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用人艺术通鉴 上》求取 ⇩

第一编 知人之法第一章 知人的准则一、衡德量才3

二、出于公心10

三、大处着眼15

第二章 知人的方法一、伯乐功能法18

二、环境创造法20

三、比较鉴别法22

四、借贤知贤法24

五、激励荐贤法26

六、标准对照法29

七、生理生化法31

八、直接考察法32

九、反馈试探法34

十、信息过滤法36

十一、心理测验法39

十二、立体透视法44

十三、群众路线法46

十四、见微知著法49

十五、言语辨析法53

十六、实践检验法57

第三章 知人的艺术一、由表及里59

二、兼听众论62

三、听言观行63

四、观其交游64

五、富视所与65

六、达视所举65

七、穷视不为66

八、贫视不取67

九、察前料后68

十、量情度义68

十一、看仆识主69

十二、六戚四隐70

十三、间以是非71

十四、穷以辞辩71

十五、咨以计谋72

十六、告以祸难73

十七、观以心志74

十八、醉之以酒75

十九、临之以利76

二十、期之以事76

二十一、委之以政77

二十二、责之以实78

第四章 知人的禁忌一、忌以貌取人79

二、忌以偏概全81

三、忌以短掩长83

四、忌以静止眼光看人85

五、忌以个人好恶认人86

六、忌以传闻鉴人88

七、忌被表象所迷惑89

八、忌嫉贤妒才92

九、忌以亲划线94

十、忌论资排辈96

知人夜话98

商汤用餐识伊尹98

孔子与鲁哀公论识人才99

鲍叔舍己举荐管仲100

魏文候诚意拜师段干木101

伯乐与秦穆公论相马102

田忌慧识孙膑103

淳于髡日荐七贤105

吕公慧眼识刘邦105

汉武帝迎申公用江充106

汉光武帝不疑用冯异107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108

陆逊火烧连营显奇才109

刘邵和他的《人物志》110

刘实让贤推能论111

唐太宗阅卷识马周112

唐太宗尽议臣下之得失113

唐太宗痛失魏征贤臣114

陈子昂论识别人才114

宋太祖善用人识齐贤115

吕蒙正无私无畏荐人才116

宗泽慧眼识岳飞117

忽必烈重用郭守敬118

朱元璋暇谈得刘基119

刘基知人又自知120

康熙帝慧眼识施琅121

康熙坚持考察起用人才122

乾隆私访任用贤才123

纪昀智答乾隆对124

张之洞力保冯子材125

悲鸿展厅巧举白石125

杨公慧眼识润之126

毛泽东月夜送诗人127

知人箴言128

一、才为国宝,治国需贤128

二、国以才兴,失贤国衰130

三、苟能识贤,何患无人140

四、知人不易,识才更难142

五、识才之术,需学伯乐145

六、金要提炼,才须识别148

七、识才之法,实践衡之151

第二编 择人之术第一章 择人的准则一、择人唯贤163

二、包容并蓄164

三、不拘一格165

四、不求完人170

第二章 择人的方法一、大力招贤172

二、亲自访贤174

三、鼓励荐贤175

四、提倡自荐178

五、鼓励他荐179

六、褒奖让荐180

七、重视民荐181

八、赛马场上选良驹——竞争择优法183

九、良禽择木而栖——魅力吸引法185

十、无本万利的事业——招聘选贤法187

第三章 择人的艺术一、不限资历191

二、不论地位192

三、不避亲疏193

四、不计年龄194

五、不重智差196

六、不分性别196

七、不唯学历198

八、不以族异198

九、不以貌取200

十、不限智类201

第四章 择人的禁忌一、忌任人为亲203

二、忌戴“有色眼镜”205

三、忌“武大郎开店——高人莫来”207

四、忌“文凭”等于“人才”209

五、忌选才方法偏颇211

六、忌选才中的偏见213

择人夜话215

尧舜“禅让”择贤能215

姜尚选人的“六守、八征”216

庄子的“九征”选人法217

管仲公诚心荐贤相218

墨子主张“列德而尚贤”219

宁戚求官和桓公用贤220

五张羊皮换名宰220

秦孝公破格用商鞅221

昭襄王四跪求范睢222

祁黄羊两荐中军尉223

