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生化》求取 ⇩

第一章 酶和核酸1

第一节 酶1

一、酶的化学本质1

(一)酶是蛋白质1

(二)酶蛋白的一级结构2

(三)酶蛋白的空间构型2

(四)酶辅基的结构、性质及其作用3

(五)酶的活性中心7

(六)同功酶7

二、酶作用的特点8

(一)酶是高效催化剂8

(二)酶促反应的专一性8

(三)酶促反应的可逆性10

三、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10

(一)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10

(二)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11

(三)抑制剂、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12

(四)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度12

四、酶的生物学13

(一)酶与细胞结构13

(二)酶的定位与细胞生理14

五、酶促生物氧化16

(一)生物氧化多酶体系16

(二)氧化磷酸化作用17

第二节 核酸18

一、核酸各组成成分的结构18

(一)核酸中主要有机碱的结构18

(二)核糖及脱氧核糖的结构19

(三)核苷的结构19

(四)核苷酸的结构20

二、核酸的结构21

(一)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一级结构21

(二)DN的空间构型23

(三)生物体RNA的种类和tRN的空间构型24

三、核酸的化学性质25

(一)变性作用25

(二)水解作用25

四、核酸的生理功能26

(一)核酸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26

(二)核酸与遗传31

(三)蛋白质对核酸功能的调节控制34

五、核酸的降解产物在农业上的应用36

六、参考资料37

第二章 植物激素39

第一节 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生物化学40

一、天然激素40

(一)生长素40

(二)赤霉素44

(三)细胞分裂素46

(四)乙烯48

(五)脱落酸及其他天然抑制剂49

二、人工合成的生长调节剂51

(一)三碘苯甲酸(TIBA商品名:Regim 8)51

(二)4——碘苯氧乙酸(增产灵)52

(三)顺丁烯二酸酰肼(MH,青鲜素)52

(四)生长延缓剂52

第二节 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机理53

一、激素的生理作用53

(一)激素与茎的生长53

(二)激素与根的生长59

(三)激素与叶的生长59

(四)激素与器官建成60

(五)激素与果实成熟62

(六)激素与器官脱落64

二、激素作用的机理64

(一)激素与核酸、蛋白质代谢的关系65

(二)激素与酶66

(三)激素与呼吸67

第三节 植物激素与农业生产及其在我国的发展68

一、促进萌芽,培育壮秧69

二、控制开花70

三、防止脱落,促进结实70

四、控制徒长 防止倒伏71

五、抑制发芽 安全贮藏71

六、刺激橡胶树排胶,增加橡胶产量72

第三章 光合作用83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机理83

一、绿色植物的光合器 叶绿体83

二、光合作用中的光化学反应84

(一)初期的概念84

(二)光化学反应的现代观点85

三、光合磷酸化作用86

(一)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作用86

(二)环式光合磷酸化作用86

四、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及同化87

(一)光合碳还原循环87

(二)C4二羧酸途径89

第二节 C3植物和C4植物92

一、C3及C4植物的二氧化碳补偿点与光合效率92

二、低二氧化碳补偿点及高光合效率作物品种的筛选问题95

第三节 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96

一、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96

(一)合理密植96

(二)株型98

二、提高光合强度99

水分99

营养条件100

二氧化碳浓度101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104

第一节 呼吸作用的生化机理104

一、糖酵解104

二、三羧酸循环106

三、乙醛酸循环106

四、葡萄糖直接氧化途径108

五、丙酮酸的无氧分解(发酵)109

六、呼吸代谢途径多样性的生理意义110

七、呼吸作用中能量的产生、贮备和利用110

第二节 呼吸作用与其他代谢活动的关系112

一、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113

二、呼吸作用与脂肪、蛋白质代谢的关系114

三、呼吸作用与矿质元素吸收的关系115

四、呼吸作用与生长的关系115

五、呼吸作用与植物抗病力的关系116

第三节 掌握植物呼吸作用的特性为农业生产服务117

一、控制果实的呼吸以延长贮藏时间并保持品质117

