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资产证券化强度对商业银行风险贷款的实证分析》

《表6 资产证券化强度对商业银行风险贷款的实证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资产证券化、风险贷款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显著,括号内为t值;Sargan检验括号内为统计量。表6与此注同。

如表6所示,资产证券化强度(Sit)与作为风险贷款代理变量的LPR和IMEQ在5%的水平显著正相关,表明随着资产证券化强度不断增加,LPR和IMEQ在不断加大,同时也意味着资产证券化的发行为商业银行提供了相应的流动性,驱动商业银行主动寻求增加风险贷款,扩大利润空间。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增加风险贷款的内在驱动力,并且会使得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审核标准。资产证券化强度对坏账率NPLR的影响在10%的水平显著正相关,意味着资产证券化发行额度越大,商业银行的坏账率增加越多。此时坏账率的增加与资产证券化的资产池中的原始资产并无关联,所以新增风险贷款是坏账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与Jiangli和Pritsker(2008)、Stulz(2010)的研究一样,商业银行在获得了流动性带来好处的同时,提高了风险承受能力,并增加杠杆扩大了经营。与资产证券化发行行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样,资产证券化强度也促使商业银行增加风险贷款,并在一定程度上叠加了驱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