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国外生态素养研究中的培育方式》

《表3 国外生态素养研究中的培育方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当代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文在梳理生态素养概念和内容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中生态素养培育方式进行了总结,如表3和表4所示。国外生态素养培养的途径主要是以正式和非正式相结合的方式,但是大部分强调非正式教育的效果。很多国外学者认为亲近自然是克服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接触减少现象的一个有效办法,也是培养学生生态素养的一个良好场域和环境。其中表3所列出的生态场所培育、环境解说、直接接触自然、大众传媒、参与体验活动、科学家推广、野外实习、研讨会等均为非正式的校外教育形式。而相较于国外,国内在校内与校外的生态素养培育方面均有涉及,同时还提出需在传统生态文化、法治教育、绿色消费等层面加强教育,这与我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我国学者黄玮琍认为校内、校外以及政府之间需要相互结合,形成培养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教育模式,其主张的培养方式为以大众传媒为主导的校外培养。[17]蒋国保针对校内教育的现状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大学生生态素养的主要途径,同时针对校外教育的现状认为生态旅游、生态考察、野外生存、环保实践等项目有利于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提升。[5]符晓娇则认为通过我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同时需要加强我国大学生的生态法治知识传播,并引导大学生进行绿色消费,逐渐使大学生形成环保行为习惯等。[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