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8 不同分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表8 不同分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管理效率、质量能力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的实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内数值为基于稳健标准误报告的T统计量;***、**和*分别表示在至少1%、5%和10%水平上统计显著。

第二,将CEES调查的全部有效样本按管理效率、质量能力由低到高的原则进行分类调整,基于管理效率分组、质量能力分组的不同组合,表8进一步考察了管理效率、质量能力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试图为上述3类变量之间因果关系次序的判定提供更为明晰的结论。这一部分的待估方程对应上文(3)~(5)式。以“低管理效率、低质量能力”为对照组,第(1)、(2)两列分析了“管理效率、质量能力一方偏高”、“高管理效率、高质量能力”等不同分组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低管理效率、低质量能力”的企业分组而言,“管理效率、质量能力一方偏高”、“高管理效率、高质量能力”等分组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显著偏高,其参数估计值均在至少1%显著性水平上统计为正。在控制变量充分引入的前提下,与对照组相比,后两者分类变量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44、0.239,存在较为明显的逐级递增效应(第 (2)列) 。这表明,管理效率、质量能力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并非完全独立,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增强效应”。进一步地,以“低管理效率”企业为对照组,第(3)、(4)两列分析了“高管理效率、低质量能力”、“高管理效率、高质量能力”等不同分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与“低管理效率”企业相比,“高管理效率、低质量能力”分组变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并不能稳健地满足统计显著性的推断要求,这表明:在不提高质量能力的前提下,单纯提高管理效率或无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之相反,与对照组企业相比,“高管理效率、高质量能力”分组变量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均在至少1%的显著性水平上统计为正。这表明,管理效率改进如果引致质量能力提升,则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仍具有正向的间接效应。相应地,以“低质量能力”企业为对照组,第(5)、(6)两列分析了“高质量能力、低管理效率”、“高质量能力、高管理效率”等不同分组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质量能力、低管理效率”、“高质量能力、高管理效率”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效应,这表明在即使不考虑管理效率改进的前提下,提高质量能力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仍具有直接的促进效应。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影响系数的对比分析,本文发现:在充分引入控制变量的前提下,与“低质量能力”企业相比,单纯提高质量能力将使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高16.1%,同时提高质量能力、管理效率则使得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高20.0%。这进一步验证了如下发现:在大样本、稳健性回归的前提下,尽管管理效率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并不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然而,管理效率通过质量能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效应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