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校工作实用大全》求取 ⇩

一 总论1

(一)中国教育方针政策1

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思想1

中国教育工作的任务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教育的现状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1

分类目录1

基础教育的发展战略2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战略2

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2

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2

成人教育的发展战略3

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战略3

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战略3

广播电视教育和学校电化教学的发展战略3

教育的对外开放和交流3

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3

办学体制的改革4

中等以下教育体制的改革4

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4

教育行政管理的改革4

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4

加强教育法制建设5

教育研究工作的改革5

深化同教育体制改革相配套的人事劳动制度改革5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5

学校教育工作的培养目标5

改革中专和技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5

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机制的改革5

研究生培养和学位制度的改革5

学校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5

重视和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6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6

学校体育卫生工作6

学校国防教育工作6

学校美育工作6

学校劳动技术教育工作6

优化学校教育环境6

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6

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6

民办教师的管理工作7

筹措教育经费的主要措施7

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的基本思路7

师资培养培训工作7

对教师的要求7

关于教师的人事行政工作的改革7

学校教育教学设备管理的改革8

对教育投资效益的要求8

中国的“211工程”8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NEMIS)结构框图9

NEMIS系统功能及组成9

中国教育行政系统示意图9

(二)中国教育管理体制9

NEMIS系统的结构10

NEMIS的各级系统的配置、组织机构和职能10

NEMIS的建设目标10

NEMIS的建设阶段10

NEMIS的开发策略10

NEMIS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11

(三)国际教育组织机构11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教科文组织)11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12

of Educational Achivement12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 International12

教育研究所 Instieute ofEducation12

国际大学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Universities12

国际教育局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12

国际大学成人教育大会 International CongressofUniversity Adult Education12

国际成人教育理事会 International Cuncild forAdult Edncation12

欧洲比较教育学会 Comparative12

科学教学委员会 Committee on the Peachingof Sciety in Europe12

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 Centre for EducationalResearch and INNovation12

非洲成人教育协会 African Adult EducationAssociation12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ECEF12

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 UNFPA12

Education Society in Europe12

国际比较法教学协会 inernational Associationfor the Teaching of Comparative Law13

国际成人扫盲法研究所 International Institutefor Adult Literacy Methods13

国际双亲教育联合会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for Parent Education13

Commission for the Teaching of History13

国际历史教学委员会 International13

国际科学教育协会理事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of Associations for Science Education13

国际体育联合会 In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Physical Education13

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理事会 World Council ofComparative Education Societies13

世界教育研究协会 World Association forEducation Research13

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 International Institutefor Education Planning13

国际数学教育研究会 International StudyGroup for Mathem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13

国际矫正教育学会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Orthopedagogics13

国际艺术教育学会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Music Education throngh Art13

Institute for Eduation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所 UNESCCO14

世界教育课程与教育方法理事会 World Councilfor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14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 International Societv forMusic Education14

世界幼儿教育组织 World Organization for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14

国际读书学会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14

国际商业教育学会 International Societv forBusiness Eduation14

二 教育类型15

(一)概述15

学校教育15

社会教育15

家庭教育15

义务教育16

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和布局16

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学制和学费16

正规教育16

非正规教育16

教育社会化16

托儿所教育17

早期教育17

学前教育17

(二)学前教育17

男校17

二部制学校17

非全日制学校17

全日制学校17

普通教育17

普及教育17

女校17

幼儿教育18

幼儿的身体特点18

幼儿园的设置19

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教育和要求19

幼儿园的教育原则19

幼儿园的性质和培养目标19

幼儿的心理特点19

幼儿体育活动的教育内容和要求20

幼儿思想品德的教育内容及要求20

幼儿语言能力的教育和要求21

幼儿常识的教育内容和要求21

幼儿计算能力的教育和要求22

幼儿音乐知识的教育内容及要求22

幼儿美术知识的教育和要求23

幼儿教育手段23

基础教育24

初等教育24

普及初等教育的基本要求24

农村幼儿教育工作24

幼儿学前班教育活动的要求24

幼儿学前班的教育24

(三)初等教育24

小学教育25

小学的课程设置及基本的教学要求25

农村小学26

小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与教育26

普通中学27

重点中学27

(四)中等教育27

中等教育27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27

普及初等或初级中等教育的基本要求28

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28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教育28

高中生身体发展的特点和教育29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29

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与教育30

中学计算机教育31

普通中学的社会实践活动32

普通中学劳动技术教育32

外国语学校32

工读学校32

工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33

工读学校的教学要求、学习年限和课程设置33

工读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和生产劳动33

工读学校的管理33

技工教育34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34

农村职业中学教育34

中等专业学校35

重点中等专业学校35

中等师范学校36

中等师范学校行政领导体制36

中等师范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36

幼儿师范学校37

(五)高等教育38

中等教育后教育38

高等教育38

专科学校38

工农速成中学38

半工半读学校38

幼儿师范学校教育实习及劳动技术教育38

普通高等院校39

设置普通高等学校的标准39

普通高等学校名称的确定39

普通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40

普通高校学分制41

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41

预科42

学院42

分校43

大学43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教育43

工科院校43

农林院校43

医药院校43

研究生教育44

研究生院44

师范院校44

财经院校44

民族院校44

博士后教育45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45

专业教育45

工科教育46

农林教育46

工程教育46

理科教育46

文科教育46

医学教育47

师范教育47

商业教育47

财经教育47

政法教育47

体育教育47

艺术教育47

外语教育48

军事教育48

(六)成人教育49

成人教育49

职工教育50

职业技术教育50

职业教育50

岗位培训50

成人高等教育50

成人中等教育50

成人初等教育50

职工业余学校51

职工高中文化教育51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51

职工大学52

职工业余大学52

电视大学52

函授大学52

自学考试教育53

夜大学53

函授教育的组织管理53

函授辅导站53

自学考试专业学分计算标准54

自学考试毕业生的学历、使用及待遇54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54

党政干部基础学科自学考试54

党政干部基础课自学考试学习书目55

本科段自学考试55

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55

社会力量办学55

社会力量办学的学历56

老年大学56

回归教育56

终身教育56

干部教育57

干部中等教育57

干部高等教育57

业余教育57

继续教育57

(七)干部教育57

干部文化补习教育58

专职干部教育58

教师在职教育58

进修学校58

教育学院58

党校教育58

团校58

干部专修班59

干部培训中心59

干部中专班59

管理干部教育59

干部专修科59

干部教育方针59

大学后继续教育59

经理、厂长国家考试60

委托培训60

内部培训60

联合培训60

外部培训60

出国培训60

干部岗位培训60

干部教育菲正规化60

党校教育正规化60

干部教育正规化60

实地培训60

干部学校61

干训班61

党校61

管理干部学院61

经济管理干部学院61

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教育领导小组61

干部教育行政61

中国经济管理干部教育研究会61

北京管理干部高等教育研究会61

(八)农民教育62

更新农民教育观念62

农民教育62

关于加强职工教育的决定62

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62

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自学成才奖励暂行条例62

农民教育方针63

农民教育办学方针63

农民教育的根本任务63

农民教育教学内容63

农民智力开发63

扫除农民文盲63

扫盲责任制63

农民家长学校64

农民初等技术学校64

半农半读学校64

三结合学校64

速成识字法64

学校64

民校64

农民业余教育64

单元识字法64

三级办学65

日校带夜校,一长管两校65

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65

农民教育目的及教学计划65

横向联合办学65

农民大学65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65

农民中等专业学校65

黎民农民大学65

农民教育公共课66

农民教育基础课66

农民教育专业课66

农民教育教学大纲66

农民教育专业设置66

农民教育乡土教材66

农民教育多样性、灵活性66

一堵二扫三提高66

农民教育学以致用,因人、因地制宜66

农民遥授教育67

农民教育直观教学67

农民函授教育67

农民视听教育67

“短、平、快”实用技术教育67

三实原则67

农民教育按需施教67

农民教育教学组织形式67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68

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68

特殊教育68

(九)特殊教育68

乡镇企业职工教育68

绿色证书教育68

农民教育现场教学68

农民巡回教学68

农村咨询服务及自学辅导68

农民教育专题教学68

盲校教育69

聋哑学校教育69

汉语手指字母方案70

弱智教育70

(十)少数民族教育71

少数民族教育71

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71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72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大纲72

少数民族文字教材72

少数民族文字简史73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73

(十一)各类教育有关法规74

幼儿园管理条例74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75

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79

技工学校工作条例80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设置暂行办法83

关于办好中等师范教育的意见84

中等师范学校规程(试行草案)87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91

成人高等学校设置的暂行规定93

关于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的暂行规定95

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暂行工作条例96

电视师范教育管理办法(试行)98

关于广播电视大学的暂行规定100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暂行条例10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104

