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研究学者和机构的城市韧性概念及学科领域》

《表1 不同研究学者和机构的城市韧性概念及学科领域》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城市韧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当前国内研究对“resilience”一词,多译为“弹性、韧性和恢复力”,其准确翻译对于城市韧性及其相关研究很重要。从应用领域来看,恢复力多见于生态学、地理学等领域,弹性译法多集中于工程学、经济学等领域,而韧性则用于城市规划、城市可持续性、城市安全等领域[28];再从语境来看,恢复力与弹性的译法反映平衡的观点,强调系统受打击后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能力,而韧性彰显系统在经受灾害风险后使其更强大、更智慧、更具适应性,体现着受干扰后恢复到平衡状态观点的扬弃[29],故本文将“urban resilience”一词译为“城市韧性”。由于不同学科或机构对韧性概念的理解不同,故对城市韧性的概念也有差异:灾害学研究者认为城市韧性是暴露于致灾因子下的系统、社区或社会及时有效地抵御、吸纳和承受灾害的影响,并从中恢复的能力[30];社会学研究者将韧性视为社区成员如何感知社会环境变化,以及如何基于已有知识和学习来修正自身行为[31];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将韧性定义为用于描述一个系统能够吸收干扰,同时维持同样基础结构、功能的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32]。通过对不同研究学者或组织机构的城市韧性定义的梳理,其概念大致可归纳为8类(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