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两种课程观的比较:“三全育人”视角下的高职课程教学研究》

《表1 两种课程观的比较:“三全育人”视角下的高职课程教学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三全育人”视角下的高职课程教学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不同的情境,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学者对课程有不同的解读。有人将课程视为“跑道”,认为课程是固定和标准化的,且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教师只需按照课程内容开展教学。有人将课程视为“跑”,认为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习内容,而是师生在课程实践中的体验与经验。也有人将课程视为“跑的艺术”,认为课程是以师生的生命经验与履历为基础,以共在对话交往为方式,以人生精彩观念的构建和人生幸福追求的为目的生命想象过程。还有人认为课程具有政治性,是权力的竞技场。关于课程的观点众说纷纭,大抵可归为两种流派: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和以人为中心的课程观,两者主要区别如表1所示。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只关注学科内容的传递,片面强调目标和计划,在课程内容、资源和组织实施等方面具有狭隘性,不利于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而以人为中心的新课程观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注重学习者的体验、经验和获得感,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整合,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空无课程是1979年美国美学教育家埃利奥特·W·艾斯纳提出的,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学校应该重视却忽视的智力过程;二是学校课程中应有却没有的内容和科目。)并重,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