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和信息理论》
作者 | (美)哈明(R.W.Hamming)著;朱雪龙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7 |
出版时间 | 198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5031·55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2080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译者的话1
原序1
第一章绪论1
1.1一个抽象而又概括的理论1
1.2历史2
1.3通信系统的模型4
1.4信息源5
1.5信源字母的编码7
1.6一些特殊的码9
1.7ASCII码11
1.8一些其它的码13
1.9基r码15
1.10换码符16
1.11本书梗概20
2.1为什么要检错码23
第二章检错码23
2.2简单的一致性检验24
2.3检错码25
2.4独立差错——白噪声26
2.5消息的重发28
2.6简单的突发检错码29
2.7字母和数字混合使用时的检错码——加权码31
2.8模数算术的回顾33
2.9 ISBN书号35
第三章纠错码37
3.1为什么要差错纠正37
3.2矩形码38
3.3三角形码、立方形码和n维码40
3.4 Hamming纠错码41
3.5等价码45
3.6几何方法46
3.7纠正一个差错并发现两个差错的码49
3.8某些概念的应用51
3.9小结52
第四章 变长码——Huffman码53
4.1 引言53
4.2唯一可译的译码54
4.3即时码55
4.4构造即时码57
4.5 Kraft不等式59
4.6缩短分组码64
4.7 McMillan不等式66
4.8 Huffman码67
4.9 Huffman码的一些特例72
4.10码的扩展75
4.11基r Huffman码76
4.12 Huffman编码中概率值误差的影响77
4.13 Huffman码的应用80
4.14 Hamming-Huffman编码80
5.1 引言82
第五章若干其它重要的码82
5.2什么是Markov过程83
5.3遍历的Markov过程88
5.4遍历性Markov过程的有效编码89
5.5 Markov过程的扩展91
5.6预测串编码92
5.7预测编码器93
5.8译码器95
5.9串的长度96
5.10预测编码小结98
5.11什么是杂凑99
5.12冲突的处理100
5.13表上名字的删除101
5.14杂凑小结101
5.15 Gray码的用途102
5.16 Gray码的一些细节103
5.17 Gray码的译码104
5.18其它一些码105
6.1 引言107
第六章熵和Shannon第一定理107
6.2信息108
6.3熵110
6.4熵函数的数学性质115
6.5熵和编码118
6.6 Shannon-Fano编码120
6.7 Shannon-Fano编码比最优编码差多少122
6.8码的扩展123
6.9扩展的一个例子125
6.10 Markov过程的熵129
6.11 Markov过程的一个实例131
6.12伴随系统133
6.13小结135
第七章信道与互信息137
7.1 引言137
7.2信息通道138
7.3信道的一些基本关系式139
7.4二元对称信道的例子141
7.5系统的其它几种熵143
7.6互信息147
7.7利用多个码进行通信时的Shannon定理151
第八章信道容量153
8.1信道容量的定义153
8.2均匀信道154
8.3均匀输入155
8.4纠错码157
8.5二元对称信道的容量158
8.6条件互信息161
第九章数学预备知识163
9.1 引言163
9.2 Gamma函数Γ(n)164
9.3 n!的Stirling近似式166
9.4二项系数和的界限171
9.5 N维Euclidean空间173
9.6一则似非而是的结论176
9.7 Chebyshev不等式与方差179
9.8大数定律181
第十章Shannon的基本定理187
10.1 引言187
10.2判决准则188
10.3二元对称信道191
10.4随机编码192
10.5对随机码取平均196
10.7 Fano上界199
10.6一般情况下的Shannon定理199
10.8 Shannon定理的逆定理202
第十一章代数编码理论204
11.1 引言204
11.2对一致检错码的回顾205
11.3 Hamming码的回顾206
11.4发现两个差错的检错码的回顾208
11.5多项式与矢量209
11.6素多项式211
11.7本原根214
11.8一个具体的例子215
11.9用移位寄存器实现编码218
11.10纠正一个差错的纠错码的译码221
11.11一个纠正两个差错的纠错码223
11.12纠正多个差错的纠错码的译码226
11.13小结227
附录A带宽与采样定理228
A.1 引言228
A.2 Fourier积分229
A.3 采样定理231
A.4 带宽与快速变化232
A.5 AM通信233
A.6 FM通信235
A.7 脉冲通信236
A.8 带宽概述237
附录B供熵函数计算用的几种函数表239
参考文献243
汉英名词对照索引244
1984《编码和信息理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哈明(R.W.Hamming)著;朱雪龙译 1984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信息论与最优编码
- 1994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信息、算法与编码
- 2020
-
- 代码、密码和计算机-信息保密入门
- 四川省电子学会
-
- 云南省地理信息系统常用信息编码研究
- 1997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编码论和信息论 英文本
- 1998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 编码论和信息论
- 1998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 渔业法律法规规章全书 上
- 1999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 信源编码原理
- 1996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信息与编码理论
- 1984 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情报室
-
- 信息论与编码
- 1991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 信号编码
- 1992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信息处理与编码
- 1999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信息论与编码
- 1987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 程控交换与办公自动化技术
- 1995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现代通信中的编码技术
- 1996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