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求取 ⇩

绪论1

一、中医学的历史沿革1

(一)中医学的起源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

(三)中医学的摄生与预防学说2

(四)中医学治疗方法3

(五)临床医学的发展4

(六)对外交流5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6

(一)整体观念6

(二)辨证论治6

三、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和展望7

(一)中医学的发展7

(二)中医学的展望9

上篇 基础理论10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10

第一节 阴阳学说10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10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1

(一)阴阳的相互对立11

(二)阴阳的相互依存11

(三)阴阳的相互消长11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11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2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12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12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12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12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12

(六)用于指导预防疾病13

第二节 五行学说13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3

(一)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13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14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5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15

(二)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15

(三)用于诊断和治疗15

第二章 藏象16

第一节 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6

第二节 脏腑17

一、五脏17

(一)心17

【附】心包18

(二)肺18

(三)脾19

(四)肝20

(五)肾21

【附】命门22

二、六腑22

(一)胆22

(二)胃23

(三)小肠23

(四)大肠23

(五)膀胱24

(六)三焦24

三、奇恒之腑24

(一)脑24

(二)女子胞24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25

(一)五脏之间的关系25

(二)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27

(三)六腑之间的关系27

第三节 精、气、血、津液、神28

一、精28

二、气28

(一)气的基本概念28

(二)气的生成和运动28

(三)气的功能29

(四)气的分类29

三、血30

(一)血的概念30

(二)血的生成30

(三)血的循行31

(四)血的功能31

四、津液31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31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31

(三)津液的功能32

五、神32

(一)神的基本概念32

(二)神的生成32

(三)神的作用32

六、精、气、血、津液、神的相互关系33

(一)气与血的关系33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33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33

(四)精与气、血的关系33

(五)神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34

第三章 经络35

第一节 经络的意义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35

一、经络的意义35

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35

第二节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35

第三节 十二经脉38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38

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38

三、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39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规律39

第四节 奇经八脉40

第五节 十五络40

第四章 病因42

第一节 六淫42

一、风43

二、寒43

三、暑44

四、湿44

五、燥44

六、火45

第二节 疫疠45

第三节 七情45

第四节 饮食、劳倦46

一、饮食46

二、劳倦47

第五节 痰饮、瘀血47

一、痰饮47

二、瘀血47

第五章 诊法49

第一节 望诊49

一、望神49

二、望色50

三、望形态50

四、望头颈、五官51

(一)望头颈与头发51

(二)望五官51

五、望皮肤51

六、望舌52

(一)望舌质52

(二)望舌苔53

(三)望舌的临床意义54

(四)望舌的注意事项54

七、望排出物55

第二节 闻诊55

一、听声音55

(一)语声55

(二)呼吸55

(三)咳嗽56

(四)呃逆、嗳气56

二、嗅气味56

第三节 问诊56

一、问寒热56

(一)恶寒发热56

(二)但寒不热57

(三)但热不寒57

(四)寒热往来57

二、问汗57

三、问痛58

(一)疼痛的部位58

(二)疼痛的性质58

四、问饮食口味59

五、问睡眠59

六、问二便59

七、问经带60

(一)月经60

(二)带下60

八、问小儿60

第四节 切诊60

一、脉诊60

(一)诊脉的部位与方法60

(二)正常脉象61

(三)病脉与主病61

(四)相兼脉与主病64

二、按诊64

第六章 辨证66

第一节 八纲辨证66

一、表里66

(一)表证66

(二)里证66

(三)表证与里证的关系66

二、寒热67

(一)寒证67

(二)热证67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67

(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67

三、虚实68

(一)虚证68

(二)实证68

(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68

(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68

四、阴阳69

(一)阴证与阳证69

(二)亡阴证与亡阳证69

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69

第二节 脏腑辨证70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70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71