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106

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107

三 行政工作110

(一)概述110

概述110

学校行政管理学110

学校行政管理的基本涵义110

研究学校行政管理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10

学校行政管理的性质110

学校管理学的发展阶段111

学校管理学的性质111

学校管理学的萌芽阶段111

学校管理学的形成阶段111

学校管理学的理论基础112

学校管理学的实践基础112

学校管理学的任务112

学校管理学的内容112

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12

学校管理学研究的实验法113

学校管理学研究的问卷法113

学校管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113

学校管理学研究的调查法113

学校管理学研究的文献法和比较法114

学校管理学研究的经验总结法114

研究学校管理学是实现三个面向的需要114

研究学校管理学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14

研究学校管理学是提高管理人员水平的需要114

研究学校管理学是探索管理规律的需要115

学校管理的定义115

管理和领导的联系与区别115

目标管理的基本含义115

目标的指向作用116

目标的激励作用116

目标的标准作用116

学校管理目标116

学校管理目标要有完整的内容117

学校管理目标的合理结构117

学校管理目标的制定要有科学依据117

学校教育目标……………………………………(116 )教育目标与管理目标的关系117

学校管理目标的具体指标118

学校管理目标要分层落实118

学校管理目标的相关性118

学校管理目标的可分性118

学校管理目标的从属性118

管理目标实施要作科学安排119

管理目标实施要借助高效能指挥系统119

管理目标实施要有一个客观的量标119

管理目标实施要形成整体合一的目标系统119

学校管理目标的相对独立性119

管理目标实施要重视数量统计和数据分析120

管理目标实施要控制其过程120

管理目标实施要联系教职工利益120

管理目标实施要建立有效的反馈系统121

学校管理的原则121

学校管理的方向性原则121

学校管理的整体性原则121

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原则122

学校管理的教育规束原则122

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原则122

学校管理的民主性原则122

学校管理的稳定发展原则123

学校管理的封闭开放原则123

学校管理的目标效益原则123

学校管理的规律123

学校管理必须与政治经济相适应124

学校管理要重视近期成果与远期效益的联系124

学校管理必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24

学校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124

学校管理中的系统原理125

学校管理工作必须依靠教师125

学校管理的一般过程125

学校管理中的整分合原理126

学校管理中的封闭原理126

学校管理中的能级原理126

学校管理中的弹性原理127

学校管理中的动力原理127

学校管理中的反馈原理127

学校管理者的模式127

中学管理的特点128

中学管理的内容128

中学管理的任务128

中学管理的目标128

学校管理与工厂管理的比较129

高等学校管理的对象129

高等学校管理的特征129

高等学校管理的职能130

高等学校管理的研究方法131

高等学校管理的动态管理原则132

高等学校管理的民主集中制原则132

高等学校管理的分工协作原则132

高等学校管理的系统管理原则132

高等学校管理的特殊原则133

高等学校管理的科学化133

高等教育事业改革所面临的问题133

高校管理科学化的意义134

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科学的管理方法134

普通学校管理工作评价及其意义134

普通学校管理工作评价的目的135

学校管理工作的目标评价136

学校管理过程评价136

学校制度建设评价137

学校组织机构评价137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评价138

教学管理工作评价138

学校体育、卫生管理工作评价138

学校总务管理工作评价138

学校领导集团成员个体工作能力评价138

领导班子个体工作能力考核表139

学校领导集团的结构组合评价140

教师队伍建设评价141

学校领导集团其他方面的评价141

学校领导集团成熟的主要特征141

学校政工队伍建设评价142

学校办学条件评价142

(二)学校领导体制142

学校领导体制及其意义142

中小学领导体制沿革142

中小学行政管理机构143

中小学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143

中小学行政组织机构的性质143

中学行政管理系统表144

中学管理机构的人员配备144

小学行政管理系统表〈一〉144

小学行政管理系统表〈二)144

小学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145

校长负责制145

校长负责制的内涵145

校长负责制的四大优点146

正确理解校长负责制下的党的领导146

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实践基础146

实行校长负责制的理论依据146

校长负责制下党的领导的体现147

党支部工作的转变147

党支部与校长的关系147

党支部书记与校长的关系147

校长与行政领导班子内部的关系147

实行校长负责制应具备的条件148

学校实行民主管理与监督的重要意义148

校长与副校长关系148

校长与中层干部的关系148

校长要推行民主管理接受民主监督149

校务委员会的组织149

校务委员会的职能和活动形式149

建立校务委员会的意义149

建立校务委员会的好处149

村小负责人的主要职责150

校长的角色作用150

校长的主要职责150

教师角色向校长角色的顺利转变151

校长素质的重要性151

校长的政治思想素质151

校长的业务文化素质152

校长的心理素质152

校长的管理素质152

校长的观念素质153

校长的能力素质153

合格校长的基本素质153

校长素质评价的基本原则154

好校长的基本素质154

确定校长素质的指导思想154

校长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155

校长业务水平和思想作风的自我诊断156

校长管理能力和人际关系的自我诊断157

校长的思考方法157

校长科学用脑四法157

校长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157

校长处理上级、同级关系的艺术157

校长工作笔记的管理和运用158

学校领导班子的结构158

校长工作笔记的内容158

校长工作笔记的形式158

校长协调与下属关系的艺术158

学校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159

学校领导班子的专业结构159

学校领导班子的智能结构和气质结构159

学校领导班子的选配和整顿159

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及主要标志159

校务委员会和行政会议的主要职责160

学校权威班子建立的条件160

校长办公室和办公室主任的职责160

学校领导班子搞好团结的方法160

学校领导班子的威信160

党支部的主要职责161

教导处的职责161

教导主任的职责161

教研组长的职责162

学年组长和备课组长的职责162

教师的职责162

总务主任的职责162

总务处的职责162

班主任的职责163

教导员和教务员的职责163

学生会主席和班长的职责163

电教人员和仪器管理员的职责164

图书管理员的职责164

伙食管理员的职责164

校医的职责164

传达人员的职责164

校办厂厂长(场长、经理)的职责164

高等学校领导体制改革的重要问题165

高校领导体制的沿革165

现行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的评价165

高等学校政治领导的职能和作用166

高等学校行政领导的职能和作用166

高等学校学术领导的职能和作用166

高等学校政治领导的主要方法166

高等学校行政领导的主要方法166

高等学校学术领导的主要方法167

高等学校政治领导、行政领导、学术领导三者之间的关系167

高校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167

直线一职能制组织形式168

学院部制(校属学院〉组织形式168

高等学校的直线式组织形式168

高等学校的职能制组织形式168

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系统169

校(院)长办公室的职责169

教务处的职责169

人事处的职责169

总务处的职责169

审计处的职责170

学生处的职责170

基建处(办公室)的职责170

研究生处(部)的职责170

财务处(科)的职责170

保卫处(科)的职责170

科学研究处职责170

图书馆的职责170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的职责171

校(院)长的职责171

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职责171

高等学校(院)监察处职责范围171

计划生育委员会职责171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职责171

体育运动委员会职责171

高等学校纪委职责范围172

系的性质和领导体制172

系行政的主要任务172

系办公室和系务委员会的组成172

系主任的职责172

系教学副主任的职责172

系行政副主任的职责172

高校领导班子知识能力的搭配173

高校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173

高校领导班子合理结构的原则173

高校领导班子的“四化”173

教研室(研究室)的职责173

高校领导班子的专业搭配174

高校领导者的日常业务174

高校领导者的主要任务174

高校领导者的领导艺术174

高校领导者素养的表现175

高校领导者必备的素养175

中等专业学校领导体制的特殊性175

中等专业学校领导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76

中等专业学校各级主管部门的管理机构177

中等专业学校各级主管部门管理机构的职责177

中等专业学校各级教育部门的管理机构177

中等专业学校各级教育部门管理机构的职责177

中等专业学校现行领导体制存在的问题178

中等专业学校领导体制改革的探讨178

中等专业学校“两种形式并存”的领导体制178

教育部门办中等专业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78

职业技术学校领导机构的设置179

健全中等专业学校领导管理体制179

中等专业学校组织机构系统图179

职业技术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180

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副校长的基本条件180

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的权力180

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的职责180

职业技术学校校务管理委员会及其职责181

职业技术学校教研室主任职责181

职业技术学校教研室的设置181

职业技术学校教务处的职责181

职业技术学校行政处的职责181

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办公室的职责181

(三)学校规章制度182

学校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82

制定学校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182

制定学校规章制度的步骤182

实施学校规章制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82

学校规章制度的重要作用183

建立学校规章制度的重要意义183

实施学校规章制度过程中的管理问题183

建立规章制度有利于发挥师生员工的积极性184

建立规章制度有利于保证学校的正常秩序184

建立学校规章制度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品质和184

习惯184

建立学校规章制度有助于形成优良校风184

学校岗位责任制185

学校考核制度185

深化改革过程中对管理制度的重新认识185

学校规章制度的改革185

学校奖惩制度186

学校奖惩制度的原则186

奖罚的种类、方式及奖罚的执行186

学校行政人员的岗位责任制186

学校的会议制度186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187

学生的学习管理制度187

学校生活管理制度187

学生生活作息制度187

学校个人卫生检查制度188

学校环境卫生保洁制度188

学校卫生工作的基本要求188

学校学生的体检制度188

学校体育竞赛制度188

学生体育“达标”测验制度188

中学生体育合格的标准189

学校劳动教育制度189

学生劳动考核制度189

校办场(厂)安全管理检查制度189

学校勤工俭学的组织管理制度190

学校财务制度190

学校总务工作的管理制度190

学校文书档案管理制度190

中小学仪器实验室管理制度191

健全学校资料管理制度的意义192

学校教务工作制度192

学校图书室管理制度192

学校勤工俭学财经管理制度193

学校财产管理制度193

学校文印室管理制度193

中小学医务室规章制度193

现行中小学任课制度194

中小学教职工请假制度194

中小学门卫管理制度示例195

学校管理制度的整分合群体结构195

高等学校校(院)长值班制度195

高等学校(院)划密制度196

高等学校(院)涉外保密工作制度196

高等学校(院)保密制度196

高等学校(院)关于使用《校(院)长令)发布规章制度的规定196

高等学校公文处理制度197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制度198

高等学校关于机要文件阅读、管理、清退的制度199

高等学校印鉴及介绍信管理制度200

高等学校关于党政干部保持廉洁的若干规200

200

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及其领导管理201

职业技术学校相应配套的各项制度201

高等学校计划生育管理制度201

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领导管理202

幼儿教育的领导管理202

特殊教育的领导管理202

幼儿园的行政事务202

成人学校的教学管理203

继续教育的实施机构203

继续教育的管理203

成人教育的制度化管理203

成人教育的综合管理203

教育学院的领导体制及组织机构204

职工教育领导管理体制的改革204

继续教育的考核制度204

成人学历教育的三种证书制205

广播电视大学学业考核的学分制205

高等学校(院)校(院)长办公会议制度205

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的层次负责管理206

206

高等学校关于改进领导作风和机关作风的制206

北京市昌平农业职业学校的管理体制改革207

太原市第二职业中学的实习基地管理207

山西原平县职业学校的校办企业管理制度207

包头市第四职业高级中学的高效管理机制207

牡丹江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的“联办“管理207

江苏南通县职业中学的管理格局探讨207

成都市新华职业中学的目标管理208

昆明市官渡区第一职业中学引入竞争机制208

四川泸州市树风职业中学的行政管理体制208

淄博市临淄职业中专校的外部“管理委员208

会”208

山东济南市第五职业中专校的管理办法208

教育工会的机构系统209

教育工会与教育行政的关系209

教育工会与党组织的关系209

教育工会的目标和使用209

教育工会与中国工会的关系209

教育工会的组织对象209

教育工会的性质209

教育工会(学校工会)209

(四)学校工会209

西宁市第一职业中学的管理改革209

教育工会各级组织的名称210

教育工会中央组织的建立和组成210

教育工会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210

教育工会中央组织的主要职责210

教育工会中央组织的工作方式210

教育工会地方组织的建立和组成210

教育工会地方组织代表大会的职权210

教育工会地方组织的主要职责210

教育工会基层工会委员会的工会会员工作211

教育工会基层组织机构211

教育工会的组织原则……………………………(211 )教育工会基层组织的一般特点211

教育工会基层组织的任务211

中国教育工会组织系统表211

教育工会基层组织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211

教育工会基层组织的产生211

教育工会地方组织的工作方式211

的职权211

教育工会的职能212

教育工会参与教书育人的具体途径212

教育工会与教书育人212

教育工会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位置212

教育工会干部培训的途径212

教育工会干部的管理212

教育工会领导班子的整体结构212

教育工会干部产生的途径212

教育工会与教育事业的民主管理213

教育工会参与教育事业管理的内容213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213

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特点213

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任务213

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213

教育工会与教代会的区别213

教育工会与教代会职能上的联系213

乡镇教代会的特点214

乡镇教代会的主要任务214

高等学校系(处、部、厂)教代会的意义214

教职工参与教育事业管理的其他途径214

教职工具体利益214

高等学校系(处、部、厂)教代会的主要任务214

高等学校系(处、部、厂)教代会214

教育工会作为教代会工作机构的职责214

高等学校系(处、部、厂)教代会的主要职权214

教职工具体利益实现的主要途径215

教育工会与教职工的具体利益215

教育工会维护教职工具体利益的工作内容215

教育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215

教育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215

教育工会的活动215

教育工会开展的群众性政治活动215

教育工会开展的群众性业务活动215

教育工会开展的群众性文体活动215

教职工的心态调查216

教职工劳动调查应注意的问题216

教职工劳动调查的内容216

教职工心态调查的内容216

教职工的生计调查216

教育工会的调查研究工作216

教职工的劳动调查216

教育工会活动应遵循的一般原则216

教育工会开展的群众性思想教育活动216

教育工会开展的群众性互助互济活动216

教职工生计调查的内容217

教职工生计调查的综合比较法217

教职工的文化生活调查217

教职工的文化生活调查的内容217

教育工会自身状况的调查217

公共关系的管理涵义217

学校公共关系218

学校公关活动的基本原则218

学校公关“监测环境,收集信息”的职能218

学校公关“分析趋势,参与决策”的职能218

学校公众对象的分类219

学校对教职工的公共关系219

学校公关“传播与沟通信息”的职能219

学校公关“协调关系,寻找支持”的职能219

学校对学生的公共关系220

学校对家长的公共关系220

学校对社区的公共关系220

学校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公共关系220

学校形象221

学校公众对象权和要求简析表221

学校公关的调查分析222

学校公关计划方案的设计222

学校公关计划方案的实施222

学校公关活动结果的评价222

教学管理224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内容224

教学管理过程224

中小学校教学管理的内容224

(一)概述224

四教学工作224

概述224

监督控制职能225

教学管理的效益225

教学管理目的225

调节反馈职能225

教学管理的职能范围225

指挥运筹职能225

组织实施职能225

计划决策职能225

教学管理的基本职能225

教学管理的实质225

提高教学管理效益的原则226

教学管理的效率226

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的原则226

教学管理的效能226

提高教学管理效能的原则226

教学管理的社会效用226

提高教学管理社会效用的原则226

教学管理目标226

子目标227

战略目标227

总目标227

战术目标227

长期目标227

教学管理目标的可分性227

教学管理目标的相关性227

教学管理体系227

教学管理目标的从属性227

中期目标228

短期目标228

团体目标228

个人目标228

教学管理的原则228

教学管理的方向性原则228

教学管理的民主性原则228

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原则229

教学管理的管理育人原则229

教学管理的系统性原则229

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原则229

贯彻教学管理的条件230

教学管理的职责权统一原则230

教学管理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相适应的规律230

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原则230

教学管理的程序性原则230

教学管理的基本规律231

教学管理目标的近期成效与远期效益相联系的规律231

教学管理突出教学中心的规律231

教学管理与科技文化发展互相适应的规律232

教学管理原理232

教学管理与系统原理232

管理整合分原则232

教学管理与连续原理232

教学管理与能动原理233

教学管理的竞争原则233

教学管理与弹性原则233

教学管理与反馈原则233

教学管理与动态原理233

教学管理与动力原理234

教学管理与效益原理234

(二)教学管理体制234

学校教学管理体制234

学校教学管理体系234

校长负责制235

委员会制235

一长制235

学校领导体制235

教学管理的基础层235

教学管理的执行层235

教学管理的管理层235

教学管理的领导层235

校长责任制236

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236

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236

革命委员会制236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236

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236

教学管理的组织形式237

教学管理机构的设置237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机构的设置237

校系二级教学管理体系237

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体系237

教学机构设置的整体性原则238

教学研究小组238

教学机构设置的职权责相称原则238

教学机构设置的有效性原则238

中小学教学管理机构的设置238

教学研究室238

教务处238

教导处238

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239

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结构239

教学管理人员的职务结构239

教学管理人员构成的原则239

教学管理人员的结构239

小学教学管理人员的构成239

中学教学管理人员的构成239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构成239

教学机构设置的有利于教学的原则239

教学机构设置的适应性原则239

教学管理人员的智能结构240

教学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240

高等学校主管教学校长的职责240

中小学校校长的职责240

教务处长的职责240

教务处职责240

教务处办公室职责241

教学研究科职责241

教务科职责241

系教务员职责242

系教学秘书职责242

教材科职责242

系分管教学工作的主任(副主任)职责242

班主任职责243

教导处职责243

中学教导主任职责243

小学教导主任职责244

中小学教学研究组长职责244

教学管理机制244

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244

教学管理的动力机制244

教学管理动力机制的运行环节244

教学管理动力机制的运行方式244

制衡机制的监督功能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245

教学管理的手段245

制衡机制的约束功能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245

教学管理法规手段245

教学管理中组织竞争的原则245

竞争机制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245

教学管理的竞争机制245

教学管理的制衡机制245

教学管理行政手段246

教学管理组织手段246

教学管理经济手段246

教学管理宣传手段246

教学管理咨询顾问手段246

教学管理学术手段246

教学管理的计划管理方法247

教学管理的信息管理方法247

教学目标管理方法247

教学管理的系统管理方法247

教学管理方式方法247

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248

(三)教学管理内容248

教学管理内容结构248

教学计划248

教学计划管理248

中小学校的教学计划248

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修改)248

制订教学计划的原则252

制订教学计划的依据252

制订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252

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252

教学计划的形式结构253

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253

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253

教学计划表253

技能课255

教学科目255

短线专业255

长线专业255

专业设置原则255

专业255

选修课255

主干课255

选课组255

基础课255

专业基础课255

公共课255

必修课255

教学计划的执行256

教学计划检查的目的256

专业调整256

文理渗透256

教学计划检查的阶段与方式256

校历256

科学体系256

横向学科256

综合学科256

边缘学科256

交叉学科256

学科体系256

校历的编制257

开课计划257

教学内容257

教学内容管理257

课程管理257

课程257

课程目标257

课程标准257

核心课程型258

综合课程258

活动课程型258

课程设置258

课程内容258

学科课程型258

课程类型258

课程结构258

课程的制约因素259

课程编订259

课程编订的原理259

泰勒原理259

课程编制的原则259

课程编订的依据259

课程设计259

课程实施259

课程评价259

课程建设259

课程改革259

要素主义课程论260

实用主义课程论260

自然主义课程论260

人文主义课程论260

课程论260

泛智主义课程论260

中小学的教学大纲261

教材261

教学大纲的运用261

教学大纲编制的原则261

高等学校的教学大纲261

教学大纲的管理261

教学大纲261

科学人文主义课程论261

发展主义课程论261

教材建设262

教材管理262

教科书262

讲义262

自编教材262

活教材262

统编教材262

补充教材262

试用教材262

正式教材262

乡土教材262

视听教材262

实物教材262

文字教材262

教学263

教材的预定、发行和供应263

优秀教材的奖励263

编审教材的组织管理263

编审教材的基本要求263

课程表264

学年264

学季264

学期264

课时264

周学时264

总学时264

学时264

学业264

功课264

课业264

教学过程管理264

教学原则264

教学规律264

教学论264

教学要素264

教学过程264

教学进度计划(表)265

课程表的编排方法与程序265

课业组织267

教学调度267

教学调度的依据和手段267

进行教学调度的条件267

教学准备的检查267

开学教学情况检查267

期中教学检查267

任课资格268

师资配备的具体方法268

平时教学检查268

期末教学检查268

师资配备的基本要求268

师资配备的程序与方式269

开课师资配备表269

共同课师资配备表270

教学环节的管理270

270

课的类型270

课的结构270

单一课270

综合课270

组织教学270

教学环节271

课时计划271

备课271

教案271

教学单元271

教学设计271

五段教学271

复式教学管理271

教学进度计划(表)272

备课的管理272

教学日历272

习题课与课堂讨论的管理273

考查273

考试273

考核273

实验课的管理273

实验课273

课堂讲授管理273

习题课273

讨论课273

教学评议会273

观摩教学273

评课273

客观性考试274

非客观性考试274

论文式考试274

标准化考试274

现场考试274

笔试274

口试274

期末考试274

入学考试274

升学考试274

学年考试274

其中考试274

考试考查的管理274

测验274

毕业考试274

信度275

教学质量275

难度275

效度275

闭卷考试275

目标分类学275

命题计划275

开卷考试275

教学管理运行制度276

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276

编班276

学籍276

学籍管理内容276

教学评估276

教务行政管理276

教学评估的原则276

全面教学质量管理276

教学质量管理276

学生学习档案277

教学档案277

学籍管理原则277

选课制277

积点制277

学年学分制277

学分制277

学年制277

六三三学制277

九年一贯制277

五年一贯制277

学力277

学历277

肄业生277

结业生277

毕业生277

保留学籍277

保留入学资格277

休学277

277

277

学制277

电化教育管理278

德育管理的原则278

德育管理的任务278

德育278

德育管理的内容278

图书馆管理278

教学档案管理278

教师业务档案278

实验室管理278

智育279

智育管理的原则279

智育管理的内容和任务279

智育管理的方法279

德育管理的标准279

德育管理的过程279

德育管理的方法279

智育管理的实施280

体育280

体育管理280

体育管理的任务280

体育管理的措施280

体育管理的原则280

体育课的教学管理280

学校设施卫生管理281

生活卫生管理281

体育卫生管理281

卫生知识教育和疾病防治的管理281

教学卫生管理281

卫生管理的方法281

学生卫生管理281

学生“两操”、“两活动”的管理281

课外体育活动管理281

试行条例282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励282

(四)教学管理制度选编282

劳动管理的过程282

劳动管理的原则282

劳动管理的内容282

劳动管理282

美育管理的方法282

美育管理的原则282

美育管理的内容282

美育282

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283

国家教委关于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职称285

试行条例285

国家教委关于《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实施意见287

国家教委关于技工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288

国家教委关于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290

国家教委关于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292

国家教委关于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实施意见293

成都科技大学任课教师守则294

东南大学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决定296

山东省枣庄市师范学校教务员职责297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教务工作有关规定297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务处工作人员工作职责298

天津师范大学学生教育见习安排意见298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实习经费标准实施细则299

河北师范学院教材管理暂行办法299

师职责299

天津师范大学学生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带队教299

北京联合大学文法学院教室规则300

山东矿业学院关于教育管理工作暂行规定300

北京联合大学文法学院考场规则301

北京联合大学文学学院实验室规则301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实验员工作职302

302

北京外国语学院电教中心管理规定302

北京师范学院教学组织工作的暂行规定302

仪器实验管理的人员的配备305

河北师范学院教师职务聘任条例306

河北师范学院关于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教师工作量定额的暂行规定307

山东矿业学院关于班主任工作考核的实施意308

308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学常规暂行条308

308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各科教学的常规要310

310

江苏省金坛县实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条例310

南开大学教务处关于普通本专科学生考勤的补充规定313

清华大学学分制试行办法313

清华大学本科学分管理实施条例314

教学成果奖励条例315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316

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316

(一)概 述316

概述316

五 学生工作316

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317

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317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317

