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生物化学》求取 ⇩

第一章生物有机体的单位——细胞4

第一节 原核细胞4

第二节 真核细胞5

一、细胞核7

二、线粒体7

三、内质网8

四、高尔基体8

五、溶酶体8

七、叶绿体9

六、过氧化物酶体9

第二章蛋白质10

第一节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11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12

二、蛋白质结构的基本单位——氨基酸12

三、蛋白质的旋光性和光吸收16

四、氨基酸的酸碱性质18

五、氨基酸的化学反应22

六、氨基酸的分析分离26

第二节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28

一、肽键28

二、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30

一、蛋白质分子中的非共价键35

第三节 蛋白质的高级结构35

二、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三级结构36

三、决定蛋白质构象的作用力38

四、蛋白质的二级结构39

五、超二级结构43

六、胶原蛋白质的结构44

七、蛋白质的三级结构44

八、蛋白质的四级结构45

一、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和溶解度48

第四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48

二、蛋白质的带电性和电泳49

三、蛋白质的颜色反应52

四、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53

第五节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56

一、利用溶解度不同分离蛋白质56

二、离子交换层析57

三、亲和层析59

二、酶的化学本质60

一、酶的催化特点60

第一节 酶是生物催化剂60

第三章60

三、根据酶蛋白的分子特点酶分三类61

四、酶的辅助因子61

五、酶的活性中心61

六、酶和底物的几种结合力62

七、酶转换能量的形式63

第二节 酶的分类命名64

一、酶活力、活力单位和测定条件66

二、比活力66

第三节 酶的活力测定66

三、酶的转换数(Kcat)67

四、酶反应的初速度67

五、酶活力的联合测定法67

第四节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68

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69

二、米氏公式的导出70

三、米氏常数的意义和求法71

四、多种底物的反应73

一、温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75

第五节 影响酶作用的因素75

五、变构酶不服从米氏公式75

二、pH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76

三、激活剂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77

四、酶浓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77

五、酶活性的抑制77

第六节 酶催化作用机理83

一、酶的催化作用与活化能83

二、中间络合物学说84

三、诱导契合学说84

四、使酶具有高效催化的因素85

五、酶作用机制举例——溶菌酶86

第七节 抗体酶88

一、利用过渡态的类似物作为抗原88

二、过渡态类似物是酶很强的抑制剂89

第八节 核酸酶89

第九节 变构酶91

一、变构酶概念、性质和特点91

二、变构酶动力学92

三、变构酶的调节作用机理93

第一节 碱基、核苷和核苷酸97

一、碱基、核苷和核苷酸的结构97

第四章核酸97

二、碱基、核苷和核苷酸的性质101

第二节 核酸的分子结构101

一、核苷酸的连接方式101

二、核酸的一级结构102

三、DNA的双螺旋结构105

四、DNA的三级结构106

五、DNA一级结构的测定109

六、RNA结构110

第三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110

一、一般性质113

二、核酸的紫外吸收性质114

三、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114

第四节 核酸的生物学功能114

一、DNA的生物学功能118

二、RNA的生物学功能119

第五节 核酸和蛋白质的络合物120

一、病毒120

二、染色质121

三、核糖体123

二、辅酶的概念125

一、维生系的概念和特点125

第五章维生素与激素125

第一节 维生系和辅酶的概念与分类125

三、维生素的分类126

四、维生素缺乏症和过多症126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127

一、维生素A127

二、维生素D128

三、维生素E129

四、维生素K129

二、维生素B2130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130

一、维生素B1130

三、维生素PP131

四、维生素B6131

五、泛酸和辅酶A132

六、生物素133

七、叶酸和辅酶F133

八、维生素C133

九、维生素B12和辅酶B12135

第四节 维生素与辅酶136

第五节 激素的概述137

一、激素的概念137

二、激素的分泌137

三、激素的分类137

四、效应器官和激素受体137

五、激素控制的等级性质138

六、激素控制的生物合成139

第六节 激素的作用原理140

一、类固醇激素作用原理140

二、含氮激素的作用原理141

三、第二信使系统143

第七节 含氮激素(一)——主要的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145

一、肾上腺髓质激素145

二、甲状腺分泌的激素146

第八节 含氮激素(二)——多肽蛋白质激素148

一、下丘脑激素148

二、垂体前叶激素149

三、垂体中叶激素151

四、垂体后叶激素151

五、胰岛激素151

七、胎盘激素152

六、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激素152

八、胸腺分泌的激素153

九、肠胃道激素153

第九节 甾醇类激素153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153

二、性激素154

第十节 脂肪族激素156

第十一节 植物激素157

一、植物生长素157

三、细胞分裂素158

二、赤霉素158

四、脱落酸159

五、乙烯159

第六章糖代谢160

第一节 多糖的细胞外分解160

一、淀粉的酶促水解160

二、二糖的水解161

第二节 糖酵解162

一、糖酵解与发酵162

二、糖酵解、淀粉发酵的化学过程163

第三节 三羧酸循环168

二、三羧酸循环途径169

一、葡萄糖的有氧分解169

三、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173

第四节 磷酸戊糖支路174

一、HMP的反应过程174

二、HMP途径的生理意义177

第五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177

一、糖原的合成177

二、糖原的分解179

第六节 糖的异生作用179

一、糖异生作用的途径180

二、糖异生作用是耗能的181

三、糖异生作用的意义182

第七节 其他单糖的代谢182

一、果糖的代谢182

二、半乳糖的代谢182

三、甘露糖代谢183

第八节 糖代谢的调节184

一、肝脏是调节血糖的器官184

二、神经系统是血糖调节的敏感器官184

第九节 光合作用185

三、激素对血糖的调节185

四、糖代谢的紊乱185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186

二、光合作用的位点188

三、绿色植物的光反应188

四、绿色植物的暗反应192

五、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194

二、呼吸链上的电子传递196

一、呼吸链196

第一节 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的电子传递196

第七章氧化磷酸化196

第二节 氧化磷酸化199

一、氧化磷酸化过程的主要特征200

二、氧化还原电位和自由能变化201

三、氧化磷酸化效率202

四、F0,F1-ATP酶203

五、氧化磷酸化的调节和抑制203

六、质子运动力204

三、化学渗透偶联假说205

二、构象变化偶联假说205

一、化学偶联假说205

第三节 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205

第八章脂类代谢207

第一节 脂类物质207

一、脂肪和必需脂肪酸207

二、磷脂类208

