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形成性考核成绩统计》

《表2 形成性考核成绩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多元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思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该课程的教学采用了学生课前自学、学生课堂讲解、教师重点分析与归纳、课堂测验、知识点问题/案例讨论、论文式结课作业来进行,对于本课程成绩的考核为形成性的过程考核制,主要分为课堂讲解(20%)、课堂测验(20%)、讨论分析(20%)以及论文(40%)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占有不同的成绩比重,改变了以往最终一次考试成绩来决定学生本门课程的学习成绩,大大降低了投机取巧、最后突击获取好成绩的几率,这就要求学生能够随时用心进入课堂。表2为近三年即三次实施该方案进行教学的学生成绩考核平均统计分布结果,由课堂讲解成绩分布结果可见85%左右的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课前自学,其效果可由课堂测验结果验证,课堂测验结果显示90%左右的学生能够对本次课主要知识点的掌握达到50%以上;而讨论分析部分的结果显示基本接近一半的学生对于知识点的集成、发展、思维拓展与集成应用不够理想;综合论文部分可见85%左右的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师预期的任务;最后的总评成绩部分显示最终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占比接近30%,对于本课程学习内容掌握在75%-85%之间的学生接近50%,通过六个环节的教学实施可见对于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在60%以上的学生接近97%,只有极个别学生不能够跟上课程的设计节奏。未实施教学改进即课堂教师讲授、课下作业(40%)、结课考试(60%)模式时的成绩考核结果统计(课程改革前三年成绩结果统计)见表3,可见最终总评成绩优秀的学生占比约20%,而实施教学改革后最终优秀学生占比接近30%,对于本课程学习内容掌握在75%-85%之间的学生接近40%,而实施教学改革后该分数区段的学生占比接近50%,通过授课、课后作业及最终考试对于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在60%以上的学生接近92%,对本课程掌握程度在60%以下的学生为8%左右,教学改革后该区段学生的占比降低了5%,可见经过改变授课方式即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之后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提高,优秀率提高,由表1分析结果为后续的教学也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即后续教学过程中仍需要进一步加强课堂分析讨论部分,使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与内化得到强化,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运用、发展、集成应用、集成发展、思维拓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