培养共产主义道德317

正确认识人生价值317

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水平318

劳动教育318

健康教育318

环境教育318

文娱体育活动319

校纪校规319

校园秩序319

校风319

校园文化320

学生社团320

学校团组织320

学生党支部320

大学学生会320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321

辅导员321

(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321

奖励321

奖学金321

单项奖励321

先进团组织322

文明寝室322

先进班集体322

优秀学生322

优秀团干部322

优秀团员322

优秀毕业生322

寝室公约323

寝室制度管理323

宿舍安全管理323

宿舍管理员职责323

教室文明323

人民助学金制度的改革324

学生公寓324

实验室规则324

请假324

考勤324

学生贷款制度325

申请贷款的程序325

贷款的发放325

贷款的使用325

贷款的降级与终止325

贷款的归还325

研究生在学期间待遇325

放映录像、举办舞会的管理326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326

学生公费医疗管理326

学生证、校徽管理326

社会实践327

勤工俭学327

大学生处分327

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327

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和措施328

中学生守则328

大学生课堂纪律328

考场规则328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329

中学生校内行为规则(草案)329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330

中小学生课堂纪律330

中小学考试规则331

中小学“三好学生”331

中小学生心理卫生331

中小学生考勤请假制度331

中小学生自习要求331

“三好学生”的评选332

中小学先进班集体条件332

“三好学生”、先进班集体评选奖励办法332

中学优秀团员评选条件332

少先队组织332

少先队的任务332

少先队活动原则332

学生会主席的职责333

学生会的职权333

中学学生会333

“优秀少先队干部”评选条件333

“优秀少先队集体”评选条件333

“优秀少先队员”评选条件333

班长职责334

中小学勤工俭学334

关于普通中学普及普通话的通知334

中学生违纪处分334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334

体育卫生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335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非常规性教育335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本要求335

改进和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335

劳动技术教育管理的基本要求336

课外体育活动336

小学德育纲要336

小学生的奖励和惩罚337

中小学美育337

音乐课、美术课中的美育337

美育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337

中小学生寒暑假生活338

课外活动的意义338

职业技术教育338

初中阶段的分流教育339

处理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几个关系339

中小学教学成果(学生学习成绩)质量标准339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339

(三)学籍管理340

学籍管理340

大学生入学与注册340

函授、夜大学生入学与注册340

函授生、夜大生升级与留级341

转系(专业)与转学341

大学生成绩考核341

大学生升级、留级与降级341

函授生、夜大生成绩考核与成绩记载341

函授生、夜大生转学、退学、休学、复学342

普通高校学生休学、停学与复学342

普通高校学生退学342

必修课与选修课343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343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43

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计划343

函授生、夜大生毕业、结业、肄业343

公共基础课343

毕业343

大学生思想修养课344

人生哲学课344

形势与政策课344

外语课344

大学生知识结构345

文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345

知识结构345

大学生军政训练345

体育课345

理工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346

高等师范学生的知识结构346

大学生自习时间管理346

考试管理346

考试类型347

标准化考试347

大学英语四级统考347

考场纪律347

实习347

毕业论文的论点348

毕业论文的选题348

毕业论文348

毕业论文的类型348

毕业设计348

毕业论文资料的收集349

毕业论文提纲349

毕业论文初稿的写作349

毕业论文的答辩349

毕业论文答辩的程序349

350

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350

全国高等教育自不考试指导委员会35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350

毕业论文及答辩成绩的评定标准350

毕业论文答辩的自述报告350

“地市考委”35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法35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籍管理35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人员的使用与待遇35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奖励与处罚351

学年制351

结业证换发毕业证的规定352

学分制352

学年学分制352

积点制352

学位制3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3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353

学士学位353

硕士学位353

全日制中学学生学籍的转移354

全日制中学学生休学与复学354

全日制中学学生学籍的取得和保持354

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354

博士学位354

全日制中学学生退学355

全日制中学学生学籍的终止与取消355

全日制中学学生学籍的管理355

中等学校学生学习方法355

中学生成绩考核办法355

重点中学教学的任务与要求356

重点中学课程设置356

中学生毕业与修业356

中学生出勤考查356

中学生升级、留级与跳级356

中学生体育课教学357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357

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试行办法357

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357

中学选修课358

小学生学籍358

小学生休学与复学358

小学生转学与退学358

中小学作业要求359

小学生出勤考查359

小学生升级、留级、跳级与毕业359

小学生成绩考核359

中小学生课外学科活动和课外科技活动360

六 后勤工作361

(一)概述361

学校后勤管理研究的对象361

学校后勤管理研究的方法361

学校后勤管理职责361

学校后勤领导指挥系统362

学校后勤管理基本原则362

学校后勤管理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362

学校后勤管理机构362

学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363

学校后勤规章制度363

学校自行制订的后勤管理制度364

总务处的工作职责364

物资处的工作职责364

基建处的工作职责364

学校后勤管理企业化365

高校实行承包责任制主要形式365

为校后勤管理科学化365

中等学校总务处的职责365

财务处的工作职责365

学校后勤管理生活服务社会化366

(二)基本建设管理366

学校基本建设管理366

高校管理基本建设的主要职责366

学校校址选择和校区合理规划366

学校基本建设程序管理367

新建学校计划任务书的编制367

学校总体规划367

校舍的规划设计367

学校基本建设资金管理368

学校设施管理规划标准368

学校校舍的扩建和修缮368

学校校舍的管理368

高校各种教室建筑面积定额368

高校风雨操场369

高校行政用房369

高校教工宿舍及住宅369

高校各科教室建筑面积定额369

高校学生食堂370

高校教工食堂370

高校学生宿舍370

高校福利及附属用房370

高校福利及附属用房的建设面积定额370

(三)物资设施管理370

学校物资设施管理的意义和目的370

学校物资设施管理的原则371

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的管理372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372

学校物资管理的任务372

学校固定资产分类372

物资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373

物资供应计划的编制373

学校校产管理373

学校校区土地管理373

学校校园动产与不动产管理373

学校一般设备管理373

学校办公用具的使用与管理374

学校物品采购验收374

学校设备管理374

学校伙食管理374

学校房产维修管理374

学校物品保管375

学校公物赔偿375

学校汽车管理375

学校房产管理375

学校后勤维修375

学校总务工作管理的指导思想376

总务工作的地位和任务376

学校水电管理376

学校体育器材和用品的管理376

学校房屋维修376

(四)总务工作376

总务工作的特点377

学校总务管理的范围377

学校经费的决算378

学校科研经费管理378

学校教育事业费管理378

学校经费预算的执行378

学校经费的预算编制378

学校财务管理的职责378

学校基金管理379

学校资金效益考核指标379

学校经济核算内容379

中小学总务主任职责379

总务处事务员职责379

伙食管理员职责380

伙食会计职责380

总务处出纳职责380

总务处会计职责380

膳食科办事员职责380

门卫收发职责381

基建管理员职责381

仓库保管员职责381

采购员职责381

怎样办好食堂381

食堂采购员职责382

教育基本建设经费382

(五)教育经费管理382

食堂管理员职责382

炊事员职责382

炊事班长职责382

膳食科科长职责382

膳食科管理382

勤工俭学的主要任务383

教育投资渠道的种类383

教育投资改革的必要性383

乡人民政府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383

教育经费的来源383

教育公用经费383

教育人员经费383

教育事业经费383

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筹措383

校办企业的组织领导384

学校图书馆建设384

(六)图书馆管理384

校办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384

勤工俭学的财务管理384

勤工俭学的生产管理384

勤工俭学的计划管理384

勤工俭学的组织领导384

勤工俭学的原则384

高校图书馆的任务385

学校图书馆的性质385

学校图书馆的作用385

图书馆藏书建设386

图书馆建设筑面积定额386

图书馆的工作任务386

图书馆统计工作387

学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387

学校图书馆书刊资料的管理387

图书馆管理的基本内容387

图书馆管理的主要特点387

学校图书馆统计比率388

图书馆馆长职责388

图书分类编目员职责388

图书流通管理员职责388

教师资料管理员职责388

学生阅览室管理员职责388

图书馆管理制度和方法388

教师阅览室的管理389

图书报刊资料注销制度389

图书馆采购、验收制度389

图书报刊资料采购标准和方法389

图书馆业务技术方法标准389

报刊阅览室的管理389

图书的分类编目和管理389

图书的购置389

图书馆事业发展标准389

图书馆管理标准化389

江苏省教委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390

江西省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390

上海市教育局图书馆工作委员会390

广西区教委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含高校)390

教材发放规定390

天津市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390

教材订购制度390

教材采购、保管制度390

吉林省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390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顺中学图书馆工作委员391

云南省教委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391

河北省教委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391

青海省教育厅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391

391

辽宁省教委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391

黑龙江省教委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391

贵州省教委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391

广东省教育厅图书馆工作委员会391

湖北省教委图书馆工作委员会391

山西省教委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391

新疆兵团教委图书馆工作委员会391

电教设备、器材的保养维护和维修392

常规电教设备的管理392

非书资料管理392

(七)电教设备资料管理392

电教设备、器材管理392

电教设备及器材管理的原则392

贵重电教设备的管理392

非书资料编目原则和著录标准393

电教教材的编目原则393

电教教材著录项目和标识符号393

电教教材著录格式394

电教教材著录详简级次及著录用文字395

电教教材著录项目细则395

电教教材载体名称和代码396

各种电教教材著录细则和卡片格式396

录象制品(V)基本款项卡片格式396

综合款目卡片格式397

机读件(R)基本款目卡片格式397

多载体(多媒体)非书资料(K)基本款目卡片格式397

电影片(F)基本款目卡片格式397

幻灯片、投影片(L)基本款项卡片格式397

电教教材卡片式目录398

电教教材书册式目录398

电教教材排架的基本要求398

按载体形态排架398

按标题内容的编目体系排架398

按电教教材到室的时间顺序排架398

电影片的储存管理398

录象带的储存管理398

录音带的储存管理398

电化教学管理制度399

电教实验安全操作规程399

电教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399

电教实验室赔偿制度399

电教实验中心职责399

电教实验中心教研组职责399

电教实验中心副主任职责399

电教实验中心主任职责399

电教实验室安全管理399

学校资料的利用399

学校资料的整理与保管399

学校资料的收集399

学校资料的分类399

幻灯片与投影片的储存管理399

电教实验室材料管理399

唱片的储存管理399

电教教研组长职责401

电教人员岗位职责401

实验室器材科职责402

实验室经费管理原则402

实验室环保技安科职责402

实验室管理科职责402

实验室设备管理科职责402

高校实验室管理机构的设置402

(八)实验室管理402

实验室经费管理改革403

实验室经费纵向定额包干制403

实验室经费横向专项经费合同制403

实验室经费来源403

实验室仪器设备403

实验室设备管理的任务403

实验室仪器设备功能利用率404

实验室仪器设备综合和用率404

实验室实际在用仪器设备率404

实验室仪器设备完好率404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改造404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选择404

实验室仪器设备投资率404

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404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合理使用404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前管理404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评价404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报废405

中学教学仪器购置405

实验仪器的管理405

实验仪器使用的规章制度405

实验管理工作条例406

实验行政管理406

实验教学人员的工作职责406

学校实验教学人员的知识技术要求406

实验指导教师职责406

实验员、实验工职责406

实验规则407

实验室纪律407

实验室器材清点记录407

实验室工作的保障407

教学仪器帐务管理方法407

实验室基本要求407

仪器室基本制度407

实验效果记录408

仪器室管理408

仪器室器材借领制度408

校内仪器工具损坏丢失的赔偿408

教学仪器的陈列408

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意义409

(九)体育卫生工作管理409

教学仪器的一般保养维护409

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管理原则410

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科学管理学校体育410

卫生工作原则410

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关系的原则410

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密切结合的原则410

因地制宜勤俭办学才是体育的原则410

学校卫生工作管理的内容410

环境、个入、饮食卫生保洁制度411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校体育竞赛制度411

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基本任务411

教学卫生监督411

学校体检制度411

生活管理的卫生监督411

体育锻炼的卫生监督411

体育场地器材的合理布局412

体育课的分组教学与轮换412

课外体育活动管理412

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目的413

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任务413

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特点413

学校卫生工作管理的原则413

学校卫生工作的计划管理414

学校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414

加强学校卫生室(所)建设414

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及其职责415

学校卫生工作及其管理制度415

学生死亡和死因分析415

学生健康水平评价415

学校卫生工作质量评价415

学校卫生工作的检查415

学生疾病监察415

学校室内环境卫生要求416

课业学习的负担标准416

学校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416

学校校区园林绿化416

学校外部环境卫生要求416

学校医务科(所、室)的任务416

爱国卫生公约内容416

学校课间休息卫生417

学生课外活动卫生417

学生睡眠卫生417

课堂授课卫生417

学生读书卫生417

体育锻炼医务监督的内容418

体育锻炼的医务监督418

考试期间心理卫生教育418

考试卫生要点418

学生写字卫生418

考试卫生的重要性418

体育训练和竞赛时对营养的特殊要求419

青少年合理的膳食制度419

青少年学生膳食的合理构成419

学校体育设备的卫生要求420

青春期心理卫生420

青春期心理特征420

食谱的卫生要求420

编制食谱的原则420

培养青春期良好习惯421

女学生经期卫生421

(十)学生宿舍管理421

学生居住标准及面积定额421

来华留学生生活用房定额421

学生宿舍建筑的特殊要求421

学生宿舍管理体制422

学生舍进卫生管理422

学生宿舍行政管理体制422

行政管理为主学生参与为辅的宿舍管理422

学生宿舍管理422

学生宿舍的其他设施422

学生宿舍居室的家具配备422

学生宿舍楼的环境422

学生宿舍管理中的咨询诱导方法423

学生宿舍管理中的经济方法423

学生宿舍管理中的行政方法423

学生宿舍管理方式423

学生宿舍经营性管理模式423

学生宿舍公寓式管理模式423

学生宿舍综合管理模式423

学生宿舍管理模式423

学生宿舍学生自我管理423

学生宿舍生活物资管理的内容和要求424

学生宿舍节电措施424

学生宿舍节水措施424

学生宿舍水电管理方法424

学生宿佶卫生管理的内容及要求424

学生宿舍防盗措施424

学生宿舍防火措施424

学生宿舍诱发火灾的因素424

学生宿舍治安管理的内容424

学生宿舍治安保卫组织的任务424

学生宿舍治安保卫组织的构成424

学生宿舍被盗原因424

学生宿舍电工职责425

学生宿舍分配管理办法425

学生宿舍分配管理范围425

学生宿舍木工职责425

学生宿舍维修工作程序425

学生宿舍家具品配备标准参考表425

文明宿舍内容426

文明宿舍条件426

学生宿舍管理人员定编参考表426

学生宿舍管理考核的内容和标准426

学生宿舍管理部门的考核内容和标准427

普高招生计划的结构428

招生来源计划的编制及其指导思想428

普高招生来源计划428

普高年度招生计划428

普高招生计划428

(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428

七 招生工作428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428

委托培养招生计划429

招生计划的种类、层次及专业结构429

预科班招生计划429

广播电视大学普通专科班招生计划429

自费生招生计划429

社会调节性招生计划429

定向招生计划429

统招计划429

国家指令性招生计划429

普高招生来源计划的编制与公布430

定向计划的编制430

委托培养招生计划的编制430

自费生招生计划的编制430

报考普通高校的对象与条件430

艺术院校(系、科)招生的报名时间与地点431

报考高等艺术院校(系、科)的对象与条件431

普高报名手续431

考生在报名前的准备431

报名时间与地点431

公安院校招生的报考条件432

办法432

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高等学校的报考条件与432

少年班招生的报考条件、办法及招生学校432

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试点高校432

军事院校招生的报考条件432

高等体育院校(专业)招生的报考办法432

报考高等体育院校(专业)的条件432

民航飞行学院招生的报考条件及办法433

海军、空军飞行学院招生的报名433

借考433

政治思想品德考核433

政考的内容与要求433

考生档案433

身体健康状况检查433

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434

学生宿舍生活物资管理方法445

学校调档线448

录取分数线448

普高录取新生工作448

高等体育院校(专业)招生考试448

高等艺术院校(系、科)招生考试448

师范面试448

录取中的照顾政策449

录取原则449

录取体制与方法449

考生档案调配原则449

高等学校在录取中的权与责450

省级招生办公室在录取中的权与责450

计算机对录取的辅助管理的实现451

计算机辅助管理录取的意义451

辅助录取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452

考生落榜的主要原因452

定向招生的目的与意义452

定向招生的范围452

定向招生办法453

定向生的在校待遇、管理与就业政策453

委托培养招生的目的与意义453

委托培养招生办法453

委托培养学生的双方必须遵循的原则453

自费生的招生办法454

委托培养学生的毕业使用454

委托培养学生的在校管理454

委托培养学生的基本建设投资454

委托培养学生的经常费454

自费生的在校管理与毕业使用455

自费生户、粮关系的迁移与交费标准455

军事、武警院校的录取455

公安院校的录取455

高等学校少数民族班的招生456

海军、空军飞行学员的录取456

民航飞行学员的录取456

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录取456

公安院校录取新生的学制和待遇456

高等艺术院校(系、科)招生的录取457

高等艺术院校招收免试生工作457

艺术院校招生的入学复查与试读制457

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的录取457

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收推荐生工作457

招收保送生的高等学校458

保送生的条件458

招收保送生的目的和要求458

招收中等专业学应届毕业生的职教师资班招生458

职教师资班招生458

招收职业中学应届毕业生的职教师资班招生458

招收保送生的办法459

研究生招生459

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对象459

硕士生招生的选拔方式459

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的报考条件459

硕士生招生报名手续460

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类型460

硕士生复试460

硕士生初试460

硕士生的推荐免试条件460

硕士生招生报名时间、地点460

考生怎样选报研究生招生学校和专业志愿460

不能报考硕士生的人员460

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单独考试的报考条件460

硕士生调剂录取461

硕士生的录取原则与录取程序461

硕士生破格录取461

硕士生的培养规格461

要求培养定向硕士生的用人单位461

硕士生招生计划的执行462

硕士生学习期间的待遇462

博士研究生招生462

博士生招生的几种类型462

“入学考试选拔”博士生的报考条件及报名462

“入学考试选拔”博士生的考试与录取462

普高招生的处罚463

“论文博士生”的考试与录取463

“论文博士生”的申请资格463

“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考试与录取463

“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申请与推荐463

建国以来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一览表466

1989年全国各省普通高考报名情况统计468

468

1990年全国各省普通高考报名情况统计470

470

1991年全国各省普通高考报名情况统计471

471

1992年全国各省普通高考报名情况统计473

473

475

1993年全国各省普通高考报名情况统计475

1991年各省普通高校录取控制分数线…览476

476

1992年各省普通高校录取控制分数线一览477

477

1993年各省普通高校录取控制分数线一览478

478

1989年全国各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479

199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情况统计481

481

1991年全国各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情况统计482

482

484

教师的科研能力484

1992年全国各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情况统计484

199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情况统计485

485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486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486

