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相关系数分析》

提取 ⇩
注:***P<0.001,**P<0.01,*P<0.05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与个体应对策略》

本研究在了解上述11所乡村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同时,借鉴了上海师范大学李冰(2004)编制的“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问卷”[2],依然采用集体组织和团体施测的方式,从学生因素、工作负荷因素、职业发展因素、学校环境因素、人际关系因素、教学新技能因素、工作安定感因素、教师人格因素八个方面,对被试进行了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并通过SPSS16.0对调查结果数据进行了Pearson相关分析(见表2)。

查看“表2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相关系数分析”的人还看了

表1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统计表
表1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统计表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表1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统计表
表1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统计表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表6 职业因素职业倦怠平均得分
表6 职业因素职业倦怠平均得分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
表7 个人原因因素职业倦怠平均得分
表7 个人原因因素职业倦怠平均得分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
表2 全科住培医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表2 全科住培医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的全科住培医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
表1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总体描述
表1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总体描述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