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产业政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边际效应的分组检验》

《表2 产业政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边际效应的分组检验》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地方产业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中国经验》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进一步地,本文在表2中对地方产业政策强度进行了分组检验,以进一步刻画出地方产业政策在边际上是如何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的。在模型(1)—(2)中,本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高低组划分(以25%和75%分位数为界,下文同)。在模型(1)中(即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组别),地方产业政策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060(t值为6.11),大于较低组别中的系数0.024,可见地方产业政策对那些本身就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有着更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具有较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企业,本身就能够有效利用自身的资源进行生产,能够充分吸收外部的有利因素(如当地政府的产业政策支持),并将其转换成为有效的生产力产出。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支持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后向型”特征,即那些生产效率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更可能得到产业政策的倾斜支持,由此展现出更大的经济生产率增长潜力。在模型(3)—(4)中,本文对地方产业政策强度进行了高低分组,并重新进行了回归检验。研究发现,在地方产业政策较强组别中,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通过统计学检验(回归系数为0.082且t值为6.08),而对于产业政策强度角度组别而言,相关回归系数仅为-0.010且t值偏小(仅为-0.040)。这说明,地方产业政策想要发挥相应的功效,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为支撑,如若是地方产业政策的强度不足,则难以有效改善企业的生产环境,从而无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也从侧面佐证了产业政策的强度越大,才能发挥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