职业技校的办学形式486

九十年代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486

“先培训、后就业”原则486

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486

(二)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招生486

职业技术教育分流486

普通中专的报考条件487

有特殊要求的学校的报考条件487

中专考生不能报考的情况487

中专考生报名487

中专委托培养招生计划的下达与公布487

中专定向招生计划的编制与公布487

中专招生来源计划的编制与安排487

中专招生来源计划的形式487

单独招生学校的报名488

政考的目的与意义488

中专政考的标准、内容和要求488

中专招生的政考办法488

中专招生体检的意义与作用488

中专招生体检489

中专招生体检标准489

填报中专志愿的注意事项491

中专招生面试491

中专招生面试的要求和内容491

填报中专志愿前的准备491

如何填报好普通中专志愿492

中专定向招生学校志愿的填报492

委托培养招生学校志愿的填报492

建档492

中专招生命题和制卷492

中专招生考试492

中专定向生的录取493

中专委托生、自费生的录取493

中专录取中的部分政策规定493

中专录取照顾政策493

中专招生录取493

中专招生评卷493

技工校的颁证494

技工校的考试和录取494

技工校的学制494

技工校的招生计划494

培养中级技术工人的具体要求494

技工校的培养任务494

技工校的办学规模和工种(专业)设置494

技工学校的办学条件494

技工学校招生494

中专招生的处罚规定494

技工校的办学形式494

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495

职业高中毕业生就业待遇495

职业高中毕业生就业495

职业高中招生录取495

职业高中的招生计划495

职业高中的办学规模495

职业高中的布局和专业设置495

职业高中的办学形式495

职业高中的发展495

职业高中招生495

技工校的毕业生的就业495

国务院有关部委招生机构的职责496

省级成人高校招生部门的职责496

成人高校的招生计划的编制496

各类成人高校有关招生工作部门的职责496

成人高校招生工作中国家教委的职责496

成人高校招生496

成人教育496

(三)成人学校招生496

成人高校的招生对象497

成人高校的报考条件497

成人高校的预科生497

成人高校的往届生497

“双招”专科学历教育班的招生录取498

成人高校“双招”专科学历教育班498

第二专业专科学历教育的招生录取498

第二专业专科学历教育的招生学校和计划498

在职小学教师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科班498

成人高校的资格生498

成人高校招生报名办法499

成人高校招生政审499

成人高校招生体格检查499

成人高校的考试科目501

“3+2”试点501

成人高校的录取分数线502

成人招生的录取原则502

成人高校的考试实施502

成人高校的民族语文考试502

统考与加试专业基础课相结合502

成人招生的评卷502

成人高校的开班不足503

503

成高专科起点本科班的招生院校和招生计503

成人高校的入学复查503

成人高校考兼报成人中专503

503

成人高校的“资格生”成绩合格证明书的颁503

成人高校的调剂录取503

成人高校的录取照顾政策503

成人高校的录取体制与办法503

成高专科起点本科班的招生对象和报考条504

504

成人高校报名504

教师本科班考试科目及命题504

成高非师范类大专起点本科班考试科目504

成人考试504

成人中专往届生中的“免试生”505

成人中专招生对象和报考条件505

成人中专预科生505

成高专科起点本科班的调剂录取505

成人中专招生学校和招生计划505

成高专科起点本科班的划线和录取505

成人高考评卷505

成人中专招生计划的编制与公布505

成人中专资格生506

成人中专报考条件的其他改革试点506

成人中专报名506

成人中专考试506

成人中专录取506

成人中专录取照顾政策506

(四)基础教育学校招生506

基础教育学校招生506

普通高中考试及评卷507

普通高中录取体制、原则和方法507

职高专业加(面)试507

普通高中体育加试507

普通高中城区录取办法507

普通高中不能报考的人员507

普通高中报考条件507

普通高中基本招生办法507

普通高中招生507

普通高中报名507

义务教育的阶段和学制508

承担学校508

实施义务教育的基本条件508

实施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508

义务教育508

初中、小学招生508

普通高中郊区(县)高中新生录取办法508

普通高中不予录取的考生508

普通高中城区录取照顾政策508

初中、小学校的设置509

入学年龄509

初中、小学的免学、缓学509

通知入学509

借读509

社会保护509

学校保护509

家庭保护509

可招用少年、儿童的组织509

美国高等学校的类别510

(五)外国高校招生简介510

美国四年制高等学校招生510

颁发证书510

残疾人的普通教育510

民族地区的普通教育510

初中招生办法举例510

美国二年制高等学校招生511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的特点511

英国高等学校招生的“证书制”511

英国的中等教育机构511

法国短期高等教育的招生512

法国综合大学招生512

法国高等学校招制度的特点512

英国大学招生、考试的特点512

英国普通教育证书考试512

法国高等科学校招生513

法国业士学位考试513

日本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513

日本的两次考试制度513

共通第一次考试513

日本共通考试的组织实施513

日本两次考试制度的第二次考试513

日本大学招生填报志愿的特点513

日本大学招生考试的特点513

家庭教育514

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514

(六)学前教育514

社会主义幼儿教育514

早期教育514

学前教育的原则514

盲童教育515

盲校的任务515

盲校招生对象515

盲童学校515

特殊教育的招生515

(七)特殊教育招生515

入园年龄515

幼儿园的类型515

幼儿园515

盲校的学制516

聋校教育516

聋校学制516

智力落后516

智力落后儿童教育516

工读学校办学指导思想517

工读学校招生517

工读学校的任务517

工读学校毕业生安置517

弱智教育招生517

工读学校517

工读教育517

弱智教育办学形式517

工读学校的性质517

高校毕业生计划分配制度的形成518

地方留成中央提成的分配办法518

六十年代对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改进518

建国初期高校毕业生分配办法518

概述518

八 分配工作518

“文革”期间的分配工作519

八十年代初期高校毕业生分配办法519

八年代中期以后毕业生分配办法的新探索519

建国以来毕业生分配制度的评价519

高校毕业生“统包统分”的分配形式519

“统包统分”的优越性519

“双向选择”分配形式的优点及不足520

“双向选择”及其特点520

“统包统分”制度与人事制度改革的矛盾520

“统包统分”与经济发展的矛盾520

“统包统分”的弊病520

高校毕业生的自择职业模式521

现行毕业生分配就业的四种方式521

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就业方式521

高校毕业主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521

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的要求521

分配制度改革的阶段进程522

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近期目标522

分配制度改革需要解决的配套措施522

中期改革方案的基本精神523

中期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523

中期改革方案提出的有关配套措施523

中期改革方案关于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要求523

中期改革的实施步骤523

中期改革方案主要考虑的问题523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远景构想524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长远目标524

中期改革方案只是过渡方案524

做好毕业就业制度改革的配套工作524

高校毕业生与国家公务员制度525

我国公务员应具备的素质525

公务员制度的实行为毕业生择业提供了机525

525

本科毕业生分配方针和原则525

残疾青年毕业分配制度526

研究生班毕业生分配制度526

委托培养的毕业分配政策526

定向培养的毕业生分配制度526

归侨学生归桥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的526

入学前系现役军人的毕业研究生分配政策526

毕业分配政策526

华侨和来自港、澳、台地区的毕业生分配原则526

博士毕业生分配原则和规定原则526

研究生毕业分配方针和原则526

报考研究生尚未确是否被录取的学生分配527

制度527

退学的学生分配制度527

已考取(含推荐)研究生的学生又想参加分配的规定527

保留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毕业的分配制度527

来自边远省区毕业生的分配政策527

提前毕业的学生参加分配的制度527

高校中少数民族班的毕业分配制度527

支边干部子女毕业分配制度527

内地毕业生志愿要求支持边远省区的规定527

我国边远地区包括的范围527

定向奖学金528

申请定向奖学金的条件528

应届毕业生不参加毕业分配的条件528

对不服从国家统一分配的毕业生的有关规528

528

学校不包分配的学生528

应届毕业生办理自费出国留学的规定528

应届毕业生参加用入单位面向社会招聘的528

规定528

对体格检查不合格的毕业生分配规定529

有恋爱对象的毕业生给予照顾的规定529

毕业生分配派遣后要求改派工作单位的规529

529

应届毕业生到外商独资企业工作的规定529

毕业生列乡镇企业工作的有关规定529

毕业生到私营企业工作的规定529

应届毕业生到国家机关工作的政策529

应届毕业生到中外合资企业工作的规定529

派遣后的毕业生退回学校重新分配工作的530

规定530

毕业生统一分配工作的派遣费开支标准530

国家的对高等院校毕业生见习试用期的530

规定530

对截留按计划分配的毕业生的规定530

毕业分配工作中严格执行党纪的有关规定530

国家对高等院校毕业生定期服务的规定530

定向生的就业政策531

委培生的就业政策531

电大夜大函大及自费自考生的就业政策531

毕业生心理特点531

大学生毕业去向531

影响毕业生择业的内在因素532

毕业生择业需要注意的问题532

清华大学毕业分配工作进程532

影响毕业生择业的外在因素533

毕业生应多了解就业方面的政策533

毕业生谋求职业的自荐方式533

毕业生求职信应包括的主要内容533

毕业生自荐材料的内容与使用533

毕业生就业面试应掌握的应变技巧534

毕业生面试时的心理准备534

毕业生在供需见面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534

毕业生谋业时的多方位选择534

毕业生就业的举荐方式534

毕业生的自我鉴定535

办理离手续的程序及内容535

办理离校手续的注意事项535

毕业生上岗前的心理准备536

毕业生上岗手续的办理536

毕业生围组织关系的转接536

毕业生党组织关系的转接536

毕业生见习期暂行办法537

转移组织关系中的注意事项537

出国留学生组织关系的转接537

到三资企业的毕业生的组织关系转接537

其他一些毕业生党团组织关系的转接537

毕业生的工资待遇538

研究生的毕业分配538

毕业研究生分配中的供需矛盾538

毕业研究生分配的“供不应求”时期538

毕业研究生供不应求的原因538

毕业研究生分配难的原因539

毕业研究生“分配难”情形的出现539

毕业研究生分配基本平衡的原因539

毕业研究分配的“基本平衡”时期539

研究生分配的对策研究540

按需招生按需分配的原则540

定向培养的原则540

应届毕业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541

提高毕业研究生业务水平以适应社会需要541

加强宏观调控改进毕业研究生分配工作541

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毕业生的待遇542

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学生的学历问题542

函大夜大毕业生的使用和待遇542

自学考试毕业生的使用和待遇542

中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安排542

职业中学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政543

543

秦皇岛市第一职业中学实行双证制543

沈阳市旅游职业高中的“适销对路”措施543

山西阳泉市职业学校为学生广开就业渠道543

大同市第一高级职中保证就业的三项措施543

山西原平县职业学校的多渠道就业方式543

江苏省金湖职高毕业安置的做法和体会544

第一汽车制造厂职校的四公开分配原则544

上海市中等职教中心就业工作的具体作法544

吉林辽源市第一职业高中实行多类型联办544

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安置工作545

嘉兴市工业职业中学的安置就业工作545

铜陵市第一职业高中经济人才的输送546

来安县职业高中就业连续三年100%546

沙市市职教中心就业率长期超过90%546

家庭的就业指导作用547

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547

大学生就业指导547

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547

石首市职业高级中学落实毕业生安置工作547

深圳大学的就业指导工作548

影响职业选择的个性因素548

影响职业选择的价值取向因素548

影响职业选择的能力因素549

影响职业选择的社会评价因素549

影响职业选择的社会制约因素549

影响职业选择的家庭因素549

影响职业选择的校园文化因素549

毕业生择业的社会障碍550

影响职业选择的经济因素550

毕业生择业的生理障碍550

毕业生择业的心理障碍550

大学生应形成博专相融的知识能力结构551

“复合型人才”有较强的职业选择灵活性551

“复合型人才”有较强的职业适应性和竞争551

551

“复合人才”有较强的事业发展后劲551

大学生择业的两种价值取向551

人才流动是现代工业的产物552

人才流动552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风险意识552

当代大学生要有自我推销意识552

当代大学生应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552

当代大学生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552

人才流动是发展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553

人才流动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根本途径553

人才流动是人才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553

人才流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客观要求553

人才流动是廉政建设的客观要求553

人才流动的合理性原则554

引起人才供求矛盾的主要原因554

人才流动的基本规律554

人才流动还有人才自身的原因554

人才流动的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555

原则555

人才流动的公平竞争原则555

人才流动的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互相兼顾原555

555

国外人才流动的几种形式555

人才市场的涵义556

我国人才流动两种主要形式的优缺点556

我国目前人才流动的形式556

人才流动的途径556

人才市场的计划调配模式557

人才市场的市场调节模式557

人才市场的计划与市场共同调节模式557

人才市场的供求机制557

人才市场的竞争机制557

人才市场的工资机制557

开放人才市场是人才自身成长的要求558

社会主义人才市场的特点558

社会主义人才市场的性质558

开放人才市场是实现合理流动的必要途径558

环节558

开放人才市场是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558

开放人才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558

开放人才市场要改革毕业生分配制度559

开放人才市场得完善聘任制559

开放人才市场要改革工资制度559

559

开放人才市场先要更新观念,增强流动意559

我国开放人才市场的实施步骤559

我国开放人才市场的目的559

开放人才市场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560

我国人才供给的两种渠道560

我国人才需求总况560

从人才市场角度看毕业生分配难560

大中城市、沿海特区人才相对集中560

经济高速增长与人才奇缺的矛盾561

老少边穷地区人才奇缺561

人才集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561

人才相对集中的好处561

解决人才供求矛盾的构想562

人才信息系统是毕业生就业的好帮手562

我国人才市场和人才信息系统的现状562

目前人才市场和人才信息系统的职能目标563

高校毕业生进入和利用人才信息系统的步563

563

专任(职)教师564

兼任(职)教师564

教员564

科任(职)教师564

民办教师564

特级教师564

先生564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564

园丁564

老师564

教师564

(一)概述564

九 师资队伍建设564

人民教师564

经师565

教师标准565

师道565

教官565

师表565

师长565

师德565

师资565

合格教师565

启蒙教师565

实习教师565

骨干教师565

模范教师565

优秀教师565

入师565

教师语言566

改管教师管理的制度和方法的工作重点566

论述566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师工作管理制度和方法的566

教育机制566

教风566

教师修养566

教师职能566

教师心理特征566

我国教师管理的规律567

学校教师管理568

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尊重教师的劳动568

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修养568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568

