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教师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表1 教师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本科院校教师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将职业倦怠总分作为因变量,利用分层回归分析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第一层进入一般人口学资料,对自变量进行赋值:性别(1=男,2=女)、年龄(1为<30岁,2为30~岁,3为40~岁,4为>50岁)、工龄(1为<10年,2为10~年,3为20~年)、职称(1=教授,2=副教授,3=讲师,4=其他职称)、婚姻(1=已婚,2=未婚及离异),民族(1=汉族,2=蒙古族,3=其他民族)、学历(1=博士,2=硕士,3=学士,4=其他学历)、出生地(1=城市,2=农村)、在编情况(1=是,2=否)、担任行政职务(1=否,2=是)、兼职辅导员(1=否,2=是)、代课情况(1=否,2=是)、锻炼(1=否,2=是)、慢性病(1=无,2=有)、薪酬(1为<3000元,2为3000~元,3为5000~元,4为7000~元),结果显示:慢性病、民族、工龄、薪酬、担任行政职务进入回归方程,其中慢性病、担任行政职务为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汉族较蒙族和其他民族职业倦怠得分高,工龄越长、薪酬越高职业倦怠得分越低。第二层以心理资本总分为自变量,结果显示心理资本负向预测职业倦怠,当第二层以心理资本四个维度得分为自变量时,结果显示:心理资本的希望维度进入回归方程,且负向预测职业倦怠。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