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求取 ⇩

绪论1

一、中国医药学发展概况1

(一)中国医药学起源1

(二)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确立1

(三)各学科的形成与发展2

二、中医学的学科性质4

(一)中医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产物4

(二)中医学具有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双重特点4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4

(一)整体观念4

(二)恒动观念5

(三)辨证论治5

四、中医理论的基本结构6

(一)元气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6

(二)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方法论6

(三)脏腑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6

(四)其他组成部分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框架支撑6

五、中西医学之比较7

(一)中西医学不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7

(二)中西医学发展的不同社会政治背景7

(三)中西医学不同的文化、地理环境7

(四)中西医学不同的自然观、生理观、病理观8

上篇 基础理论13

第一章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13

第一节 阴阳学说13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13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4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14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14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14

(四)阴阳的互相转化15

三、阴阳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15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15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15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15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16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16

第二节 五行学说16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16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7

(一)五行的特性17

(二)对事物的五行分类17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18

三、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19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19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20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20

(四)用于疾病的治疗21

第三节 精气学说21

一、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21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22

(一)精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元素22

(二)气化理论22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3

(一)说明人体的基本构成23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23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23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4

第四节 阴阳、五行、精气三学说的相互关系25

第二章 藏象27

第一节 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27

第二节 脏腑27

一、五脏27

(一)心27

〔附〕心包络28

(二)肺28

(三)脾29

(四)肝30

(五)肾31

〔附〕命门33

二、六腑33

(一)胆33

(二)胃34

(三)小肠34

(四)大肠34

(五)膀胱34

(六)三焦34

〔附〕女子胞35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35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35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37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38

第三节 精、气、血、津液、神39

一、精39

二、气39

(一)气的生成与运动39

(二)气的功能39

(三)气的分布与分类40

三、血41

(一)血的生成41

(二)血的功能41

(三)血的循行41

四、津液41

(一)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42

(二)津液的功能42

五、神42

(一)神的形成42

(二)神的作用42

第三章 经络43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组成及生理功能43

一、经络的概念43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43

三、经络的生理功能43

(一)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组织43

(二)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43

(三)感应传导作用43

(四)调节机能平衡44

第二节 十二经脉44

一、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44

(一)头面部44

(二)躯干部45

(三)四肢部45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及流注次序45

(一)走向和交接规律45

(二)流注次序45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规律45

第三节 奇经八脉46

第四章 病因 病机48

第一节 病因48

一、外感六淫48

(一)风49

(二)寒49

(三)暑50

(四)湿50

(五)燥50

(六)火(热)51

二、内伤七情51

(一)七情与五脏气血的关系51

(二)七情的致病特点51

三、其他病因52

(一)疠气52

(二)饮食失宜52

(三)劳逸失度52

(四)痰饮52

(五)瘀血52

第二节 病机53

一、邪正盛衰53

(一)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53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53