提高教学质量与抓好教师工作管理的关系568

教师学历结构569

教师职称结构569

教师年龄结构569

普通中小学教师使用的基本经验569

教师工作管理系统569

学校规划569

制订学校计划的基本要求569

学校总计划569

教师结构569

中小学教师任课制度570

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制度570

中小学教师任用制度570

普通学校教的师量化积分考核制571

普通学校教的师点面结合考核制571

普通学校教师的分级评等考核制571

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考核的内容和标准571

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工作考核的指导思想571

教师使用的主要问题571

普通学校教师“考查、评比、鼓励”三结合的考核制度572

普通学校教师“以组包科责任制”为中心的教师考核制572

教学研究室573

教师的劳动技能结构573

教育的体质结构573

教师的美德结构573

教师的知识结构573

建立和健全教师考核制度要注意几个结合573

教师考核遵循的基本原则573

教师的基础素质结构573

普通学校教师“分类推进”考核制度573

教师梯队574

教师交流574

师资需求574

教师供求关系574

校长与教师队伍的建设574

教师角色575

教师宪章575

教师作用575

校长与师表队伍的建设575

教师节575

教师地位575

(二)教师的地位和劳动属性575

博习亲师576

贵师重傅576

教案576

教师劳动特点576

尊师重傅576

教师劳动价值576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576

尊师礼576

备课577

教师工作的性能577

教师的基本权利577

教师的劳动意义577

教师的职责578

教师的素质578

准备好了的国家:21世纪的教师578

(三)教师的素质和基本任务578

明天的教师578

变革师范教育的呼吁578

大学教师职责579

中学教师职责579

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579

小学教师职责579

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579

教态579

教师影响力579

教师威信579

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责580

技工学校教师的工作职责580

实验技术人员的职责580

中学教师任职条件581

小学教师任职条件581

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581

技工学校教师任职条件582

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的任职条件582

高等学校教师的任职条件583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583

教师的道德品行素质583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584

教师的实践参与能力584

教师的管理能力584

教师的教材分析能力584

教学的组织能力584

教师的身心素质584

教师的能力素质584

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584

教师的板书能力584

教育见习585

观摩教学585

教学实习585

试教585

教师工作量585

优秀教师的基本素质585

教书育人586

严谨治学586

诲人不倦586

教师风度仪表586

青胜于蓝586

为人师表586

为人师表的时代特征586

教育公正586

教师的任用587

中小学合格教师的质量标准587

教师的考评587

(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587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587

教育良心587

关于加强中学小教师队伍管理工作的意见588

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调整、整顿和加强管理的意见588

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调整588

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588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589

教师职称589

教师评价589

教师考核589

关于加高等师范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589

教师聘任制590

中小学教师的考核和调整590

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管理590

中小学的师资来源590

中小学师资培养原则590

中小学师资培养、补充的措施590

小学教师的培训591

中小学教师培训提高的渠道和形式591

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的提高591

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提高的原则591

中学小教师培训提高的任务和要求591

小学教师的培训规划592

小学教师进修的原则和要求592

小学在职教师进修中师毕业后的待遇592

幼教师资培训592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质量保证592

教师专业合格考试593

中小学教师考试合格证书试行办法593

教材教法合格考试593

教师系统文化进修593

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领导593

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593

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及文化专业知识考试科目表594

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格式595

关于继续做好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证书试行工作的意见595

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培养和提高596

高等学校教师的培养和提高596

高等师范学校师资队伍的补充596

普通学校教师的使用原则597

高等师范学校教师的培训597

高等学校教师进修的形式和要求597

普通学校教师的使用制度598

激发教师工作的活力598

教师的配备598

师范教育599

师范599

(五)师范教育599

师资代培599

单科培训599

师资培训机构599

师资培训599

教学专题讲座599

师范教师600

卫星电视教育600

远距离师范教育600

远距离师范教育600

函授师范教育600

幼儿师范学校600

师范继续教育600

中等师范教育600

师范专科学校600

师范学院600

师范大学600

高等师范教育600

中等师范学校600

师范生601

实习班主任601

专业思想教育601

教育实习601

师范学生管理601

第一次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601

第二次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601

高等师范师资培训中心602

成人教育学院602

教师进修学校602

师范教学计划602

师范学校教学大纲602

师范生人民助学金制602

教师进修学院602

教育学院602

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602

师范教育代表座谈会602

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与师范教育会议602

十 人事工作603

(一)概述603

学校劳动人事工作对象603

学校劳动人事工作范围603

学校劳动人事工作的改革趋势603

(二)学校编制管理、干部任免及其他工作概述604

人员编制管理一般原则和内容604

设置机构的一般程序604

人员编制审批程序604

定编605

编制包干605

缺编605

超编605

事业单位及其分类605

事业编制605

人员编制及其分类605

“一支笔”审批原则605

机动编制606

普通高校人员编制606

机构编制管理606

中等专业学校人员编制606

编制挤占606

编余606

定编不定人606

中等师范学校人员编制607

中学人员编制607

小学人员编制607

幼儿园人员编制607

托儿所人员编制607

技术工学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607

干部院校人员编制607

党校人员编制607

艺术院校人员编制608

普通高等学校名称608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标准608

图书馆人员编制608

医院人员编制608

体育运动学校编制609

国家教育委员会主要职责609

学校主管部、委主要职责609

自带编制609

高等学校领导干部管理609

选拔任用干部原则610

干部年青化原则610

机要干部管理610

专家兼职规定610

后备干部培养工作611

清理清查期间干部的提拔任用611

高等学校校长任期制611

人事工作秘密及密级范围611

合署办公机构612

两块牌子机构612

垂直领导机构612

仲裁机构612

机构改革要素612

以结构为中心的机构改革612

职位613

扩大高等学校管理权限主要内容613

党政分开613

以人员为中心的机构改革613

干部考核基本原则及内容614

(三)教职工调配、流动、兼职制度614

概述614

辞退614

兼职614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615

录用615

聘用制干部调动615

辞职615

调配工作政策规定616

干部调配和程序和方法616

科技人员流动616

回国留学人员工作安排原则616

农转非617

调动工作费用支报617

高校毕业生调遣费标准和办法617

转业军官安排相应职务条件618

退伍义务兵安置618

辞职具体程序618

人才招聘管理618

干部增长计划管理619

西藏干部、工人内调619

招聘工作规定619

制止不适当地抽调中小学干部教师的规定619

政审620

学历620

计划内临时工620

计划外用工620

劳务市场620

毕业生见习制度620

先培训后就业620

专家助手配备620

结业621

素质621

能力621

教师资格621

专业技术干部621

一般干部622

行政纠纷622

全国职工622

外调622

以工代干622

专业技术干部分类622

未成年子女622

招工原则623

干部档案材料收集范围623

概述623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623

(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623

623

已辞职自费留学人员回国后工作、工龄、待623

博士后人员及其配偶、子女落户问题623

文化程度623

人才交流服务中心623

干部档案材料归档要求和收集方法624

干部档案的内容和分类624

干部档案管理范围624

干部档案的提供利用625

干部档案的转递625

干部档案材料的鉴别626

干部档案的排序与编目626

干部档案的保管与保护627

档案材料的复制与技术加工627

干部档案管理体制、机构和职责627

自传628

鉴定628

组织鉴定628

业务考绩档案628

《干部履历表》的填表628

(五)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629

专业技术岗位设置629

概述629

从事三十年档案工作荣誉证书颁发规定629

流动人员档案管理629

专业技术岗位与专业技术职务的区别630

专业技术职务定岗630

专业技术职务定职631

专业技术职务定级631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631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的组织领导631

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任职条件632

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岗位职责632

中学教师职务岗位职责633

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岗位职责633

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任职条件633

中学教师职务岗位条件634

小学教师职务岗位职责634

小学教师职务任职条件635

技工学校教师职务工作职责635

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程序636

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考核636

评聘教师职务的范围636

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评聘教师职务问题636

幼儿园教师职务任职条件636

技工学校教师职务任职条件636

教师职务任职条件的掌握639

评审专业技术职务外语条件640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任命640

行政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相互兼任职务642

问题642

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问题642

关于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的评聘专业技术职务问题643

专业技术职务“哪里评哪里有效”问题644

认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644

见习期满考核聘任问题644

已获得职称人员的安排644

关于各种培训班的结业证书和专业证书不再作为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学历依据的问题645