秦使苦心收范睢224

燕王创设招贤台225

毛遂自荐脱颖出226

泰山之大不舍泥土227

汉武帝亲自考察选用人才228

刘秀提拔老实人229

汉光武举严光得天下心229

曹操三发求贤令230

曹操选用奇才转危为安232

郗超重大义保谢玄234

羊祜病危荐杜预235

谢安举侄当重任236

唐高祖“既往不咎”用李靖236

唐太宗任贤不择民族237

唐太宗喜得虎将238

唐太宗选贤任能唯才是举239

知能方能善任240

娄师德大度荐狄公240

武则天选拔人才241

唐太宗修订科举制242

欧阳修一札荐三贤243

王安石的人才思想244

范仲淹泣谢吕夷简246

司马光的德才观247

毕士安力举寇准248

元世祖不论资历用安童248

不忽木让贤举完泽249

忽必烈偏重访隐逸250

杨士奇为国荐贤才251

乾隆皇帝论选用人才252

贤臣荐清官255

刘宗周与崇祯帝论进贤才256

清太宗广选治国人才257

林则徐打破陈规选人才258

择人箴言259

一、安邦定国,贵在择才259

二、择物有量,选贤有度265

三、选贤重法,得法者得270

四、求全责备,选才之忌280

第三编 任人之计第一章 任人的准则一、能当其位289

二、用人如器291

三、不用余人295

四、宁缺勿滥296

五、因事用人299

六、用人处事302

七、放权任人305

八、适度制约307

九、选用偏长310

十、因流而导315

十一、因佐而构326

十二、人尽其才333

第二章 任人的方法一、授权超脱法341

二、长短活用法346

三、当用其佳法349

四、能级正挂法351

五、兴趣效应法353

六、信任激励法356

七、杂交优势法360

八、破除旧格法361

九、忧患刺激法364

第三章 任人的艺术一、攻心为上367

二、以柔克刚369

三、集结配套373

四、舍小取大374

五、集中投入377

六、适时起用380

七、选用偏才383

八、调虎离山388

九、去伪存真390

十、鼓励竞争394

第四章 任人的禁忌一、忌言过其实398

二、忌避长就短400

三、忌才职不符402

四、忌一官多职405

五、忌一职多官407

六、忌任用权欲膨胀者408

七、忌用“好好先生”410

八、忌用人猜疑411

九、忌任人唯亲413

十、忌用非所长414

十一、忌用而不信414

十二、忌论资排辈415

十三、忌求全责备415

十四、忌嫉贤妒能416

十五、忌怕担风险418

十六、忌忽视组合418

任人夜话420

成汤破格重用伊尹420

武丁托梦用傅说421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421

魏文侯用人崛起422

赵王委蔺相如以重任423

孟尝君用人不拘一格425

吴王阖闾用孙武425

郑文公用烛之武426

卫侯起用苟变427

安陵君用唐睢428

秦穆公重用百里奚429

魏文侯启用乐羊430

秦昭襄王不疑范唯432

秦王与甘茂缔约432

汉高祖重用韩信433

汉高祖刘邦善用陈平434

刘邦赞誉三杰436

汉文帝明论是非437

汉武帝因材适用438

汉武帝信任贤才439

汉文帝不以口辩用人441

曹操不疑用贾诩441

孙权信任诸葛瑾442

李渊起用有过失的人443

唐太宗知人善任444

唐太宗推诚任玄龄445

唐太宗不因私愤贻误贤才446

李世民剪须和药447

唐太宗用人成大事447

唐太宗善用群臣448

魏征愿做良臣449

唐太宗简能而任450

武则天倚重狄仁杰450

武则天放手用降将452

郭子仪功盖天下主不疑453

宋太祖用人不疑454

神宗明断用荆公455

宋太宗重大节用吕端456

元太祖重用耶律楚材456

元世祖用郭守敬治水457

忽必烈信用“聪书记”458

元代许衡论用人459

朱元璋老少参用460

马皇后论宝460

朱元璋不计前过用人才461

人才管理学专著《刘子》462

皇太极大胆用汉人463

清太宗重用范文程465

康熙皇帝的用人之道465

康熙帝善用河臣468

林则徐用人不拘一格470

肃顺延揽人才471

任人箴言473