三、糖脂类209

四、胆固醇和胆汁酸210

三、脂肪酸的β氧化211

二、甘油的代谢211

一、脂肪的分解211

第二节 脂肪和脂肪酸的分解代谢211

四、脂肪酸的其他氧化途径213

五、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214

六、酮体的生成与分解214

第三节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215

一、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原料215

二、丙二酰CoA的形成215

三、脂肪酸合成酶体系216

四、脂肪酸生物合成过程217

六、在线粒体和内质网中脂肪酸链的延长218

五、奇数脂肪酸的生物合成218

第四节 磷脂代谢219

一、甘油磷脂的分解219

七、脂肪的生物合成219

二、甘油磷脂的合成220

三、鞘磷酯的合成222

第五节 甾醇类代谢224

一、胆固醇的分解224

二、胆固醇的生物合成224

二、胆固醇合成的调控226

三、脂类代谢的紊乱226

一、脂肪酸合成的调控226

第六节 脂类代谢的调节226

第九章氨基酸降解和尿素循环228

第一节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228

一、氧化脱氨基作用228

二、非氧脱氨基作用230

三、氨基酸的脱酰胺基作用230

第二节 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231

一、转氨酶231

第三节 联合脱氨基作用233

一、联合脱氨是体内主要的脱氨基作用233

三、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的转氨作用233

二、非α氨基的转氨作用233

二、嘌呤核苷酸循环234

第四节 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235

第五节 含氮排泄物的形成235

一、尿素循环235

二、尿酸的形成238

三、氨的排泄238

第六节 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238

一、核酸的分解240

第一节 核酸和核苷酸的降解240

第十章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240

二、核苷酸的降解241

三、嘌呤的分解241

四、嘧啶的分解242

第二节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244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244

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246

三、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248

四、核糖核苷二磷酸或核糖核苷三磷酸的形成248

一、DNA的半保留复制250

第一节 DNA的复制250

第十一章DNA的复制250

二、DNA复制的连续性251

三、复制的起点和方向251

四、DNA复制需要的酶252

五、DNA的半不连续复制255

六、DNA聚合酶Ⅲ同时合成先导链和后随链256

七、DNA复制的终止256

第二节 在RNA指导下的DNA合成256

一、逆转录作用及逆转录酶256

四、逆转录的生物学意义258

第三节 DNA的损伤与修复258

三、逆转录过程258

二、逆转录酶性质258

一、光复活259

二、切除修复259

三、重组修复259

四、SOS修复260

第十二章RNA的生物合成261

第一节 DNA指导下的RNA合成261

一、转录的模板261

三、启动子262

二、RNA聚合酶262

四、终止子263

五、转录的机制264

第二节 转录后RNA的加工265

一、rRNA前体加工266

二、tRNA前体加工267

三、真核生物的mRNA前体的加工268

第三节 核酸生物合成的抑制剂268

一、人工合成的碱基类似物或核苷类似物268

二、与DNA模板结合的抑制剂269

三、RNA聚合酶的抑制剂270

第十三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272

第一节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272

一、还原性氨基化反应272

二、α-酮酸经氨基转移生成氨基酸273

三、氨基酸的互相转化274

四、氨基酸合成的其他途径274

第二节 遗传密码278

一、遗传密码单位278

二、遗传密码的基本特点279

一、氨酰tRNA的形成280

第三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机制280

二、蛋白质合成的起始283

三、肽链的延伸285

四、肽链合成的终止与释放287

五、真核生物的蛋白质合成287

第四节 蛋白质折叠和共价修饰290

一、链的折叠290

二、共价修饰290

第五节 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菌素292

一、抑制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抗菌素292

二、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293

第十四章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控296

第一节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296

一、糖代谢与脂类代谢的相互关系296

二、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296

三、脂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297

四、核酸代谢与其他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297

第二节 代谢的调节298

一、酶水平的调节298

二、激素对代谢的调节303

三、神经系统对代谢的调节304

参考文献306

1999《简明生物化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赛玉编著 1999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1992 PDF版)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
1992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简明化学(1984 PDF版)
简明化学
1984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圣僧玄奘大师传(1977 PDF版)
圣僧玄奘大师传
1977 台湾:佛光出版社
简明基础生物化学(1993 PDF版)
简明基础生物化学
1993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微生物学简明教程(1988 PDF版)
微生物学简明教程
1988 青岛:青岛出版社
简明植物生理学(1990 PDF版)
简明植物生理学
1990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简明微生物学(1987 PDF版)
简明微生物学
1987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1981 PDF版)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
198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简明生物学(1990 PDF版)
简明生物学
1990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简明化学矿物介绍(1959 PDF版)
简明化学矿物介绍
1959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简明生物化学(1979 PDF版)
简明生物化学
197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简明基础生物化学(1988 PDF版)
简明基础生物化学
1988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简明生物化学(1999 PDF版)
简明生物化学
1999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简明生物学(1999 PDF版)
简明生物学
1999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简明植物生物化学(1992 PDF版)
简明植物生物化学
1992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