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学生行为编码表:学习分析视域下学习者编程过程分析研究》

《表2 学生行为编码表:学习分析视域下学习者编程过程分析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学习分析视域下学习者编程过程分析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经过文献调研发现,对学习者的课堂行为和网络学习行为的编码研究较多,具有较为成熟的行为编码量表;但是对于学习者的编程行为的编码研究却相对较少,研究者往往仅从某一角度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展开研究,如学习者的编码行为[21-22]、编程过程中的错误类型[23]等。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是Blikstein等人的研究。Blikstein将学习者在编程过程中的行为分为编码行为(code events)和非编码行为(non-code events)[22]。Blikstein等人又进一步将行为细化为编辑代码(coding)、调试(debugging)和拷贝代码(copy and adapt code)等行为[21]。这种行为编码方法虽然覆盖了编程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相关行为,但其分类粒度较粗,且有部分行为无法使用上述编码方式进行描述。如:在开放式编程环境中,各类与资源相关的行为(如查看教师提供的示例、从互联网检索学习资源等)、学生进行思考时所产生的空白行为、配置编程环境时所生产的辅助行为等均无法使用Blikstein等人的编码方式进行描述。鉴于此,本文在Blikstein等人的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资源相关行为和其他行为两个类别,并通过对学习者编程过程的仔细观察与分析,对各大类行为进一步细化,最终制定出学习者编程行为的3个一级分类及13个二级分类的行为编码表。在一级分类中,学习者的行为被分为三大类:资源类相关行为、编辑代码类相关行为和其他行为。各一级分类行为又根据具体行为的不同被划分为粒度更细的二级行为,具体编码表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