一、治国安民,用贤至上473

二、识才任贤,应有准则480

三、任人唯贤,用人唯公487

四、选美求表,用才求实489

五、用才不察,祸国殃民490

六、人才需察,避奸任贤493

七、察才之法,品行兼之495

第四编 御人之谋第一章 御人的准则一、统一领导505

二、分工授权508

三、控制监督511

四、目标管理515

五、权力制约518

六、恩威并重520

七、竞争优化523

八、投桃报李529

九、对症下药532

第二章 御人的方法一、抓纲张目法537

二、职以授能法538

三、饰贤钓誉法540

四、用养并重法541

五、严仁均衡法543

六、平衡派系法544

第三章 御人的艺术一、维持平衡547

二、分而治之551

三、整权分割553

四、损阴益阳556

五、控制内核558

六、利而诱之561

七、授权遥控563

八、宽猛相济565

九、以静镇众566

十、制仪节下566

第四章 御人的禁忌一、忌上梁不正568

二、忌文过饰非570

三、忌缺乏宽容572

四、忌言而无信573

五、忌当众责人575

御人夜话577

管子“察能授官”论577

孟子与齐宣王论用人之法578

赵王避短用阳虎578

司马穰苴怒杀监军579

秦穆公自责用孟明580

刘邦登基封仇人581

诸葛亮自贬震功臣581

诸葛设计捉放曹582

唐玄宗李隆基善于用人583

宋太祖袒护李汉超584

朱元璋乔装通天神584

明宣宗朱瞻基慎用人才585

雍正帝用李卫之长586

御人箴言588

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588

二、用人有鉴,戒偏忌愚590

三、适才适所,合理用才601

四、滴水成川,用才在众610

五、扬长避短,求同存异616

六、越规破俗,不拘一格623

七、知人善任,统驭全局626

八、用人有术,驭人有方631

第五编 容人之心第一章 容人的准则一、不求完人649

二、以信为本653

三、不信谗言655

四、容短护短657

五、宽大为怀661

六、捐弃私怨662

七、不计前过663

第二章 容人的方法一、容人之长665

二、容人之短666

三、容人之隙667

四、容人之仇668

五、容人之傲669

六、容人之私671

七、容人之爱672

八、容人之错673

九、容人之诤674

十、容人之正676

第三章 容人的艺术一、任人之道,要在不疑678

二、任人以专,不信谗言682

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683

四、后己先人,临财思惠684

五、扶人之危,周人之急685

六、见人有善,如已有善686

七、上交不谄,下交不渎687

八、以直报怨,以德报德689

九、已所不欲,勿施于人691

十、年老病休,厚俸以养691

容人夜话693

齐桓公不计旧怨用管仲693

鲍子不计小节荐管仲694

晋文公用勃鞮695

齐景公拜穰苴为帅退敌兵696

冯驩弹铗三求三得697

蔺相如三让廉颇699

项羽不计私仇700

刘邦不计前仇用季布701

刘邦擒纵蒯彻702

汉文帝纳谏赦魏尚703

刘秀豁达大度703

曹操不念旧恶704

孙休不计前隙用李衡705

郗超不以爱憎匿善706

李吉甫弃嫌结陆贽707

后赵石勒豁达大度用贤才707

陈霸先多用敌将708

郭进不杀军校709

宋神宗爱才大度710

成吉思汗用人不计恩怨710

元世祖用宋金两国状元711

朱元璋不以前过为过712

明成祖资贤重直713

辽太祖用韩延徽不疑714

努尔哈赤化敌为友714

雍正帝不计私怨用鄂尔泰715

李自成用人不计前嫌716

容人箴言718

一、专诚待人,人亦专诚718

二、用人之术,适者至上721

三、容才爱才,兼容并蓄730

1998《领导用人艺术通鉴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立新,任治韬,天舒主编;高东明,彭忠华,刘志国等副主编 1998 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