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
作者 | 李蔺田主编;王萍副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91 |
出版时间 | 199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04004589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8284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实业教育的萌芽(1862—1902年)5
一、背景5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8
三、学校的设置与学制9
四、科类划分、课程设置与教学设施10
五、教师、学生与毕业生出路11
六、教育行政管理制度13
七、关于新旧教育的争论14
附录:16
1.船政大臣沈葆桢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1874年4月5日(同治十三年二月十九日)16
2.养蚕学堂(浙江蚕学馆)章程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17
一、背景18
第二章 实业教育制度的建立(1903—1911年)18
二、教育宗旨19
三、学制20
四、学校的设置与经费25
五、科类与课程30
六、教员、学生与毕业生出路34
七、行政管理制度37
八、关于新旧教育的争论40
附录:41
1.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学务纲要》1904年1月13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41
2.奏定实业学堂通则1904年1月13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49
3.奏定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50
4.奏定艺徒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52
5.奏定实业补习普通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53
6.奏定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54
7.奏定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58
8.奏定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1904年1月13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62
9.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64
10.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3
第三章 实业教育的改革 1912—1921年(民国元年至十年)82
一、背景82
二、教育宗旨83
三、学制85
四、学校设置与经费89
五、科类与课程93
六、教员、学生与毕业生出路97
七、教育行政管理制度99
八、黄炎培与中华职业教育社101
九、勤工俭学102
附录:106
1.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106
2.专门学校令108
3.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108
4.实业学校令109
5.实业学校规程110
6.实业教员养成所规程114
7.师范教育令114
第四章 职业教育的兴起 1922—1926年(民国11年至15年)116
一、背景116
三、学制117
二、教育宗旨117
四、学校设置120
五、科类与课程121
六、教员、学生与毕业生出路122
七、教育行政管理制度123
八、陈嘉庚与集美职业教育事业124
附录:126
大总统令:学校系统改革案126
第五章 职业教育的发展 1927—1949年(民国16年至38年)129
一、背景129
二、教育宗旨129
三、学制131
四、学校设置与设施135
五、科类与课程147
六、教员、学生与毕业生出路151
七、教育行政管理制度154
八、师范教育158
附录:161
1.专科学校组织法161
2.修正专科学校规程161
3.职业学校法164
4.修正职业学校规程165
5.师范学校法172
6.修正师范学校规程173
7.职业补习学校规程183
8.短期职业训练班暂行办法184
9.创设县市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实施办法185
一、帝国主义文化教育侵略的背景与本质187
第六章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侵略与奴化教育(1840—1949年)187
二、通过教会在中国举办职业教育进行文化渗透188
三、敌伪职业教育192
第七章 革命根据地的职业教育(1927—1949年)195
一、革命根据地教育宗旨与方针政策195
二、学制199
三、学校设置与设施204
四、科类与课程209
五、教员、学生与毕业生出路213
六、教育行政管理216
七、根据地教育经验220
1.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222
附录:222
2.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223
3.中央农业学校简章225
4.短期职业中学试办章程226
5.高级师范学校简章227
6.初级师范学校简章228
7.短期师范学校简章228
第八章 新中国成立,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接管改造与调整整顿(1949—1952年)229
一、背景229
二、方针任务230
三、接管改造230
四、调整整顿232
五、加强教育立法、明确办学要求233
六、领导管理、职责分工240
七、中等专业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241
附录:242
1.政务院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1952年3月31日)242
2.中等技术学校暂行实施办法(1952年8月29日教育部发布)243
3.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1952年7月16日教育部颁布试行)246
第九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1953—1957年)256
一、背景256
二、任务与方针257
三、建立中等专业教育制度258
四、发展与调整中等师范教育263
五、建立技工教育制度265
六、领导管理、职责分工268
七、思想政治教育270
八、体育、卫生工作与军事训练274
九、学生与教师工作276
附录:283
1.政务院关于改进中等专业教育的决定283
2.中等专业学校章程286
3.技工学校暂行办法(草案)290
第十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期间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调整和发展(1958—1965年)一、背景292
二、任务与方针293
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294
四、职业技术教育的调整298
五、职业技术教育的恢复和发展308
六、招生工作312
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14
八、教育经费315
九、领导管理机构的演变316
附录:317
1.周恩来:重视中小学教育和职业教育317
2.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目录318
3.技工学校通则330
第十一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职业技术教育(1966年5月—1976年10月)331
一、背景331
二、职业技术教育在动乱中332
三、职业技术教育的浩劫335
四、在动乱中恢复的职业技术教育340
五、职业技术教育受破坏而造成的恶果345
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和国务院科教组关于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办学中几个问题的意见347
附录:347
第十二章 新时期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976年10月—1988年)349
一、背景349
二、教育工作的拨乱反正351
三、教育体制的改革353
五、对青壮年职工的教育和培训418
六、青少年就业训练420
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422
八、师资队伍的建设428
九、经费433
十、科学研究工作435
十一、对外交流438
1.中等师范学校规程(试行草案)441
附录:441
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441
2.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447
3.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全国中等专业教育工作会议纪要450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452
5.教育部 劳动人事部 财政部 国家计委关于改革城市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454
6.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专业学校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意见457
7.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461
8.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转发《技工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466
9.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转发国家教育委员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及《实施意见》的通知469
10.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转发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文件的通知472
11.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转发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教委《实验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及《实施意见》的通知475
12.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职务聘任工作的补充意见477
订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四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试行)》的通知478
13.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制定和修478
14.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试行关于制订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480
15.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颁发《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设置暂行办法》的通知482
16.劳动人事部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颁发技工学校工作条例的通知489
17.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493
18.全国职业中学专业(工种)目录(国家教育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司汇总)497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展望506
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职业技术教育深化改革和大发展506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507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大事年表511
一、清末洋务运动至辛亥革命(1862—1911)511
二、民国时期(1911.10—1949.9)514
三、革命根据地时期(1927—1949)520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88)525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统计资料543
一、中等专业学校基本情况543
二、中等专业学校数544
三、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数545
四、中等专业学校分科招生数547
五、中等专业学校分科毕业生数549
六、技工学校基本情况551
七、职业中学基本情况552
八、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基本情况553
九、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基本情况554
附:台湾技术职业教育简史555
前言 台湾经济和教育简况555
一、光复后整顿时期的职业教育556
二、计划建设时期的职业教育557
三、实施九年国民教育后的职业教育561
四、技术教育568
五、职业训练571
六、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界在研讨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572
附资料:574
1.台湾《职业学校法》574
2.台湾《职业学校规程》575
3.台湾《职业训练法》578
4.台湾《专科学校法》581
5.台湾《专科学校规程》584
6.加强高级职校轮调式建教合作教育(训练)实施要点(核定本)586
7.高级职业学校办理“轮调式建教合作班”作业规定589
1994《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蔺田主编;王萍副主编 199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职业技术教育概论
- 1988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概论
- 1996.09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特级教师论学习
- 1997 上海:学林出版社
-
- 中外职业技术教育比较
- 199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 1979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职业技术教育学
- 1986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 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
- 1982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商业职业技术教育学
- 1993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 天津职业技术教育
- 1990 天津:天津社科院出版社
-
- 技术职业教育教学法
- 1984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 工业职业技术教育
- 1985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概览
- 1995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 全国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岗位培训教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简史
- 1994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职业技术教育学
- 1995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 七国职业技术教育
- 1990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