二、阴阳失调53

(一)阴阳偏胜54

(二)阴阳偏衰54

(三)阴阳互损54

(四)阴阳格拒54

(五)阴阳亡失54

三、升降失常55

第五章 诊法56

第一节 望诊56

一、全身望诊56

(一)望神56

(二)望色56

(三)望形体57

(四)望姿态57

二、局部望诊58

(一)望目58

(二)望鼻58

(三)望唇口58

(四)望咽喉58

(五)望皮肤58

三、望舌58

(一)望舌质58

(二)望舌苔59

四、望排出物59

(一)望痰涎60

(二)望呕吐物60

(三)望二便60

五、望小儿指纹60

第二节 闻诊60

一、闻声音60

(一)发声异常60

(二)语言异常61

(三)呼吸异常61

(四)咳嗽61

(五)呕吐61

(六)呃逆、暖气61

二、嗅气味61

第三节 问诊61

一、问一般情况62

二、问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62

三、问起病62

四、问现在症状62

(一)问寒热62

(二)问汗63

(三)问疼痛63

(四)问睡眠64

(五)问饮食与口味64

(六)问二便64

(七)问经带64

(八)问小儿65

第四节 切诊65

一、脉诊65

(一)脉诊的部位和方法65

(二)正常脉象65

(三)病脉与主病66

二、按诊67

(一)按肌肤67

(二)按手足67

(三)按脘腹67

第六章 辨证69

第一节 八纲辨证69

一、表里69

(一)表证69

(二)里证69

(三)半表半里证69

(四)表证与里证的关系70

二、寒热70

(一)寒证70

(二)热证70

(三)寒证与热证的关系70

三、虚实70

(一)虚证70

(二)实证70

(三)虚证与实证的关系70

四、阴阳71

(一)阴证71

(二)阳证71

(三)阴证与阳证的关系71

第二节 脏腑辨证71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71

(一)心气虚、心阳虚与心阳暴脱证71

(二)心血虚证72

(三)心阴虚证72

(四)心火亢盛证72

(五)痰迷心窍证72

(六)痰火扰心73

(七)心血瘀阻73

(八)小肠实热证73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73

(一)肺气虚证73

(二)肺阴虚证73

(三)风寒束肺证73

(四)风热犯肺证74

(五)痰浊阻肺74

(六)大肠湿热证74

(七)大肠液亏证74

三、脾与胃病辨证74

(一)脾气虚证74

(二)脾气下陷证74

(三)脾不统血证75

(四)脾阳虚证75

(五)寒湿困脾证75

(六)脾胃湿热证75

(七)胃火炽盛证75

(八)胃阴虚证76

(九)食滞胃脘证76

四、肝与胆病辨证76

(一)肝气郁结76

(二)肝火上炎证76

(三)肝阳上亢证76

(四)肝风内动证77

(五)肝血虚证77

(六)肝阴虚证77

(七)寒滞肝脉证78

(八)肝胆湿热证78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78

(一)肾精亏虚证78

(二)肾气不固证78

(三)肾不纳气证78

(四)肾阳虚证79

(五)肾阴虚证79

(六)膀胱湿热证79

六、脏腑兼病辨证79

(一)心脾两虚79

(二)心肾不交80

(三)肺肾阴虚证80

(四)肝脾不调证80

(五)肝肾阴虚80

(六)脾肺气虚证80

(七)脾肾阳虚80

第三节 其他辨证方法81

一、病因辨证81

二、气血津液辨证81

三、六经辨证81

四、卫气营血辨证82

(一)卫分证82

(二)气分证82

(三)营分证82

(四)血分证82

五、三焦辨证82

第七章 治则与治法83

第一节 治则83

一、治病求本83

(一)正治与反治83

(二)治标与治本83

二、扶正与祛邪84

三、调整阴阳84

(一)损其偏盛84

(二)补其偏衰84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84

(一)因时制宜84

(二)因地制宜85

(三)因人制宜85

第二节 治法85

一、汗法85

二、吐法85

三、下法85

四、和法85

五、温法86

六、清法86

七、补法86

八、消法86

第八章 中药87

第一节 中药基本知识87

一、中药的采集87

二、中药的炮制87

三、中药的性能87

(一)四气五味87

(二)升降沉浮88

(三)归经88

四、中药的用法88

(一)配伍89

(二)禁忌89

(三)中药的用量90

(四)中药的煎服法90

第二节 常用中药90

一、解表药90

(一)辛温解表药90

(二)辛凉解表药92

二、清热药93

(一)清热泻火药93

(二)清热解毒药94

(三)清热燥湿药95

(四)清热凉血药96

(五)清虚热药97

三、泻下药97

(一)攻下药98

(二)润下药98

(三)逐水药98

四、祛风湿药99

五、芳香化湿药100

六、利水渗湿药101

七、温里药102

八、理气药103

九、化痰止咳平喘药104

(一)化痰药104

(二)止咳平喘药105

十、止血药106

十一、活血化瘀药108

十二、平肝息风药110

十三、安神药112

十四、收涩药113

(一)止汗药113

(二)涩肠止泻药114

(三)固精、缩尿、止带药114

十五、补益药115

(一)补气药116

(二)补阳药116

(三)补血药117

(四)补阴药117

十六、开窍药119

十七、消食药120

十八、驱虫药121

十九、催吐药122

二十、外用药123

第九章 方剂125

第一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125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125