三、脾与胃病辨证73

四、肝与胆病辨证74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76

六、脏腑兼病辨证78

第三节 六经辨证80

一、太阳病证80

二、阳明病证81

三、少阳病证81

四、太阴病证81

五、少阴病证82

六、厥阴病证82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82

一、卫分证83

二、气分证83

三、营分证83

四、血分证84

第五节 三焦辨证84

第七章 治则与治法85

第一节 治则85

一、预防为方85

二、治病求本85

三、正治反治85

四、标本缓急86

五、扶正祛邪86

六、同病异治,异病同治87

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87

第二节 治法87

一、汗法88

二、吐法88

三、下法88

四、和法88

五、温法89

六、清法89

七、补法89

八、消法89

第八章 中药91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91

一、中药的采集、干燥和贮存91

二、中药的炮制91

(一)炮制的目的和意义91

(二)炮制的方法92

三、中药的性能92

(一)四气五味92

(二)归经93

(三)升降浮沉94

四、中药的用法94

(一)配伍94

(二)禁忌95

(三)中药的用量95

(四)中药的煎服法95

第二节 常用中药96

一、解表药96

(一)辛温解表药96

(二)辛凉解表药98

二、祛风湿药101

三、祛湿药103

(一)化湿燥湿药103

(二)淡渗利湿药104

(三)清热利湿药105

四、清热药107

(一)清热泻火药107

(二)清热解毒药108

(三)清热凉血药110

(四)清热燥湿药111

(五)清热解暑药112

(六)清热明目药113

(七)清虚热药113

五、消导药116

六、催吐药117

七、泻下药118

(一)攻下药118

(二)润下药119

(三)逐水药119

八、祛痰止咳药120

(一)清化热痰药120

(二)温化寒痰药121

(三)止咳平喘药122

九、温里药123

十、理气药126

十一、理血药128

(一)活血药128

(二)止血药131

十二、补益药134

(一)补气药134

(二)补血药136

(三)补阴药137

(四)补阳药139

十三、固涩药140

(一)止汗药140

(二)涩肠止泻药142

(三)固精、止带、缩尿药143

十四、平肝熄风药144

十五、安神药146

十六、开窍药147

十七、驱虫药148

十八、外用药149

第九章 方剂151

第一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151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151

