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诗经·国风》中“雨”的使用情况》

《表2《诗经·国风》中“雨”的使用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诗经·国风》中“日”“雨”的意象表达》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雨”的文化含义是由其自然属性引发的,根据雨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主要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感情色彩。中国自古便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在没有现代科技协助农耕的古代,农业灌溉大多依赖雨水,尤其是在《诗经》产生的时代,雨水充沛与否对农作物的影响更明显。遇上雨水充沛,便是喜笑颜开,诗歌中展现出来的也是积极美好的一面,如果雨水过多或过少,则会引发无尽的担忧。比如《曹风·下泉》中“芃芃黍苗,阴雨膏之”[3]196,先写黍苗在丰沛雨水的滋润下青翠欲滴,繁茂生长,由此联想“四国有王,郇伯劳之”[3]196,联想到四方的诸侯都来朝见天子,贤德高贵的郇伯亲切慰劳的盛况,表达了对美政的赞美与向往。《豳风·鸱鸮》中,先写母鸟无法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被猫头鹰抓走,努力筑巢却饱受欺凌,只落得“予羽谯谯,予尾翛翛”[3]204的悲惨遭遇,然而悲惨并未因此远离她,“风雨所漂摇”[3]204,狂风暴雨来临的时候,母鸟“予维音哓哓”[3]204,绝望到只能不断尖叫。同样是雨,风调雨顺,万物生长让人不禁联想美政等美好事物,而一旦是狂风暴雨则不免出现惊恐不断的绝望心理,可见《诗经·国风》中“雨”所表达的情绪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