评聘分开645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646

下放教授、副教授评审权647

整顿职称评定工作648

专业技术资格考试649

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的领导监督检查650

高等学校教师职务的评审651

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的评审651

(六)教职工工资、劳保、福利、医疗652

概述652

1985年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套改办法652

1989年调整整专业技术人员起点工资及毕业652

生初期工资问题652

工资总额组成653

工资分653

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653

1986年部分工资区类别调整问题653

工资平台653

1993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员职务工资套改办法654

1993年工人工资套改办法655

结构工资制655

基本工资655

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656

职员职务等级工资制657

事业单位工人工资制657

中小学教师津贴658

中小学教师补贴658

新参加工作人员工资待遇658

津贴658

普通中小学班主任津贴659

工龄津贴659

特级教师补贴659

护士工龄津贴659

福利费660

1961年职工的精减对象其待遇660

离、退休保护龄津贴、教龄津贴的计算660

(奖金)标准调整问题660

关于中央国家机关在京属事业单位奖励工资660

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分类及其津贴660

教师待遇661

教师节待遇661

教师的住房待遇661

教师的医疗待遇661

教师的带薪休假661

出境探亲假待遇662

因工负务662

个人所得税662

农村老弱病残、民办教师生活补助663

教职工病假期间生活待遇663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663

兼课教师酬金663

教职工抚恤标准663

遗属困难补助663

探亲假及其待遇664

政府特殊津贴664

女教职工产假664

留学人员的工龄计算665

早期回国定居专家生活津贴和工资665

“文革”前赴前苏联、东欧留学本科生的工龄计算665

建国前干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的确定665

调干生的解释及其工龄计算665

受劳教:处分的教职工的工龄计算666

退伍兵工龄计算666

落实政策人员的工龄计算666

教职工连续工龄计算666

下乡知识青年的工龄计算666

我国留学生离婚手续办理程序667

(七)离退休教职工的管理667

概述667

退休条件667

离休范围和条件667

建国前加入各民主党派的成员能否离休668

668

犯有隐瞒重大历史问题错误的干部能否离668

民主党派成员敌我矛盾,按人民内容矛盾处理的能否离休668

有历史或现行问题的干部能否办理离休668

1937年7月6日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668

能否离休668

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现在是工人的能否离休668

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工人提为干部后可否办离休668

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668

干部被判有期徒刑缓刑期满后能否办离休669

高级专家延长离退人休年龄规定669

高级专家的含义669

杰出高级专家的含义669

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669

“确因工作需要”延长离退休应如何掌握669

女干部离退休年龄669

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669

怎样办理杰出高级专家暂缓离(退)休的审批670

手续670

怎样办理干部的离(退)手续670

高级专家延长离(退)休年龄审批年续的670

办理670

怎样正确认定干部的出生日期670

干部退休、退职的审批670

干部离休的审批670

生活670

特殊情况下离退休党员干部怎样过组织670

离退休干部过组织生活670

怎样组织离退休干部学习文件670

1985年工资改革有关退休人员的规定671

增加10%离退休费的规定671

最低保险数671

退职生活费发给标准671

干部退休后的退休费发给标准671

离休干部生活补贴的发放在时间上的规定671

离休干部生活补贴规定标准671

干部离休后发给离休费的标准671

人事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增加离退休费研补充通知》672

1989年调整离休、退休干部待遇、机关事业单位政策规定672

1989年提高离(退)人员待遇的规定672

离(退)休人员工龄津贴标准672

人事部关于离退休人员待遇有关问题的672

通知672

教龄、护龄津贴作为计发离退休费的基数673

特级教师补贴费、在离退休时如何处理673

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离退休人员基本方案673

离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的津贴673

办法673

1993年工资制度的改革离退休人员实施673

中小学教师工资提高10%的部分作为计发离674

退休费的基数674

护士工资标准提高10%部分作为计发离退休674

费基数的规定674

高级专家提高退休费标准的规定674

教育部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实施意见674

哪些离休干部可以享受部级、副部级待遇675

解决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部分老红军、老干部生活困难补助和工资偏低问题675

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红军、老干部指哪些人员675

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的个人代表退休的享受优异待遇的规定675

常年在高山高原地区的干部工作年限如何676

计算676

西藏、青海的退休干部、退休费怎样掌握676

离休干部用车的有关规定676

离休干部住房如何解决676

退休干部住房如何解决676

离退休干部的医疗待遇676

离休干部医疗待遇的特殊规定676

离休干部健康休养开支审批原则676

离退休干部享受护理费的条件及标准676

离退休、退职干部短期出境后要求境外定居的有关规定677

出境定居的退休干部符合离休条件的可否改办法离休677

离退休、退休干部因私短期出境的旅费、境外的医药费、丧葬费如何处理677

离退休、退职干部因私出境的假期及审批677

干部获准出境探亲期间可整理办理退休手677

677

出国定居的退休、退期干部的待遇规定677

退休、退职干部能否享受国家的规定的探亲待遇677

教龄677

离退休干部计发抚恤金的基数是否包括677

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因公牺牲或病故抚恤金标准677

离退休干部去世后丧葬补助费如何发给677

离休干部身边无子女的可否调整一名子女到身边工作677

干部离休后的探亲待遇677

护龄津贴及中小学特级教师补贴677

离退休干部中台胞台属因私短期出境要求赴台定居有关规定678

离休干部管理经费等怎样列支678

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机构的职能678

离退休干部工作机构设置678

来华定居工作的专家退休待遇678

付力法678

出国定居的退休、退职人员的死亡待遇678

出国定居车船等费用如何办理678

已出境定居的离退休、退职人员临时入境就医的医疗费可否报销678

出境定居的退休退职干部退休、退职费支678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679

离休干部特需经费679

十一 文书档案工作684

(一)办公室工作684

秘书684

学校秘书的种类684

学校秘书工作的内容684

学校秘书工作的特点684

办公室的职责范围685

办公室的作用685

秘书人员的要求685

学校秘书工作的基本规律685

办公室工作的基本要求686

办公室规章制度的种类686

办公室怎样做好信息工作686

办公室怎样收集信息686

办公室怎样传递信息686

调研工作的程序686

协调工人的形式和方法687

协调工作的目的与任务687

督查工作687

调研工作的基本方式687

调研中的注意事项687

督查工作的具体步骤688

信访工作688

信访问题的分类和处理688

来信登记卡表689

信访请示报告单689

接待工作的内容690

接待工作的程序690

群众来访卡片690

接待工作的规格691

外事接待工作691

外事接待的准备工作691

与外宾谈话应注意的事项692

便宴、酒会、茶会及工作餐692

接待外宾注意事项692

外事礼节692

值班工作692

打电话应注意的事项693

电话后续处理693

电话与电话记录693

值班工作的要求693

印章的作用694

印章的种类694

印章的刻制694

使用印章的要求694

用印登记簿694

介绍信694

文件版头格式695

原稿的检查和整理695

文件印制的要求695

(二)文印工作695

文件尾部格式696

文件内容排印格式696

校对的程序和方法697

校对要求698

校对符号的使用698

誊写材料与工具700

誊写字体与表格700

油墨的选择和调剂700

油印操作要求700

文件用纸规格701

印刷用纸的计算方法701

文件的装订方法701

简易油印701

恰当使用棉纸701

印刷用纸的种类701

(三)应用文种类702

布告的写作702

通告的写作702

通知的写作702

通报和写作702

报告的写作702

决定的写作703

章程的写作703

指示的写作703

批复的写作703

请示的写作703

条例的写作704

规定的写作704

守则、规则的写作704

办法的写作704

函的写作704

总结的写作705

计划的写作705

会议记录的写作705

会议纪要的写作705

简报的写作706

调查报告的写作706

讲话稿的写作706

聘书的结构及写法707

证明信的写法707

启事的种类和格式707

请柬的写作707

贺电的拟写707

(四)文书写作708

学校文书708

发展规划的写作708

思想政治工作规划的写作708

教师培训规划的写作708

教学改革规划的写作708

学校工作计划的写作708

教师队伍状况分析报告的写作709

教学大纲的写作709

教学改革总结报告的写作709

教学实验鉴定报告的写作709

学生毕业鉴定结论的写法709

招生简章709

学校招生工作计划的写作709

教学计划的写作709

课堂教学情况分析报告的写作710

毕业生跟踪报告的写作710

教学情况检查分析报告的写作710

教师科研成果鉴定报告的写作710

教学实习总结报告的写作710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的写作710

教学实验报告的写作710

学生成绩报告书的写作711

教师业务考核鉴定书的写作711

学籍管理文书的写作711

教学任务书的写作711

毕业设计任务书的写作711

毕业设计方案的写作711

教学实习方案的写作711

教学工作规范的写作711

教学情况简报的写作712

(五)文书的处理712

学校大事记录的写作712

文书处理的任务712

班主任工作规范的写作712

听课记录的写作712

考试规则的写作712

学生守则的写作712

文书处理的基本原则713

文书处理的组织形式713

文书处理中的行文制度713

文书的处理程序714

文书的签收、拆封、登记和分送714

文书的拟办、批办和承办714

文书的催办、查办和复办714

文书的拟稿和审核714

文书的签发、缮印、校对及用印714

文书的封装发行715

公文处理情况一览表716

收文处理卡片717

收文登记单717

请示承办卡片718

催办卡片719

催办登记帐页719

(六)档案管理720

档案720

档案工作720

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720

档案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720

中小学档案收集的范围721

高校档案收集的范围721

学校档案收集的方法721

档案全宗721

全宗类档案的分类721

外事类档案的分类方法722

财会类档案的分类方法722

学校档案立卷722

立卷工作的步骤722

教学类档案的分类方法722

党政管理类档案的分类方法722

基建类档案的分类方法722

卷内文件的排列与编号723

卷内文件目录的填写723

案卷备考表及封面的编制723

案卷的装订、排列723

案卷目录及档号的编制723

档案的鉴定方法723

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723

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723

档案著录格式724

档案的包装方法724

档案著录项目724

档案著录的详简级次725

档案检索工具的种类725

档案的分类标引方法725

档案的主题标引方法725

档案统计工作的内容725

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726

档案编研工作的程序726

销毁档案的手续与方法726

会议通知的发送727

与会人员的提名727

会场的布置727

档案保管工作的任务727

(七)会务工作727

会议议题的安排727

座次的排列728

签到728

会议选举工作的组织728

会议文书工作的主要内容729

会议文件立卷的基本方法729

会议文件的分发729

会议文书工作729

催办729

印发会议简报729

主持会议的技巧730

处理会议问题的技巧730

(八)办公自动化730

办公730

办公活动730

学校办公自动化730

决策支持功能731

网络通讯功能731

声音处理功能731

学校办公自动化的主要设备731

学校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包括的机具731

文字处理功能731

数据处功能731

信息查询功能731

图象处理功能731

行政管理功能731

学校办公自动化的功能731

个人工作站732

便携式办公设备732

学校(OA)中计算机的工作方式732

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典型分类732

学校OA系统的模式分类732

文字处理机732

文字处理机的功能732

电子计算机732

传真机的基本组成部分733

电子计算机的维护733

传真机的分类733

微电脑的主要外部设备733

计算机的程序语言733

电子计算机的设备组成733

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733

真迹传真机734

相片传真机734

报纸传真机734

信函传真机734

缩微摄影技术简况734

缩微技术的设备组成734

学校网点布局覆盖率735

毛入学率735

十二 办学条件735

义务教育的必备办学条件标准735

(一)概述735

按时毕业率736

普及率736

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736

任课教师达标率736

体育卫生评估737

智育评估737

综合效果评估737

办学条件评估737

思想品德评估737

办学效果评估737

(二)办学条件评估737

(三)办学基本设施738

校舍规划面积定额738

用地面积定额738

城市一般中学校规划面积定额738

城市一般小学校规划面积定额739

中等师范学校和城市一般中小学教学行政用房主要建筑标准740

一般高等院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表745

一般高等院校研究生补助面积定额表749

专科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749

专科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表749

一般高等学校体育用地749

专科学校用地定额749

普通中专学校风雨操场750

普通中专实验室、实习工厂及附属国房750

普通中专图书馆(室)的建筑面积定额表750

普通中专阅览室的座位及设计定额750

学校教室的建筑面积定额表750

普通中专各类教室的设置750

普通中专书库藏书量及设计定额750

普通中专教师办公用房751

普通中专行政用房751

普通中专的职工宿舍及住宅751

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总表751

中学生物实验室布置752

中学实验室设备752

中学仪器药品陈列室布置752

中学物理实验室的布置752

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布置752

中学教学楼内实验室设计752

中学理科实验楼752

中学实验科技活动室753

中学实验地理园753

中学实验生物园753

(四)教学仪器、设备建设753

教学仪器配备753

小学数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755

小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758

中学物理教学仪器配备目录766

中学化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790

中学生物教学仪器配备目录811

中学地理教学仪器配备目录827

中学数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830

院校科学研究的地位832

院校科研在国家的科研中的作用832

院校科学研究的作用832

(一)概述832

十三 科研工作832

院校科研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833

院校科研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833

院校科研在发展新学科中的作用834

院校科研在提高师资水平上的作用834

院校科研趋势为社会服务的作用834

院校科研在加速院校自身现代化的作用835

院校科学研究的任务835

院校科学研究的特点之三836

院校科学研究的特点之一836

院校科学研究的特点之二836

院校科学研究的特点之四837

院校科学研究的特点之五837

院校科学研究的特点之六837

院校科学研究的方向837

院校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838

教学和科研的统一性原则838

科学研究的原则838

(二)科研的原则838

院校科研工作中应处理的关系之三838

院校科研工作中应处理的关系之二838

院校科研工作中应处理的关系之一838

应用研究的基础研究兼顾原则839

研究机构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839

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原则839

计划课题与自选课题相结合的原则839

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统筹安排的原则839

院校科研管理中的系统原则840

院校科学研究管理的原则840

院校科学研究管理的任务840

院校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划840

院校科学研究管理的内容840

院校科研管理的综合平衡原则841

院校科研管理的信息原则841

院校科研管理的分工协作原则841

院校科研管理的动态原则841

决策与规划842

院校科研目标的决策842

院校科学技术的预测842

预测和决策的关系842

(三)决策与规划842

院校科研过程的环节管理842

院校科研管理中的民主原则842

院校科研管理的效益原则842

院校科研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方面的决策843

院校科研条件的决策843

院校科研决策程序843

决策程序中的研究信息843

决策过程中的组织实施844

院校科研决策的模式844

决策程序中的优化方案844

质量型决策模式844

决策程序中的评估方案844

决策程序中的选定方案844

决策程序中的设计方案844

决策程序中的方案试行844

科学型决策模式845

开放型决策模式845

动态型决策模式845

主动型决策模式845

预见型决策模式845

院校科研规划原则845

院校科研规划制定的系统论证思想845

科研规划系统论证法的基本步骤846

院校样科研计划管理的意义846

院校科研计划管理的实质846

院校科研计划综合平衡的指导思想846

科学研究计划管理的特点847

科研选题的准备工作847

科研选题的重要意义847

院校科研计划综合平衡的任务847

院校科研课题计划及管理847

院校科研选题应遵循的原则848

院校科研编制程序848

院校编制科研计划步骤848

编制计划的计划工作人员的选调848

建立计划管理机构848

核算所需条件849

院校科研课题的争取849

编制计划草案849

选择课题849

计划编制中调研活动的内容849

制定计划中的收集资料与调研活动849

开题报告850

同行评议850

科学研究项目开题报告格式850

科学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850

院校科研计划的组织实施850

院校科研计划的调度851

院校科研计划的执行和检查851

院校科研计划的调整851

院校科研计划的下达851

院校科研计划的落实851

院校科研计划的考核和总结852

院校科研计划考核的原则852

院校科研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的衔接852

科研课题进展情况及下年度计划格式852

(四)科研经费853

科研经费的分类和用途853

院校科研经费的来源854

科研经费拨款制度的改革854

院校科研经费的分配855

科研经费管理办法855

院校科研经费分配现状857

(五)科研成果857

科研成果857

科研成果的基本特点857

科研成果的分类857

理论研究成果的评价858

应用性研究成果的评价858

院校科研成果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858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的类别859