(一)组成原则125

(二)组成变化125

二、方剂的剂型126

(一)汤剂126

(二)丸剂126

(三)散剂126

(四)膏剂126

(五)丹剂126

(六)片剂127

(七)针剂127

三、方剂与治法127

第二节 常用方剂127

一、解表剂127

二、治风剂128

三、祛湿剂129

四、清热剂130

五、和解剂131

六、泻下剂132

七、消导剂133

八、涌吐剂133

九、化痰止咳剂133

十、温里剂134

十一、理气剂135

十二、理血剂136

十三、补益剂136

十四、安神剂138

十五、开窍剂138

十六、固涩剂139

十七、驱虫剂140

十八、痈疡剂140

第十章 针灸学141

第一节 针灸基本知识141

一、针法141

(一)针具141

(二)针刺前的准备141

(三)毫针刺法142

二、灸法145

(一)灸法的作用及适应症145

(二)常用灸法146

(三)灸法的禁忌及灸治注意事项147

三、取穴法147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147

(二)骨度分寸取穴法147

(三)指量取穴法147

第二节 腧穴148

一、十四经穴148

(一)手太阴肺经148

(二)手阳明大肠经149

(三)足阳明胃经151

(四)足太阴脾经153

(五)手少阴心经154

(六)手太阳小肠经155

(七)足太阳膀胱经156

(八)足少阴肾经160

(九)手厥阴心包经161

(十)手少阳三焦经162

(十一)足少阳胆经164

(十二)足厥阴肝经166

(十三)督脉167

(十四)任脉168

二、经外奇穴170

(一)头颈部穴170

(二)胸背部穴171

(三)四肢部穴171

第三节 其他针法172

一、三棱针172

二、皮肤针172

三、皮内针173

第四节 针灸治疗总则173

一、治则173

(一)一般治疗原则173

(二)配穴处方原则173

二、特定穴位的应用174

(一)五输穴174

(二)原穴与络穴175

(三)俞穴与募穴175

(四)郄穴176

(五)八会穴176

(六)下合穴176

下篇 临床各科179

第十一章 内科病证179

感冒179

发热180

头痛182

胸胁痛184

脘腹痛187

腰痛188

痹症190

咳嗽191

哮喘193

心悸196

水肿198

呕吐200

腹泻202

便秘204

黄疸206

积聚207

癃闭208

血证210

遗精214

阳痿215

昏迷216

眩晕218

失眠219

郁证220

虚劳222

汗证224

中风225

消渴227

第十二章 妇科病证230

月经病230

月经先期230

月经后期231

月经先后无定期232

月经过多232

月经过少233

痛经234

闭经235

崩漏236

带下病237

妊娠病238

妊娠恶阻238

妊娠腹痛239

胎漏、胎动不安239

堕胎、小产、滑胎240

妊娠肿胀241

妊娠小便不通242

难产242

产后病243

产后血晕243

产后腹痛243

产后大便难244

产后排尿异常244

产后恶露不绝245

产后痉证246

产后发热246

产后自汗盗汗247

产后身痛247

缺乳248

第十三章 儿科病证249

小儿惊风249

小儿痫证251

小儿厌食252

小儿杂病254

滞颐254

夜啼、夜惊254

遗尿255

第十四章 外科病证257

257

有头疽257

无头疽259

261

颈痈263

腋痈264

脐痈264

265

暑疖265

蝼蛄疖266

疖病266

第十五章 性病268

淋病268

梅毒269

附篇273

常见中药现代药理举要273

方剂索引276

1995《中医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韩贵清,任启瑞主编 1995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学(1974 PDF版)
中医学
1974 辽宁省中等卫生学校教材编写组
中医学(1980 PDF版)
中医学
1980
中医学(1990 PDF版)
中医学
1990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1977 PDF版)
中医学
197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1990 PDF版)
中医学
1990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1995 PDF版)
中医学
1995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1996 PDF版)
中医学
1996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中医学(1991 PDF版)
中医学
1991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1994 PDF版)
中医学
199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1987 PDF版)
中医学
1987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中医学(1995 PDF版)
中医学
1995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中医学(1983 PDF版)
中医学
198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性医学(1989 PDF版)
中医性医学
1989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1980 PDF版)
中医学
1980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中医学(1979 PDF版)
中医学
1979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