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群体行为满意度调节效应的多层线性模型分析》

《表3 群体行为满意度调节效应的多层线性模型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群体认知对个体不安全行为意向的跨层次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验证群体认知、行为态度与个体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关系,运用HLM7.0建立多层线性模型(表3)。首先,构建零模型,检测作为因变量的个体不安全行为意向在各班组间的差异是否显著。结果显示:组间方差τ00=0.08,组内方差σ2=0.54。由此可根据公式计算得ICC(1)=0.21。这表明不同班组群体层面的因素可以解释21%的个体不安全行为意向差异。因此,可以继续进行假设检验;其次,将行为态度加入个体层次level-1构建模型1。结果显示行为态度(γ10=0.25,p<0.01)对个体不安全行为意向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在模型中可以看到level-1的准决定系数R2为0.23,表明个体层次的行为态度可以解释不安全行为意向23%的组内方差。因此H2得证。这与之前众多学者的研究[11-12]结论相符;再次,将群体行为满意度加入群体层次level-2构建模型2,结果显示,控制level-1的行为态度后,群体层次的变量群体行为满意度(γ01=0.41,p<0.01)对个体不安全行为意向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同时level-2截距式的R2为0.63,这说明个体不安全行为意向的组内方差有63%可以被群体行为满意度解释,因此H3得证,这进一步说明,一线矿工总是存在于某个班组群体中,为了适应群体和群体环境,个体会偏离其单独行动时的行为选择而作出符合群体偏好的决策;最后,为了检验H4,构建一个以斜率为结果变量的模型3,结果显示,群体行为满意度正向调节行为态度和个体不安全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γ11=0.37,p<0.01),且level-2交互效果的R2为0.11,表示11%的斜率方差可被群体行为满意度解释,交互作用效果显著,H4得证。此外,分别以高于均值一个标准差和低于均值一个标准差为基准描绘不同群体行为满意度条件下行为态度对个体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差异,如图2所示,群体行为满意度水平高的情况下,行为态度对个体不安全行为意向的正向影响大于群体行为满意度水平较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