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基于“位点特异性”模型的正选择位点检测》

《表1 基于“位点特异性”模型的正选择位点检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植物LEAFY基因的起源和进化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进一步利用“分枝-位点”模型检测9个单子叶植物LEAFY基因的正选择作用位点,通过比较备择假设和无效假设对这些基因受到的选择压力进行适应性分析,并通过贝叶斯方法对前景枝每个位点受到的正选择作用的后验概率进行估计(表2)。玉米Zfl1和Zfl2的LRT结果为一个显著一个不显著,说明正选择在玉米Zfl1的进化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在玉米Zfl1中检测到2个平均后验概率大于50%的正选择位点143K和274A,油棕中两个LEAFY基因的LRT结果也为一个显著一个不显著,同样在Eg LFY1基因中检测出了正选择位点166T和331A。说明在玉米和油棕的进化过程中,Zfl1和Eg LFY1经历了正选择,进化出了新的功能,而Zfl2和Eg LFY2经历了纯化选择,保留了其原始的功能。其中正选择位点143K和274A、166T和331A分别对Zfl1和Eg LFY1基因功能的固定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余单子叶植物单拷贝LEAFY基因的LRT结果均未达到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