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求取 ⇩

1.绪论1

1.1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1

1.2 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5

1.2.1 审察内外5

1.2.2 辨证求因6

1.2.3 四诊合参7

1.3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7

1.4 学习的要求和方法8

2.四诊9

2.1 望诊9

2.1.1 望神9

2.1.1.1 神的概念9

2.1.1.2 得神、失神与假神10

2.1.1.3 神气不足与神志异常11

2.1.2 望面色11

2.1.2.1 面部色诊原理及其临床意义12

2.1.2.2 面部与脏腑相关部位12

2.1.2.3 望色十法13

2.1.2.4 常色与病色13

2.1.2.5 色、脉、症合参17

2.1.3 望形态17

2.1.4 望头颈五官九窍18

2.1.5 望皮肤25

2.1.6 望络脉27

2.1.6.1 望小儿食指络脉27

2.1.6.2 望鱼际络脉28

2.1.6.3 望指甲形色28

2.1.7 望排泄物与分泌物29

2.1.8 望舌30

2.1.8.1 舌诊的临床意义30

2.1.8.2 舌与脏腑的关系及舌诊原理31

2.1.8.3 舌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2

2.1.8.4 舌诊的内容33

2.1.8.5 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38

2.2 闻诊42

2.2.1 听声音42

2.2.2 嗅气味45

2.3 问诊46

2.3.1 问一般情况46

2.3.2 问生活史(生活习惯)46

2.3.3 问家族病史和既往病史47

2.3.4 问起病47

2.3.5 问现在症状47

2.3.5.1 问寒热47

2.3.5.2 问汗49

2.3.5.3 问头身50

2.3.5.4 问胸胁脘腹51

2.3.5.5 问耳目53

2.3.5.6 问饮食与口味53

2.3.5.7 问睡眠55

2.3.5.8 问二便56

2.3.5.9 问妇女58

2.3.5.10 问小儿59

2.4 切诊60

2.4.1 脉诊61

2.4.1.1 脉象形成的原理和脉诊的临床意义61

2.4.1.2 脉诊的部位62

2.4.1.3 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64

2.4.1.4 平脉65

2.4.1.5 病脉66

2.4.1.6 诊妇人脉72

2.4.1.7 诊小儿脉73

2.4.1.8 相兼脉与主病73

2.4.1.9 脉症顺逆与从舍74

2.4.2 按诊75

2.4.2.1 按诊的方法和意义75

2.4.2.2 按诊的内容75

3.八纲79

3.1 表里79

3.1.1 表证80

3.1.2 里证80

3.1.3 表证和里证的鉴别要点80

3.1.4 表证和里证的关系81

3.1.4.1 表里同病81

3.1.4.2 表里出入81

3.2 寒热81

3.2.1 寒证81

3.2.2 热证82

3.2.3 寒热证的鉴别要点82

3.2.4 寒证与热证的关系82

3.2.4.1 寒热错杂82

3.2.4.2 寒热转化83

3.2.4.3 寒热真假83

3.2.5 寒热与表里的关系84

3.2.5.1 表寒证84

3.2.5.2 表热证84

3.2.5.3 里寒证84

3.2.5.4 里热证84

3.3 虚实85

3.3.1 虚证85

3.3.2 实证85

3.3.3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86

3.3.4 虚实的错杂、转化和真假86

3.3.5 虚实与表里寒热的关系88

3.3.5.1 表虚证88

3.3.5.2 表实证88

3.3.5.3 里虚证88

3.3.5.4 里实证88

3.3.5.5 虚寒证89

3.3.5.6 虚热证89

3.3.5.7 实寒证89

3.3.5.8 实热证89

3.4 阴阳89

3.4.1 阴证和阳证90

3.4.1.1 阴证90

3.4.1.2 阳证90

3.4.1.3 阴证和阳证的鉴别要点90

3.4.2 真阳不足与真阳不足91

3.4.3 亡阴与亡阳91

4.辨证94

4.1 病因辨证94

4.1.1 六淫、疫疠辨证94

4.1.2 七情证候97

4.1.3 饮食劳伤97

4.1.4 外伤98

4.2 气血津液辨证99

4.2.1 气病辨证99

4.2.1.1 气虚证99

4.2.1.2 气陷证100

4.2.1.3 气滞证100

4.2.1.4 气逆证100

4.2.2 血病辨证101

4.2.2.1 血虚证101

4.2.2.2 血瘀证101

4.2.2.3 血热证101

4.2.2.4 血寒证102

4.2.3 气血同病辨证102

4.2.3.1 气滞血瘀证102

4.2.3.2 气虚血瘀证102

4.2.3.3 气血两虚证103

4.2.3.4 气不摄血证103

4.2.3.5 气随血脱证103

4.2.4 津液辨证104