科研成果评价的内容和标准859

院校科研成果的登记859

科研发明成果申报专利的新颖性检索内容860

专利申请的条件860

专利申请的意义860

科研成果申报和一般要求860

科研成果的申报程序860

院校科研成果的申报860

专利申请权861

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861

专利申报书的撰写861

专利管理暂行办法861

科研成果的奖励862

院校科研成果的奖励862

院校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广和商品化862

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属性862

科技成果商品化的积极作用862

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的计酬问题863

技术市场交易的形式863

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的方式863

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和商品化的基本条件863

技术市场交易的内容864

院校科研成果有偿转让的技术产权问题864

院校科研管理的统计报表864

科学技术研究报告简表865

科技计划项目申请表865

科技计划执行情况报告表866

科研管理工作暂行条例866

院校科研基层组织形式的类型871

院校科研队伍的结构871

(六)科研队伍的结构871

三角形多能级型科研组的组合与完善872

院校科学研究的多学科协作的意义872

组织多学科协作攻关应注意的问题872

院校科研能力组合管理中教学与科研的结872

872

院校科研队伍建设的回顾与现状873

院校科研队伍建设中的隐忧873

院校科研队伍建设的途径873

院校科研新一代学科带头人的培养873

院校科研队伍的科学道德建设874

院校科研课题组长应具备的条件874

院校学生科研工作的管理874

新一代学科带人的选拔及其原则874

院校科研队伍的培养874

院校科研队伍建设的思考874

院校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工作的意义875

院校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工作的主要环节875

质量管理的主要方式875

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的几个关系875

(七)学术活动875

学术活动的管理原则875

院校科学劳动者个人之间的学术交流876

院校科学劳动者采用会议形式的交流876

院校学术交流的形式876

学术交流的作用876

院校科学劳动者文字形式的学术交流877

院校学术活动的组织与管理877

院校学术刊物的管理877

院校科学研究与不同形式学会的关系877

学会活动在院校中的作用877

科技档案与科研成果878

科技情报管理的主要内容878

院校科技档案878

(八)科技情报工作878

科技情报工作878

科技档案与科学研究879

科技档案与技术资源879

科技档案的载体作用879

院校科技档案工作的原则和方法879

院校科技档案的建立方法880

科学研究过程文件材料形成示意图880

院校科研机构设置的要求和条件880

条件881

院校科研管理的领导方法881

院校和科研机构设置881

院校科研专业管理人员的类型层次与素质881

院校科研管理体制881

电子计算机在管理现代化中的应用882

电子计算机在我国科研管理中的应用882

计算机辅助科研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882

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在院校科研工作中的883

作用883

国际科技交流884

对外教育交流884

十四、对外交流884

校际交流885

留学885

访问学者885

客座教授885

名誉教授885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885

出国留学工作的指导原则886

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选派886

出国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886

公派留学886

(二)公派留学886

公派留学人员的条件887

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选拔887

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出国前的准备和集中学887

887

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工资、工龄和有关经费和管理办法887

公派留学人员回国服务887

公派留学人员回国休假887

公派出国人员的配偶出国探亲887

公派出国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工龄888

的计算888

的国内工资(或生活补助费)待遇888

从事国外的博士后研究或实习888

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身份的管理888

888

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申请延长留学期限的规888

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留学年限及在国外期间888

单位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选派管理工作889

单位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经费管理889

公费留学人员的学习、生活包干费用标准890

公费出国留学人员的衣物补助费890

公费出国留学人员享受国家公费的年限和生活待遇890

公费出国留学生人员的国际旅费其他费用890

公费出国留学人员的所得奖学金、资助费和其他费用的处理办法891

公费出国留学人员的国内工资891

出国留学协议书892

毕业留学生的分配派遣工作893

出国留人员工作单位的调整894

留学人员的国外管理工作894

出国留学生考试期间的经费开支895

艺术院校学生、老师出国留学的若干规定895

公派出国进修人员、访问学者的业务选拔895

标准895

留学人员回国后的工作分配896

中途回国留学生的学籍恢复896

留学人员在国外发生意外事故后的处理896

关于在外留学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896

非教育系统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经费有偿使用暂行办法897

(三)自费留学897

自费留学897

自费出国留学人员中大学和大学以上学历人员的范围898

入学前已有工龄的人员在职研究生自费留学898

自费留学人员的待遇898

具备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人员自费出国留学的有关规定898

自费留学人员的范围898

服务期年限折算办法899

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偿还国家培养费办法899

(四)来华留学899

来华留学生的类别和条件899

来华留学的申请办法及时间899

来华留学的入学考试和考核899

来华留学生的课外活动和假期生活900

来华留学生的食宿及医疗条件900

来华留学的录取及报到900

来华留学的考勤、休学、退学和纪律处分900

来华留学的基础汉语学习和预科学习900

来华留学生的毕业、结业、学业证书901

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政府奖学金901

来华留学生自费留学的费用标准901

来华留学生注意事项901

来华留学生健康检查标准901

来华留学生经费开支标准及种类901

关于招收和培养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的暂行规定903

关于招收自费外国来华留学生的有关规定903

关于外国留学生配偶、子女来华及住房等有关问题规定904

关于加强和改进外国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通知904

关于加强外国留学生宿舍管理的通知905

关于加强外国留学生食堂管理的通知905

关于改进招收第三世界国家来华本科生办法的通知906

关于外国驻华机构外籍人员的无职业配偶入中国高等院校学习的有关规定906

高等院校外国留学生的工作机构和人员编906

906

外籍语言教师的聘请和使用907

外国文教专家907

(五)外国文教专家907

同外籍教师的合作共事关系908

外籍教师的领导和管理908

在华外籍教师教学工作管理办法908

关于加对外籍教师教学管理的补充意见909

关于原苏联教师在华待遇有关规定和通知909

910

外国文教专家工资标准和可兑换外汇的比910

外国研究学者注意事项910

外国研究学者的费用910

外国研究学者入中国高等院校进行科研的申请程序910

外国研究学者910

外国文教专家新工资标准的实施办法911

外籍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及其他待遇911

外国文教专家的休假旅行911

高等院校外国专家招待所管理暂行办法911

短期外国专家的家访、联欢、文娱活动912

短期外国专家的迎送、宴请、会见912

短期外国专家的收费标准912

短期外国专家的医疗费912

短期外国专家的外汇912

短期外国专家的生活费912

短期外国专家的旅费912

短期外国专家912

短期外国专家的游览参观912

外国人短期学习班的工作人员津贴913

出国教师的国外费用913

出国教师的审批程序和办法913

出国教师的条件913

(六)出国教师913

外国人短期学习班的收费标准913

外国人短期学习班的收入处理913

为外国人举办的短期学习班913

短期外国专家的节日活动、慰问品、纪念品913

出国教师的国内费用915

出国教师的国外收入915

出国教师的其他待遇915

赴美国留学指南916

(七)留学指南916

出国教师配偶出国916

出国教师参加学术会议916

出国教师美元的兑换和使用916

短期出国讲学教师待遇916

对出国教师派遣单位的补贴916

出国教师在国外的住房、交通等费用标准的确定916

赴加拿大留学指南917

赴澳大利亚留学指南918

赴新西兰留学指南918

赴日本留学指南918

赴法国留学指南919

赴英国留学指南919

赴荷兰留学指南920

赴意大利留学指南920

赴德国留学指南921

自费留学应具备的条件921

自费留学入学证件的申请及办理921

自费留学手续的办理程序及有关规定922

自费留学经济资助的种类922

TOEFL和GRE考试923

办理自费公派出国留学的程序及有关规定92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925

党的指导思想925

党的路线925

十五党、团、队工作925

学校党、团、队工作925

(一)概述925

党的性质925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926

92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926

学校党组织和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责926

党的领导926

党的建设926

党的政策926

党的方针926

社会主义民主927

社会主义法制927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927

党的优良作风927

党政分开927

党务工作927

党的教育方针928

党的纪念日928

党旗928

党的吸引力928

党的凝聚力928

国际歌928

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929

党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原则929

党对科技工作领导929

党的领导的具体方法930

做好学校党务工作的基本要求930

学校党务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930

领导就是服务930

党对科技体制改革的原则930

学校党务工作的方法931

高校党的工作特点931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931

高校党组织的自身建设932

高校党委职能部门932

学校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的关系932

中小学党组织的工作932

学校共青团组织同少先队的关系932

(二)学校党的组织工作932

学校党的组织工作932

分党委933

党委制933

新时期高校党组织工作的基本任务933

学校党组织部门的职责933

学校党的组织工作干部933

学校党的总支部委员会934

学校党的支部委员会934

党的临时支部委员会934

高校教职工党支部的工作934

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934

党的组织制度935

民主集中制935

四个服从935

三会一课935

学校党委的工作原则935

学校党委的工作方法935

党支部党员大会936

党内选举制936

党支部委员会会议936

党内工作报告制936

党委常委会议936

党委全委会议936

党委会议规则936

党委(总支、支部)扩大会议936

学校党委领导班子的换届937

学校党的总支、支部委员会的改选937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937

党代表大会代表937

党内选举方式937

直接选举937

党内一人一票表决制938

党委常委938

党委副书记938

党委书记938

弃权938

间接选举938

无记名投票938

记名投票938

党内选举程序938

差额选举938

党支部宣传委员939

党支部纪检委员939

党支部组织委员939

党支部青年委员939

党总支书记939

党支部委员939

党支部副书记939

党支部书记939

党委委员939

党支部统战委员940

党支部保密委员940

党的生活940

党小组940

党小组长940

党小组会940

党的组织生活940

双重组织生活940

党员义务941

思想入党941

党龄941

党籍941

党员条件941

党日941

党内监督941

党委民主生活会941

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941

非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942

发展党员942

个别吸收942

非党积极分子942

党员权利942

发展知识分子入党943

大中专学生入党943

入党条件943

发展党员的基本程序943

入党动机943

入党手续943

入党申请943

接收新党员支部大会程序944

入党介绍人的职务填写944

入党誓词944

入党宣誓仪式944

入党志愿书944

入党政审944

入党介绍人944

重新入党也有预备期945

党员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945

延长预备期945

党费945

预备党员转正945

预备期945

预备党员945

交纳党费额的具体规定946

党费交纳的方式946

党费交纳时间946

党费的使用原则946

劝退946

除名946

限期改正错误946

退党946

自行脱党946

干部标准947

党管干部947

学校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947

创先争优活动947

(三)干部管理947

民主评议党员947

干部工作947

五湖四海原则948

干部工作的原则948

任人唯贤948

任人唯亲948

知人善任948

干部任用制948

干部教育949

干部考核949

民主评议干部949

干部任期制949

干部“四化”方针949

后备干部制度949

民主推荐干部949

党的宣传工作的地位950

党的宣传工作的职能950

党的宣传工作的任务950

党的宣传工作的方针950

(四)宣传工作950

党的宣传工作950

党的宣传工作的纪律951

党的宣传工作的特点951

党的宣传工作的原则951

党的宣传部门951

宣传工作者素质951

宣传学952

舆论952

传播学952

党对出版工作的方针952

“双百”方针952

“二为”方向952

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952

政治宣传953

理论宣传953

理论教育953

理论信息953

理论研究953

理论工作953

全方位宣传953

舆论导向953

理论索质953

对外宣传954

宣传价值954

宣传范围954

经济宣传954

形势与任务宣传954

社会宣传954

宣传手段955

宣传提纲955

宣传要点955

宣传计划955

宣传材料955

宣传简报955

文字宣传956

学校党的宣传工作方法956

说理宣传956

口头宣传956

理论学习中心组956

宣传品956

思想动态分析956

形象化宣传957

示范性宣传957

社交活动宣传957

群体激励宣传957

文艺宣传957

参观宣传957

书刊宣传957

电视958

黑板报958

出版社958

广播958

宣传工具958

电影958

杂志958

报纸958

新闻摄影959

录音录像报道959

连续性报道959

综合报道959

新闻959

橱窗959

典型报道959

宣传形式960

忘我法960

宣传艺术960

情理交融法960

宣传过程960

受传者960

宣传者960

新闻发布会960

褒贬法961

明示法961

暗示法961

沉默法961

灌输法961

宣传效应961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原则962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方针962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任务962

学校党的纪律检查工作962

(五)纪律检查工作962

威信效应962

从众趋向962

自己人效应962

党纪面前人人平等963

党性963

从严治党963

党性教育963

高校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963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职权963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职能963

党风964

党风教育964

端正党风的基本做法964

党内不正之风964

党纪964

党纪教育964

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方法964

党规党法964

案件检查工作的任务965

案件检查工作的方针965

严重违犯党的纪律的行为965

案件检查工作的基本要求965

控告965

预防教育965

违纪案件965

案例通报965

典型教育965

党规党法教育965

检举966

申诉966

受理966

处理控告检举的程序966

处理检举控告和申诉的要求966

处理党员申诉的程序967

立案967

立案范围967

立案手续967

立案审批权限967

立案通知967

证人968

知情人968

有牵连的人和事968

案件调查取证968

线索968

办案程序968

当事人968

证据969

定性处理969

定性准确969

处理恰当969

手续完备969

同被审查人谈话969

辩护969

申辩969

案件调查报告970

离职审查970

停职检查970

隔离审查970

后果970

情节970

党纪处分970

回避970

对违纪党员进行处理的程序971

处分党员应遵循的原则971

本人对结论或处分的意见971

基层党组织审理案件的程序972

案件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972

案件审理部门的职责972

案件审理工作972

销案972

结案972

复查972

基层党组织和处分意见972

审理工作部门的工作程序973

党内监督的任务973

党内监督的方针973

党内监督的重点973

学校纪检干部973

纪检干部素质973

纪检干部守则973

统战工作范围974

党在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任务974

统战工作对象974

统战工作974

新时期统一点战线的基本社会职能974

学校党的统战工作974

统战部974

纪委书记974

总支、支部纪检委员974

兼职纪委委员974

专职纪委委员974

纪委委员974

纪委常委974

纪委副书记974

(六)统战工作974

合格的统战干部976

民主人士976

无党派民主人士976

民主党派976

党对民主党派的基本方针976

民主党派成员977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977

民主监督977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977

民主党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形977

民主党派工作范围和发展对象的重点分工977

中共在民主党派成员中发展党员的规定977

977

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基本内容978

当前党对知识分子的主要工作978

非党知识分子的工作任务978

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978

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使命978

中国少数民族979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979

非党知识分子979

非党高级专家979

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979

党对民族工作的总方针980

党的民族政策980

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任务980

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980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980

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981

宗教工作981

民族虚无主义981

宗教981

大汉族主义981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981

地方民族主义981

华侨982

海外关系982

归侨982

华裔982

伊斯兰教982

基督教982

佛教982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982

侨务工作对象983

侨务工作的出发点983

新时期侨务工作的方针和任务983

国内侨务工作的基本政策983

国外侨务工作的基本政策983

学校归国侨着联谊会983

一国两制983

学校共青团工作984

(七)共青团工作984

团的性质984

团的任务984

台属政策984

对台胞的基本政策984

台胞984

学校台属联谊会984

青年的特点985

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原则985

学校共青团工作的主要内容985

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985

后备军985

突击队985

助手985

团章985

高校共青团的地位和作用986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特点986

调查交共青团工作的主要任务986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原则986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方法986

中学共青团的地位和作用986

团旗987

团委与学生会的关系987

团徽987

中学共青团的主要工作987

团委与学校行政部门的关系987

中学团组织与党组织的关系987

团支部与班主任的关系987

团队月会988

团的组织生活988

学校团的组织工作988

团的组织原则988

全团带队988

团旗与团徽的使用988

团歌988

团的组织发展方针989

高校团的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989

高校团的组织系统989

高校的团组织生活989

学校团的代表大会989

团委常委委员会989

团委(支委、总)扩大会议989

团的工作报告制990

学校团组织的改选990

团的支部委员会990

支部团员大会的选举程序990

小组会990

团内民主生活会990

团内“三会一课”990

支部团员大会990

大会选举991

团内一人一票表决制991

团的差额选举方式991

团的等额选举方式991

团的无记名投票选举方式991

举手表决991

当选991

团员证991

入团年龄992

加入共青团组织的条件992

超龄离团和团员证办理手续992

入党团员的团员证管理992

颁证经费992

颁证对象992

颁证条件992

团员证的收回、注销及失效992

入团志愿书993

新团员的审批993

接收新团员支部大会程序993

入团介绍人993

入团手续993

入团申请993

入团宣誓994

团籍994

团龄994

团员权利994

团员义务994

发展团员履行的手续994

推荐优秀团员做党的发展对象994

团支部文体委员995

团支部宣传委员995

团小组长995

团内处分995

团支部书记、副书记995

团委书记、副书记995

团内职务995

团支部组织委员995

团员处分的决定996

团费996

团内奖励996

团员监督批评996

处分团员的报告996

组织关系的转接996

自行脱团996

退团996

团费管理和使用997

新团员的教育997

超龄离团997

超龄离团的手续办理997

团员超龄离团纪念证997

团干部的团纪处分998

团干部的考核998

团干部超龄离团998

团干部年龄要求998

学校团干部的知识结构998

学校团的干部998

团员档案998

团干都标准998

团的干部自选999

团干部任用制度999

团干部考察方法999

团的干部评职999

高校团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原则999

高校团干部的产生999

高校团干部的知识要求999

高校团支部的工作任务1000

高校团支部干部的职责1000

中学生团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000

学校团的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1001

高校团的思想建设的基本任务1001

学校团的宣传工作的职能1001

学校团的宣传工作1001

学校团的宣传工作的基本任务1001

中学团的思想教育的基本原则1002

中学团的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1002

团的社会宣传任务1002

“三自”方针1002

学校团的宣传工具1002

趣味运动会1003

文艺晚会1003

营火晚会1003

联欢会1003

郊游1003

学校团的文体工作内容1003

1003

学校团的文体工作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1003

学校团的文体工作的组织原则和基本方法1003

学校团的文体工作1003

球类比赛1004

棋牌类比赛1004

田径比赛1004

知识竞赛1004

集邮1004

第二课堂1004

舞会1004

健美运动1004

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1005

少先队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1005

少先队的任务1005

少先队的作风1005

中国少年先锋队1005

少先队工作1005

(八)少先队工作1005

艺术展览1005

少表队标志1006

队旗1006

队礼1006

红领巾1006

呼号1006

队歌1006

鼓号1006

队徽1006

少先队组织机构1006

队长和队委会委员的级别标志1006

入队仪式1007

少先队员的权利1007

入队誓词1007

少先队员的义务1007

少先队选举工作1007

少先队组织发展方针1007

少先队代表大会1007

入队申请1007

少先队员的离队工作1008

少先队的爱国主义教育1008

少先队的基础共产主义教育1008

少先队的革命传统教育1008

少先队员关系转移1008

少先队的处分1008

少先队的奖励1008

少先队的思想品德教育1009

少先队的劳动教育1009

少先队的仪式1009

少先队中队会仪式1009

少先队活动的种类1009

大队活动1009

中队活动1009

小队活动1009

少先队音乐活动1010

少先队美术活动1010

少先队科技活动1010

少先队队室1010

主题活动1010

队务活动1010

阵地活动1010

少先队读书读报活动1010

队报1011

红领巾广播站1011

少先队队角1011

优秀队活动的标准1011

少先队鼓号队的组织1011

少先队大队光荣簿1011

大(中)队日记1011

少先队体育活动1011

少先队夏(冬)令营1012

校外辅导员1012

辅导员的修养1012

辅导员的工作方法1012

少先队辅导员1012

辅导员的职责1012

少先队参加访问活动1012

少先队集邮活动1012

少先队歌舞活动1012

少先队旅行活动1012

少先队营火晚会1012

思想教育1014

思想品德教育1014

道德教育1014

政治教育1014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1014

概述1014

(一)概述1014

十六 思想政治工作1014

政治觉悟1015

生活方式1015

世界观1015

人生观1015

思想1015

政治1015

集体主义教育1016

爱国主义教育1016

国际主义教育1016

道德理想1016

共产主义教育1016

人生观教育1017

世界观教育1017

理论教育1017

人格教育1017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1017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1017

疏导原则1017

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1018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1018

民主原则1018

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的原则1018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018

提高觉悟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1019

说服教育,以理服人1019

关怀体贴,以情感人1019

树立榜样,典型示范1019

阶级1020

马克思主义1020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1020

内省1020

自我教育1020

寓教于乐,生动活泼1020

慎独1020

国家1021

物质文明1021

精神文明1021

人类的理想1021

大同社会1021

空想社会主义1021

商品1022

科学社会主义1022

政治经济学1022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023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1023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023

剩余价值规律1023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023

唯物主义1024

历史唯物主义1024

历史唯心主义1024

马克思主义哲学1024

辩证唯物主义1024

唯心主义1025

形而上学1025

唯物辩证法1025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的理论1025

规律1026

质量互变规律1026

对立统一规律1026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的理论1026

实事求是1026

辩证法1026

否定之否定规律1027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1027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1027

主观真理1027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理论1028

社会形态1028

马克思主义关于阶段和阶级斗争的理论1028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理论1028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1028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1028

(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1029

爱国主义1029

狭隘爱国主义1029

狭隘民族主义1029

国际主义1029

小团体主义1030

人的本质1030

人的需要1030

集体主义1030

大国沙文主义1030

功利主义1031

合理利己主义1031

国格1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1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1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1032

个人主义1032

联合国宪章1033

无政府主义103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033

国际关系准则1033

万隆会议十项原则1033

(四)市场经济教育103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034

国情1034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034

商品经济1034

市场经济1034

工农业总产值1035

国民生产总值103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035

法制经济1035

市场1035

共产主义道德1036

道德1036

(五)思想品德教育1036

关贸总协定1036

现代企业制1036

国库券1036

债券1036

股票1036

企业1036

期贷市场1036

四项基本原则1037

社会主义民主1037

社会主义法制1037

民主1037

法制1037

法制观念1038

法治1038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038

法规1038

1038

法律1038

民主政治1039

民权1039

人权1039

公民的基本权利1039

公民的基本义务1039

平等1040

正义1040

人权宣言1040

权利1040

公民1040

义务1040

三权分立1041

司法机关1041

司法权1041

世界人权宣言1041

白皮书1041

纪律1041

自由1041

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盟约1042

法律行为1042

法律规范1042

法律事实1042

法律责任1042

法律制裁1042

法律关系1042

实用主义人生观1043

享乐主义人生观1043

拜金主义人生观1043

共产主义人生观1043

廉政建设1043

共产主义世界观1043

悲观厌世主义人生观1044

存在主义人生观1044

良心1044

节操1044

社会公共生活准则1045

乐观主义1045

善与恶1045

荣誉1045

五爱1046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1046

人道主义1046

非道德主义1046

道德决定论1046

职业道德1046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1047

政治工作者道德1047

司法职业道德1047

教师道德1047

道德修养1048

传统习惯1048

医生道德1048

商业道德1048

社会舆论1048

幸福1049

道德原则1049

道德评价1049

道德品质1049

道德行为1049

自尊1050

自重1050

自信1050

自强1050

自爱1050

自我评价1050

事业心1050

家庭1051

家庭道德1051

婚姻1051

爱情1051

人生价值1051

自我实现论1051

婚姻道德1052

(六)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法规选编1052

小学德育纲要1052

中学德育大纲1055

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的意见1059

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060

工作的几点意见1062

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专业学校当前思想政治1062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065

关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意见1069

十七、教育经济学1071

(一)概述1071

教育经济学1071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071

研究教育经济学的意义1072

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1072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1072

教育经济学的产生1073

社会再生产理论1073

劳动价值论1073

前苏联教育经济学1074

我国教育经济学现状1074

经济1075

生产力1075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1075

劳动者1075

(二)教育与经济1075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1075

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1075

劳动资料1076

劳动对象1077

教育与社会生产1077

教育与社会再生产1077

教育与劳动力再生产1077

物化1077

劳动能力1078

教育与劳动密集型经济1078

教育与个人职业选择1079

教育与我国就业问题1079

教育与知识密集型经济1079

教育与资本密集型经济1079

教育与个人未来收入1080

教育结构1080

经济结构1080

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1080

(三)教育投资的来源、构成及比例1081

教育投资1081

教育投资的性质1081

教育的有形投资1081

教育投资的来源1082

教育投资的特点1082

教育投资决策1082

国家的教育投资1083

企业的教育投资1083

个人教育投资1083

教育投资的趋势1084

教育投资的来源构成1084

教育投资的比例1084

教育投资结构1085

影响教育投资比例因素1085

合理的教育投资比例1085

教育投资结构的类型1086

教育投资结构与教育结构1086

教育投资的分配1086

教育成本1086

教育的免税成本1086

受教育者的无形收入1087

受教育者的无形支出1087

教育事业费1087

学校固定资产折旧费1087

社会直接成本计算方法1088

个人直接成本计算方法1088

间接成本计算方法1088

学校预算外资金1089

教育费附加1089

教育审计1089

教育预算1089

农民教育集资1090

教育的有偿培养1090

教育贷款1090

学田1090

教育与国家财政收入的关系1091

(四)教育投资的使用及经济效益1091

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1091

教育的宏观经济效率1091

教育的微观经济效率1091

教育投资经济效率的意义1092

影响教育投资使用效率诸因素1092

物质设备使用效率指标1093

综合性指标1093

学校人员使用效率指标1093

教育事业费使用效率指标1094

教学过程的效率指标1094

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1094

教育投资的收益率1094

教育投资收益净现值1095

教育投资内部收益率1095

成本分析法1095

客观描述法1096

生产函数法1096

教育与劳动生产率1096

教育与国民收入1096

劳动简化法1097

计算劳动简化率的方法1097

舒尔茨的投资增量分析法1097

丹尼森的增长因素分析法1098

前苏联的劳动简化计算法1098

决定教育经济效益的社会环境1099

智力外流1099

教师劳动性质1100

教师劳动特点1100

提高教育投资使用效率的方法1100

(五)教育的师资、体制及发展1100

教师的劳动力价值1101

教师工资结构1101

班主任津贴1101

师资需求1101

影响师资需求的因素1101

学校规模经济1102

学校布局1102

影响教师供给的因素1102

师资需求的数量指标1103

师资需求预测1103

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1103

教育体制改革1104

教育事业发展计划1104

教育事业发展预测1104

(六)国内外相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述人力资本理论1104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1105

