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茶园调查结果:灌木与乔木晒青茶生化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研究比较》

《表1 茶园调查结果:灌木与乔木晒青茶生化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研究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灌木与乔木晒青茶生化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研究比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行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类型的茶树特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本研究调查的茶园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2010年开始改植为过渡型茶园,2015年改造为乔木茶园。两类茶园均位于向阳坡地上,海拔1880 m左右,年均气温在17℃左右,降水量1200~1800 mm。茶园土壤为疏松潮湿的松沙腐质土壤,土层深厚。茶园内植有香樟、三角枫等遮阴植物,地上植物丰富。所调查的At1、At2、Bt 3种类型的茶树中,At1、At2型属小乔木型,基部主干明显,主干直径10 cm以上,树高3 m以上,呈直立、半开展状,株间距较大;Bt型茶树属灌木型,主干不明显,树高1 m左右,呈开展状,株间距较密集,每亩B型茶树株树分别约为At1、At2型茶树的14倍。3种形态的茶树冠幅由Bt、At2、At1呈现依次增大的趋势(表1),经过改植后的茶树叶片面积有所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