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中国教育代际弹性的回归结果》

《表6 中国教育代际弹性的回归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教育代际流动程度的测算:基于CGSS的实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父代的受教育程度指父亲、母亲受教育程度中的最大值;(2)括号内的数值为t统计值;(3)***、**、*分别代表在1%、5%、10%水平下显著。

通过分析发现:第一,父母教育程度对子女教育程度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其子女在最终教育成就上具有优势,父代的教育成就在子代得以继承和延续,从而导致教育的代际传递现象。随着我国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代际传递将有助于维持国民整体教育素质。然而,教育具有提高社会流动的作用,能够促进社会底层人群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当教育成为社会优势阶层为其子代谋求更多教育机会的手段时,则会出现教育的代际传递、社会地位的代际沿袭和阶层固化。第二,随着时间推移,我国的教育代际弹性出现了缓慢下降,这意味着我国社会的教育代际流动程度不断增强,有利于农村家庭的子女突破其父母教育水平低下的劣势,通过自身努力实现教育水平和社会阶层的提升。第三,除了父母教育水平外,父母的政治资本(是否为党员)和职业(是否为农民)也对子女的教育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另外,性别变量也是显著的,说明我国的教育代际传递存在着性别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家庭中,父母一般对男孩的重视程度要超过女孩,因此相对于女孩,父母可能更倾向于让男孩接受更高层次教育,而对女孩的教育投资动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