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考虑社会福利水平后抚养比对储蓄率的回归结果》

《表5 考虑社会福利水平后抚养比对储蓄率的回归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老龄化、少子化与储蓄率关系的国际经验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系数值下方括号内是稳健标准误差;***、**、*分别代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因篇幅所限,地区虚拟变量系数未汇报在表格内,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取。

表5中前3列是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的结果,后3列是用豪斯曼·泰勒方法进行估计的结果。第(1)列和第(4)列是在老年抚养比基础上,加入了医疗支出占比这一与老年人群消费相关的反映社会福利水平的指标;第(2)列和第(5)列是在少儿抚养比基础上,加入教育支出占比这一与家庭支出中对少儿消费相关的反映社会福利水平的指标;第(3)列和第(6)列是在总抚养比基础上,将医疗支出占比、教育支出占比和社会缴款占比这三个变量同时加入。回归结果显示:医疗支出占比对储蓄率是显著的负向影响,教育支出对储蓄率也是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缴款同样是显著的负向影响。在添加反映社会福利水平的变量之后,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和总抚养比对于储蓄率影响的显著性和符号都没有发生变化,这一结果表明:生命周期理论和预防性储蓄理论对储蓄率同时具有影响,总抚养比的上升导致储蓄率的下降,同时,社会福利水平逐渐提高,居民更加信任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减少自身由于未来不确定性而进行的预防性储蓄,会进一步降低储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