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教育技术类课题立项的主要责任单位分布》

《表4 教育技术类课题立项的主要责任单位分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教育技术类课题立项的空间失衡及政策构想》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教育集聚效应促使大批教育决策者认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教育技术的进步,必须依靠中心城市重点高等学校群的引领、形成教育技术发展战略的“高能发展极”才能实现,因此各省纷纷打造省域重点高等学校群,期望以此带动中心城市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6]。从客观上来讲,以核心高校为龙头的发展战略,确实带动了发达城市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教育技术研究能力的提升。如表4所示,在获得教育技术类课题最多的12家责任单位中,排在前5位的责任单位所在省份拥有的教育技术类课题也分别占据全国前5位,表明核心重点高校凭借其先进的教育技术、丰富的信息资源和高质量的研究团队,在省域教育技术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领头雁”的作用。其中,江苏拥有3所核心高校,获取的教育技术类课题排在全国第2位;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分别带动了北京、上海、湖北和广东的教育技术科研进步,使这四个省市的教育技术类课题数均排在全国前五;在高等学校群的强势驱动下,吉林、河南、陕西、辽宁、广西的教育技术类课题立项也排在全国前列。尽管教育集聚效应能促进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教育技术进步,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忽视了教育技术要素的边际影响力递减规律和重点高校辐射半径的有限性,容易造成区域教育技术科研发展出现“洼地效应”,东、西部地区和各省域的中心城市、边缘地区在教育技术科研方面的差距逐渐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