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的创造教育》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 创造教育价值论1

一、创造教育1

1.创造的本质1

2.对传统教育的反思4

3.创造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7

二、创造是人的发展的内在需求10

1.创造性学习与人的发展10

2.创造性劳动与人的发展13

3.创造与人脑的发展14

三、时代呼唤创造型人才18

1.接受历史的启示18

2.迎接国际的挑战20

3.适应国情的需要22

第二章 历史学科与创造教育24

一、历史是一门发现型的创造性学科24

1.史料的搜寻和发现27

2.史料的鉴别和诠释30

3.史事的编纂和评析33

二、历史教育的活力在于开发历史学习的创造性38

1.历史事实的再认和再现40

2.历史材料的鉴别和分析40

3.重新组合材料,形成新的知识结构41

4.史事的评价和历史本质、规律的揭示41

5.否定一种旧观点,建立一种新观点42

6.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来论证历史问题43

8.治史方法的鉴定和设计44

7.从历史发展来说明现实问题44

三、历史学科的创新规则45

1.系统综合创新45

2.优化选择创新46

3.多维联想创新48

4.显象结构创新49

5.交流激励创新49

1.创造意识52

第三章 历史学科创造素质分析52

一、动力系统——创造定势52

2.创造情感55

3.创造意志58

二、操作系统——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60

1.形象性创造历史思维能力61

2.抽象性创造历史思维能力63

三、控制系统——自我调理67

1.创造定势的自主调控69

2.元思维——思维过程的自觉调理72

第四章 培养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一)多维历史联想一、多维历史联想的界定78

1.历史联想78

2.多维历史联想79

二、多维历史联想对历史发散思维的起动作用83

1.教学中历史发散思维的具体情形84

2.多维历史联想对历史发散思维的起动86

三、多维历史联想的具体方式88

1.情境律与时空联想89

2.反求律与因果联想90

3.比较律与异同联想93

4.交织律与互通联想94

四、多维历史联想的升华96

1.时空联想与再造想象97

2.因果联想与理论归因98

3.异同联想与归纳推理99

4.互通联想与演绎推理102

1.怎样看待灵感104

第五章 培养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二)历史灵感一、历史灵感的界定104

2.什么是历史灵感106

二、历史灵感的基本特征107

1.突破性107

2.直觉性110

3.瞬间性111

三、历史灵感的产生渠道113

1.长期积累后的集中爆发113

2.多维联想中的灵性捕捉115

3.原型启发下的思路顿开118

4.精神放松时的潜意识升华120

四、催生历史灵感的课堂操作步骤123

1.情感起动123

2.质疑切入124

3.原型启发125

4.弹性控制127

第六章 培养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三)历史思维的假设和论证一、假设和论证在创造性历史思维中的转折枢纽作用130

1.历史假设是发散思维转向辐合思维的关键130

2.历史论证是由批判性思维转向建构性思维的关键133

二、历史思维的假设135

1.历史假设的基本特征135

2.历史假设的基本类型137

3.历史假设的基本规则142

4.历史教育对历史假设的指导144

1.论证是对假设的检验取舍148

三、历史思维的论证148

2.历史论证的基本方法152

3.历史论证的基本规则156

4.教学上对历史论证的指导159

第七章 培养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四)思维成果的放射与类推一、放射与类推是历史学科创造教育的一个结构性特征162

1.结构的原点——创造学习与学习创造的融合162

2.结构的经纬——问题突破与范例辐射的立体组合164

1.“放射点”与历史学习中的闻一知十167

二、历史思维成果在教学内容上的放射167

2.“放射网”与教学内容的放射化处理173

三、历史思维成果在思维方法上的类推178

1.类推与历史学习中的举一反三178

2.类推的“范式”、“变式”与“通则”180

3.历史思维类推的设计与调控185

第八章 形成教学双方的创造合力188

一、历史问题情境的多维性与历史学习的多疑性188

1.多维性与多疑性的内在统一188

2.多维性与多疑性的教学结合190

二、教学调控的开放性与历史学习的自主性194

1.教的模糊性与学的相对性之内在统一198

三、教学结果的适度模糊性与历史学习的相对性198

2.教的模糊性与学的相对性的实践结合199

四、教师的宽容精神与学生学习的选择精神204

1.宽容精神与选择精神的内在统一204

2.教的宽容与学的选择的实践结合205

一、相信并发现自己的创造潜能209

1.创造者必定是自信者和自我发现者209

第九章 学生创造素质的自我培养209

2.学生创造素质的潜在值最大212

二、在开放性历史学习中形成创造素质215

1.沟通课堂内外的历史学习215

2.沟通历史与其它学科的学习220

3.沟通历史学习与生活领域的联系225

三、在批判性历史思辨中发展创造素质228

1.学贵多疑与驳论尝试228

2.辩证批判与评论尝试231

3.系统运筹与立论尝试236

一、历史学科创造教育评价原则241

1.正视个性原则241

第十章 历史学科创造教育评价体系241

2.独特性、新颖性价值取向原则244

3.素质指标重于水平指标原则247

二、创造型历史教师评价方法248

1.教学的评价机制249

2.教学的评价目标251

1.历史学习心态观察254

三、创造型学生评价方法254

2.质疑水平的考察256

3.历史讨论参与度观察256

4.独立探索趋向考察257

5.日常问答考核258

6.一题多解考察258

7.读书笔记考察259

8.历史小论文评比259

1997《历史学科的创造教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赵恒烈,冯习泽著 1997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