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余贺新多年训练负荷量变化一览》

《表4 余贺新多年训练负荷量变化一览》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优秀短距离游泳运动员余贺新多年训练安排的控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余贺新多年训练内容的结构变化看,各项能力随着训练阶段的变化而在不断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在力量训练方面,新的功能性力量训练方法与传统抗阻力量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贯穿于训练全程。力量发展顺序体现在:第1阶段主要以快速等动训练和小重量、肌肉最快速度收缩为主,以提高运动员神经系统的适应性,增强神经系统的募集能力;其次是快速力量和最大力量,主要改善肩部和腰部的基础力量水平,提高躯干稳定性与协调性,强化薄弱环节和伤病预防,为后期训练打好基础。第2阶段逐渐过渡到以单次动作的爆发力为主和“最大力量”等与速度素质关系密切的力量训练,继续强化身体稳定性、多关节柔韧性等基本运动功能,为最大力量训练奠定基础;第3阶段由于运动员身体发育趋于成熟,所以以“最大力量”训练为主,继续增加功能性力量练习,使前两个阶段获得的力量水平向专项能力转化;同时不定期安排连续功率训练期,主要提高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保持功率的能力,提高参赛能力。根据力量增长原理,力量的增长以肌肉横断面的发展和神经系统的募集、协作,控制能力为主要发展模式[7](图3)。再如,有氧耐力的训练主要采取以水上各种游泳训练组合的方式为主,辅助以长距离的跑步训练来进行。虽然短距离游泳项目的专项特征决定了运动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无氧代谢率、耗氧能力、无氧耐力和肌肉力量,但作为专项能力基础的有氧能力也不能被忽视[9-10]。这是因为快速力量型短距离游泳选手,虽然具有很好的无氧代谢能力,但其快速的糖原消耗水平往往会导致肌肉乳酸中毒现象的发生[9],从而影响训练质量。而有氧训练有助于训练后消除乳酸加快机体恢复,同时提高训练中的乳酸缓冲能力,从而使运动员承受更高强度的训练,对于提高训练质量至关重要[11-14]。可见加强有氧能力的改善,是提升短距离游泳项目无氧耐力的重要保障。这也正是余贺新训练中大量时间进行有氧训练,且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的原因所在。从表4可知余贺新各个阶段中技术训练始终占据较大比例,后期个性化技术训练尤为突出。当前游泳训练理念发生了巨大变革,从以往依赖素质提高成绩为主,发展成为以改进技术提高成绩为主,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游泳是一项以技术为驱动的运动项目,即使在技术细微方面的差异都会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15-16]。长期以来,人们对游泳专项冠以“体能类”称谓的偏差,掩盖了其对“技术”的高度需求。这也造成了许多游泳天才虽然可以凭借超强的体能天赋在自然发育的最佳阶段以粗糙的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但游泳生涯短暂和运动成绩不可持续发展的现象频繁出现。而游泳专项技术的学习、掌握和保持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通过适宜强度增大重复次数促进技术量的累积,从而引起技术质的发展。因此技术训练才会贯彻于余贺新整个训练的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