二、干、净与低温是保管好粮食、种子的主要条件118

三、高温愈伤法治疗甘薯块根黑斑病120

四、线粒体互补法予测杂种优势120

第五章 氮素代谢123

第一节 植物的氮素营养123

一、高等植物对氮素的利用123

二、硝态氮的还原124

(一)还原硝酸根的酶125

(二)硝酸盐的还原与光合呼吸作用的关系126

三、生物固氮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127

(一)生物固氮的概念和固氮生物127

(二)酶促固氮作用的初步研究128

(三)生物固氮的研究近况131

第二节 氨基酸和酰胺132

一、植物体内的氨基酸132

二、氨基酸的合成133

(一)还原胺化作用133

(二)转氨作用134

(三)由氨基酸转变为新氨基酸135

三、酰胺的形成及其动态135

第三节 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137

一、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37

(一)蛋白质的合成场所138

(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版138

(三)氨基酸的转运139

(四)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140

二、蛋白质的降解142

第四节 氮素营养与水稻生长发育142

一、水稻各器官的氮素动态142

二、氮素营养与植株的生理机能143

(一)氮素对光合和呼吸作用的影响143

(二)氮代谢与糖代谢的关系145

(三)氮素与根的活性147

(四)氮素与物质转运和分配的关系147

三、不同品种类型氮素代谢的特点148

第六章 矿质营养150

第一节 氮、磷、钾、硅及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150

一、氮、磷、钾的生理功能150

(一)磷对氮代谢的影响150

(二)氮和磷对植物色素形成的影响151

(三)钾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151

二、硅的生理功能152

三、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153

第二节 植物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与运转156

一、吸收与运输156

(一)吸收156

(二)运转158

二、营养元素离子在吸收过程中的相互影响159

第三节 植物体内物质的散失160

一、地上部分的散失160

(一)淋洗160

(二)随蒸腾作用的散失162

二、经根系的散失163

三、研究植物体内物质散失的意义163

(一)植物的营养状况与体内物质散失的关系164

(二)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与根系分泌物的关系164

(三)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与植物体内物质散失的关系164

(四)植物的生长与体内物质散失的关系165

第四节 植物的盐害与抗盐性166

一、植物的盐害166

(一)盐害的症状166

(二)盐害的机理166

二、植物的抗盐性169

(一)抗盐性的机理169

(二)抗盐性的变化169

(三)提高抗盐性的生理途径170

第七章 植物与水分的关系173

第一节 植物体内的水和需水量173

一、植物体内水的流动性173

二、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和结合水(束缚水)173

三、植物的需水量174

(一)需水量(蒸腾系数)的意义和应用174

(二)需水量和环境条件的关系175

(三)作物需水量与产量的关系176

第二节 肥、水对植物生理的综合作用177

一、肥水的密切联系177

二、肥水的合理组合177

第三节 缺水对植物的影响和灌溉生理178

一、缺水对植物的不良影响178

(一)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78

(二)对呼吸作用的影响179

二、灌溉生理180

(一)植物的最大需水期和水分临界期180

(二)灌溉的生理指标181

第四节 植物的旱害和抗旱性182

一、干旱对植物的伤害182

(一)机能的伤害182

(二)结构的伤害184

二、植物的抗旱性185

三、提高抗旱性的途径186

(一)抗旱锻炼186

(二)矿质营养187

第五节 植物的热害和抗热性188

一、高温对植物的伤害188

(一)间接伤害188

(二)直接伤害190

二、抗热性的机理与提高191

(一)抗热性的机理191

(二)提高抗热性的途径193

第六节 植物的抗涝性193

一、水涝对植物的伤害193

(一)根系的涝害193

(二)植物地上部分的涝害194

(三)水稻受涝后的外形变化194

二、植物的抗涝性195

(一)植物的抗涝能力195

(二)抗涝性的内在根据195

第八章 有机物的运输与分配198

第一节 有机物运输的机理198

一、运输的方向与速率199

(一)定向运输199

(二)双向运输200

(三)切线方向的横向运输200

(四)运输的速率202

二、运输物质的主要形式203

三、影响运输速率的因素203

(一)温度203

(二)光照204