筛选假设理论1105

增长经济学1106

社会化理论1106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1106

发展经济学1107

舒尔茨西奥多威廉1107

丹尼森爱德化富尔顿1107

斯特鲁米林1108

厉以宁1108

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1108

教育经济学概论1108

教育的经济价值1109

教育经济学概论1109

国民教育经济学1109

教育经济学研究1109

教育经济学1109

教育经济学导论1109

教育经济学1110

新教育经济学导论1110

教育经济学导论1110

教育与经济1110

辟雍1111

政教合一1111

学在官府1111

乡三物1111

官学1111

五学1111

颊宫1111

官师合一1111

国学1111

选贤贡士制1111

瞽宗1111

中国教育史1111

(一)中国教育史1111

十八 教育史1111

乡学1111

太学1112

射策1112

贵胄学校1112

鸿都门学1112

熹平石经1112

稷下学宫1112

焚书坑儒1112

废黜百家1112

百家争鸣1112

孝廉1113

贤良1113

茂才1113

国子学1113

律学1113

九品中正制1113

书学1113

算学1113

科举制度1114

策问1114

著录弟子1114

墨义1114

帖经1114

及门弟子1114

玄学1114

理学1114

武学1114

状元1114

童子科1114

进士科1114

明经科1114

察举制度1114

医学1114

举人1114

积分制1115

白鹿洞书院1115

书院1115

画学1115

学田制1115

庆历兴学1115

三舍法1115

崇宁兴学1115

熙宁、元丰兴学1115

殿试1115

路学1116

社学1116

回回国小学1116

蒙古国小学1116

阴阳学1116

蒙馆1116

私学1116

岳麓山书院1116

贡生制1116

积分升斋1116

嵩阳书院1116

茅山书院1116

应天府书院1116

石鼓书院1116

宗学1117

文字狱1117

东林书院1117

私塾1117

鼎甲1117

会试1117

乡式1117

探花1117

榜眼1117

进士1117

县试1117

童试1117

朱子读书法1117

院式1117

诂经精舍1118

洋务运动1118

八股文1118

四毁书院1118

学海堂1118

俄罗期学馆1118

贡生1118

监生1118

觉罗学1118

算学馆1118

旗学1118

江南水师学堂1119

福建船政学堂1119

广州水陆师学堂1119

上海机器学堂1119

上海广方言馆1119

天津武备学堂1119

天津水师学堂1119

广州同文馆1119

京师同文馆1119

上海南洋公学1120

大通师范学校1120

爱国学社1120

时务学堂1120

万木草堂1120

中西学堂1120

百日维新1120

天津医学馆1120

天津电报学堂1120

求是书院1121

格致书院1121

两湖书院1121

通艺学堂1121

经心书院1121

焦作路矿考堂1121

南开学校1121

爱国女学1121

上海经正女学堂1121

京师大学堂1121

壬子·癸丑学制1122

奏定学堂章程1122

钦定学堂章程1122

提学使司1122

学部1122

南洋公学外院1122

正蒙书院1122

壬戌学制1123

中国教育学生1123

军国民教育1123

美感教育1123

中华民国教育部1123

选科制1124

中国科学社1124

庚款兴学1124

中华职业教育社1124

大学院1124

庚子赔款1124

华法教育会1124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1124

留法勤工俭学会1124

中国教育改进社1125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1125

北京大学1125

北京师范大学1125

岭南大学1125

北洋太学1125

清华大学1125

上海大学1125

复旦大学1125

中华儿童教育社1126

农民运动讲习所1126

宁波女塾1126

马礼逊学堂1126

华西协合大学1126

中华基督教教育会1126

协和医学院1126

戊辰学制1126

育才学校1127

鲁迅艺术文学院1127

乡村建设学院1127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127

晓庄师范1127

西南联合大学1127

浙江大学1127

三青团1127

延安大学1128

苏维埃大学1128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1128

陕北公学1128

民族学院1128

华北联合大学1128

中庸1129

大学1129

礼记1129

孟子1129

学生自治会1129

西北联合大学1129

论语1129

学记1130

吕氏春秋1130

尚书1130

仓颉篇1131

小学1131

千字文1131

百家姓1131

三字经1131

蒙求1131

四书1131

急就篇1131

六级1131

五经1131

十三经1131

诗经1131

教育世界1132

教育杂志1132

新教育大纲1132

教育史ABC1132

饮冰室合集1132

教童子法1132

重蒙须知1132

明儒学案1132

大同书1132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1133

孔子1133

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1133

孟子1133

教育大辞书1133

家庭教育1133

教育公报1133

荀子1134

董仲舒1134

王充1135

嵇康1135

颜子推1136

韩愈1136

柳宗元1136

王通1136

张载1137

王安石1137

胡瑗1137

朱熹1137

程颢、程颐1138

年衡1138

陆九渊1138

王守仁1138

王夫之1139

颜元1139

黄宗羲1139

徐光启1140

龚自珍1140

李贽1140

王廷相1140

魏源1141

张之洞1141

康有为1141

梁启超1142

严复1142

盛宣怀1142

蔡元培1143

张伯苓1143

黄炎培1144

杨贤江1144

陶行知1144

陈嘉庚1145

鲁迅1145

成仿吾1146

吴玉章1146

马约翰1146

陈鹤琴1147

胡适1147

晏阳初1147

徐特立1148

叶圣陶1148

孟宪成1148

恽代英1148

马叙伦1149

陈望道1149

朱光潜1149

宫廷学校1150

青年礼1150

毛泽东1150

吴晗1150

(二)外国教育史1150

祭司学校1151

神庙学校1151

文士学校1151

古儒学校1151

斯巴达教育1151

雅典教育1151

修辞学校1152

四艺1152

学园1152

智者派1152

文法学校1152

三艺1152

体操学校1152

音乐学校1152

骑士教育1153

经院哲学1153

世俗学校1153

大主教学校1153

城市学校1153

教会学校1153

僧院学校1153

教仆1153

初级学校1153

教区学校1153

七艺1154

骑士七艺1154

产婆术1154

星期日学校1154

妇女学校1154

兰卡斯特——贝尔制1154

福斯特法案1154

骑士学院1155

帝国大学1155

基估法案1155

美国全国教育协会1155

欧洲中世纪大学1155

泛智学校1155

公学1155

见习生制度1155

文科中学1155

文雅教育1156

泛爱主义教育1156

形式教育1156

实质教育1156

世俗教育1156

宗教教育1156

人文主义教育1156

新教育运动1157

道尔顿制1157

温纳特卡制1157

学制令1157

教学大旨1157

学校法令1157

教育敕语1157

富尔法案1158

哈多报告1158

巴特勒法案1158

费里法案1158

巴尔福尔法案1158

费舍法案1158

国防教育法1159

哈比改革1159

汉堡协定1159

毛雷尔法案1159

统一劳动学校规程1160

大教学论1160

九·五决定1160

学校教育法1160

教育基本法1160

史密斯—休士法案1160

世界图解1161

巨人传1161

乌托帮1161

太阳城1161

教育漫话1161

爱弥尔1161

教育论1162

帕夫雷什中学1162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1162

母育学校1162

普通教育学1162

理想国1162

民主主义与教育1162

苏格拉底1163

柏拉图1163

亚里斯多德1163

托马斯·阿奎那1164

维变利诺1164

昆体良1164

拉伯雷1165

蒙旦1165

伊拉斯莫斯1165

莫尔1165

康帕内拉1165

马丁·路德1166

斯图谟1166

梅兰克吞1166

夸美纽斯1167

欧文1167

加尔文1167

奥古斯丁1168

培根1168

洛克1168

富兰克林1169

罗蒙诺索夫1169

卢梭1169

爱尔维修1170

狄德罗1170

康德1171

巴尔特1171

杰弗逊1171

裴斯塔洛齐1171

赫尔德1171

席勒1171

福禄贝尔1172

赫尔巴特1172

洪堡德1172

费希特1172

第斯多惠1173

弥尔斯1173

斯宾塞1173

乌申斯基1174

帕克1174

杜威1174

克鲁普斯卡娅1175

马卡连柯1175

费科夫1176

苏霍姆林斯基1176

蒙台梭利1176

侯赛因1176

凯洛夫1176

人生观1177

教习1177

人文主义教育1177

教师1177

教材1177

教育史1177

教育1177

(一)教育学1177

十九 相关学科知识1177

教材通讯1178

教员1178

教授1178

教学1178

教案1178

教渝1178

教学论1178

教学论1178

教学论1178

教师节1178

教师报1178

教学指导书1179

教学组织形式1179

教学辅助人员1179

教养员1179

教学内容1179

教学大纲1179

教科书1179

教学过程1179

教育目的1180

教育规划1180

教育评估1180

教育诊断1180

教育规律1180

教育实习1180

教育科学1180

教育信息1180

教育测验1181

教育本质1181

教育结构1181

教育法学1181

教育经费1181

教育制度1181

教育价值1182

教育职能1182

教育文摘1182

教育世界1182

(二)教育心理学1182

教育心理学1182

智商1183

心理过程1183

心理1183

心理学1183

心理测验1184

记忆1184

机构识记和意义识记1184

想象1184

性格1185

情绪1185

潜意识1185

发散型思维与聚敛型思维1185

联想1186

遗忘1186

儿童心理学1186

青年心理学1186

婴幼儿心理学1187

学习心理学1187

智育心理学1187

创造心理学1187

创造过程1188

创造力1188

创造型人格(创造型个性)1188

创造学1188

(三)创造学及相关学科1188

创造工程学(创造方法学)1188

创造工程理论1189

灵感1189

直觉1189

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1189

创造教育1189

创造环境1189

创造型集体1189

科学发现1190

科学发现的非逻辑性1190

弗洛伊德1190

奥斯本1191

恩田彰1191

教学教育学1191

科学教育工程学1191

教学教育未来学1191

教育技术学1192

罗马俱乐部1192

阿尔温·托夫勒1192

第三次浪潮1192

教育生态学1193

教育统计学1193

比较教育学1193

教育情报1194

教育文献学1194

教育信息管理1194

教育情报学1194

教育结构学1194

教学信息论1194

教育文献工作1195

教育预测学1195

(四)教育哲学1195

教育哲学1195

结构主义教育哲学1195

分析主义教育哲学1196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哲学1196

改造主义教育哲学1196

实用主义教育哲学1197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1197

要素主义教育哲学1197

教育统计学1198

教育未来学1198

教育工程学1198

教学工艺学1198

教育管理学1198

(五)教育社会学1198

教育社会学1198

新兴教育社会学1199

传统教育社会学1199

微观教育社会学1199

宏观教育社会学1199

教育政治经济学1200

“新”教育社会学1200

教学社会学1200

课程社会学1200

结构功能论1200

冲突论1200

教育层化1201

社会结构1201

教育化社会1201

教育的导向功能1201

解释论1201

教育社会功能1201

教育病理1202

学校社会学1202

义务教育1202

校风1202

教育滞后1202

教育变迁1202

教育机会均等1202

学校文化1203

班级社会学1203

班风1203

师生互动理论1203

教师社会学1203

人类工程学1204

人类学1204

人学1204

(六)人才学1204

沃德1204

杜威1204

韦伯1204

涂尔干1204

家庭教育1204

帕森斯1204

人才1205

人才学1205

人才观1205

人才链1205

人才类型1205

人才选拔1206

人才制度1206

人才结构1206

人才开发1206

人才制度的历史演变1207

人才管理1207

人才的七个层次1207

人才的代偿功能1207

人才培养的方针1208

人才辈出规律1208

人才发展的不比原则1208

人才成熟的十项标准1208

人才的群体意识1208

人才的成功要素1208

人才成长的因素1209

人才管理的实质1209

人才学产生的基础1209

人才学的基本问题1209

人才学与脑生理学1209

人才学与社会学1209

人才学与优生学1209

成才环境1210

秀才、举人、进士1210

成才四字诀1210

人才学的反求工程1210

人才成才规律1210

人才需求预测1210

智囊团1211

猎头公司1211

世界人才大战1211

新社会学1212

社会地位1212

社会分化1212

社会印象1212

社会1212

社会学1212

社团1212

(七)社会学1212

社会角色1213

社会群体1213

社会教育1213

社会运行1213

社区1213

社会变迁1213

社会现代化1213

社会流动1214

文化1214

社会问题1214

社会控制1214

个体社会化1215

社会保障1215

社会分层1215

越轨行为1215

聚众行为1215

社会交换理论1216

社会互动理论1216

韦伯的新教伦理说1216

现代化国家理论1216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学说1216

(八)文学1216

文学的基本性质特点1216

文学的审美功能1217

文学鉴赏的一般规律1217

文学鉴赏1217

文学的功能1217

文学的教育功能1217

文学的认识功能1217

素材与题材1218

主题1218

典型1218

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1218

弗洛伊德主义1219

古典主义1219

自然主义1219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219

文艺复兴1219

思想性与艺术性1219

印象主义1219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220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1220

文学批评的标准1220

唯美主义1220

批判现实主义1220

启蒙主义文学1220

先锋派文学的兴起1221

(九)美学1221

美学1221

教育美学1221

心理学美学1222

审美客体1223

审美主体1223

美的规律1223

美感1224

1224

1224

审美知觉1225

审美想象1225

审美情况1225

审美意识1225

审美对象1226

审美直觉1226

审美趣味1226

审美标准1226

审美判断1227

审美理想1227

审美价值1227

二十 附录1228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及相关法规1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228

中国教育发展纲要1230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238

附: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239

扫除文盲工作条例1242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243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245

国务院关于明令禁止和宣布自行失效的教育1248

法规目录1248

关于公布废止与自行失效规章及规章性文件1257

目录的通知1257

附一:废止的规章及规章性文件目录1257

附二:自行失效的规章及规章性文件目录126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条例12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1283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1283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284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1288

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1291

世界版权公约1300

(二)外国著名大学简介1305

(三)中国普通高等院校名录1332

(四)中国长途自动电话通达主要城市区1370

号表1370

(五)世界各国及港澳台地区代号表1371

(六)世界各国大城市代号表1371

1994《中国学校工作实用大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车夫主编 1994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小学学校工作实用全书  学生工作卷(1996 PDF版)
中小学学校工作实用全书 学生工作卷
1996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学校教务工作实用全书(1994年04月第1版 PDF版)
中国学校教务工作实用全书
1994年04月第1版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实用手册(1999年11月第1版 PDF版)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实用手册
1999年11月第1版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中国学校校长工作实用全书(1994年04月第1版 PDF版)
中国学校校长工作实用全书
1994年04月第1版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实用大全(1992 PDF版)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实用大全
1992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日英汉电子技术词典(1991 PDF版)
日英汉电子技术词典
1991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全国公共图书馆概况(1982 PDF版)
全国公共图书馆概况
1982 图书馆服务社
中国图书情报工作实用大全(1990 PDF版)
中国图书情报工作实用大全
1990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中国工会应用文实用写作全书(1994 PDF版)
中国工会应用文实用写作全书
1994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培格曼国际终身教育百科全书(1990 PDF版)
培格曼国际终身教育百科全书
1990 职工教育出版社
中小学学校工作实用全书  教辅工作卷(1996 PDF版)
中小学学校工作实用全书 教辅工作卷
1996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学校评估工作实用全书(1995 PDF版)
中国学校评估工作实用全书
1995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实用中学生作文大全(1997 PDF版)
实用中学生作文大全
1997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十足靓女人(1996 PDF版)
十足靓女人
1996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勤+缘出版社
中小学学校工作实用全书  学校教务工作卷(1996 PDF版)
中小学学校工作实用全书 学校教务工作卷
1996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