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年级、性别、地域、高校类属的“拔尖学生”“学习参与”之差异比较》

《表2 不同年级、性别、地域、高校类属的“拔尖学生”“学习参与”之差异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拔尖计划”本科生的“学习参与”及其发展效应研究——基于全国12所“拔尖计划”高校的问卷调查》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2展示了“拔尖学生”的“学习参与”在不同背景变量上的差异比较。从性别的比较来看,男女生的“学习参与”差异仅存在于“同伴互助与交流”和“学术竞赛或科创项目的参与”上,即女生比男生有更多的“同伴互助与交流”经历,男生比女生有更多的“学术竞赛或科创项目的参与”经历。从年级的比较来看,差异主要存在于“良好学习的习惯”和“学术竞赛或科创项目的参与”上,即随着年级的升高,“良好学习的习惯”之表现越发不佳,而“学术竞赛或科创项目的参与”则越多。笔者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体现学生学习投入表现的重要指标之一,学习习惯的逐年衰减现象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出了一种“学习懈怠”倾向,这是未来的“拔尖学生”培养工作值得关注的方面。从地域的比较和C9隶属的比较来看,西部地区在5个“学习参与”指标上均显著优于东部地区,“非C9高校”在除了“良好学习的习惯”之外的4个“学习参与”指标上均显著优于“C9高校”。由此,这种“学习参与”指标上的“东弱西强”、“C9弱于非C9”的现象颇为值得深思。笔者认为,上述现象的出现很可能与C9高校(本研究中的绝大多数C9高校都是东部高校,即“C9隶属”与“地域”这两个变量有比较大的样本重合度)的“培养理念”关联极大。通过对部分C9高校的拔尖生之访谈,笔者发现,C9高校对“拔尖学生”的培养更多聚焦于“课程的关注”上,并特别强调向学生传授“前沿、精深的课程内容”,而在“课堂环境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打磨”上可能着墨较少、投入不大。很多“拔尖学生”表示,自己作为“拔尖学生”,会被要求修读更多的前沿专业课(而“非拔尖学生”不用修读这些课程),这些课程的难度和挑战性都很大,授课老师会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讲解。但这些“拔尖学生”同时也表示,授课的方式仍然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互动式、项目式的教学方法较少在课堂中使用。笔者认为,C9高校依托于自身的强大科研实力进行“课程内容”的“尖端化”关注和打造,这是符合“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大学发展规律的。对于C9高校拔尖生的调查也发现,“拔尖学生”从“课程内容的前沿性、精深性”(β=0.308)中亦收益颇大。[30]尽管如此,我们也应当看到,关注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并不能代表“教学方法”的打造不重要。很多关于一流大学的教学研究表明,教学方法的有效使用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变量,特别是灵活地采用“更具学生参与性和更鼓励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31]由此可见,关注并推进顶尖高校(特别是东部的C9高校)的教学方法改革,是一个亟待展开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