4.2.4.1 津液不足证104

4.2.4.2 水液停骤104

4.3 脏腑辨证106

4.3.1 心与小肠病辨证106

4.3.1.1 心气虚、心阳虚与心阳暴脱106

4.3.1.2 心血虚与心阴虚107

4.3.1.3 心火亢盛107

4.3.1.4 心脉痹阻108

4.3.1.5 痰迷心窍108

4.3.1.6 痰火扰心109

4.3.1.7 小肠实热109

4.3.2 肺与大肠病辨证110

4.3.2.1 肺气虚110

4.3.2.2 肺阴虚110

4.3.2.3 风寒束肺110

4.3.2.4 寒邪客肺111

4.3.2.5 痰湿阻肺111

4.3.2.6 风热犯肺112

4.3.2.7 热邪壅肺112

4.3.2.8 燥邪犯肺112

4.3.2.9 大肠湿热112

4.3.2.10 大肠液亏113

4.3.2.11 肠虚滑泻113

4.3.3 脾与胃病辨证114

4.3.3.1 脾气虚114

4.3.3.2 脾阳虚114

4.3.3.3 中气下陷115

4.3.3.4 脾不统血115

4.3.3.5 寒湿困脾115

4.3.3.6 湿热蕴脾116

4.3.3.7 胃阴虚116

4.3.3.8 食滞胃脘116

4.3.3.9 胃寒117

4.3.3.10 胃热117

4.3.4 肝与胆病辨证118

4.3.4.1 肝气郁结118

4.3.4.2 肝火上炎118

4.3.4.3 肝血虚118

4.3.4.4 肝阴虚119

4.3.4.5 肝阳上亢119

4.3.4.6 肝风内动120

4.3.4.7 寒滞肝脉121

4.3.4.8 肝胆湿热121

4.3.4.9 胆郁痰扰121

4.3.5 肾与膀胱病辨证121

4.3.5.1 肾阳虚122

4.3.5.2 肾阴虚122

4.3.5.3 肾精不足122

4.3.5.4 肾气不固123

4.3.5.5 肾不纳气123

4.3.5.6 膀胱湿热124

4.3.6 脏腑兼证124

4.3.6.1 心肾不交124

4.3.6.2 心脾两虚125

4.3.6.3 心肝血虚125

4.3.6.4 心肾阳虚125

4.3.6.5 心肺气虚126

4.3.6.6 脾肺气虚126

4.3.6.7 脾肾阳虚126

4.3.6.8 肺肾阴虚127

4.3.6.9 肝肾阴虚127

4.3.6.10 肝脾不调127

4.3.6.11 肝胃不和128

4.3.6.12 肝火犯肺128

4.4 经络辨证129

4.4.1 十二经脉病证129

4.4.1.1 手太阴肺经病证129

4.4.1.2 手阳明大肠经病证129

4.4.1.3 足阳明胃经病证129

4.4.1.4 足太阴脾经病证130

4.4.1.5 手少阴心经病证130

4.4.1.6 手太阳小肠经病证130

4.4.1.7 足太阳膀胱经病证130

4.4.1.8 足少阴肾经病证130

4.4.1.9 手厥阴心包络经病证131

4.4.1.10 手少阳三焦经病证131

4.4.1.11 足少阳胆经病证131

4.4.1.12 足厥阴肝经病证131

4.4.2 奇经八脉病证131

4.4.2.1 督脉病证131

4.4.2.2 任脉病证131

4.4.2.3 冲脉病证132

4.4.2.4 带脉病证132

4.4.2.5 阳维阴维病证132

4.4.2.6 阳蹻阴蹻病证132

4.5 六经辨证132

4.5.1 六经辨证的概念133

4.5.1.1 太阳病证133

4.5.1.2 阳明病证134

4.5.1.3 少阳病证134

4.5.1.4 太阴病证135

4.5.1.5 少阴病证135

4.5.1.6 厥阴病证136

4.5.2 六经病的合病、并病、传经与直中136

4.6 卫气营血辨证137

4.6.1 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137

4.6.1.1 卫分证候137

4.6.1.2 气分证候137

4.6.1.3 营分证候138

4.6.1.4 血分证候138

4.6.2 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138

4.7 三焦辨证139

4.7.1 三焦辨证的概念139

4.7.1.1 上焦病证139

4.7.1.2 中焦病证139

4.7.1.3 下焦病证140

4.7.2 三焦病的传变规律140

5.诊断与病案142

5.1 四诊与辨证的运用142

5.1.1 辨证要点142

5.1.1.1 四诊详细而准确,是辨证的基础142

5.1.1.2 围绕主要症状进行辨证142

5.1.1.3 从病变发展过程中辨证143

5.1.1.4 个别的症状,有时是辨证的关键143

5.1.1.5 辨证与辨病的关系144

5.1.2 八纲与其它辨证方法的运用145

5.1.3 外感病与杂病的辨证145

5.2 病案145

5.2.1 中医病案的特点146

5.2.2 中医病案的内容和要求147

5.2.3 病案的整理148

5.2.4 病案格式148

5.2.4.1 住院病案格式的内容和要求148

5.2.4.2 住院证治记录149

5.2.4.3 门诊病案150

6.附篇151

6.1 症状鉴别诊断151

6.1.1 发热151

6.1.2 出汗158

6.1.3 昏迷160

6.1.4 抽搐161

6.1.5 失血163

6.1.6 咳嗽166

