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父母陪伴对不同年级学生结果的影响》

《表4 父母陪伴对不同年级学生结果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父母陪伴与儿童的人力资本发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圆括号内为在班级层面聚类的稳健性标准误。控制变量包括儿童背景特征:儿童性别、学前的家庭条件、休学经历、年龄、是否是本地人、父亲年龄、母亲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条件;教师特征变量:教师性别、教师学历、教师是否有事业编制、教师是否有政府补贴、教师是否师范院

首先,我们使用同期投入模型(CT)分年级进行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我们发现,父母三种类型的时间投入对儿童非认知表现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并且娱乐时间的投入对学生非认知表现的促进效果最明显。在父母的三种类型时间投入中,只有亲子陪伴和督导时间对学生的学业表现有显著影响,并且亲子陪伴对学业表现的影响效应要更大。有趣的是,我们发现,无论在七年级或八年级,父母督导时间的投入对子女学业表现的影响均显著为负,而且年级越高,负面效果越明显。我们进一步从表5可知,在加入了学生学业成绩变量的滞后一期后,督导时间投入对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依然显著为负,因此该负向影响不能由“反馈效应”进行解释(2);根据已有研究,由于父母的学识受制于认知遗忘、知识更新等,如旧有知识的淡忘、新生知识的断层,从而知识储备不足,并且对子女的课业辅导缺乏准备,使得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指导出现偏差和错误。[22]根据本文的分析样本,我们发现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所占比例总体较低,(3)因此囿于自身学识等原因,对子女的督导时间投入过多反而出现了与预期相反的效果。(1)