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求取 ⇩

上篇基础理论5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5

第一节 阴阳学说5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5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6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7

第二节 五行学说9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9

二、五行的相互关系10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1

四、阴阳与五行的关系12

第二章 藏象14

第一节 脏腑14

一、五脏14

二、六腑20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21

一、气23

第二节 气、血、津液23

二、血24

三、津液25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25

第三章 经络27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组成、作用27

一、经络的概念27

二、经络的组成27

三、经络的作用27

第二节 十二经脉28

一、名称分类28

二、循行交接29

三、表里关系29

四、流注次序30

第三节 奇经八脉30

第一节 六淫32

第四章 病因32

二、寒33

一、风33

三、暑34

四、湿35

五、燥35

六、火36

第二节 疫疠37

第三节 七情37

一、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37

二、七情致病的特点38

第四节 饮食、劳逸39

一、饮食39

二、劳逸39

一、痰饮的形成40

二、痰饮的证候特点40

第五节 痰饮40

第六节 瘀血41

一、瘀血的形成41

二、瘀血的证候特点41

第七节 外伤41

一、枪弹、金刃、跌打损伤、持重弩伤41

二、烧烫伤41

三、冻伤41

第八节 寄生虫42

四、虫兽伤42

第五章 诊法43

第一节 望诊43

一、望全身情况43

二、望局部情况44

第二节 闻诊48

一、听声音48

第三节 问诊49

一、问寒热49

二、嗅气味49

二、问汗50

三、问痛50

四、问饮食口味52

五、问睡眠52

六、问二便52

八、问小儿53

第四节 切诊53

七、问经带53

一、脉诊54

二、按诊57

第六章 辨证59

第一节 八纲辨证59

一、表里辨证59

二、寒热辨证61

三、虚实辨证63

五、八纲间的相互关系65

四、阴阳辨证65

第二节 脏腑辨证66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66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67

三、脾与胃病辨证70

四、肝与胆病辨证72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74

六、脏腑兼病辨证76

第三节 六经辨证78

一、太阳病78

二、阳明病78

三、少阳病79

四、太阴病79

五、少阴病79

六、厥阴病79

三、营分证80

二、气分证80

一、卫分证80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80

四、血分证81

第五节 三焦辨证81

第七章 预防与治则、治法82

第一节 预防82

一、未病先防82

一、治病求本83

第二节 治则83

二、既病防变83

二、扶正祛邪85

三、调整阴阳85

四、三因制宜86

五、病治异同87

第三节 治法87

一、汗法87

五、温法88

四、和法88

三、下法88

二、吐法88

六、清法89

七、消法89

八、补法89

第八章 中药90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90

一、中药的采收和贮存90

二、中药的炮制90

三、中药的性能92

四、中药的用法94

第二节 常用中药97

一、解表药97

二、祛风湿药102

三、祛湿药105

四、清热药110

五、消导药120

七、泻下药122

六、催吐药122

八、祛痰止咳药125

九、温里药130

十、理气药133

十一、理血药136

十二、补益药144

十三、固涩药154

十四、平肝息风药157

十五、安神药160

十六、开窍药162

十七、驱虫药163

十八、外用药164

第九章 方剂167

第一节 方剂概说167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167

二、方剂的剂型168

一、解表剂169

三、治法与方剂的关系169

第二节 常用方剂169

二、祛风剂170

三、祛湿剂172

四、清热剂174

五、和解剂177

六、消导剂178

七、催吐剂179

八、泻下剂180

十、温里剂183

十一、理气剂184

十二、理血剂186

十三、补益剂187

十四、固涩剂190

十五、息风剂191

十六、安神剂192

十七、开窍剂193

十八、驱虫剂194

十九、外用剂195

中篇常见病197

第十章 内科病197

感冒197

流行性乙型脑炎198

病毒性肝炎199

支气管炎200

肺结核病202

高血压病20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04

慢性胃炎205

消化性溃疡206

急性胰腺炎207

肝硬化208

慢性腹泻209

细菌性痢疾210

肾炎212

肾盂肾炎213

再生障碍性贫血214

风湿性关节炎215

脑血管意外219

第十一章 妇科病219

月经失调219

闭经221

功能性子宫出血222

盆腔炎223

不孕症224

妊娠呕吐225

习惯性流产226

产褥感染227

缺乳227

第十二章 儿科病229

麻疹229

百日咳230

流行性腮腺炎230

婴幼儿腹泻231

第十三章 外科病233

蜂窝组织炎233

乳腺炎234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35

痔疮236

荨麻疹237

急性阑尾炎238

肠梗阻239

急性胆囊炎与胆石症241

胆道蛔虫病242

一、十四经的分布244

二、俞穴的分类244

三、俞穴的主治性能244

第一节 概述244

第十四章 经络与俞穴244

下篇针灸244

第二节 常用取穴法245

一、解剖标志法245

二、骨度分寸法245

三、指量法246

第三节 十四经穴247

一、手太阴肺经247

二、手阳明大肠经248

三、足阳明胃经249

四、足太阴脾经251

五、手少阴心经253

六、手太阳小肠经254

七、足太阳膀胱经255

八、足少阴肾经258

九、手厥阴心包经260

十、手少阳三焦经261

十一、足少阳胆经262

十二、足厥阴肝经264

十三、任脉265

十四、督脉267

第四节 常用经外奇穴268

第十五章 针刺法269

第一节 基本内容269

一、针具269

二、针刺前准备269

三、毫针刺法269

三、折针273

第三节 针刺的注意事项273

第二节 针刺意外的处理和预防273

二、滞针273

一、晕针273

第十六章 灸法275

第一节 常用灸法275

一、艾炷灸275

四、温灸器灸276

二、艾条灸276

三、温针灸276

第二节 施灸注意事项277

第十七章 针灸治疗278

第一节 治则278

一、针灸治疗的原则278

二、配穴处方的基本原则278

第二节 特定穴278

一、背俞穴和募穴的临床作用278

二、原穴和络穴的临床作用279

三、五输穴的临床作用279

第三节 常见病证的治疗280

第四节 针刺麻醉282

第五节 经络针灸现代研究简介282

一、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282

二、关于针灸作用及其原理的研究284

附录 方剂索引286

1991《中医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潘青海主编 1991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学(1974 PDF版)
中医学
1974 辽宁省中等卫生学校教材编写组
中医学(1980 PDF版)
中医学
1980
中医学(1990 PDF版)
中医学
1990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1977 PDF版)
中医学
197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1990 PDF版)
中医学
1990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1995 PDF版)
中医学
1995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1996 PDF版)
中医学
1996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中医学(1991 PDF版)
中医学
1991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1994 PDF版)
中医学
199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1987 PDF版)
中医学
1987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中医学(1995 PDF版)
中医学
1995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中医学(1983 PDF版)
中医学
198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性医学(1989 PDF版)
中医性医学
1989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1980 PDF版)
中医学
1980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中医学(1979 PDF版)
中医学
1979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