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教育》

目录1

一 绪论1

(一)差生的概念1

(二)与差生概念相关的一串概念8

(三)差生的心理诊断与鉴定标准14

(四)差生的特点与类型20

(五)我国的差生研究及其意义29

二 国外对差生问题的研究39

(一)美国对差生问题的研究40

(二)西欧对差生问题的研究47

(三)日本对差生问题的研究52

三 差生形成的外因分析61

(一)学校:差生的萌芽区61

(二)社会:差生的发生区67

(三)家庭:差生的变化区74

(四)同伴群体:差生的发展区82

(五)大众媒介:差生的重灾区89

四 差生形成的内因分析96

(一)思想意识:差生的触发因子97

(二)智力因素:差生的基础因子101

(三)非智力因素:差生的人格因子108

(四)自我意识:差生的调节因子115

五 差生教育的原则与方法121

(一)差生教育的原则121

(二)差生教育的伦理问题129

(三)差生教育的一般方法135

(四)差生教育的具体方法139

(五)差生教育的特殊技术149

六 差生的学业不良与矫正162

(一)苦学:学业不良的起点163

(二)厌学:学业不良的表现169

(三)逃学:学业不良的结果178

(四)差生学业不良的诊断与矫正184

(五)差生的学习技能训练及其实验设计193

七 差生的品德不良与矫正201

(一)道德认识模糊:品德不良的基础202

(二)道德情感异常:品德不良的催化剂206

(三)道德意志薄弱:品德不良的转折点209

(四)道德行为错误:品德不良的结果213

(五)差生品德不良的诊断与矫正220

八 差生的个性不良与矫正228

(一)差生的个性不良与品德不良229

(二)差生的个性不良与学业不良235

(三)差生与优生的个性比较239

(四)差生的个性改造及其重塑247

(五)差生个性特点的实验设计252

九 差生的越轨行为与矫正255

(一)差生与越轨行为256

(二)从适应障碍到厌学逃学263

(三)从厌学逃学到街头团伙271

(四)从街头团伙到偏离团伙277

(五)从偏离团伙到违法犯罪284

(六)差生越轨行为的矫正与预防289

十 差生的“综合治理”观297

(一)教师与差生的沟通:教师主导观298

(二)差生素质的提高:学生主体观306

(三)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师生综合观311

(四)建立三位一体的全景式差生教育综合模式316

后记323

1992《差生教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俞国良著 1992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生物教育学(1992 PDF版)
生物教育学
1992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生命意识与教育·生命意识与教育:安全教育( PDF版)
生命意识与教育·生命意识与教育:安全教育
個人差に応ずる教育(1961.04 PDF版)
個人差に応ずる教育
1961.04 学芸図書
生涯教育(1979.09 PDF版)
生涯教育
1979.09 同文書院
性差別の撤廃と教育(1986.01 PDF版)
性差別の撤廃と教育
1986.01 筑波書房
生涯教育(1973.01 PDF版)
生涯教育
1973.01 日本経済新聞社
生涯教育(1970.02 PDF版)
生涯教育
1970.02 帝国地方行政学会
教育差別からの解放(1976.10 PDF版)
教育差別からの解放
1976.10 三一書房
差別とたたかう教育(1965.05 PDF版)
差別とたたかう教育
1965.05 明治図書
生产教育(1942 PDF版)
生产教育
1942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丛书  差生教育转化方法(1998 PDF版)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丛书 差生教育转化方法
1998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男女智力差异与教育(1983 PDF版)
男女智力差异与教育
1983 北京:北京出版社
生育·养育·教育(1991 PDF版)
生育·养育·教育
1991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育生态学(1990 PDF版)
教育生态学
1990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男女心理差异与教育(1987 PDF版)
男女心理差异与教育
1987 开封:河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