(一)组方原则151

(二)组成变化151

二、方剂的剂型152

三、治法与方法153

第二节 常用方剂153

一、解表剂153

二、祛风剂155

三、祛湿剂157

四、清热剂159

五、和解剂163

六、消导剂164

七、催吐剂165

八、泻下剂165

九、化痰止咳剂166

十、温里剂168

十一、理气剂169

十二、理血剂171

十三、补益剂172

十四、固涩剂175

十五、熄风剂176

十六、安神剂177

十七、开窍剂178

十八、驱虫剂179

十九、外用剂180

中篇 常见证、症181

第一章 常见证181

内伤发热181

咳嗽183

喘证185

血证187

心悸192

胸痛194

失眠195

郁证196

癫狂198

痫证199

胃脘痛200

呕吐202

泄泻203

腹痛205

便秘207

胁痛209

黄疸210

鼓胀212

头痛214

眩晕215

中风217

水肿219

淋证220

腰痛223

消渴224

遗精225

痹证226

痿证227

第二章 常见症230

第一节 内科病230

感冒230

支气管炎231

高血压病23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34

慢性胃炎235

消化性溃疡236

细菌性痢疾238

病毒性肝炎239

胆道感染和胆石症241

肾小球肾炎242

肾盂肾炎244

第二节 儿科病245

概述245

一、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245

(一)生理特点245

(二)小儿的病理特点245

二、小儿疾病的诊断、治疗特点246

(一)诊断特点246

(二)小儿疾病的治疗特点250

麻疹250

痄腮251

百日咳251

小儿泄泻252

疳积254

第三节 妇科病255

概述255

一、妇女的生理特点255

(一)胞宫255

(二)月经256

(三)带下256

(四)妊娠与分娩256

二、妇女的病理特点256

(一)脏腑功能失调256

(二)气血失调257

(三)冲、任、督、带损伤257

三、妇科病的诊断要点258

(一)问诊258

(二)望诊258

(三)闻诊258

(四)切诊258

四、妇科病的治法概要258

月经不调260

(一)月经先期260

(二)月经后期261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262

(四)月经过多262

(五)月经过少263

闭经263

崩漏264

痛经266

带下267

子宫脱垂268

盆腔炎269

(一)急性盆腔炎269

(二)慢性盆腔炎269

不孕症270

妊娠呕吐272

滑胎272

恶露不尽273

缺乳274

产后汗出274

第四节 外科病275

概述275

一、病因病机275

二、辨证276

(一)四诊在外科上的应用276

(二)辨阴证阳证277

(三)辨肿、痛、痒、脓277

三、治法278

(一)内治法278

(二)外治法278

279

280

281

丹毒282

流注282

乳痈283

瘰疬284

脱疽285

286

湿疹287

荨麻疹288

第五节 急腹症289

胆道感染与胆石病289

胆道蛔虫病290

急性胰腺炎291

急性阑尾炎292

急性肠梗阻293

第六节 肿瘤294

一、病因病机295

二、常用治法295

(一)祛邪296

(二)扶正296

原发性肺癌296

胃癌297

原发性肝癌298

宫颈癌299

下篇 针灸301

第一章 经络与俞穴301

第一节 概述301

一、十四经的分布概况301

二、俞穴302

(一)腧穴的分类302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302

(三)特定穴的意义302

第二节 腧穴的定位法303

一、解剖标志取穴法303

二、骨度法303

三、指量法304

第三节 十四经穴305

一、手太阴肺经305

二、手阳明大肠经306

三、足阳明胃经308

四、足太阴脾经311

五、手少阴心经312

六、手太阳小肠经314

七、足太阳膀胱经315

八、足少阴肾经320

九、手厥阴心包经322

十、手少阳三焦经323

十一、足少阳胆经325

十二、足厥阴肝经327

十三、督脉328

十四、任脉330

第四节 经外穴332

一、头颈部332

二、胸背部333

三、上肢部335

四、下肢部335

第二章 刺灸方法336

第一节 针法336

一、针具与刺法336

(一)针具336

(二)针刺练习336

(三)针刺前的准备337

(四)毫针刺法338

二、针刺注意事项341

三、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341

【附】创伤性气胸法342

第二节 灸法343

一、常用灸法343

二、灸法的适应症和禁忌344

三、灸治注意事项344

第三章 其他疗法346

第一节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346

一、三棱针346

二、皮肤针346

三、皮内针346

第二节 火罐疗法347

一、火罐种类347

二、操作过程347

三、适应症与禁忌348

四、注意事项348

第三节 耳针疗法348

一、耳廓的表面解剖348

二、耳穴的分布349

三、耳穴的定位和主治350

四、耳穴的应用352

第四章 针灸治疗355

第一节 概述355

一、针灸的治疗原则355

二、配穴处方原则355

第二节 常见病证的治疗356

感冒356

中风356

头痛356

失眠357

咳嗽357

哮喘358

胃脘痛358

呕吐359

腹痛359

泄泻359

胁痛360

癃闭360

腰痛360

痹证361

坐骨神经痛361

落枕361

面瘫362

胆道蛔虫362

风疹362

闭经363

崩漏363

妊娠反应363

急惊风364

慢惊风364

小儿麻痹后遗症364

遗尿364

目赤肿痛365

牙痛365

耳聋、耳鸣365

鼻渊366

咽喉肿痛366

疳积366

【附】 方剂367

1983《中医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贺志光主编 198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学(1974 PDF版)
中医学
1974 辽宁省中等卫生学校教材编写组
中医学(1980 PDF版)
中医学
1980
中医学(1990 PDF版)
中医学
1990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1977 PDF版)
中医学
197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1990 PDF版)
中医学
1990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1995 PDF版)
中医学
1995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1996 PDF版)
中医学
1996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中医学(1991 PDF版)
中医学
1991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1994 PDF版)
中医学
199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1987 PDF版)
中医学
1987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中医学(1995 PDF版)
中医学
1995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中医学(1983 PDF版)
中医学
198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性医学(1989 PDF版)
中医性医学
1989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1980 PDF版)
中医学
1980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中医学(1979 PDF版)
中医学
1979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