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电图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 | 薛兆利等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39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462236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994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心电图产生的原理1
第一节 心电图的基本波形1
第二节 心肌的除极及复极的过程2
第三节心电向量的综合概念5
第四节 心电图的导联及导联轴7
第五节 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10
第二章电轴、电位、钟向转位12
第一节 心电轴12
第二节 心电位13
第三节 心脏的钟向转位14
第三章正常心电图16
第一节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16
第二节 心电图各部分的意义及正常范围18
第三节 正常小儿心电图21
第四章房室肥大24
第一节 右心房肥大24
第二节 左心房肥大25
第三节 双侧心房肥大26
第四节 左心室肥大26
第五节 右心室肥大28
第六节 双侧心室肥大31
第五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32
第一节 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32
第二节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34
第三节 变异型心绞痛36
第六章心肌梗塞38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基本图形38
第二节 早期心肌梗塞39
第三节 前间壁心肌梗塞40
第四节 前侧壁心肌梗塞44
第五节 心尖部心肌梗塞45
第六节 高侧壁心肌梗塞45
第七节 广泛前壁心肌梗塞46
第八节 下壁心肌梗塞47
第九节 后壁心肌梗塞50
第十节 心房梗塞51
第十一节 急性右室梗塞52
第十二节 心内膜下心肌梗塞54
第十三节 乳头肌梗塞55
第十四节 心室壁瘤55
第十五节 陈旧性心肌梗塞56
第十六节 再发性心肌梗塞57
第十七节 心肌梗塞合并左束支阻滞58
第十八节 心肌梗塞合并右束支阻滞60
第十九节 心肌梗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62
第二十节 心肌梗塞合并预激综合征64
第二十一节 梗塞周围阻滞65
第二十二节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的心律失常65
第二十三节 急性心肌梗塞不典型改变66
第七章常见心脏疾病、药物作用、电解质紊乱的心电图67
第一节 房间隔缺损67
第二节 心室间隔缺损68
第三节 动脉导管未闭69
第四节 法乐氏四联症69
第五节 右位心脏70
第六节 埃勃斯坦畸形71
第七节 急性风湿性心脏炎72
第八节 二尖瓣狭窄72
第九节 二尖瓣关闭不全73
第十节 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73
第十一节 肺动脉瓣狭窄75
第十二节 心肌炎75
第十三节 心肌病76
第十四节 心包炎79
第十五节 急性肺原性心脏病81
第十六节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83
第十七节 高血压病85
第十八节 自发性气胸85
第十九节 洋地黄作用及中毒对心电图的影响86
第二十节 奎尼丁中毒87
第二十一节 普鲁卡因胺中毒88
第二十二节 低钾血症88
第二十三节 高钾血症89
第二十四节 高血钙和低血钙90
第八章窦性心律失常92
第一节 窦性心动过速92
第二节 窦性心动过缓93
第三节窦性心律不齐95
第四节 窦性停搏97
第五节 游走节律98
第六节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00
第九章被动性异位心律103
第一节 房性逸搏与房性逸搏心律103
第二节 室性逸搏与室性逸搏心律104
第三节 房室交界性逸搏及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105
第四节 左房心律107
第五节 冠状窦性心律108
第六节 反复心律109
第七节 并行心律110
第十章生理性阻滞112
第一节 干扰性房室脱节112
第二节 心房融合波113
第三节 心室融合波114
第四节 室内差异性传导115
第十一章过早搏动117
第一节 窦性早搏117
第二节 房性早搏118
第三节 交界性早搏120
第四节 室性过早搏动122
第十二章异位性心动过速131
第一节 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NRT)131
第二节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132
第三节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33
第四节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34
第五节 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135
第六节 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36
第七节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38
第八节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42
第九节 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43
第十三章扑动与颤动145
第一节 心房扑动145
第二节 心房颤动147
第三节 房颤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148
第四节 房颤合并房室传导阻滞150
