性=0)。第二,认知能力。2018年经合组织发布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测试报告首卷中发现,数学、阅读与科学三类认知能力显著预测学习者的更高层次、学术类型的教育选择。[26]因此,我们以CFPS中的连续型变量“2018年数学测试题得分”作为农村劳动力认知能力的表征项。第三,家庭规模。家庭规模限制了农村劳动力教育资源的平均获取量,从而影响劳动力的教育选择。因此,我们选择CFPS调查中农村劳动力的“家庭成员人数”(连续型变量)作为协变量,纳入匹配分析。第四,父亲受教育程度。广泛用于个人社会经济地位探究的“布劳—邓肯”经典地位获取模型(Blau and Duncan Classic Status Attainment Model)显示,父辈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教育选择与工作收入的显著性因素。[27]我们选择CFPS中“父亲最高学历”变量,将之拟合为指数并从1—6赋值,分别表示父亲受教育程度为文盲/半文盲、小学毕业、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大学毕业、本科毕业。第五,父亲社会经济地位指数(International Socioeconomic Index,简称ISEI)。ISEI体现了农村劳动力家庭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影响教育选择的重要因素,也是考察教育公平的重要指标。[28]学校教育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复刻阶层结构的职能,家庭条件优渥的学习者更倾向于职业教育而非普通教育。[29]因此,我们将CFPS调查问卷中的连续型变量“父亲职业ISEI得分”作为协变量纳入匹配分析。第六,地理位置。我国幅员辽阔且地区差异较大的特点,造就了教育资源在东中西部省份的差异性分布,并显著预测了学习者的教育选择。[30]因此,地理位置应当纳入匹配分析,我们按照CFPS统计的农村劳动力省属国标码,分设三个虚拟的二分变量表示农村劳动力的地理位置,分别为东部(东部=1,非东部=0)、中部(中部=1,非中部=0)、西部(西部=1,非西部=0)。(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