(三)水分205

(四)激素207

四、韧皮部运输机理的现代观点208

(一)韧皮部呼吸与氧化酶的研究208

(二)磷酸化作用与物质运输的研究209

第二节 植物体内有机物分配与积累211

一、代谢源与“代谢库”的关系211

(一)“代谢源”与“代谢库”的概念211

(二)“代谢源”与“代谢库”的相互影响212

二、同化物的分配中心214

(一)生育时期的影响214

(二)叶位的影响215

(三)分配中心形成的机理216

三、同化物分配与产量218

(一)同化物质向籽粒灌浆的动态219

(二)影响同化物向籽粒分配的一些因素221

第三节 经济器官成熟时的生物化学223

一、蔗糖的代谢223

(一)蔗糖的水解与合成223

(二)蔗糖的运输与积累224

二、淀粉的代谢226

(一)淀粉的合成227

(二)淀粉的降解230

(三)水稻籽粒成熟时的淀粉积累231

三、脂肪代谢232

(一)脂肪的合成232

(二)脂肪降解235

四、油料种子成熟时脂肪的合成与积累236

(一)种子成熟时油脂的积累236

(二)油脂的积累与呼吸代谢关系237

第九章 开花与结实241

第一节 开花的光诱导——光周期现象241

一、光周期现象241

(一)光周期现象的发现241

(二)光周期现象和植物地理起源242

(三)研究光周期现象的方法243

二、光周期现象的内部生理过程243

(一)光与暗的生理意义243

(二)光强与光质对光周期的作用245

三、光周期效应的局部性245

(一)光周期感受器官246

(二)光周期的刺激和转移246

(三)光周期后效246

四、光敏色素247

(一)光敏色素的发现247

(二)光敏色素的性质和生理作用248

第二节 开花的温度诱导—春化现象251

一、温度与开花251

(一)低温对开花的诱导效应—春化现象251

(二)光周期现象与春化现象的关系252

二、春化现象的内部生理过程253

(一)植物感受春化的时期与器官253

(二)春化的解除253

(三)春化过程中植物内部的生理变化253

(四)春化现象的理论254

三、控制作物开花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255

(一)引种255

(二)育种255

(三)确定播种期256

(四)其他方面256

第三节 开花物质的研究256

一、开花物质的性质256

二、开花抑制剂258

三、赤霉素及其他生长调节物质对开花的影响258

第四节 植物传粉受精及种子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259

一、植物传粉受精的生理生化变化259

二、水稻种子成熟的生理生化变化260

三、水稻空壳秕粒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261

(一)水稻空壳秕粒形成的原因261

(二)减少空秕粒、提高水稻产量的途径263

后记264

1973《植物生理生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江苏农学院,湖南农学院,华中农学院等编 1973 江苏农学院;湖南农学院;华中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植物与植物生理(1984 PDF版)
植物与植物生理
1984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の生理·生化学(1968.04 PDF版)
植物の生理·生化学
1968.04 中山書店
植物生理化学(昭和29.09 PDF版)
植物生理化学
昭和29.09 朝倉書店
植物生理生化讲义(1974 PDF版)
植物生理生化讲义
1974
植物生理(1991 PDF版)
植物生理
1991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及植物生理(1994 PDF版)
植物及植物生理
1994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植物与植物生理(1986 PDF版)
植物与植物生理
1986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生理(1983 PDF版)
植物生理
1983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及植物生理(1989 PDF版)
植物及植物生理
1989 重庆:重庆出版社;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植物及植物生理(1981 PDF版)
植物及植物生理
1981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生理生化(1990 PDF版)
植物生理生化
1990 北京:农业出版社
植物与植物生理(1982 PDF版)
植物与植物生理
1982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植物及植物生理(1984 PDF版)
植物及植物生理
1984 武汉市:湖北教育出版社
植物及植物生理(1985 PDF版)
植物及植物生理
1985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植物生理(1987 PDF版)
植物生理
1987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