第五节 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151
第六节 房颤合并束支传导阻滞152
第七节 混乱性房性心律152
第八节 心室扑动及颤动153
第九节 临终心电图154
第十四章心脏传导阻滞156
第一节 窦房传导阻滞156
第二节 心房内传导阻滞157
第三节 窦室传导158
第四节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59
第五节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61
第六节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63
第七节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65
第八节 右束支传导阻滞166
第九节 左束支传导阻滞168
第十节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71
第十一节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173
第十二节 左间隔支传导阻滞175
第十三节 双侧束支传导阻滞175
第十四节 室内三支阻滞178
第十五章预激综合征180
第一节 典型预激综合征180
第二节 间歇性预激综合征183
第三节 隐匿性预激综合征184
第四节 预激综合征伴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85
第五节 预激综合征伴发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187
第十六章心律失常中的几种特殊现象188
第一节 隐匿性传导188
第二节 文氏现象190
第三节 超常期房室传导192
第四节 裂隙现象193
第五节 魏登斯基现象194
第六节 传出阻滞195
第七节 单向阻滞195
第八节 递减传导196
第九节3位相束支传导阻滞196
第十节4位相束支传导阻滞197
第十一节 折返激动198
第十七章心律失常的鉴别要点200
第一节 提前出现的心搏200
第二节 延缓出现的心搏200
第三节 心室率快而规整201
第四节 心室率慢而规整201
第五节 心室率显著不整202
第六节 室性二联律203
第七节 房性二联律203
第十八章心电图各波段鉴别205
第一节P波增宽205
第二节P波增高205
第三节P波消失206
第四节P波方向异常206
第五节P波形态多变207
第六节P-R间期改变208
第七节QRS波群电压增高208
第八节QRS波群电压降低209
第九节QRS波群时间延长209
第十节QRS波群模糊或切迹210
第十一节QRS波群形态时间不固定210
第十二节QRS波群电轴偏移211
第十三节S—T段降低212
第十四节S—T段抬高213
第十五节T波低平、倒置213
第十六节T波高耸214
第十七节U波倒置及增高215
第十九章部分诊疗技术与心电图试验216
第一节 动态心电图216
第二节 食管导联心电图217
第三节 头胸导联心电图218
第四节 希氏束电图220
第五节 标测心电图221
第六节 梯形图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222
第七节 窦房结电图223
第八节 人工心脏起搏心电图225
第九节 心室晚电位228
第十节 心电图二级梯运动试验228
第十一节 心电图蹬车运动试验231
第十二节 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232
第十三节 无线电遥测心电图负荷试验232
第十四节 异丙基肾上腺素试验233
第十五节 葡萄糖负荷试验233
第十六节 心电图血缺氧试验234
第十七节 饱餐试验234
第十八节 坐卧体位试验235
第十九节 心电图潘生丁试验236
第二十节 心房起搏加快心率试验236
第二十一节 心得安试验237
第二十二节 阿托品试验237
第二十三节 按压颈动脉窦试验238
1996《临床心电图诊断与鉴别诊断》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薛兆利等主编 1996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临床心电图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 1994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心电图鉴别诊断
- 杭州:杭州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情报站;杭州:中华医学会杭州市分会办公室
-
- 肿瘤电镜诊断与鉴别诊断 表选
- 1992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 写景·状物提示手册
- 1991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 临床皮肤病鉴别诊断学
- 1990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临床症状的鉴别诊断
- 1992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心脏听诊与临床诊断
- 1997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 骨科临床鉴别诊断
- 1992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临床心电图诊断手册
- 1986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超声心动图 诊断与临床
- 1939 北京:学苑出版社
-
- 临床心电图鉴别诊断
- 1999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临床疼痛鉴别诊断学
- 1992 济南:济南出版社
-
- 颅内肿瘤CT诊断 鉴别诊断与临床
- 1991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 CT诊断与鉴别诊断
- 1999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