6.1.7 喘促167

6.1.8 呕吐168

6.1.9 泄泻169

6.1.10 便秘170

6.1.11 小便不利170

6.1.12 黄疸171

6.1.13 眩晕172

6.1.14 心悸(怔忡)173

6.1.15 不寐174

6.1.16 疼痛174

6.2 原文选录180

6.2.1 望诊180

6.2.1.1 神色形态部分180

6.2.1.2 舌诊部分181

6.2.1.3 目部部分184

6.2.1.4 鼻部部分185

6.2.1.5 口唇部分185

6.2.2 闻诊185

6.2.2.1 辨声音以诊断外感内伤185

6.2.2.2 辨声185

6.2.2.3 五脏五声五音186

6.2.2.4 五声候五脏之病186

6.2.2.5 尸气186

6.2.3 问诊186

6.2.3.1 问病186

6.2.3.2 诊病须察阴脏阳脏186

6.2.3.3 问证求病187

6.2.4 切诊187

6.2.4.1 诊脉须知胃气187

6.2.4.2 五脏四时平病死脉(以胃气为本)188

6.2.4.3 论四时五脏之脉188

6.2.4.4 指法总义189

6.2.4.5 诊脉须注意上下来去至止189

6.2.4.6 论外感内伤的脉诊190

6.2.4.7 论感证的脉诊190

6.2.4.8 脉症顺逆190

6.2.4.9 舍脉人症或舍症从脉190

6.2.4.10 按诊191

6.2.5 八纲191

6.2.6 辨证192

6.3 歌诀选读193

6.3.1 察舌辨证歌193

6.3.2 诊色歌195

6.3.3 李濒湖《濒湖脉学》二十七脉“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195

6.3.4 李中梓《诊家正眼》二十八脉脉象与主病歌诀199

6.3.5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病脉顺逆诀》204

6.3.6 败脉歌205

1984《中医诊断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邓铁涛主编 1984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诊断学(1995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88.06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88.06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84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84
中医诊断学(1985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85
中医诊断学(2020 PDF版)
中医诊断学
2020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1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1 北京:华夏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6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3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3 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0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0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1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1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8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8 北京:学苑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8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8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7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7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97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97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1988 PDF版)
中医诊断学
1988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